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5.
在山东济南董家镇温室内发现疑似感染甜瓜黄斑病毒(Melon yellow spot virus,MYSV)的黄瓜植株,通过RT-PCR检测,获得大约500bp的特异性片段。经测序确认,该病毒为MYSV;对发病植株温室内采集的棕榈蓟马进行RT-PCR检测,发现33.3%的棕榈蓟马体内携带MYSV。室内试验中,MYSV感病株率随着带毒棕榈蓟马数量和取食时间增加而明显升高,表明棕榈蓟马能有效传播MYSV,其种群数量和取食时间对MYSV的传播具有显著的影响,生产中可通过防控棕榈蓟马预防MYSV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7.
甜瓜抗病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甜瓜的抗病性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全文从4个方面概述:在抗性诱导过程中,受体植物体内的防御酶系出现显著变化,并且通过涂抹草酸、接种真菌进行免疫诱导等方法均可使甜瓜产生抗性;对甜瓜抗病性机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甜瓜抗病性防卫反应过程中酚类、植保素、木质素和病程相关蛋白(pathogenesis-relatedprotein,PRP)等一系列变化情况,防卫反应中的信号传导以及外壳蛋白介导研究;将几丁质酶基因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导入新疆甜瓜,并借助于酶联免疫分析(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免疫电镜分析(immunosorbentelectronmicroscope,ISEM)技术从感病甜瓜检测病毒粒子;甜瓜抗病遗传基因定位研究和抗源、抗病品系研究取得的成就。并展望了甜瓜抗病性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10.
甜瓜再生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瓜菜》2019,(6):9-12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为主题的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于作物品种改良,把育种技术从宏观水平提高到微观水平,为品种改良提供了一条全新途径。在甜瓜品种改良过程中,建立高效的甜瓜再生体系是甜瓜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中的关键性基础工作。对甜瓜进行遗传转化研究首先要建立一套甜瓜的离体再生体系。文章综述了甜瓜再生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外植体基因型、部位、生理年龄、培养基组成、激素种类和浓度等主要因素对植株再生的影响,分析了目前甜瓜再生体系在建立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再生体系技术的应用前景,旨在为甜瓜再生体系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由甜瓜坏死斑点病毒(melon necrotic spot virus,MNSV)侵染引起的甜瓜坏死斑点病毒病在我国多地发生,严重影响着甜瓜的产量与品质。以392份来自国内外的甜瓜种质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自然发病的方法,于果实定形期进行发病情况调查,计算发病率、病情指数、相对抗性指数。结果表明,392份甜瓜种质资源中有高抗材料296份,中抗材料50份,中感材料25份,高感材料21份。其中,302份厚皮甜瓜自交纯系中表现高抗的种质有245份,占81.13%;26份地方品种厚皮甜瓜自交系中表现高抗的种质有14份,占53.85%;8份地方品种薄皮甜瓜自交系均为高抗种质资源;11份国外种质资源中表现高抗的种质有8份,占72.73%;31份国内F1代中表现高抗的种质有15份,占48.39%;14份国外F1代中表现高抗的种质有6份,占42.86%。 相似文献
12.
13.
在山东寿光黄瓜保护地种植区采集到疑似感染甜瓜黄斑病毒(Melon yellow spot virus,MYSV)的黄瓜病叶,采用RT-PCR对其进行检测,将扩增产物连接到pEASY-T1 Simple克隆载体后进行测序,结果显示目的片段的大小为505bp,与预期结果一致;序列同源性比对分析结果表明,黄瓜上MYSV寿光分离物与中国三亚的MYSV-Sanya分离物(甜瓜-GQ397254)和中国台湾MYSV-TW(西瓜-FJ386391)亲缘关系较近,同源性可达到98%。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甜瓜内源病毒(cucumis melo endornavirus,Cm EV)是近年来发现的寄主广泛、发病率高、种传率高的重要病毒。利用Cm EV基因组的序列信息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基于探针法的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 with Taq Man probes,Taq Man RT-q PCR)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可以检测出1×10-2 ng·μL-1的RNA和1.8×103 copies·μL-1的质粒,灵敏度是普通PCR的100倍。利用该方法检测了在北京、山东、辽宁、海南瓜类种苗主产区的甜瓜、西瓜、黄瓜与南瓜砧木11份种苗带毒情况,发现山东和海南各有1份甜瓜种苗携带Cm EV。本研究建立的CmEV TaqMan RT-q PCR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可为开展病毒精准鉴定、科学防控以及从源头遏制病毒传播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