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迄今为止,关于鱼类的防御反应已有较多的研究报道,尤其是对于病原微生物入侵鱼体后的机体反应,即免疫系统和补体系统以及各种各样的细胞反应等,是开展此类研究的焦点。众所周知,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各种动物为了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其体内,在病原容易入侵的部位形成了各种屏障。体表是动物与外界直接接触的部位,也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主要途径。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通常是依靠角质化的坚实表皮防止其他生物的入侵,相对而言,病原微生物经体表感染较经其呼吸和消化器官感染的机会少。而生活在水中的鱼类,由于水作为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媒介是及其适宜的,因此,鱼类的体表也就成为了病原微生物最容易入侵的途径。那么,鱼类的体表究竟是依靠哪些机制防御病原微生物入侵的呢?本文就简要的介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
《海洋与渔业》2009,(12):45-45
病名: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病 又叫罗氏沼虾苗种肌肉白浊病、白体病、白尾病。钱冬等(2003)报道,罗氏沼虾苗种肌肉白浊病的病原是诺达病毒;姜兰等(2002)报道,病原是木糖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3.
1.严把进苗关在进苗时,选择正规育苗场,除要选择体色正常、活力旺盛、发育状况良好的虾苗外,重点要把握好虾苗的淡化程度,有必要在欲购买虾苗的育苗场考察一段时间,严格观察淡化操作,确保虾苗的淡化程度与养殖池塘的水体含盐量相符或相差很小,并提前做好虾苗试养工作,确保万无一失。在虾苗计数时,注意观察,准确计数,减少误差,尽可能地保证虾苗足数,以满足自己养殖的需要。2.严把放苗关一是要提取各养殖池水进行放苗试养,保证虾苗在不同水体中都能正常存活;二是规格在1.5厘米左右的虾苗应搞好虾苗暂养;三是放养大规格(2厘米左右)虾苗时应选择…  相似文献   

4.
青虾人工繁殖方式有池塘、网箱、孵化缸等。用池塘繁育青虾苗、方法简便易行,亩放抱仔虾10~12公斤,可藏得1厘米以上的虾苗200万尾,值得推广。1池塘清整选择水源好、进排水方便的池口,面积0.0667~0.2公顷即1~3亩,除去过多的淤泥,修整地堤塌陷处,堵塞漏洞,选用巴豆、五氯酸钠、茶子饼等进行彻底的清塘。2进水放养进排水要经过严格的过滤,以防野杂鱼混入或将虾苗泵出地外,同一池中抱仔虾发育程度要相近,亩放抱卵虾10~12公斤,从而使同一池中的虾苗规格基本一致。3合理投饵施肥,加强水质管理当水温达到14℃时开始投饵,投饵量…  相似文献   

5.
1池塘条件选择进排水方便的5号、6号、7号地增,池底平坦.坡比1:2.5以上;虾苗放养前一星期干塘、因晒,两天后用漂白粉于法清塘,翌日往人新水,水深80厘米,不施基肥;同时栽种轮叶黑藻,投放用于鲤鱼繁殖的旧同片.供虾栖息、德联和遮荫用。饲养中后期池塘水深保持在1.2米,投放虾苗后及时用塑料薄膜沿场四周围成防选墙。2苗种来浑与放养虾苗分两次引进,5号池放养的虾苗子5月27日引进,软壳虾们多,体质差,运输过程中虾苗死伤多.暂养后过数放入池塘.体长2~4厘米。6号地、7号地放养的虾苗6月3日引入,运输过程中几乎没有损失,体…  相似文献   

6.
曾经被许丰进喻为养虾保垒的高渊港口,多年来该地以生产金目鲈为主,他亦相信由于当地养殖户大多数养金目鲈,因此虾只病原不多。然而好景不常,去年开始早死并发症入侵当地,使他无法安然生产白虾,除了产量下降近半,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也没有十足把握。  相似文献   

