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膜荚黄芪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积累规律,为膜荚黄芪的种植和采收提供理论依据,测定了自然环境条件下膜荚黄芪生长中的生物量,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土壤温度和湿度,并分析了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积累变化规律。总体而言,随着生物量的增加,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在叶中呈下降趋势,在茎中呈上升趋势,而在根中表现出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且与土壤温度和水分呈显著负相关,病虫害的发生则明显降低了生物量和毛蕊异黄酮苷的积累。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膜荚黄芪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积累具有组织特异性,其在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含量受不同机制的调控,适当的低温和水分胁迫有利于根中毛蕊异黄酮糖苷的积累。  相似文献   

2.
异黄酮3′-羟化酶(Isoflavone 3′-hydroxylase,I3′H)是催化合成毛蕊异黄酮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关键酶.该研究从膜荚黄芪中克隆了I3′H基因cDNA全长,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了毛蕊异黄酮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结果表明:I3′H基因cDNA全长为18...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产地蒙古黄芪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与土壤因子之间的关系,选取33个不同产地的蒙古黄芪及其根际土壤,测定其所含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并将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与土壤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有效磷、有效钾、有效钙和有效镁利于黄芪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积累,吉林部分地区、宁夏地区、甘肃地区、内蒙古地区的土壤适合种植蒙古黄芪。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产地药材黄芪中总黄酮及异黄酮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了16个不同产地黄芪样品中总黄酮和4种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的含量,比较其差异性,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不同产地黄芪中总黄酮及4种异黄酮含量均存在差异,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中总黄酮和4种异黄酮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16份样品中有5份样品的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符合药典不少于0.020%的要求。主成分综合得分结果显示,山西代县得分最高,其次为山西广灵、山西浑源泽清岭,且均为蒙古黄芪。SIMCA-P主成分分析可将16个不同地区的药用黄芪分为3类。[结论]膜荚黄芪与蒙古黄芪均可作为药材黄芪的基原物种。不同产地药材黄芪中总黄酮及异黄酮含量差异明显。应选择有效成分含量符合国家要求的地区进行黄芪的区域化种植。  相似文献   

5.
膜荚黄芪不定根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黄芪不定根培养的无性繁殖体系。[方法]以膜荚黄芪无菌苗的胚根为外植体,诱导了不定根。将长约1 cm的不定根切段接种于4种培养基(B5、MS、LS和White)以筛选培养基。然后以B5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IBA(1~6 mg/L)、不同种类糖(蔗糖、葡萄糖、果糖和食用白糖)和不同浓度白糖(20~50 g),研究IBA浓度和糖的种类及浓度对黄芪不定根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4种培养基中,B5培养基效果最好,切段可分化大量不定根,且生长良好。IBA浓度为2 mg/L时,黄芪不定根生长旺盛。在B5+IBA 2.0 mg/L培养基上,附加30 g/L蔗糖或白糖时不定根生长良好,白糖与蔗糖的效果差异不明显。[结论]在黄芪不定根规模化生产中可用白糖代替培养基中蔗糖,降低培养基成本。  相似文献   

6.
UDP-毛蕊异黄酮葡萄糖基转移酶(UDP-glucose:calycosin-7-O-glucosyltransferase,UCGT)是糖基化毛蕊异黄酮生物合成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一种酶.试验采用同源克隆法和RACE技术从膜荚黄芪中克隆得到AmUCGT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调查了AmUCGT在不同组织中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不同产地黄芪药材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以期为黄芪药材质量评定提供依据。采用Waters Symmetry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81∶19),流速: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60 nm。结果表明: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浓度在0.145 6~0.698 7 mg/m 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35%,RSD为1.98%,所建方法快速、简便、重现性好。4个省份16个产地药材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差异较大,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所产黄芪中其含量最高。从各地平均值看,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甘肃省黑龙江省,且内蒙古自治区与其他3个省份药材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差异显著。省内之间的差异显著性结果表明,内蒙自治区和山西省产地之间差异较大,甘肃省和黑龙江省产地之间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8.
水杨酸浓度对膜荚黄芪生物量、总黄酮和多糖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白山膜荚黄芪幼苗为试材,探讨不同浓度水杨酸对黄芪幼苗的生物量、总黄酮、多糖积累和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00μmol/L水杨酸对植株生物量基本无影响,而200、400μmol/L水杨酸对植株形成激素胁迫,抑制植株的生长和生物量的积累;总黄酮含量和自由基清除率随水杨酸浓度增加而提高,在400μmol/L水杨酸处理培养7d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5.13μg/g和40.8%;多糖的积累有1个波峰,在200μmol/L水杨酸处理下达到峰值,为8.12 mg/g。  相似文献   

