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采用巢式PCR方法鉴定东北部分地区牛源贾第虫的基因型。提取DNA后经巢式PCR扩增TPI基因,扩增产物测序后用BLAST和MEGA4.0软件进行同源性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吉林市和长春分离株属于蓝氏贾第虫的AssemblageE型;大庆分离株中蓝氏贾第虫的AssemblageE和AssemblageA型均存在。  相似文献   

2.
为了建立1种快速简便的羊泰勒虫检测方法,试验根据羊泰勒虫MPSP基因设计2组引物,建立羊泰勒虫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利用该方法分别检测羊泰勒虫、瑟氏泰勒虫、卵形巴贝斯虫、附红细胞体的DNA。结果:LAMP方法检测羊泰勒虫的结果为阳性,其他虫体均为阴性,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对羊泰勒虫DNA最低检测量为1.9×10-9 ng/μL,是PCR方法的100倍。分别利用LAMP、PCR检测30份疑似羊泰勒虫感染病例,LAMP方法阳性检出率为20%(6/30),PCR方法阳性检出率为16.67%(5/30),LAMP方法准确率高于PCR方法。结论:建立的羊泰勒虫可视化LAMP检测方法特异性好、准确率高,可作为羊泰勒虫病诊断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源蓝氏贾第虫病毒基因组全长cDNA克隆及序列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中国人源蓝氏贾第虫北京株(BEIJ88/BTMR1/1)体外纯培养的电镜负染和超薄切片观察到蓝氏贾第虫病毒粒子。该病毒位于感染早期贾第虫的细胞质中,感染晚期的细胞核中。根据国外发表的蓝氏贾第虫病毒序列设计了6对互相重叠的引物。用这6对引物对从中国人源蓝氏贾第虫北京株发现的蓝氏贾第虫病毒基因组进行RT—PcR,将产物连接到pMD18-T载体中并转化入DH5a感受态菌,送上海生工测序,通过BLAST对Gen-Bank进行同源性搜索。结果 测得我国人源蓝氏贾第虫病毒基目组全长为6273bp,与国外报道的蓝氏贾第虫病毒序列同源性为95%,编码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0%。  相似文献   

4.
根据牛cytB基因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运用GenieⅡ等温扩增荧光检测系统,以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荧光检测方法为基础,建立了牛源性成分LAMP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反应体系和条件的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特异性好;灵敏度比普通PCR方法高100倍,达到5.408×10~(-2)μg/μL;反应时间短,最快的10分钟内即可完成反应。  相似文献   

5.
为了建立一种能够快速实现对鸡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和巨型艾美耳球虫(E.maxima)同时进行检测的双重PCR方法,基于2种艾美耳球虫各自的ITS-1基因筛选2对特异性引物,对制备的阳性DNA样品进行PCR扩增,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显示,分别在约450bp和150bp处出现目的条带。对PCR反应中的退火温度、MgCl2浓度、DNA模板量等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退火温度为59℃、MgCl2浓度为2.5mmol/L、DNA模板量为2μL时,双重PCR扩增结果最佳。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所建立的双重PCR对环形泰勒虫、羊巴贝斯虫、隐孢子虫和蓝氏贾第虫的扩增结果均呈阴性,表明建立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成功建立了柔嫩艾美耳球虫和巨型艾美耳球虫双重PCR检测方法,为临床中鸡球虫病的快速诊断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贾第虫定性定量的检测方法,本研究针对犬源贾第虫16S rRNA基因片段设计一对引物,将构建的重组质粒作为阳性对照,建立了贾第虫DNA的SYBR Green Ⅰ 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特异性产物Tm值为94.20℃,最低可检测到3.39 copy/μL的阳性质粒,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与其他常见原虫隐孢子虫、球虫、弓形虫均不发生交叉反应,重复性变异系数小于3%.该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为贾第虫病的临床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7.
快速检测牛巴贝斯焦虫LAMP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牛巴贝斯焦虫(Babesia bovis)病检出率,本研究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特异的检测B.bovis的方法。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B.bovis细胞色素b基因(cyt b)序列,设计4条LAMP引物,优化反应体系条件,在Bst DNA聚合酶的作用下,62℃反应60min,加入EvaGreen后,肉眼观测。结果表明,该LAMP检测体系特异性强,与双芽巴贝斯焦虫(B.bigemina)DNA等不发生交叉反应;敏感性高,最小检测值为0.014fg(相当于1.58×10-3虫体的拷贝数),为一般PCR方法的1000倍。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低成本的特点,可用于B.bovis病的现场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8.
为了鉴定犬源贾第虫佛山分离株的基因型,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贾第虫β-贾第素(bg)基因序列(X85958),设计2对引物GF1/GR、GF2/GR,采用套式PCR方法从贾第虫基因组DNA中扩增出目的片段;将扩增产物纯化并连接到质粒载体pMD18-T,克隆转入感受态细胞JM109,挑选阳性克隆测序,然后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犬源贾第虫bg序列长为384 bp,与预期目的片段一致;分子进化树表明该犬源贾第虫分离株为蓝氏贾第虫D型。该基因型在我国为首次报道,为贾第虫的分子鉴定以及分子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内蒙古某规模化奶牛养殖场腹泻犊牛寄生虫性病原的感染情况及其分子学特性,采集该养殖场18头发生腹泻犊牛的新鲜粪便样品。通过形态学方法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样品中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和蓝氏贾第虫(Giardia lamblia)进行分离鉴定和感染情况统计分析。形态学检查结果表明,18份粪便样品中隐孢子虫感染率为5.56%(1/18),蓝氏贾第虫感染率为72.22%(13/18)。进一步对18份粪便样品提取DNA,并基于SSU rRNA和BG基因位点分别对隐孢子虫和蓝氏贾第虫进行PCR扩增、序列比对和遗传进化分析。电泳检测结果显示,显微镜检测阳性粪便样品均在830 bp和511 bp处出现目的扩增条带。同时,序列比对及遗传进化分析也表明,所分离到的隐孢子虫与来自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牛隐孢子虫(C.bovis)在SSU rRNA基因位点上具有100%序列同源性,因此被归于同一个进化分支,而所分离的蓝氏贾第虫在BG基因位点上与集聚体E参考分离株的序列同源性高达99.78%以上,提示其属于集聚体E。通过形态学和分子学方法明确了牛隐孢子虫和蓝氏贾第虫是该奶牛场主要致犊牛腹泻...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安徽省规模化猪场贾第虫感染情况及分子特性,从安徽省多地共采集500份新鲜猪粪样,提取基因组DNA,首先采用基于蓝氏贾第虫SSUrRNA基因套式PCR对所有粪便进行检测,并对获得的阳性样本分别基于贾第虫TPI和GDH基因的PCR扩增,然后对获得的PCR产物进行测序和分析,确定贾第虫的聚集体。结果显示,500份猪粪便样品中,SSUrRNA基因套式PCR仅在利辛猪场检测出1例贾第虫阳性样本,猪贾第虫阳性率为0.20%。TPI和GDH基因的测序分析显示该贾第虫基因型为聚集体E。  相似文献   

