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淳安县积极探索多批次养蚕技术,以增加蚕种饲养量、提高蚕农收入,但在开展多批次养蚕后,在桑叶采收、桑园病虫害防治、蚕室蚕具消毒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在介绍开展多批次养蚕的基本情况,分析多批次养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选择合理的养蚕布局、大蚕与小蚕分开饲养、确保优质桑叶的足量供应、加强桑园病虫害防治、全力预防蚕病发生等一系列对策措施,以保障多批次养蚕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巩固淳安县优质原料茧生产基地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朱荣程 《四川蚕业》2011,39(4):48-49
消毒是蚕病综合防治最主要和有效的措施。将"三消"贯彻养蚕全过程,对于保全蚕头、提高单产从而增加养蚕效益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3.
<正>蚕病的发生传染导致蚕茧歉收,蚕桑效益降低,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对生产投入减少,饲养量下降,管理松怠,茧质低劣等各种负面影响.因此,蚕病的正确诊断与综合防治技术是农村蚕桑技术推广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为对蚕病做到有效防治,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而养蚕前的消毒则是预防蚕病发生和控制蚕病危害的重要措施;是综合防治的关键与基础.作者从实践中总结出:“强化组织领导、统一消毒程序,扩大消毒范围,狠抓薄弱环节,规范消毒技术,全面综合治理”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现归纳介绍于后,仅供商榷:  相似文献   

4.
唐珊 《蚕学通讯》2013,(2):36-37
栽桑的目的是为了养蚕,但在养蚕过程中最怕的就是蚕病,为提高蚕病防治效果,减少养蚕损失,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围绕消毒和清洁饲养,切断病源传染途径,防止蚕感染,改善饲养条件,增强蚕体质,提高抗病力。只有有效地防治蚕病的发生,才能实现养蚕成功与增收目标。  相似文献   

5.
<正> 一、养蚕技术的进展解放以来,我国农村养蚕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农村已逐步建立起小蚕共育和省力化养蚕技术体系,认真贯彻了严格消毒防病及饲养多丝量品种等技术措施,蚕茧生产的技术经济指标,有了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彻底消毒防病,控制了蚕病大面积危害  相似文献   

6.
蚕病损失是造成养蚕单产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提高蚕病防治效果、减少蚕病损失,从而提高养蚕单产、提高经济效益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笔者在此谈谈个人浅见.一、蚕病防治的现状部分蚕业工作者和蚕农对“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缺乏全面的理解,防治技术措施也没完全到位,致使不能取得最佳防治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重治轻防.不少蚕农不重视消毒防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象州县农村养蚕过程中蚕病发生及危害的特点,分析了象州县农村养蚕中蚕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加强蚕病防治、提高象州县种桑养蚕经济效益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我区僵病危害近年有所增加,给养蚕生产带来很大威胁.僵病的防治除养蚕前蚕室、蚕具彻底消毒外,蚕期中使用防僵药品进行蚕体、蚕座消毒更是防治僵病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防僵药品较多,各地在使用中反映不一,有少数地区用药较乱,个别地方也有用301防僵.为了比较不同药品的防僵  相似文献   

9.
种桑养蚕存在人工成本高、种养技术难、劳动力投入大、投资收益周期长、种养占地面积广等问题,为了实现最小的投入最大的产出,本文介绍了种桑养蚕高产的技术措施:选育优良品种、消毒防治蚕病、科学种养管理。  相似文献   

