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县级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思路与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丽 《现代园艺》2014,(22):157-158
石漠化是与沙漠化完全不同的概念,沙漠化主要发生在干燥或半干燥地区,而石漠化则是发生在半湿润或湿润岩溶地区,由于生态环境自身和人类破坏活动等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地表出现花魔化景观的过程,这种现象对土地的危害极大,土地资源丧失严重,扩展速度较快,因而需要及时采取相应治理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以有效遏制石漠化的发展。本文主要对县级石漠化的综合治理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为土地资源保护人员提供相关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陈启贵  朱俊  谭立祥 《花卉》2017,(14):156-157
石漠化(Stonv Desertification)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土地退化现象,也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崇左市高度重视石漠化防治工作,将石漠化综合治理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按照"以封为主,封造结合",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在石山地区相继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公益林工程、农村能源建设沼气工程等一系列工程,积极开展石漠化防治的探索和实践,使岩溶地区的生态状况和当地群众的经济、生活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阐述了崇左市石漠化治理的现状及主要治理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自从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喀斯特地区石漠化问题越来越深受人们关注。石漠化的综合治理不仅可以对原有的水文、土地资源进行保护,还可以改善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进一步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阐述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的现状以及其危害,结合作者近年来石漠化综合治理的经验提出了一些综合治理的方法,并且对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造林技术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5.
岩溶区域生态系统多样性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口增加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岩溶区域生态系统多样性正受到日愈严重的破坏。本文阐述了石漠化的划分,物种多样性的研究进展,以及石漠化程度对喀斯特地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胡朝会 《现代园艺》2014,(23):67-68
通过分析永善县石漠化分布现状、成因,提出永善县石漠化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陈光云 《现代园艺》2021,(3):143-144
我国的云南地区位于西南石漠化的中心地带,在云南省境内的岩溶面积分布是全国最广的省区之一,主要从石漠化的各项特征和相关的治理模式和植树的树种选择上进行石漠化区植被恢复的讨论,通过多种方式尽可能地为我国在石漠化区的植被恢复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探究石漠化治理的对策与造林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需要消耗的自然资源越来越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特别是西部大开发后,石漠化问题愈发凸显。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对石漠化的治理力度,结合岩溶地区实际情况,创新植树造林技术,更好地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石漠化形成原因,重点探究石漠化的具体治理对策和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9.
李绍财 《现代园艺》2014,(24):143-143
认识石漠化的特点,分析丘北县石漠化状况、形成原因,找出石漠化对丘北的危害程度,人为活动对土地的过度开垦和不合理利用,使丘北县石漠化程度加剧,并有继续扩张的态势。立足于丘北县石漠化的现状,并提出石漠化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根据贵州省印江县昔圃村的社会经济条件、石漠化成因、土地利用现状、石漠化现状及其特点,采取"局部坡改梯"、"取土覆盖"办法,"路、沟、池"配套及先进的营林技术措施,在昔圃村的荒山荒地上进行桃林培育治理试验。结果表明,目前桃林长势良好,经济效益好,第2年开始结果,经预测,第4年收回全部成本,盛产期每年纯收入1337016元,可为其他地区的石漠化治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石漠化地区的水土保持植物白刺花的光合生理研究,结果表明:白刺花具备高光合、高蒸腾特性。白刺花的高蒸腾速率可以充分提取深层的土壤岩溶水,对水土保持林建设的成功与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白刺花的饲用价值也增加了农民在石漠化地区种植的积极性,在增加地表覆盖的基础上,提高植保建设的价值,减少水土流失,对整个石漠化治理与生态恢复、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因气候环境恶化造成的水土流失,地表基岩裸露等现象就称为石漠化,能导致土地丧失生态效应。我国石漠化的现状相当严峻,已经成为生态环境治理的突出问题,治理土地石漠化进行,改善生态环境,是我国环境治理面对的重要难题。本文详细阐述了石漠化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并对土地石漠化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改善措施,期望对我国的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做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3.
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科学分析鲁甸石漠化现状、形成原因、发展趋势,从行政和科技两方面提出了相应切实可行的综合治理措施,科学有效遏制土地石漠化,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相似文献   

14.
石漠化地区多指喀斯特地形,是当前生态环境脆弱恶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严重制约了当地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石漠化防治理念及技术的日益完善,种植刺梨具有较好的植被恢复效果。因此,主要分析了在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中刺梨的生态价值,并探讨了刺梨的种植技术,旨在进一步促进石漠化地区的生态恢复。  相似文献   

15.
自2009年以来,云南省滇中地区遭遇了严重的干旱气候,昆明市西山区岩溶区石漠化山地新造林地保存率较低,损失较大。为促进全区石漠化治理,本研究在西山区海口新村山和碧鸡三丘田设置了2处试验区开展抗旱造林试验。试验表明,在石漠化治理抗旱造林中,选择耐干旱、耐贫瘠的树种,造林保存率平均可以提高27%;采用抗旱苗木类型、抗旱整地方法、抗旱栽植技术、保水剂技术等,并在雨季植树造林,石漠化治理抗旱造林成活率平均可以提高9.8%。  相似文献   

16.
低热石漠化山区火龙果高效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研究火龙果在低热岩溶石漠化山区的适应性,在贵州省农业厅果蔬站的支持下,2008年在关岭县低热岩溶石漠化山区进行了火龙果的栽培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以丘北县为例,探讨了岩溶山区石漠化生态治理的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18.
滴灌施肥技术在桂西南岩溶山区火龙果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桂西南岩溶生态重建示范区火龙果进行滴灌施肥试验,分析其产量、效益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应用滴灌施肥技术可明显提高火龙果产量,减少化肥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品质。该技术投入成本不高,适合在石漠化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广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研究成果,根据广安市土地利用现状特点、主要环境问题及社会经济状况等因素设计了"果-草-畜-沼"生态立体种养、小流域为单元的林地-梯田-水利模式、石漠化地区"培土-种草-植树-畜牧业"的生态治理模式、水体生态养殖模式、生态旅游模式、生态观光休闲农业等6种主要的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20.
李晖 《现代园艺》2014,(10):167-167
近年来,土地沙漠化不仅对我国的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更对人类的生存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本文对我国的沙漠化面积、类型及成因做了简要概括,并对我国目前的防治现状做了简要分析,得出应植被自然恢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治理土地沙漠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