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供锌水平(质量浓度分别为0,0.2,0.4,1.0,2.0 mg/L)对4个品种菠菜生长发育和不同部位Ca,Mg,Fe,Z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ZnSO4质量浓度为0~0.2 mg/L时,没有引起菠菜发生缺锌症状,但影响菠菜对钙、铁、锌的积累.营养液中的ZnSO4质量浓度为0.4 mg/L时,菠菜钙、镁、铁、锌含量以及株鲜重都较高.ZnSO4质量浓度为2 mg/L时,抑制了菠菜的根系生长,进而影响了单株重.  相似文献   

2.
VA菌根对酸枣实生苗吸收土壤磷锌铁元素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利用三室隔网盆栽方法,将土壤分为根系吸收区和菌丝吸收区,研究了VA菌根对酸枣实生苗生长、吸收土壤磷、锌、铁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VA菌根促进了植株对土壤磷、锌的吸收。菌丝吸磷量随外室施磷浓度增加而增加。VA菌根对植株体内铁元素的浓度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明不同富锌浸种剂对玉米芽苗菜生长特性及营养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4种螯合剂与七水合硫酸锌按1∶4的比例配制成富锌浸种剂,对玉米芽苗菜的生长特性、锌积累及营养品质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CK)相比,经七水硫酸锌(Z-Zn)处理的玉米芽苗菜的锌元素含量显著增加了227.2%;经柠檬酸+七水硫酸锌(C-Zn)处理的玉米芽苗菜的维生素C含量显著增加了36.1%,锌元素含量显著增加了202.6%;经木糖醇+七水硫酸锌(X-Zn)处理的玉米芽苗菜的发芽率显著增加了29.4%,发芽势显著增加了29.8%,锌元素含量显著增加了198.3%;经EDTA+七水硫酸锌(E-Zn)处理的玉米芽苗菜的发芽率显著增加了19.3%,POD活性显著增加了50.2%,锌元素含量显著增加了211.7%。综上所述,试验拟推荐使用E-Zn来提高玉米芽苗菜的锌元素含量。  相似文献   

4.
日粮铜水平对铁,锌生物效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给猪喂以三种不同铜水平的日粮,在70d饲养试验的期中和期末两个阶段对猪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的结果显示:随着日粮铜水平的提高,猪血清铁,锌含量,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血红蛋白浓度都极显著地下降,这表明日粮高铜影响铁,锌的吸收和利用。日粮高铜也能促进前期猪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但对中期猪的促生长效率应下降。  相似文献   

5.
铁锌互作对苹果锌、铁吸收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锌在苹果营养器官之间的分配特性以及锌铁交互关系,解释锌铁吸收和分配机制,指导合理施用锌铁肥料。【方法】测定了盛果期‘红富’士苹果缺锌小叶病树和正常树夏季不同器官的锌铁浓度;以‘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hd)为试材,采用正交设计方案、通过溶液培养法培养幼苗,分析不同锌铁供应水平下营养器官的锌铁分配特性及其锌铁交互作用关系。【结果】夏季,缺锌小叶病树各器官锌浓度低于正常树,铁浓度高于正常树。水培试验中,锌铁供应水平提高,‘平邑甜茶’幼苗各器官锌铁累积均显著升高,其变化幅度依次是根>茎>叶;锌铁交互对根、茎、叶锌、铁浓度影响的显著性逐渐降低,缺锌时各器官转运系数均高于1.00;在中、低锌水平下,根部锌、铁呈正相关,与大田结果一致,高锌处理则呈负相关;叶锌、铁均呈负相关。高铁水平下,根中锌铁正相关达极显著水平。【结论】在苹果树中,根系是锌的调节库,并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树体的锌铁平衡;锌促进了铁在根系的累积,高铁对缓解锌的毒害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锌与铁在叶中相互抑制。  相似文献   

6.
酵母菌富集微量元素铁、锌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酵母细胞能够将无机态微量元素铁、锌转化成为有机态的微量元素。采用富集培养方法,从22株酵母菌菌株中筛选2株能同时富集高含量铁、锌的酵母菌,对其铁、锌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铁、锌含量分别达到6-8mg/g和4-5mg/g,适宜的铁盐、锌盐为硫酸盐,其添加的离子浓度为60-120mg/kg。  相似文献   