10.
姚瑞德 《广西蚕业》2009,46(2):8-11
近年来,蒙山县新圩镇第五批蚕发病严重,为了减少蚕病的发生,寻求防治蚕病的方法,笔者与镇蚕业干部,到本镇村屯部分养蚕户家中进行实地调查。调查发现,这次发生的蚕病主要是病毒病,造成的损失很严重,有的颗粒无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蚕病发生是因为6月至7月之间天气温度高湿度大、桑叶质量不高、养蚕设施或条件差、蚕农防病意识不强、养蚕技术及防病措施落实不到位等原因,造成蚕病不同程度发生、蚕茧减产。由此提出本镇蚕病综合防治的几点建议:严格消毒,执行防病制度,加强饲养管理,贯彻以预防为主的综合防病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 江苏省蚕桑学会蚕病学组于8月19日至20日在吴江县召开了“农村夏秋蚕期蚕病发生情况及其防治座谈会”。座谈认为:从全省的情况来看,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及农户养蚕集约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对蚕病的防治不断得到重视和加强,适应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以分散饲养为特征的消毒防病技术体系正在形成。1985年以来,全省春蚕和夏蚕的传染性蚕病已基本得到控制,估计春蚕传染性蚕病的损失率已下降到3%以内,夏蚕已下降到5%以内。但中秋、晚秋蚕期传染性蚕病的危害仍很严重,损失率仍在10%以上,有的市县达20%以上。中晚秋蚕期蚕病率之所以明显高于春、夏蚕期,与会代表从近几年来农村养蚕的防病消毒技术、饲育蚕种及饲育条件的实际情况展开了讨论与分析,认为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家蚕微粒子病对我市蚕业生产危害较大,严重影响了蚕业生产的发展,影响了蚕农和蚕种场的经济效益.为了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确保蚕种质量,提高蚕农和种场的经济效益,我场在1997年春制定了一系列防微措施,展开了一场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的歼灭战.由于我场的蚕种生产主要在农村原蚕队,农村饲养点多、面宽,饲养环境差,养蚕设备落后,技术力量薄弱,蚕室蚕具消毒困难、  相似文献   

13.
蚕病是养蚕生产的大敌。只有采取正确的消毒方法,配套的综合防治措施,才能起到消毒防病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养蚕能否丰产,首先要看有无蚕病发生,无病才能高产,所以,了解蚕药的种类和特性,正确地选择蚕药,实行消毒防病是养蚕的主要技术环节,是优质丰产的关键。养蚕生产中,习惯将防治蚕病的发生、调控蚕的生长发育所使用的化学药剂统称为蚕药,目前市场上蚕药品种很多,其...  相似文献   

15.
管圣浩 《蚕学通讯》2004,24(3):41-43
常言道:"养蚕要高产,防病第一关".在农村养蚕中,蚕病的发生是影响蚕产茧质量的主要因素.要做到无病夺高产,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把消毒防病工作贯穿于养蚕全过程.本人根据长期在基层接触的一些实际情况及体会,现将蚕病综合防治的主要措施归纳如下,谨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蚕细菌病,一般多发生在夏秋蚕期。它是由细菌寄生蚕体进行大量繁殖,随血液循环侵染到全身而引起发病的,主要是由创伤和食物的途径传染。防治措施如下; (一)严格消毒 养蚕前、养蚕中和养蚕后都要用含有效氯1%  相似文献   

17.
"病毒治"对家蚕病毒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病毒病是养蚕生产上最为常见危害又最严重的一类疾病,在我国往往造成大面积暴发,直接影响了蚕桑生产的发展及蚕农的经济利益.目前生产上常见的病毒病有核型多角体病、质型多角体病、病毒性软化病、浓核病.养蚕生产上防治病毒病的技术措施主要是蚕室蚕具及环境的消毒、蚕体蚕座消毒、淘汰病蚕、饲养抗病品种、加强饲养管理等,用添食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的研究也很多,但迄今为止尚未研制出十分有效的防病毒病药物.鉴此,山东农业大学、苏州大学和山东宁阳蚕用化工厂共同合作,经过多年的研究研制出一种新型蚕药"病毒治".笔者对其防治及治疗效果做了实验室试验及生产上的试验调查.  相似文献   

18.
一般地说,蚕发病后是很难治愈的,故对蚕病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尽管在养蚕前对蚕室、蚕具、卵面进行较为严格的消毒,然而蚕儿在饲养过程中,或多或少还会食下和接触一些病原物,或受到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致使蚕儿发病,甚至死亡。因此在养蚕期间务必加强蚕病的防治工作。在养蚕过  相似文献   

19.
<正> 《江苏蚕业》先后刊登了关于养蚕消毒防病的文章,对做好蚕病的防治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众所周知,引起蚕发病的主要因素是由于病原体的存在,如果消毒不严,防病措施疏忽,加上气候不良,管理粗放,就易引致蚕感染发病。我们在生产实践中常见某些养蚕单位,蚕期前的消毒比较认真,蚕期中也注意蚕座和蚕体消毒,饲养管理水平也不差,但到了蚕的4~5龄期,仍有较多的病蚕发生。其原因何在?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促使我们去观察调查。我们发现,这些单位,在养蚕处理的某些细节上,  相似文献   

20.
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对蚕房及周围环境进行彻底消毒,与蚕儿的精心饲养和加强桑树病虫害防控等"综合防治"措施相结合,预防各种蚕病的发生,夺取蚕茧的丰收,提高蚕农的养蚕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