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充满着梦幻色彩的黄山在中国享有盛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可谓妇孺皆知。黄山之名源于中华民族的始祖、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英雄——黄帝,传说黄帝在此修炼成仙而得名。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面积154平方公里,是一座集峰、石、松、云、泉等各种罕见景观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的“四绝”,驰名天下。这里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拥有“人间仙境”之美誉。然而,黄山的“旅游污染”同样怵目惊心。既然有人敢在号称“五岳之长”的 “泰”岁头上动上,自然也有人不怕在“震旦国中第一奇山”的…  相似文献   

2.
作为国之瑰宝,景色奇异的黄山,素有“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誉,并有“松石云泉”四绝美名,且荣获联合国“自然文化遗产”两项桂冠。自然景观的基础是峰海,峰海之上覆盖着垂直分布的森林植被,构成了四季常新的生物景观,因此森林生态系统是黄山区域生态环境的主体,是一...  相似文献   

3.
充满着梦幻色彩的黄山在中国享有盛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可谓妇孺皆知。黄山之名源于中华民族的始祖、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英雄——黄帝,传说黄帝在此修炼成仙而得名。  相似文献   

4.
黄山游記     
8月初,我们决定抛开一切杂务,前往黄山开始寻梦之旅. 黄山位于我国东部安徽省南部,是我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也是中国唯一拥有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两顶世界桂冠的景区.正所谓"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的童话世界让人心神向往.  相似文献   

5.
黄山游记     
8月初,我们决定抛开一切杂务,前往黄山开始寻梦之旅。黄山位于我国东部安微省南部,是我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也是中国唯一拥有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两顶世界桂冠的景区。正所渭“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的童话世界让人心神向往。  相似文献   

6.
到黄山旅游,人们在惊叹黄山秀丽风景的同时,也被那迷人的黄山梅所吸引。黄山古称徽州。徽州多梅,徽梅与徽墨、徽砚齐名于世。徽州府的《歙县志》就记载:“今邑南浯村所产,凡梅谱中所载皆有之。”那如少女般袅娜多姿的白瓣萼梅,如玉蝶临风翩翩欲舞似的玉蝶梅,“巧笑...  相似文献   

7.
位于安徽省南部的黄山,集天下美景于一身。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赞誉,更是把黄山推至祖国风景名山的顶峰。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而在“四绝”之中,居首位的便是“奇松”——黄山松。  相似文献   

8.
感触灵空山     
<正>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而在黄土高原的山西,却早有"灵空归来不看松"的说法。坐落于山西沁源的灵空山不仅山峦叠翠、壁立如削,清泉潺潺、山高林密,以油松之王"九杆旗"为首的松树更是堪比黄山之"迎客松"。灵空山地处沁源县西北五龙川乡,山中浓密林木遍地,森林覆盖率高达90%。灵空山原名"九顶山",因佛事活动的增多更名为"灵空山"。走进奇妙无比、幽静神秘的风景中,你才会对"灵空"二字  相似文献   

9.
刚从川西北的九寨沟回来,我又去游滇西北高原上的碧塔海。去后方知,世人所言“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之说,实为不妥。 九寨沟是全国唯一拥“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两项桂冠的著名景区。那里很美,这是早为海内外公认的,但是,相比之下,“藏在深闺人未识”,仅被列为云南省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碧塔海,也有“水静石出鱼可数,林深人寂鸟相呼”的幽深和宁静,“一路野花开似雪,但闻香气不知名”的原始和古朴。它“天然去雕饰”,许多方面实在可与九寨沟媲美。 碧塔海东西K3000多米,南北平均宽700多米,…  相似文献   

10.
《森林与人类》2014,(9):90-95
安徽最高山黄山生态系统稳定平衡,植物群落完整而垂直分布,是绿色植物荟萃之地,素有"天然植物园"之称。黄山自然风光美丽迷人,素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于世,而在悬崖峭壁的石缝之中扎根,耐寒、耐旱、耐瘠薄,被公认为黄山"五绝"之首。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属黄山市管辖,传说是中华祖先——轩辕黄帝修身炼丹成仙的地方。黄山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山境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境内海拔超过千米的山峰88座,最高峰莲花峰海拔1864.8米,是安徽最高点。而高旷的光明顶(海拔1840米)、险峻的天都峰(海拔1829米),与瑰丽的莲花峰鼎足而立,构成黄山三大主峰。黄山古称"黟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得名。黄山山势呈东北、西南走向,山高谷深。  相似文献   