7.
采用不同浓度的硫酸亚铁或硫酸锌溶液无土培育苜蓿芽,在25℃、相对湿度75%的人工气候箱中培育7 d后,测定发芽率、芽长、百株重及苜蓿芽中的铁、锌含量。结果随着浓度的增大,发芽率和百株重降低,富铁、富锌苜蓿芽中铁、锌含量增大。当硫酸亚铁或硫酸锌溶液浓度为550~600 mg/kg时,苜蓿芽中铁、锌拮抗小,铁、锌含量相对比较平衡,富集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叶面喷施锌铁肥对水稻产量、品质及锌、铁在稻株中分布的影响及品种差异。为研究微量元素锌、铁向籽粒运输存在的障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生产上两个推广品种(两优培九和嘉花1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锌、铁肥,分别测定两品种水稻的产量、品质及微量元素锌铁的含量。【结果】叶面喷施锌铁均能提高水稻结实率、千粒重、产量及收获指数,其中叶面喷施组合Zn1Fe1(0.1%ZnSO4,0.15%FeSO4)对两优培九和嘉花1号产量的提高幅度最大,增产分别为4.5%和5.6%。锌、铁对结实率和收获指数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品种差异。叶面喷施锌、铁肥均使直链淀粉含量显著降低且存在明显品种差异。两品种植酸含量均在喷施组合Zn2Fe0(0.2%ZnSO4)下达最低值。此外,叶面喷施锌铁能够显著提高水稻籽粒锌铁含量,两优培九和嘉花1号均在喷施组合Zn2Fe0(0.2%ZnSO4)时籽粒锌含量达到最高,分别比对照提高69.75%和41.65%。从植株锌铁分配看,随着叶面喷施锌铁浓度的提高,微量元素锌铁在植株各部分的含量都提高,其中颖壳和穗部提高最明显。嘉花1号在积累锌方面与两优培九表现相似,随着喷施浓度提高更多的锌将分配到颖壳中。叶面喷施对两品种铁分布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两优培九在组合Zn2Fe2(0.2%ZnSO4,0.3%FeSO4)时籽粒达到最大铁含量,而嘉花1号在Zn0Fe2(0.3%FeSO4)时达到最大铁含量。【结论】通过叶面生物强化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调控籽粒微量元素积累,改善稻米营养品质,提高水稻的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平邑甜茶锌铁浓度处理下磷、钾和钙的分配特性及相互关系,解释苹果树在锌铁处理下矿质元素间的平衡规律。【方法】以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hd)为试材,采用正交设计方案,通过溶液培养法培养幼苗,分析了不同锌铁供应水平下营养器官磷、钾和钙的浓度差异、转运系数及各元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缺锌导致根中磷、钾和钙的浓度显著降低;茎和叶中钾浓度降低,磷和钙的浓度显著升高。高锌对磷、钾和钙在各器官中的浓度影响不显著。在铁处理中,高铁和低铁均使根系钙和磷的浓度降低,低铁使地上部的钙浓度升高。转运系数显示,低锌降低了钾向地上部的转运,高铁和低铁均降低钾向地上部的转运;提高铁处理浓度对磷向地上部转运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根中锌浓度与磷、钾、钙呈极显著正相关性,磷和钙与锌在茎和叶中均呈负相关。【结论】低锌条件下,降低了钾向地上部的分配,促进磷和钙在地上部的累积;在根中磷、钾和钙的浓度降低。中锌和高锌处理下,提高铁的处理浓度,导致各器官钙浓度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0.
豌豆芽苗菜作为一种绿色蔬菜,不同浓度微量元素对豌豆芽苗菜的生长和植物的新旧物质替代速度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本试验选择了人体中必不可少却又普遍缺乏的锌、硒、铁微量元素,配制为不同的浓度梯度,采用浸种富集法,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培养,测定栽培的豌豆芽苗菜生长变化。结果表明:当锌浓度为45mg·L~(-1)时,生长指标最优;在铁微量元素处理中,浓度为30mg·L~(-1)时,生长指标最优;在硒微量元素处理中,浓度为400mg·L~(-1)时,生长指标最优。当锌浓度为45mg·L~(-1)时,叶绿素含量最高;当铁浓度在25mg·L~(-1)左右时,叶绿素含量相对丰富,当铁浓度超过30mg·L~(-1)时,叶绿素含量减少;当硒浓度为100mg·L~(-1)时,叶绿素含量丰富。添加适量的微量元素可以影响芽菜的生长和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1.
锌、铁缺失对苎麻吸收及转运重金属镉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连续两季盆栽试验,研究锌、铁对2个苎麻品种中苎一号和湘苎三号吸收及转运重金属镉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苎麻品种在镉胁迫(5 mg·kg-1)下表现不同。锌、铁能促进苎麻的生长,无锌、铁供应时,镉胁迫下的2个苎麻品种与对照相比,株高下降10.24%~21.64%,茎叶干重下降1.02%~6%,根干重下降2.04%~12.24%。苎麻各部位镉含量大小依次是根茎叶。锌、铁显著影响苎麻镉含量,锌、铁缺失促使苎麻吸收更多的镉。无锌和无铁供应显著增加了苎麻体内镉积累量,无锌供应时镉积累量达最大值。锌、铁对苎麻转运镉产生抑制效应,与对照相比,无锌和无铁供应时苎麻根-叶和根-茎的转运系数增加了4%~24%,锌、铁缺失加剧镉从苎麻地下部向地上部转运。  相似文献   

