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研究了花粉的形态、数量与花粉萌发及贮藏条件。结果表明:黄连木花粉为单粒,球形或近球形,花粉粒大小整齐,平均直径为28.7μm;饱满花粉粒达95%以上;每花药平均花粉量为1.17×105粒。黄连木花粉萌发培养基中蔗糖浓度15%,硼酸为100mg/L,温度为25℃时萌发率最高,为79.43%;蔗糖浓度20%时,萌发率降低到77.27%。分别在4℃、-20℃、-40℃下干燥贮藏15d的花粉萌发率分别为78.74%、38.22%、27.20%,花粉管长度分别为126μm、230μm、293μm;贮藏25d的花粉萌发率分别为0、22.84%、2.00%,花粉管长度分别为0μm、195μm和132μm。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牛角瓜花粉离体萌发的最适条件及培养基成分,以2年生牛角瓜新鲜花粉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溶液对牛角瓜花粉块壁解离效果的影响情况;还采用离体培养法,研究了不同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不同培养基组分对牛角瓜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情况。结果显示:以10%的Na OH溶液将牛角瓜花粉块处理10 min的解离效果最好;牛角瓜花粉离体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在此温度条件下培养6 h后其花粉萌发率基本稳定,培养12 h后其花粉管生长最好;蔗糖对牛角瓜花粉萌发率及花粉管长度的影响均较大,硼酸对花粉萌发率及花粉管长度的影响均较小;牛角瓜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20%蔗糖+0.1%硼酸+5 mg/L氯化钙+15 mg/L 6-BA,在此培养基上并在30℃的温度条件下培养6 h,其花粉萌发率达到94.77%,花粉管长度为11.07 mm。  相似文献   

3.
以观赏海棠春之颂、赛尔科、高原玫瑰和红衣主教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研究了花药不同散粉处理方式对散粉时间及其对花粉活力的影响,以及花期不同阶段对花药含粉量与花粉活力的影响,旨在为观赏海棠父本花粉收集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25℃+干燥剂的条件下,花药散粉时间显著少于其他条件(自然状态+干燥剂、25℃、干燥皿+干燥剂)(P0.05),红衣主教、春之颂和赛尔科品种完全散粉分别需18,10,10 h,比其他条件缩短了10%—71.8%,不同散粉条件之间花粉萌发率与花粉管长度的差异性则因品种不同而不同;春之颂、高原玫瑰、赛尔科品种盛花期花粉管长度及花药含粉量(每60个花药分别达到5 000,22 500,5 750粒)均显著高于其他阶段(P0.01),末花期的花粉萌发率则显著低于其他阶段(P0.01),而其他阶段花粉萌发率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以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 var. cyclolepis)花粉为研究对象,采用液体培养法,通过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培养基组分、pH值和温度对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江南油杉花粉在无蔗糖、无H_3BO_3及无CaCl_2的培养基中均能萌发,但萌发率较低。添加蔗糖、H_3BO_3和CaCl_2均可显著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但高浓度的蔗糖、H_3BO_3和CaCl_2均会抑制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pH值和培养温度均对江南油杉花粉的萌发影响显著,培养基最适pH值为6.5,花粉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过高或过低均会抑制花粉萌发。综合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江南油杉花粉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250 g/L蔗糖+200 mg/L H_3BO_3+100 mg/L CaCl_2,pH值为6.5,置于25℃光照培养96 h,萌发率为42.4%。  相似文献   

5.
采用不同培养液、不同培养温度不同贮藏时间和温度、-80℃超低温贮藏花粉不同解冻方法对马银花(Rhododendron ovatum)的花粉萌发特性及贮藏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25℃下,用100 g/L蔗糖+100 mg/L硼酸+100 mg/L GA3的离体培养液,培养4h花粉萌发率高,可达80%,GA3能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各贮藏温度下的花粉贮藏15 d萌发率都保持在高水平,但室温贮藏花粉45 d失活,3.3℃贮藏花粉45 d萌发率可保持在36.11%,可作为生产应用的贮藏温度;-80℃贮藏的花粉采用30℃水浴解冻2 min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以江西吉水种源的白花树花粉为研究材料,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花粉形态结构观察以及采用离体培养基法、I2-KI和TTC染色等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探讨了不同贮藏条件对花粉萌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白花树花粉粒为长球型,具3孔沟,外壁面具细网状纹饰;花粉平均极轴长52.33±0.577μm,平均赤道轴长26.89±0.502μm;3种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中以离体培养基法最有效,花粉萌发的最佳组合为:10%蔗糖+0.05 g·L-1硼酸+100 mg·L-1GA3+3 h;花粉最佳贮藏条件为-80℃密封保存,贮藏180 d后花粉的萌发率仍可达40.97%。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辽宁杨雄花序及花粉萌发过程进行观测与分析,为更好地利用辽宁杨进行良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以辽宁杨雄花序为对象,通过花枝水培、花粉体外萌发和花粉贮藏等手段,借助模式图绘制、图表解析等方法,系统研究辽宁杨雄花序发育及散粉规律、花粉体外萌发规律,并探讨不同贮藏条件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1)辽宁杨雄花序从花芽膨大到散粉可分为花蕾期、伸展期、盛花期和开花末期4个阶段,历时12天,花药大多数于第4阶段成熟,此时轻微触动即可导致花粉从花药散落。2)花粉体外萌发的适宜条件为210 g·L-1蔗糖+30 mg·L-1H3BO3+10 mg·L-1Ca Cl2,21℃,其萌发率最高,达到58.57%;150 g·L-1蔗糖+40 mg·L-1H3BO3+10 mg·L-1Ca Cl2,23℃组合中的花粉管最长,达到753.20μm。蔗糖、H3BO3、Ca Cl2、温度对辽宁杨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3)暗培养7 h时,花粉管不再伸长。4)-20℃下贮藏的花粉,其萌发率高于另外2个温度条件下的萌发率,且贮藏温度越低花粉管越长;同一贮藏温度下,花粉萌发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花粉管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变短。【结论】为避免花粉损失,花粉的采集应考虑在雄花序发育的第3阶段进行;对花粉管长度和花粉萌发率的统计分析表明二者不存在相关关系;贮藏温度越低,花粉生活力降低的速度越慢,花粉管萌发到相同长度所需的时间越短;与新鲜花粉相比,若是利用贮藏的花粉进行杂交试验,为保证授粉效果,此时的授粉次数应增加而授粉的时间间隔应延长。  相似文献   