9.
影响西洋参不定根组培增殖的几种因素及皂苷生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西洋参不定根组培增殖的适宜培养基,研究培养基中生长素IBA和NAA、磷浓度及有机物含量对不定根增殖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定根在IBA 5 mg/L中生长良好,MS培养基中固有磷浓度和有机物含量适合于西洋参不定根的生长.为有效生产西洋参皂苷,利用生物反应器进行不定根与细胞的共培养,并与反应器不定根和细胞培养进行比较,发现共培养时获得的不定根生物量(鲜重和干重)与不定根单独培养时无明显差异,共培养的细胞生物量不及细胞单独培养,但共培养的培养物(细胞+不定根)总生物量大于细胞或不定根单独培养;测定皂苷含量的结果,共培养时反应器中不论是不定根还是细胞,其皂苷含量均高于不定根单独培养的不定根和细胞单独培养的细胞中的含量;皂苷总生产量在共培养时达到26 mg/L,约为不定根和细胞培养的2倍.因此,反应器共培养方法在西洋参皂苷的工业化生产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膜荚黄芪的子叶、下胚轴、幼茎、幼叶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及再生芽,建立膜荚黄芪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子叶是最佳的外植体。在6-BA与2,4-D或NAA培养基组合中,以MS+6-BA 0.5mg/L+NAA 0.5mg/L为最佳的愈伤组织及芽诱导培养基。黄芪再生植株较难生根,在IAA、IBA和NAA激素培养基组合中,以1/2MS+IBA 2.0mg/L或1/2MS+IBA 1.0mg/L+NAA 1.0mg/L为最佳的试管苗生根培养基,生根率50%左右。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产地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研究不同成分间的相互关联性.[方法]收集甘肃陇西及周边共7个产地36批次黄芪样品,分别测定总糖、还原糖、总黄酮、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总皂苷和黄芪甲苷6种主要活性成分,对测定数据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并建立回归方程.[结果]36批次黄芪样品的黄芪甲苷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基本符合药典标准.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间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其中,还原糖与总糖呈极显著正相关,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与总黄酮呈显著正相关,黄芪甲苷与还原糖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探讨甘肃道地药材黄芪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相关性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适宜黄芩不定根生长的培养基和IBA浓度,研究了2种培养基B5、MS以及不同浓度IBA对不定根生长和总黄酮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B5+1.0 mg/L IBA为最适培养基,此时黄芩不定根生长状态良好、健壮,生物量较多,并且总黄酮含量最高,达到2.49 mg/g,明显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3.
外源激素对远志不定根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远志无根苗在附加IBA 0.4 mg/L,NAA 0.4 mg/L,DSC 2.0 mg/L的1/2 MS培养基中分化出来的根作为供试材料,考察了不同质量浓度的DSC和IBA,NAA的组合以及KT和IBA,NAA的组合,对远志不定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IBA和NAA与DSC的组合对远志不定根的培养效果优于与KT的组合,且IBA对不定根培养物增殖的效果最好,远志不定根培养的最佳激素组合为DSC 2.0 mg/L+IBA 0.4 mg/L。  相似文献   