12.
铁营养状况对黄瓜幼苗吸收转运镉和锌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不同铁营养状况对黄瓜幼苗吸收和转运镉、锌的影响。结果表明:不供铁处理的黄瓜不同部位(根、茎、叶)镉含量与供铁处理差异显著,以茎中最为明显,茎中镉含量分别是供铁50、100、200μmol·L-1处理的2.9、2.8、2.4倍,不供铁处理显著增加了黄瓜各部位镉的含量;不供铁处理也显著提高了黄瓜根和叶片中锌的含量,但对茎中锌的含量没有产生显著影响。黄瓜根系吸收镉和锌的总量与吸收铁的总量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随着铁供应浓度的升高,镉在根中的分配增加,与缺铁相比,供铁200μmol·L-1处理根中分配系数上升43%,而茎、叶中分别下降59%和44%,其对锌的分配则无显著影响。与供铁相比,不供铁明显促进黄瓜根、茎、叶对镉的吸收,提高镉在黄瓜地上部的分配及由根向茎转运镉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磷锌配施对紫花苜蓿生长及磷镉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在同一镉污染下,磷锌配施对紫花苜蓿生长及对磷镉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锌单施以及配施均可显著提高苜蓿鲜草产量,且产量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总产量以P3Zn1处理最高.苜蓿体内磷含量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低磷时配施锌能提高苜蓿中磷含量,而高磷时配施锌却降低苜蓿中磷含量.施磷可以抑制苜蓿对镉的吸收,且抑制作用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大,在P0、P1时配施锌能降低苜蓿对镉的吸收,而P2、P3时配施锌却促进了苜蓿对镉的吸收.  相似文献   

14.
将30羽罗曼蛋鸡随机分成3组,即试验Ⅰ组、Ⅱ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锌、铁,饲喂8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血浆锌含量,蛋黄锌含量,以及血浆铁含量,蛋黄铁含量,肝铁含量,均有大幅度提高,而蛋白锌含量未发现变化。相关性检验表明,日粮锌与血浆锌、蛋黄锌及肝锌,血浆锌与蛋黄锌及肝锌,日粮铁与血浆铁、肝铁及蛋黄铁,血浆铁与肝铁、蛋黄铁,均呈强正相关。这些结果提示,通过高锌高发可以大幅度提  相似文献   