7.
对虾Toll受体及其在虾类营养免疫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Toll受体是一类跨膜蛋白,其胞外区能够识别仅表达在病原微生物上的高度保守的结构基序(motifs)——病原相关的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并将病原入侵的信号传递到细胞内,诱导产生一系列的免疫效应因子和免疫反应。Toll受体是机体对入侵病原微生物产生免疫效应的关键分子。多种对虾中存在Toll受体,但对虾Toll受体在虾类营养免疫研究中的应用尚未得到发掘。本文综述了Toll信号途径及对虾Toll受体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Toll受体在虾类营养免疫评价中的应用价值,认为对虾Toll受体表达量的变化可以反映机体对入侵病原识别的灵敏性,在今后的营养免疫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并提出了今后对虾Toll受体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彭张明  蒲桂川 《河北渔业》2020,(2):22-26,62
为探究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室内工厂化培育生态式无特定病原苗种的育苗方法,在室内育苗池开展不同工厂化育苗模式,对育苗过程水质、细菌和虾苗进行跟踪与检验,结果显示:传统方形池和U型池的三种育苗充气模式(气管+气石+铅粒的吊管模式、纳米管模式和PVC底管模式)的水质和细菌均未出现超标,PL5阶段虾苗抗应激成活率达95%以上,PL10阶段虾苗抗应激成活率达85%以上;U型池平均育苗成活率77.03%,相比方形池的63.96%差异显著(P<0.05);U型池虾苗体长日增长率0.06 cm/d,较方形池的0.05 cm/d差异不显著(P>0.05);方形池纳米管模式PL10阶段虾苗体长变异系数达到15.8,相比其余组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不同工厂化育苗模式均可培育出生态化无特定病原苗种,方形池的纳米管模式对PL10阶段的虾苗体长变异系数有显著影响,可能不适用于高密度大规格虾苗的养殖;U型池在育苗成活率、虾苗生长速度及虾苗均匀度上优于传统方形池。  相似文献   

9.
郭泽雄 《内陆水产》2001,26(10):28-28
尽管导致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生产失败的因素很多,且错综复杂,但究其主要原因是:在虾苗淡化标粗过程中指中间培育即海虾淡养必经这一转变阶段。鉴此,笔者现将技术介绍如下。1进苗前的准备工作1.1淡化标粗池4米×3米×1.2米。1.2挑选虾苗、测定水质、病毒检测这是保证虾苗淡化标粗获取成功的一个项非常至关重要的先决条件,因此要求负责该项工作的技术人员必须认真细心、一丝不苟。先从欲购苗池中随机取出若干尾虾苗经肉眼和显微镜仔细检查其质量。质量上乘的虾苗应是:苗体不畸形、附肢完整、体表光滑、个体大小均匀…  相似文献   

10.
南美白对虾养殖病害防治经验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天鹏 《内陆水产》2005,30(9):15-16
1严格投放苗种的选择 投放体质健壮、大小均匀、反应灵敏、营养基础好的虾苗。视虾池条件和养殖技术水平情况,放养密度控制在5万~7万尾/667m^2。建议放养合法途径引进的国外无特定病毒SPF虾苗,由于近几年亲虾近亲繁殖,种质明显退化,免疫抗病力普遍下降,从遗传育种的角度考虑,因此必须不断引种,选育适应力强、生长快、养殖规格大、抗病力强的优质虾苗。  相似文献   

11.
姜国平 《内陆水产》1997,22(6):24-24
根据笔者多年的生产实践和调查认为,造成罗氏沼虾养殖亏损的主要原因有;所购虾苗数量不足,淡化时间不够;进苗过于求早,因冷空气影响而造成损失;虾苗没有经过中间培育。直接下塘,不仅影响虾苗成活率,更重要的是因为早期较难发现,等到后期发觉塘内虾数不足,为时已晚;管理不善,造成缺氧死亡。其中,关键是中间培育。土池塑料大棚培育法,因其设施简单,成本低,并可适当提早进苗而受到欢迎。现将主要技术环节介绍如下:1基本设施1.1大棚:应选在背风向阳,靠近管理房处;土池为长方形,东西向,池深1.2—1.5m,面积根据养殖规模…  相似文献   

12.
1 池塘条件 面积8亩,水深1.2米左右,池坡比1:2.5,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有增氧设备。在2月初抽干池水,每亩用75~100kg生石灰清塘消毒,池塘注水后每亩每米水深再用1.5kg五氯酚钠药塘,这样既杀灭病菌,又杀死泥鳅、螺类、野杂鱼等,为虾类生长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虾苗下塘前10天,每亩施放经发酵过的有机肥100kg以培育浮游生物等天然饵料。2 苗种放养2.1 4月 27日~5月3日按亩放3.5万尾共购进罗氏沼虾苗25万尾,进苗后先在塑料大棚内暂养,每平方米放4万尾虾苗,水深0.8~0…  相似文献   

