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当前开口药的种类 1.1营养性添加剂类 这类比较常见,可供选择的主要有多维、电解质、氨基酸与葡萄糖等制成的复合制剂。此类产品主要为雏禽补充能量、电解质、氨基酸等,缓解长途运输、高温应激等不良影响,防止雏禽脱水。  相似文献   

2.
1种类 1.1营养性添加剂 这类雏鸡开口药在兽医临床上比较常见。可供选择的主要有电解多维、氨基酸与葡萄糖等制成的复合制剂。此类产品主要为雏禽补充能量、电解质、氨基酸等,缓解长途运输、高温应激等不良影响,防止雏禽脱水。  相似文献   

3.
《山东饲料》2007,(4):26-27
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成熟,养殖户已经习惯在进雏时使用一些药物,代替传统的葡萄糖水,来减轻雏禽因环境、长途运输、高温等各种应激,提高雏禽的成活率,但是由于雏禽生理特点,有些药物是不适合作为雏禽开口药的。  相似文献   

4.
《北方牧业》2007,(5):27-27
<正>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成熟,养殖户已经习惯在进雏时使用一些药物,代替传统的葡萄糖水,来减轻雏禽因环境、长途运输、高温等各种应激,提高雏禽的成活率,但是由于雏禽生理特点,有些药物是不适合作为雏禽开口药的。  相似文献   

5.
用雏禽开食补盐给雏鸡开饮效果好雏禽开食补盐由华南农业大学家禽研究室科学配制,含电解质、多种维生素和抗茵药物。能有效地防止雏禽因饥饿脱水、脐炎、白痢杆菌病等引起的早期死亡,提高雏禽成活率,同时具有抗应激和疾病的辅助治疗作用。近两年来,我每年从外地购入大...  相似文献   

6.
1.肾肿灵:对传染性囊病、肾型支气管炎等传染病,以及因饲料或环境因素引起的肾苍白肿大、尿酸盐沉着症等有独特的疗效,能加速尿酸盐的排泄及阻止其进一步生成,可大大降低禽群的死亡率。2.抗热应激添加剂:此产品根据热应激发生的机理,采用目前最合理防治热应激的配方配制。当饲养环境温度超过30C时,使用它能有效地防止IIJ于热应激引起雏禽死亡、能增加采食量,改善饲料报酬,提高肉鸡的增重率和产蛋率。3.雏禽开食补盐:此产品合电解质、多种维生素等,能有效地防止雏禽因饥饿脱水等引起的早期死亡,提高雏禽成活率。同时具有抗…  相似文献   

7.
禽波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朱瑞良(山东农业大学)禽波氏杆菌病是由禽波氏杆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主要危害禽类胚胎及雏,可造成胚胎死亡,孵化率降低,弱雏增多,雏禽急性死亡,给养禽业造成惨重损失。一、病原禽波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的小杆菌,大小为0....  相似文献   

8.
“液体营养学”这一概念就是指在饮水中补充营养素。饮水通常作为药物的载体,应用研究表明它也能为应激状态下动物提供维生素、氨基酸和其它一些非药物复合物。水合作用对雏禽特别重要,它们出壳后必须尽快从外界吸收水分。同时,雏禽和其它幼小动物应激时只饮水而拒绝采...  相似文献   

9.
《农村养殖技术》2007,(7):32-32
1、药物配水或配料时,应掌握好拌药的水或饲料用量,以能在2h内服完为好。拌药时应做到药、料均匀,采用注射药剂时,每次注射液体量,雏禽不超过0.2mL,仔禽不超过0.5mL,成禽不宣超过1.5mL.  相似文献   

10.
传染性脑脊髓炎主要危害雏禽。成禽较少感染。雏禽感染本病后,主要特征症状为腿软无力瘫痪和头颈震颤,如不及时治疗,会造成大批死亡,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现将一起鹌鹑暴发传染性脑脊髓炎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1种蛋来源复杂、炕孵技术滞后当前种蛋大多数来源于千家万户,种蛋炕孵前又未经消毒,有些如鸡白痢、霉形体、禽脑脊髓炎等细菌病毒是经蛋传播的,这是雏禽前期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这一。2温度变化异常适宜的温度是饲养雏禽的关键。温度过低,造成禽群打堆、压死;温度过高,造成禽群出汗,突然给予降温,禽群又容易感冒等。3饲喂不科学有的农户仍用传统的饲喂方法,使雏禽发生营养缺乏病而死亡,有的雏禽由于饲喂霉变饲料而死亡。4饮水供应不足有的农户,饲喂雏禽一星期不给饮水,只给些青菜类饲料,使雏禽脱水死亡。5盲目投药引起中毒当前很多农户对药物…  相似文献   