14.
不同外植体及理化因子对膜荚黄芪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外植体及理化因子对膜荚黄芪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膜荚黄芪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外植体为10日龄的胚轴和主根,子叶和茎次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基质为MS IBA 5 mg/L 6-BA 0.5 mg/L,诱导条件为pH 6.5,25℃暗培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NAA、IBA及蔗糖对北沙参不定根增殖的影响。[方法]分别以北沙参叶片、茎段及愈伤组织3种不同途径诱导不定根,再分别考查IBA、NAA及蔗糖对其不定根生长的影响。[结果]以上3种途径均可获得不定根,其中尤以愈伤组织经在MS培养基中振荡培养后,诱导的不定根作为较理想的途径;同时蔗糖浓度对不定根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当蔗糖浓度达到40 mg/L时,明显促进不定根的增殖,鲜物重达到4.48 g;不同浓度生长素对北沙参不定根的增殖也具有重要影响,当MS培养基中添加4 mg/L IBA,不定根生长迅速,生物量(鲜物重)达到最大值5.93 g;当在含有适宜浓度蔗糖和IBA的培养基中再添加NAA,且当NAA浓度达到0.8 mg/L时,不定根鲜物重达7.44 g,说明适宜浓度NAA和IBA结合使用更有利于北沙参不定根的快速增殖。[结论]为进一步扩繁北沙参不定根进而使用生物反应器大规模生产其次生代谢产物——香豆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适宜毛梾嫩枝扦插生根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方法,提高毛梾嫩枝扦插生根率,揭示其生根机理。以3 a实生毛梾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为试验材料,采用3种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NAA)、吲哚丁酸(IBA)、双吉尔6号生根粉(GGR),分别以3种不同浓度1 000、1 500、2 000 mg/L做处理,以清水为对照。对生根情况和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浓度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毛梾嫩枝扦插生根影响极显著。在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的交互作用下,IBA 2 000 mg/L处理后,插穗的生根率为67.33%、平均根长达到88.52 mm、平均根数为8.33根、根表面积41.52 cm2、根体积0.53 cm3、平均根直径1.82 mm、根生物量282 mg,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IBA 2 000 mg/L处理能明显加快不定根发生前ABA、GA3、ZR含量的降低速度,使其提前到达谷值,同时抑制IAA含量的降低,使IAA和IAA/ZR处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以促进不定根的发生。在本试验条件下,IBA 2 000 mg/L促进毛梾嫩枝扦插生根效果最好。不定根的发生需要较高浓度的IAA和较低浓度的GA3、ZR和ABA,较高水平的IAA/ZR有利于根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以生物反应器培养30d的人参不定根为材料,研究了木聚糖和壳聚糖处理时间及浓度对人参不定根皂苷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用30mg/L木聚糖和30mg/L壳聚糖分别处理9d和6d时,有利于人参不定根中皂苷的积累。在木聚糖和壳聚糖浓度为60mg/L处理中,人参不定根的皂苷含量和生产量最高,但是,对于人参不定根干重的积累,木聚糖和壳聚糖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8.
芒柄花苷为黄芪中黄酮类化合物的代表成分,有促进皮肤生长、增强免疫力等功效。不定根培养是获取植物活性成分的有效途径之一。该研究以膜荚黄芪不定根为材料,研究了茉莉酸甲酯(MeJA)和水杨酸(SA)对芒柄花苷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MeJA处理显著增加了芒柄花苷的积累,最佳条件为向培养32 d的不定根中加入0.2 mmol/L MeJA、处理6 d,与对照相比增加了540%;SA处理虽然不能直接诱导芒柄花苷积累,但0.1 mmol/L的SA有助于MeJA诱导芒柄花苷的积累,较MeJA单独处理提高了39%。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人参细胞悬浮过程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细胞生长和皂苷合成的影响,调查IBA、NAA、2,4-D单独使用及IBA与BA和IBA与KT混合使用的效果,结果表明,在2,4-D处理中细胞生物量虽然高于IBA和NAA,但总皂苷含量低于IBA和NAA处理;在生长素单独使用处理中,IBA 7 mg/L处理的皂苷生产量最高(72.9 mg/L).当IBA 7 mg/L与BA或KT混合使用时,促进细胞生长和皂苷合成,其中IBA 7 mg/L+BA0.5 mg/L和IBA 7 mg/L+KT 0.5 mg/L处理中,皂苷生产量明显提高,分别达到115.92和120.98 mg/L.因此,在进行人参细胞悬浮培养时,IBA 7 mg/L与BA 0.5 mg/L或KT混用可高效生产人参皂苷,为食品及药品生产提供安全的原料.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黄芪药材中活性成分与硒元素的含量,分析不同产地黄芪之间的差异及黄芪中硒含量与活性成分之间的相关性,为富硒黄芪的种植及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芪总皂苷、总黄酮、总多糖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不同产地黄芪药材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硒的含量,并对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山西平鲁区黄芪总皂苷含量最高为1.557%,新疆昭苏县黄芪总黄酮含量最高为0.472%,宁夏隆德县黄芪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最高为0.091%,新疆博湖县总多糖含量和硒含量均是最高,分别为27.617%和0.323 mg/kg;硒含量与总多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聚类分析中黄芪样品可按照不同成分的含量差异分为3类。【结论】22个不同产地黄芪活性成分含量与硒元素的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