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牛伟 《农业考古》2016,(1):58-63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近代社会经济史研究的不断深入,近代东北农业史研究异军突起,并作为一个新的分支学科崭露头角,研究队伍建设和史料编纂工作取得显著进步,研究成果大量涌现,相对集中在农业近代化、农作物发展变迁、土地屯垦、农田水利、近代移民、农产品商品化等领域。同时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日益明显,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可研究的空间和领域。近代东北农业史下一步的发展应当重点放在三个方面:一是继续推进史料的整理编纂工作;二是创新研究领域,大胆尝试新的研究方法;三是农史的研究要与现阶段农业发展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3.
自明朝始,在“以茶驭番”思想的影响下,建立了官营茶马贸易体制。20世纪20年代以来,学者们就开始关注这一领域,积极深入地探讨这一专题,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王晓燕、李宝刚的《20世纪茶马贸易研究综述》已从多个角度对20世纪以来的茶马贸易研究成果作了总结与评述。李亚娟的《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明代藏族史研究综述》中对明代茶马贸易成果也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农垦史作为中国当代史的研究热点,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学者关注。改革开放以来,对新中国农垦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性研究、专题性研究和区域性研究,在研究成果丰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为农垦史研究因历史原因而形成的相对封闭性;另一方面,农垦史在内史研究中对科技成就及其历史地位关注不足,在外史研究中与其他学科的互动性有限,不够全面开放。农垦史是正在发生的历史,梳理前人的研究成果,总结其历史经验和历史规律,对新中国农垦史研究的深入和细化具有借鉴意义,同时也有利于推动我国农垦事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5.
关于明清长江流域自然灾害史研究,学术界从各种历史文献中辑录整理了大量灾害史料,对历代灾害的发生频次进行了初步统计,探讨了历史灾害的成因、灾情特征、发生规律、社会效应、古代防灾抗灾措施、历代荒政制度演替、救荒书和救荒思想等问题,取得丰硕成果.但由于各种原因,研究还存在对资料挖掘和利用不足,对社会因素与灾害发生之间关系研究不够,理论与方法有待创新,学术交流较少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内地学者对中国古代图书分类法的研究主要包括古代分类法与古代学术思想之间、与中图法之间等关系的研究;对历代目录学家分类思想的研究;古籍分类法的选择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编制新的中国古典文献分类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7.
东北女作家萧红的《生死场》自问世以来,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对于这部小说的主题和艺术成就,一直众说纷纭。总的来说,对这部小说的研究大体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以鲁迅、胡风、周扬等人为代表的启蒙救亡经典阐释,而后期则是八十年代以来出现的多元化、纯文学化的解读。本文着重对八十年代以来《生死场》的重要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概括。从主旨内涵上看,主要有改造民族灵魂、关怀生存意义、女性主义等主题。同时,多数研究者都认为,《生死场》的主题不是单一的,而是呈现出多重性特征。而在艺术成就上,则大致有散文化叙事手段、忧郁的审美风格和自然灵动的结构模式等观点。  相似文献   

8.
王福昌 《农业考古》2017,(6):261-266
历史上,岭南动植物种类多,数量大,富有地域特色,是岭南人民赖于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近代以来,岭南动植物史研究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亦取得了一些成果。初步统计,相关成果已有160多部(篇),研究内容包括动植物的形态、植养、采收、猎捕、用途、加工、交换、消费等。但亦存在颇多的不足,需要大力拓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9.
刘俊霞  王宁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806-10807
秦汉农业开发是历史上的第一次西部开发,其开发规模及开发程度史无前例,秦汉时期农业开发在创造灿烂文明的同时又引发了一定的生态环境问题。从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关系概况、秦汉生态环境问题及农业开发举措与生态环境关系三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整理与回顾。  相似文献   

10.
唐代关中地区是唐帝国最重要的的农业经济区域之一,关中农业的发展与唐长安城的粮食供应问题是有唐一代的重要经济政治问题,本文试图对此问题的相关研究做系统回顾,为进一步的研究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水利史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水利在很早就已出现,"大禹治水"传说即是先民在远古与洪水斗争的记忆.秦汉至明清,水利不仅关乎经济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标识朝代的兴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2.
木霉是土壤真菌中的重要群落,在植物根际分布非常广泛,是一种很有应用价值的植物生防菌。从土壤生态环境对木霉的影响和木霉对土壤的修复作用,对木霉与土壤生态环境的关系展开论述,并对土壤木霉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敏  梁晓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653-5655
分析了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以及造成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成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工业发展,污染问题愈来愈严重,可直接利用的土地资源相对有限,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重视.随着各类资源的勘探和开发,现有的可耕土地和可建土地均为极其宝贵且有限的资源.研究了盐生植物的生态环境意义,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巢湖生态历史变迁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梳理巢湖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变迁的基础上,提出并且论述了巢湖成湖的历史年代、与长江的辩证关系、巢湖名称与当地人文活动的关系,进而提出退边还湖、吸纳长江洪水养湖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袁维春  刘明娣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766-3767
在对河南省三门峡市农业生态环境进行分区的基础上,针对各区主要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具体改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左羽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095-5097
开发岩溶地区典型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的动态监测技术是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的优先主题。以毕节地区喀斯特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关键信息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对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结构的分析研究,提出在喀斯特山区建设分布式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的完整系统架构。  相似文献   

18.
土地整理工程是涉及资源环境、社会经济、政策制度的一项系统工程,对于保障粮食安全、缓解人地矛盾、促进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该文通过综述土地整理的背景意义、工程类型、特点、国内外的发展历程,以及土地整理工程对项目区水体、土壤、植被、大气、生物等环境要素产生的影响,明确了土地整理工程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为科学开展土地整理活动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生态环境对小麦品质的影响及小麦生产区域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优质专用小麦品质及其相应指标的概念,介绍了国内外小麦生产区域化的情况,并分析了生态环境因素与小麦品质的关系,提出了结合各生态区的土壤、气候条件和耕作制度进行优质小麦生产区划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