12.
一 雏鸭开口药的选择是关键 雏鸭开口对于整个养殖过程至关重要,这期间净化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成为得中之重,此时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一般经种蛋垂直传播。在孵化过程中种蛋携带病菌,在孵化箱内适宜的温度和温度下大量繁殖,侵入卵黄,最后孵化出的仔鸭携带大量病菌。  相似文献   

13.
雏禽铜中毒是雏禽摄入过量的铜而发生的以组织器官受损、免疫功能低下、肝功能异常和贫血为主要特征的中毒性疾病。本文归纳总结了雏禽铜中毒的毒理机制。为雏禽铜中毒的诊断和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和防治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郑腾  李昂  陈枝华 《中国家禽》2002,24(21):40-42
鸭传染性浆膜炎(Infectious serositis in duckling)又称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鸭败血病、新鸭病和鸭疫综合症,曾因误认为由巴氏杆菌引起而误称为鸭疫巴氏杆菌病。该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引起的一种高致病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鸭、雏鹅及雏火鸡等多种禽类,1—8周龄(尤其2—3周龄)的雏禽易感,1周龄以内的雏禽因有母源抗体而很少发病,种鸭及成年蛋鸭不易感。  相似文献   

15.
所有的商品雏禽都应购自同一年龄的种禽群。如果做不到,就应将来自不同年龄种禽群的雏禽分开饲养。如果饲养者怀疑所购的雏禽是否混合有来自不同年龄种禽群的雏禽,那么可用简单的统计学方法来测定雏禽的体重均一度。现场观察表明,无论何时,只要饲养者采用了这一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一般雏禽出生后0~3周龄为雏禽阶段,雏禽生长发育的较快,对于营养要求也比较高,正常情况下死亡率为0.5%以下。种蛋是否带菌、环境因素、雏禽抗应激、抗病能力、雏禽的强弱和饲养管理是否科学等因素的影响,使雏禽的早期死亡率上升。因此,做好早期雏禽的环境卫生、强加饲养管理、预防疾病就显得非常重要。1温度忌忽高忽低在育雏期,若温度保持的不好,育雏舍内的温度偏低,雏禽较长时间内难以维持体温平衡,严重时可以冻死,较轻的常因受凉而造成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前,农村养禽户育雏初期多采用5%-10%葡萄糖水让雏禽自由饮用,以减轻应激。这对及早补充如运输、寒凉等应激所带来的体能消耗和提高雏禽增重及成活率,效果十分明显。尤其是弱雏饮用葡萄糖水,对提高弱雏成活率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禽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的病毒性疾病。该病主要侵害禽的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使病禽出现呼吸困难、肾脏病变、产蛋下降等症候。雏禽感染后由于呼吸道或肾脏病变而引起死亡。禽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后,通常使饲料报酬降低,病禽死淘率增加,严重危害养禽生产。  相似文献   

19.
鸭疫里氏杆菌病主要侵害雏鸭、雏鹅及雏火鸡等多种禽类,2~7周龄的雏鸭和雏鹅多发,呈急性或慢性败血症。由于该病常常导致大批幼禽发病、死亡以及生长迟缓、饲料报酬显著下降,而且该病难以扑灭,往往在发病禽场持续存在,引起不同批次的幼禽感染发病。因此,该病对养禽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能及早诊治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雏禽的选择     
1看来源要求来自实施科学防疫、健康无病、生产性能高的种禽场。2看时间要选择按时出壳的雏禽。提前或推迟出壳的雏禽,胚胎发育不正常,体质较差。3看脐、肛要选腹部柔软、卵黄充分吸收、肛门清洁的雏禽。大肚脐、肛门不清洁的雏禽,通常患病。4看绒毛选择绒毛粗、均匀、光泽度好的雏禽。不要选择绒毛太细、太稀、潮湿、相互粘着的雏禽。5看体态雏禽应站立平稳,两眼有神,剔除瞎眼、歪头、跛脚的雏禽。6看活力健壮的雏禽活泼,叫声有力。用手握着颈部将其提起来,它的双脚能迅速有力的挣扎。将雏禽仰翻在地,它自己能迅速翻身后站起。弱的雏禽常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