8.
环境条件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香Fei花粉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成熟期、不同贮藏温度和湿度、不同贮藏时间对香匪花粉活力的研究表明:2℃、无水氯化钙条件下花粉活力最强,并且随着贮藏时间的处长、活力逐渐减低,但同样的条件的7℃下,花粉活力没有明显差别。以省林科院内的匪树为试材,采用GA3、NAA和IBA3种生长调节剂,每种药剂分2个浓度和2个温度水平,试验数据经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种药剂对花粉的萌发率和花粉管的伸长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作用效果为NAA>GA3>IBA,其中以NAA100mg.L^-1,GA3100mg.L601效果最为显著和稳定;在高温(28℃)条件下,花粉的萌发率和花粉管的伸长都明显高于低温(20℃)条件下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紫薇花粉形态特征,探究蔗糖、硼酸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紫薇花粉萌发的影响,以期为紫薇属花粉活力研究和杂交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试验以新鲜紫薇花粉为试验材料,通过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紫薇花药和花粉形态特征,通过荧光显微镜判断花粉是否具有活力,通过离体萌发法和完全随机二因素试验讨论蔗糖和硼酸对紫薇花粉萌发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法探究萘乙酸(NAA)、吲哚乙酸(IAA)以及赤霉素(GA3)对紫薇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结实紫薇花药较干燥,表面粗糙厚实,花粉数量多,长雄蕊花粉饱满,极轴长与赤道轴长比值(P/E)1.70,短雄蕊P/E值为1.50。不结实紫薇花药较湿润,表面较光滑,开裂少,长雄蕊花粉平均极轴长(P)30.13μm,赤道轴长(E)21.21μm;短雄蕊平均极轴长(P)22.42μm,赤道轴长(E)20.12μm,P/E比值为1.11,花粉均为长球形。结实紫薇花粉在柱头上有明显的花粉管萌发,而不结实紫薇花粉在柱头上未发现花粉管。蔗糖与硼酸组合试验对花粉萌发有显著影响,蔗糖浓度在100~200 g/L间时,花粉萌发率随硼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蔗糖浓度为250 g/L时,随着...  相似文献   

10.
为给观赏海棠杂交育种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对日本海棠花粉离体萌发培养基进行了筛选,对其花粉活力展开了研究,探讨并观察了观赏海棠花粉离体萌发条件和花粉萌发过程。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当蔗糖、硼酸、硝酸钙的处理浓度分别为10%、0.02%(其萌发率与0.04%浓度处理的无显著差异)、0.02%(其萌发率与0.01%浓度处理的无显著差异)时,日本海棠的平均花粉萌发率及花粉管长度最高值分别达到55.2%与853.11μm、54.4%与595.07μm、37.6%与713.74μm,显著高于同一试验因素下的其余各处理。正交试验结果表明:10%蔗糖+0.02%硼酸+0.04%硝酸钙的组合培养基为日本海棠离体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以此培养基培养的日本海棠其平均花粉萌发率与花粉管长度分别达到70.1%和777.02μm,显著高于除以(10%蔗糖+0.01%硼酸+0.03%硝酸钙)组合培养基处理以外的其他组合培养基处理。在日本海棠花粉离体萌发过程中,培养第1个小时内花粉未萌发,培养2~4 h的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速率均达到最高值,分别达23.4%/h及259.01μm/h,培养8 h后,其萌发速率趋于平稳,培养12 h后,其花粉管生长速度趋于平稳。研究结果表明,日本海棠离体萌发的最佳培养基为(10%蔗糖+0.02%硼酸+0.04%硝酸钙)组合培养基,以此组合培养基培养2~4 h其花粉萌发率与花粉管生长速率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