11.
以广州某宠物医院临床犬源贾第虫为研究对象,根据GenBank TM中登录的贾第虫EF1α基因序列(AF069575),设计1对引物EF/ER,采用PCR方法从贾第虫基因组DNA中扩增出目的片段,纯化后克隆至pGEM-T Easy载体,重组质粒通过菌液PCR鉴定后,对其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旨在对广州犬源贾第虫进行分子鉴定。结果显示,该犬源贾第虫EF1α序列长为288bp,与预期目的片段一致,该序列构建的分子进化树表明该犬源贾第虫分离株为蓝氏贾第虫D型。说明EF1α适合做分子标记,可准确地对贾第虫进行基因分型,为贾第虫分子分类学及分子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旨在建立一种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非洲猪瘟病毒(ASFV)的可视化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方法.采用针对非洲猪瘟病毒的p72基因编码区序列,设计合成2组引物,对引物进行筛选和反应条件优化,确定敏感性与特异性,并与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建立的LAMP方法在63℃50 min内对ASFV的检测灵敏度为10 cop...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建立简易、快速、高效的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virus,ILTV)检测和诊断方法。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ILTV TK基因序列,设计检测ILTV的特异性环介导的等温扩增(loop 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反应引物,通过对LAMP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的优化,以及特异性、敏感性和临床样品的检测,建立了ILTV LAMP检测方法。结果显示,以内引物ILT9-FIP和ILT9-BIP、外引物ILT9-F3和ILT9-B3、环引物ILT9-LB和ILT9-LF为LAMP反应引物,反应温度为66℃时,所建立的LAMP检测方法反应效率最高;所建立的LAMP检测方法能够特异性地检测ILTV(匈牙利株和王岗株),不与新城疫病毒(NDV,B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H52株和H120株)、大肠杆菌、鸡副嗜血杆菌、巴氏杆菌等发生交叉反应,且能够检测到的病毒最低浓度达到0.06pg/μL,其灵敏度是普通PCR方法的100倍;采用建立LAMP方法对50个临床样本进行检测,阳性率为14%,且与PCR检测结果的符合率达96%。本研究建立了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的LAMP检测方法,适用于临床上ILTV的快速检测和诊断。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建立简易、快速、高效的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virus,ILTV)检测和诊断方法。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ILTV TK基因序列,设计检测ILTV的特异性环介导的等温扩增(loop 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反应引物,通过对LAMP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的优化,以及特异性、敏感性和临床样品的检测,建立了ILTV LAMP检测方法。结果显示,以内引物ILT9-FIP和ILT9-BIP、外引物ILT9-F3和ILT9-B3、环引物ILT9-LB和ILT9-LF为LAMP反应引物,反应温度为66℃时,所建立的LAMP检测方法反应效率最高;所建立的LAMP检测方法能够特异性地检测ILTV(匈牙利株和王岗株),不与新城疫病毒(NDV,B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H52株和H120株)、大肠杆菌、鸡副嗜血杆菌、巴氏杆菌等发生交叉反应,且能够检测到的病毒最低浓度达到0.06pg/μL,其灵敏度是普通PCR方法的100倍;采用建立LAMP方法对50个临床样本进行检测,阳性率为14%,且与PCR检测结果的符合率达96%。本研究建立了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的LAMP检测方法,适用于临床上ILTV的快速检测和诊断。  相似文献   

