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城市公园与防灾公园的设计和建设特点入手,通过对大量的防灾公园设施进行调查和分析,在此基础上以防灾公园的功能为参照,归纳防灾公园与普通公园进行改造结合的特征,探讨适应我国城市发展的城市公园与防灾公园相结合的改造式规划设计模式。着重从公园改造面积参数标准、空间布局、设施以及植物种植等方面探讨在现有基础上将城市公园改造成防灾公园的具体方略,为我国城市普通公园规划改造防灾公园,提供理论支撑和设计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徐州市大龙湖湿地公园为例,从植物景观、道路游线、景观构筑物与小品、解说系统等方面探讨环境教育在城市公园设计中的表达方式.结果表明:(1)大龙湖湿地公园环境教育资源较丰富,景观设计虽然在一些方面体现了环境教育,但还存在明显不足;(2)针对现存问题,可从亲水游线设计、植物与环境关系的表达、景观构筑物与小品的材料及主题、解说系统的多样性等方面进行改进;(3)充分利用城市公园开展环境教育需要景观设计师、公园管理人员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传统城市山体公园复兴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维锋 《吉林农业》2011,(5):283-284
随着传统公园的改革使得传统城市山体公园的社会和生态效益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同,鉴于此,文章将结合某传统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实例,通过对传统生态规划设计与现代城市公园结合,从总体布局、功能分区规划、景观生态设计等各方面提出具体的设计方略,从而实现传统生态城市公园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4.
针对沈阳市八一公园在原设计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对公园布局重新规划,增加部分景观节点,增设运动空间,以及对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旨在更加科学合理地设计出满足大众需求的、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公园。  相似文献   

5.
新疆库尔勒孔雀公园景观格局与生态服务功能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4-2014年的3期Google earth图像的对比与统计,从绿地景观要素构成与各项指标入手,讨论了新疆库尔勒市的孔雀公园2004-2014年间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计算得出新疆库尔勒孔雀公园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动态变化量。结果表明,改造后公园景观构成更加合理,趋于多样化和破碎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增大,各类服务功能更能体现城市公园的定位。对孔雀公园的研究,为城市公园的规划与改造,实现生态环境的和谐与经济建设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西安长乐公园植物景观现状与景观改造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长乐公园植物景观现状进行分析并指出存在问题,结合总体改造规划,提出该公园植物景观改造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并针对各功能分区做出相应的改造对策,以期为其他城市公园相关植物景观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新农业》2015,(21)
本研究采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走访了沈阳市五座城市公园(南湖公园、莫子山公园、万柳塘公园、小河沿公园、将军花园),并最终选取沈阳市的南湖公园和莫子山公园为调查对象,对游客的活动情况、基本属性、以及对公园色彩的倾向性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公众对于这两座公园景观色彩的满意度最高,体验效果最好。文中分析了这两座城市公园在景观色彩上的差异性,而后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了四条在景观色彩营造上应遵循的原则,以期为实际工作中的公园设计与养护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城市公园作为应急避难场所改造的策略入手,以海淀公园为例,在保证公园应有的生态、景观、游憩以及文化教育等功能正常发挥的条件下,布局灾时功能分区,完善防灾配套设施,解决好平时与灾时功能的转换。为我国城市公园改造成应急避难场所健全城市防灾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以南京河西鱼嘴湿地公园为例,介绍公园景观规划的原则和功能定位,阐明植物景观构成要素的营建方法。分别从公园的重点区域植物景观营造、植物物种配置等方面分析该公园湿地植被恢复的设计思想,并对公园景观改造中地形地貌的设计、水系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基于金台森林公园现有植物群落的特点及其自然地理条件,遵循城市公园的景观生态设计异质性原则,多样性原则,景观连通性原则,生态位原则,缓冲带与生态交错区原则,制定了金台城市公园植被景观改造实施方案,旨在有利于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城市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旧公园在续扩建时往往会出现传统旧风貌与不断发展的现代生活需求之间的关系平衡问题,也就出现旧景观与新续、扩建景观之间的衔接问题。本文就这个问题从城市公园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城市公园内的原有环境景观和续建、扩建景观为研究对象,结合十几年的公园建设经验和城市规划、旧城更新与保护及相关的美学理论,提出了目前关于城市公园续扩建景观存在的若干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对策,以期为今后其它城市公园在续扩建时,解决景观衔接问题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驳岸工程是园林水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提高园林工程稳定性和观赏性的作用。为提高驳岸景观工程的稳定性、安全性及景观协调性,以上海市普陀区枣阳公园黄石驳岸景观改造工程为例,从工程材料、驳岸施工、护坡施工三个方面,介绍了城市公园驳岸景观改造工程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3.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全英 《农学学报》2013,3(11):34-36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城市湿地公园,选择一般城市公园从概念、目标、建设方式及选址、营建方法等方面与城市湿地公园进行比较研究,总结城市湿地公园与一般城市公园的差异,提出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公园的特殊形式,城市湿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了城市湿地公园具有自己的特点:规划场所的特殊性、规划设计的局限性、动植物种类的确定性、规划场所的延续性。在城市湿地公园规划中要明确城市湿地公园的特点,打造湿地特色景观。  相似文献   