15.
供锌水平对玉米幼苗生长发育及锌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供锌水平对玉米的幼苗生长发育和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锌浓度在10^-8-10^-5mol/L范围内,随着营养液中锌浓度的提高,玉米苗的长势越来越好,生长的最适供锌浓度为10^-6-10^-5mol/L,生长的最差营养液锌浓度不是0,而是10^-8mol/L;茎叶的锌浓度,在供锌水平为0-10^-7mol/L时,随着供锌水平的提高而降低,在供锌水平为10^-7-10^-5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研究了日粮中不同锌水平对生长獭兔各组织器官锌浓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日粮锌水平与肝脏、肾脏、胰脏、被毛、血清锌浓度间呈强正相关(p<0.01);与脾脏、胫骨锌浓度间呈中等正相关(p<0.05).而与心脏、腿肌锌浓度间无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17.
锌、铁微肥对夏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量、适度的锌、铁微肥有利于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为满足夏玉米对锌、铁微肥的需求,提高其产量和品质,以‘陕单609’为材料,以3种锌、铁微肥施用量为主区,3种锌、铁微肥质量比为副区,研究锌、铁微肥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锌、铁微肥的最佳施用量和Zn、Fe质量比例分别为2.0kg/667m2、2∶3,在此施用量和质量比例下生殖器官干物质积累的协同作用最大;(2)锌、铁微肥的配施显著增加穗长、穗粗、穗粒数以及提高产量,明显降低秃尖长,但对百粒质量无显著影响;(3)锌、铁微肥的配施有利于提高籽粒中粗纤维的质量分数,对籽粒中粗脂肪无显著影响,而降低籽粒中粗蛋白的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18.
秦恩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7887-7888
[目的]选出最适合根霉与酵母生长的锌浓度,为含锌根霉及酵母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从4个酒曲厂的酒曲中分离纯化得到根霉和酵母菌种,用不同锌浓度的液体培养基培养,观测其菌落的生长情况并对其生物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来自后山湾的酒曲的根霉生长最好,来自金子坝的酒曲的酵母生长最好。不同浓度锌时根霉与酵母生长的影响有较大的不同,当锌浓度在0-1mg/L范围内时,孢子长势较好,孢子数增加了1倍;当锌浓度超过5mg/L时,孢子数下降,且锌浓度越高孢子数越少。锌浓度为1mg/L时最适合两株菌生长。当锌浓度在0~1mg/L范围内时,菌落生长良好,1mg/L锌浓度的菌落重量为无锌菌落的两倍。[结论]低浓度锌促进根霉与酵母的生长,高浓度锌抑制其生长。  相似文献   

19.
不同形式和水平铜、铁、锌对生长猪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用90头平均体重为27kg左右的生长猪,研究不同剂量和形式的铜、铁、锌的促生长效果。对照组为无机源NRC(1998)水平的铜、铁、锌(Ⅰ组),4个处理组水平分别为有机源NRC(1998)水平的铜、铁、锌(Ⅱ组);有机源NRC(1998)水平一半的铜、铁、锌(Ⅲ组);无机源和有机源各占一半的NRC(1998)水平的铜、铁、锌(Ⅳ组);无机源NRC(1998)水平加上有机源NRC(1998)水平一半的铜、铁、锌(Ⅴ组)。每处理3个重复。结果,生产性能各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高于NRC(1998)水平的铜、铁、锌组的血铜水平极显著高于无机源和有机源各占一半的NRC(1998)水平的铜、铁、锌组,并显著高于其他3组;其余4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血液指标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丙二醛(MDA)各组呈无规则变化;淋巴细胞转化率(%)对照组低于其他各组,但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白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各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粪中排出的铜、铁、锌含量则与日粮中的铜、铁、锌水平有关。结果表明,采用有机铜、铁、锌源,按照NRC(1998)标准铜、铁、锌需要量的一半所配制的日粮,并没有降低生长猪的生产性能,而且部分血液指标的变化不大。但其粪中的铜、铁、锌排泄量减少了30%左右。  相似文献   

20.
选择体重、胎次、产犊日期与产奶量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35头,随机分成7组,补饲不同水平的铜、铁、锌,分别测定其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日粮中铁和锌浓度分别为336.30和50.15mg·kg-1、日粮铜含量为31.50mg·kg-1时可以提高奶牛血铜、血铁含量、血清CPL和Cu-Zn-SOD的活性、血红蛋白含量。在日粮铜和锌浓度分别为21.50和50.15mg·kg-1时,日粮中铁含量达到336.30mg·kg-1时,奶牛血铜、血铁、血锌浓度、血清CPL和Cu-Zn-SOD的活性、血红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变化(P>0.05)。在日粮中铜、镁含量分别为21.50、336.30mg·kg-1时,血锌浓度随日粮中锌水平的增加而显著提高。从本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基础日粮铁(336.30mg·kg-1)、锌(50.15mg·kg-1)含量已经满足营养需求,生产中不宜再添加铁、锌制剂;在基础日粮铁锌水平较高时,铜浓度应提高到31.50mg·k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