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邹国娟 《中国园艺文摘》2013,(10):91-92,195
介绍无量山自然保护区(南涧段)和周边社区基本概况,总结保护区与社区共管措施及取得的成效,分析无量山自然保护区实施保护区与社区共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以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调查其周边社区,旨在了解其经济发展现状,摸索自然保护区与社区之间的问题与根源,为制定促进保护区建设和当地社区经济协调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勐腊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居民的矛盾和关系,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及实地调研等方式,掌握了勐腊保护区开展社区共管的基本情况与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矛盾的原因,并进行社区共管成效评价。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及周边社区居民的经济发展、生产生活都与保护区的保护存在矛盾和利益关系,勐腊保护区自2008年开展社区共管示范村工作以来,保护区的自然资源得到了保护和可持续、合理利用,改善了社区村寨的生产生活条件,初步达到了既要保护保护区的自然资源又使社区经济得到发展的目的,缓解了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安徽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综合保护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传波  汪玉娟 《现代园艺》2012,(24):194-195
安徽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华东地区保存完好的野生物种基因库,并具有良好的生态旅游开发前景。在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实行综合保护与开发,积极开发保护区生态旅游项目,促进保护区周边社区经济发展,使保护区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社情民情统计调查的数据汇总分析,阐明保护区在社区管理中所存在的普遍问题,探讨产生矛盾的原因,提出缓解矛盾、协调发展与保护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小溪保护区)是我国中部重点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的建立及保护区实行的严格保护管理制度,使小溪保护区内社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了限制,而社区居民传统的生活方式也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构成潜在威胁,自然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和社区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以小溪保护区为例,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探讨原住居民对物质生活需求与生态环境保护需求的矛盾及原因,并提出几点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7.
陈世杰 《现代园艺》2013,(20):178-178
随着国家对自然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更多的自然保护区被建设。但是,关注更多的是自然资源,很少有人去关注生活在保护区周围的人群和自然保护区社区的发展状况,因此,产生了一定的矛盾。本文就自然保护区社区发展与自然资源保护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黄丹 《花卉》2016,(5):47-51
正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于1984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总面积4000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98.8%。2002年成立广东龙门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保护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龙门县境内,平均海拔600多米,主峰天堂顶海拔1210米。保护区地处北回归线北缘,林木茂密,保存有较为完整的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是世界同纬度地区少见的,有"古代桃源今代存"、"南粤天然氧吧"、"北回归线上的绿洲"之美誉。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以及珍  相似文献   

9.
张淼望 《现代园艺》2012,(8):141-142
本文介绍了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概况,对保护区在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影响因素、社区居民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改进和提高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刘美勤 《花卉》2016,(12):73-74
本文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发现其植被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从低处向高海拔处依次分布着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山地矮林和山地草甸等主要植被,其中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是保护区的主要植被类型,占到保护区总面积的85%以上。此外,本文对保护区内的植被类型和特殊的植被分布情况如"旗冠树"、"不老松"等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以全面揭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内植被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1.
抚河源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为主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江西省实施"五河一湖"森林涵养水源为主导的功能保护区,位于江西省广昌县,面积81.88km2。抚河是江西省的第二大河,主河道流域面积16493km2,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0%,保护抚河源区的森林环境资源,对江西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春兰 《现代园艺》2014,(8):174-175
云南云龙天池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3年,是云南省建立最早的自然保护区之一。自成立以来,经过近30年的建设和发展,机构能力得到加强,基础设施已初具规模,保护、科研、宣传等方面的工作有效开展。为了进一步推进云龙天池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建设,促进保护区的科学、规范管理,拓展保护区的发展空间,经过5年的努力,2012年1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2〕7号"文正式批准建立云南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3.
截止2012年,鄱阳湖区共建立了22个自然保护区,分布在鄱阳湖区12个县,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6个,县级自然保护区14个,总面积为2555.5km2。鄱阳湖区保护区网络建设较为完善,但仍存在着很多保护管理问题,如保护力量欠缺、保护区管理难以协调统一、破坏湿地、布设天网、盗猎野生动物等现象仍然存在,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保护区网络的保护成效。  相似文献   

14.
2014年12月,海原县南华山成功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好南华山不仅能够保护好该地区的水源,为周边四乡二镇15万居民提供安全达标的人畜饮用水,而且改善当地的自然环境,为建设美丽海原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依法、科学有效地对保护区进行保护和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中国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生物物种多样性 ,对自然保护区的动物、植物多样性的研究已经非常详细 ,但对保护区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还不多。对自然保护区的真菌多样性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和经济价值 ,可以为保护区大型真菌的保护、开发和驯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论述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生物资源,促使保护与发展良性循环的具体对策;继续做好保护区的基础工作;完善自然保护区区划,加强保护区生物区域规划与管理,协调建立自然保护区区域网络;开展多种经营,增强保护区自身活力;加强生态旅游管理;建立和健全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7.
威宁县妥打自然保护区为县级自然保护区,自1991年建立以来,由于人员编制及资金投入上严重不足,极大的影响了保护区的建设,仅依赖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投入,艰难维持,极大的影响了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自然保护区生态质量评价能够为保护区的开发与投资建设提供科学的参考。主要从自然性、稀有性、多样性、脆弱性等多个维度,对广东恩平七星坑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质量展开评价,得出此保护区生态质量等级为II级,具有规划与建设价值。  相似文献   

19.
历山自然保护区自然条件复杂多样,植物资源丰富。现对该保护区菊科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保护区有菊科野生观赏植物41属、66种,分别占该保护区野生菊科植物总属数的93.18%、总种数的84.62%,少种属优势最强。分析了该保护区菊科野生观赏植物的观赏特性和园林用途,并对其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和丽香 《现代园艺》2022,(4):181-183
玉龙雪山自然保护区地处云南省丽江市境内,占地2万hm2,保护区内有丰富的原始森林与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被誉为"动植物宝库",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动植物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介绍了玉龙雪山自然保护区资源现状和资源保护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资源保护对策,以期为玉龙雪山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