15.
为建立一种快速检测蜜蜂黑蜂王台病毒(BQCV)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LAMP),本研究根据Gen Bank中登录的BQCV-JL1株基因序列(KP119603.1)设计了多套LAMP引物,通过引物筛选,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优化,建立了可视化LAMP方法,并且评价了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和稳定性。结果显示,建立的LAMP方法在63℃下可对BQCV核酸进行高效扩增,可视化判定结果与real-time Turbidimeter仪检测结果一致;该方法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和较高的敏感性(最低检出限量为4.0×102拷贝/μL),为普通PCR的100倍。临床样品检测结果表明LAMP法检出率高于常规PCR。本研究建立的可视化LAMP方法操作简便,适用于BQCV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6.
旨在通过比较针对弓形虫529 bp重复序列片段(Rep-529)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和荧光定量PCR(qPCR),筛选出较优的弓形虫DNA检测方法,并初步应用于宠物猫弓形虫感染检测。试验以含有弓形虫Rep-529的质粒作为模板,比较文献报道和自主设计的引物组的最低检测限,并用其他病原DNA进行交叉反应性测试,用筛选出的最优引物组对宠物猫粪中弓形虫DNA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以包含Rep-529的质粒为模板比较检出限,LAMP 529-11引物组检测限最低,为103 copies/μL;其次为文献报道的LAMP RE引物组和qPCR引物组,检测限均为104 copies/μL;LAMP 529-3和2021引物组的检测限最高,均为105 copies/μL;各引物组对隐孢子虫、贾第鞭毛虫、旋毛虫、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菌、细小病毒DNA均无扩增;用LAMP 529-11引物组,对39只宠物猫弓形虫总检出率为33.33%(13/39),其中29份粪便中检出11份阳性(37.93%,11/29),10份肛拭子中检出2份阳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Nc-5基因的新孢子虫病PCR诊断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犬新孢子虫Nc-5基因序列(AF061249),利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以牛源犬新孢子虫吉林株DNA为模板建立了PCR诊断方法。结果显示:建立的PCR方法扩增片段大小为608 bp,克隆基因测得序列与美国株(AF061249)同源性为99%;该方法扩增不出弓形虫、牛瑟氏泰勒虫等基因片段;扩增样本DNA含量为26.5 fg,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应用建立的PCR方法与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进行比较,其阳性符合率达100%。说明建立的PCR诊断方法具有特异、敏感、快速等优点,完全适用于新孢子虫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一种弓形虫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荧光检测方法,以弓形虫高度重复性保守序列为模板,设计合成2组引物,对引物组进行比对和反应条件优化,确定特异性与灵敏度。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在62℃50 min内对弓形虫的检测灵敏度为1 copies/μL,灵敏度高于行业标准(NY/T 573—2022),且优于市售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与血吸虫、猫弓首蛔虫、犬巴贝斯虫、犬新孢子虫、钩端螺旋体均无交叉反应。应用LAMP荧光方法检测已知背景信息的200份弓形虫临床样品,检出阳性样品10份,阴性样品190份,检测结果与标准方法、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一致。本研究建立的LAMP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仪器设备适用范围广等优点,适于在兽医实验室及动物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根据折光马尔太虫的基因保守序列设计了1套特异性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引物,建立了折光马尔太虫LAMP可视化检测方法。该方法全部反应可在1h内完成;可通过肉眼观察颜色直接判定结果;检测的灵感性可达20fg,高于常规PCR方法100倍;对其他贝类常见病原体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折光马尔太虫LAMP检测方法简便、快速、灵敏、特异,可用于贝类折光马尔太虫感染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双芽巴贝斯虫(Babesia bigemina)检出率,本研究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特异的B.bigemina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Babesia bigemina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 b)基因序列,设计4条特异地识别B.bigemina的cyt b基因6个特殊区域的LAMP引物,优化反应体系和条件,在Bst DNA聚合酶的作用下,65 ℃反应60 min,加入SYBR Green Ⅰ后观察。结果表明,该LAMP检测方法特异性强,与牛巴贝斯虫(Babesia bovis)等DNA不发生交叉反应;敏感性高,对B.bigemina的cyt b基因最小检测值为0.085 fg/μL,是一般PCR方法的1000倍。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低成本的特点,可用于B.bigemina的基层现场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