11.
山园处处皆天造徐华根这中山公园,虽没有黄山要塞森林公园那种雄浑的气魄,也没有适园那般纤巧的布局,却以独有的朴素开朗、简洁明秀的格调,展示了奇山嘉树的自然之美。迎门矗立着一座湖石假山。山不甚高,却堆砌精巧,盘旋曲折,忽明忽暗,起到俺蔽内园景现的障景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太白顶散记     
我没去过黄山,自然无法拿桐柏山太白顶与之攀比。太白顶的美不是一句话就能说得出的。 相传,当年李白与朋友一起在这里对酒当歌,激动地流下了眼泪。太白顶下的三口清泉,便是诗仙的泪水所化,被人称为“龙眼”。那清水溢出,汇成溪流长年不息,便是淮河之源。  相似文献   

13.
"绿色旅游"的意义在于,怀着敬天惜物的心态去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用静默的倾听取代嘈杂的噪音污染,用纯粹的欣赏代替对生物的打扰和危害,用心灵的感悟取代对自然资源的强取豪夺,既在旅途中尽情感受大自然之美,又与环境保持着和谐共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程家寿 《江苏林业科技》2006,33(3):20-22,24
马鞭草科植物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少数见于温带。黄山自然分布马鞭单科植物有6属18种3变种,占安徽省总种数的2/3之多。该文对黄山分布的马鞭草科植物种类的观赏特性及园林用途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黄山贡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山贡菊 ,又叫徽菊 ,产于歙县 (古徽州 ) ,曾被当地官员作为贡品敬献给皇帝 ,因而得“贡菊”之称。当今享有“菊中之冠 ,民族瑰宝”的美誉。黄山贡菊是经过长期选育出的菊花品种 ,它既有观赏价值 ,又有很好的药用功能。近些年来 ,贡菊已远销港澳台及东南亚各国 ,部分西欧国家也在进口。发展贡菊 ,周期短 ,效益高 ,前景广阔。为此 ,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 ,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作一介绍。1 生长习性与园地选择1 1 生长习性贡菊喜阳光充足 ,土层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上生长。忌蔽荫环境 ,较耐寒 ,根蔸能在土中越冬。板结或砂粒过多的土壤生长不…  相似文献   

16.
黄山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总面积 154平方千米,外围保护地 142平方千米。景区内峰峦叠嶂,著名的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主峰莲花峰海拔 1864米。景区内共有自然景点 400余处,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名闻中外,号称“天下第一奇山”。黄山松列黄山“四绝”之首,全山百年以上的黄山松数以万计。   黄山还是文化名山。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曾在黄山炼丹,后得道升天。精品汇粹的黄山艺术和黄山的自然美景,使无数诗人、画家和其他艺术家为之赞叹和陶醉,留下了不可胜数的艺术作品,如徐霞客的《游黄山日记》,袁牧的…  相似文献   

17.
<正>我一直认为,无论是高山峡谷,还是河流大湖,无论是逶迤的海岸,还是皑皑雪山,这些美景之谓美景,都与森林紧密相关。并且森林还让这些美景充满色彩、线条等各种形式美的变幻,更充满生命的美感。我们先说山。在黄山,最美的是山石之美。陪伴这山石之美的,便有黄山松。黄山松本身就是黄山的一个美景,甚至迎客松、送客松成为人们必赏的景点。而黄山之石,恰恰是或突兀或隐藏在黄山松以及其他  相似文献   

18.
杜鹃盛开的时节,我们重登阔别十五年的黄山,去寻求美,寻求逝去的青春步履。 汽车在初夏的黄山道上婉蜒而行,路旁的山花开得潇洒自在,秀美的峰岭峡谷时而为乳色云雾所掩,时而显出一抹青碧。这四季不断飘来荡去的云雾,给这座黄帝之山以诗意,增添了云山幻境之美!  相似文献   

19.
黄山以"奇松、怪石、温泉、云海"享誉天下,而奇松作为"四绝"之首,蜚声海内外。本人在黄山树木园工作近30年,对奇松的形成机理及其保护措施做过一些探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插花是一门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它集多种花卉之精英于一皿一器之中,敛大自然之美景于方寸之内。 插花之美,美在自然,美在创造。一方面植物本身的色、香、姿、韵、味引起人们的美感,即自然之美。另一方面,根据一定的艺术构图原理和美学原则,通过艺术处理形成具有一定观赏价值和艺术效果的作品,即所谓的艺术美。 艺术之美,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插花艺术正是基于这一原则进行设计和创造的。 首先,是作品的协调与和谐美。整体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