14.
路毅  李硕  李彦雪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5):2966-2968
从城市公园景观与文化结合的角度出发,以黑龙江省铁力市西河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介绍了研究背景及其场地分析、设计原则、设计理念与目标以及景观节点、种植设计,在以"滴水永恒"为主题展开设计的同时,结合文化气息,以达到将西河公园打造成一个以城市文化为载体的城市生态公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呼和浩特市青城公园及满都海公园为例,对公园内树种与植物群落进行调查与分析,以求对呼和浩特市综合性城市公园树种与植物群落进行全面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为今后如何提高呼和浩特市城市公园绿地景观质量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山形特征的山地公园景观空间选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地型城市公园为人们暂时摆脱城市的喧嚣,舒缓快节奏生活带来的紧张和压力提供了良好的去处。以安徽省马鞍山向山镇石山公园为例,从分析山体形态特征的角度出发,通过山体的空间形态、空间属性、空间面积、地形坡度等影响因素,对山体形态特征和石山公园景观空间的关系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探究山体形态特征与山地型城市公园景观空间建构的关系,找寻两者间的契合点,以期将山体原本的形态特征与山地型城市公园内景观空间的特点相协调,为公园景观空间的选址提供理论依据,减少建设工程量、体现因地制宜的原则以及实现景观低碳和可持续性的山地型城市公园景观。  相似文献   

17.
诸暨市城市公园绿地布局现状分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优化浙江省诸暨市城市公园绿地的布局结构,为今后同类城市的公园绿地布局参考,以浙江省诸暨市城市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和资料搜集,从公园绿地分类标准、景观生态学和景观可达性等3个层面出发,对诸暨市城市公园绿地的布局现状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评价,并指出存在总体布局缺乏网络化、小型斑块绿地布局欠合理、公园绿地类型不健全等问题。最后结合诸暨市的城市特色,提出平衡布局各类公园绿地,加强大型斑快绿地建设,健全各类公园绿地类型、公园绿地布局结构网络化,强化公园绿地在布局上的均衡性与可达性,挖掘社会文化价值与创建地方特色等6条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8.
哈尔滨中东铁路公园是基于滨州线哈尔滨松花江大桥改造及两侧延长线建成的城市公园, 本文介绍了哈尔滨市中东铁路公园植物景观种植设计的整体思路、设计原则、植物品种选择以及具体 种植设计形式,并对于其中的可借鉴经验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9.
公园是城市公共绿地系统中一种重要的要素,也是市民参与活动的重要场所。作为区分公园内外的入口空间,是表现城市公园形象的展示地带及城市街景的重要节点,为此城市公园入口设计的好坏就至关重要。城市公园入口的打造离不开景观各个要素的配合,要解决现下城市公园入口存在的硬化过度、空间散乱、景观呆板等问题,需要在设计中更加强调植物的造景功能。笔者就植物在城市公园入口设计中的运用进行研究,寻求优化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依据清水型生态景观系统设计理念,在充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确定逸仙湖公园生态景观治理的目标,进行总体规划设计,通过排污口截污改造、改善逸仙湖底泥形态、构建沉水植物-微生物-水生动物功能群、营造生态景观等措施,构建一个生态及景观充分融合的修复系统,实现公园水体的自我净化及景观提升,为城市公园水体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