13.
尽管导致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生产失败的因素众多,且错综复杂,但是追踪分析其源,在虾苗淡化标粗(指中间培育)这一环节上的饲养管理和操作不当是其中一个不可低估的关键因素。鉴此,笔者现将南美白对虾苗淡化标粗的有关操作技术规程整理归纳后向广大业内人士作一介绍,以供参考。1 培育室 为方便日常饲养管理和操作起见,虾苗淡化标粗整个过程应在培育室内进行(培育室规范或简陋均可),标粗池为规格4米×3米,深1.2米的水泥池。2 进苗前的准备工作2.1 挑选虾苗、测定水质、病毒检测 这是保证虾苗淡化标粗获取成功的一个先决…  相似文献   

14.
<正> 1 虾苗的放养进人五月份.天气开始转暖,水温逐渐上升。虾池经消毒后进水施肥,待水色做好,此时若水温合适(12℃以上)、pH在7.8~8.7、盐度在16~33‰之内即可选择适当的时机将虾苗放入养成池。 1.1 虾苗的选择 1.1.1 购买虾苗时首先要对其所在的孵化场进行了解,最好是同日产卵或者同一天孵化出的无节幼体所培育的苗种,以防不同批虾苗混杂造成参差不齐。1.1.2 了解虾苗培育过程中温度控制情况。在高温条件下培育出的虾苗洁白纤细。放养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成活率不高。  相似文献   

15.
1979年,对虾人工育苗试验工作,在渔舍围垦区盐管处纳潮闸进行。自5月5日开始到6月17日虾苗出池下塘,前后历时43天,取得了人工培育虾苗8,050只,成活率从卵到苗为1.21%,为我县就地解决对虾苗种摸索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1、池塘选择与建造 池塘应选择在紧靠水源、水质清新、没有污染、进排水方便的地方。虾池面积以10~15亩为宜,要求水深1.8-2米。对新开挖的养殖池要在池底中央开一道4~6米宽的集虾沟,以便捕捞。 2、种苗培育 饲养两季虾,要提前建好塑料大棚。3月下旬至4月上旬购进早繁罗氏沼虾苗进行强化培育,力争5月中下旬虾苗规格达到3厘米;6月上旬购买青虾苗,选好培育池,设置小网箱若干,放养抱卵青虾,至9月底青虾虾苗规格可达3厘米左右。 3、合理放养 前季养殖罗氏沼虾,每亩放虾苗2万~2.5万尾,后季青虾每亩放养1…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凡纳滨对虾养殖相关病害频发,病原错综复杂,虾苗管理混乱、参差不齐,水质控制困难重重,一些有多年养殖经验的老虾民也开始出现亏损。究其原因主要出现在苗种、水质和管理方面。虾苗作为养殖的起点,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期养殖成功率,对虾苗种质量的监控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肖培弘 《内陆水产》2003,28(9):16-17
1抓好虾苗关有的虾农购苗时只考虑价钱,却不重视虾苗的质量;有的虾农明知虾苗质量差,却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只要增大虾苗放养数量就可以解决问题,殊不知由于虾苗质量差,成活率低,想养殖成功谈何容易。购苗时一定要重视质量,最好购买SPF(无特定病原)虾苗,但SPF虾苗少,这一点不容易做到。购苗时选择体长1厘米以上,活力强,搅动水流能迅速靠边和逆流游动者为好,不要购买快速淡化(盐度每天下降超过2‰)的虾苗。2放苗密度合理放苗时一定要根据池塘实际情况确定好下苗密度。一般情况下,1.3~1.4米的池塘,每667米2可放3万~3.5万尾;1.5~1.6米的池…  相似文献   

19.
吴月方 《科学养鱼》2002,(11):34-35
青虾是目前特种水产养殖业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养殖优势品种,现已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养殖。为了让养殖户在青虾养殖业上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减少亏损,笔者根据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青虾养殖经验,总结了池塘养殖优质青虾高产技术要点,供广大养殖户参考。一、池塘的清整与准备1.池塘清塘时应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水草和腐殖质,修整池埂,铲除池边坡的杂草,整修好进、排水口。2.虾苗、虾种放养前必须进行严格的药物清塘、消毒。清塘时池底留下10厘米水,每亩用75~100千克生石灰,化浆趁热全池泼洒,杀灭野杂鱼及病原…  相似文献   

20.
淋巴结是机体外周的免疫器官和防御机构,具有吞噬异物和各种病原微生物的功能,并产生免疫应答。当机体某一器官或局部组织受病原微生物侵害时,就会很快被局部淋巴结阻截,并发生相应的各种反应,导致淋巴结呈现充血、水肿、出血、坏死、化脓、急性或慢性等不同病理变化,反映病原体入侵机体的途径和病害程度。因此,淋巴结检验可以反映机体的病变情况和分析肉尸可能感染的病原性质、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