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人机遥测技术在水土保持监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从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需求出发,在分析现有监管技术手段的基础上,提出了更为快捷、全面、准确的成果数据获取方式,即无人机遥测技术,并广泛应用于松辽流域大中型生产建设项目及国家级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项目中,成果种类丰富,数据内容可靠。列举了各类项目的监管指标、过程及效果。无人机遥测技术的应用为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提高了水土保持监管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自2013年开始,松辽流域率先利用无人机遥测技术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开展了大量实践与探索。结合水土保持监测与信息化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总结了无人机遥测技术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性监测与天地一体化监管、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图斑化管理、典型小流域水土保持信息化和水土流失突发事件监测等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并提出了充实数据库指标内容、开展实时动态监测与建立快速评价系统,以及继续深入探索无人机遥测技术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大中型生产建设项目规模大、线路长、建设时间长,对地表扰动大,水土流失隐患多、危害大,对此类项目进行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难度比较大。传统的监督管理方法很难发挥更高的效率以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而无人机航拍是集成了高空拍摄、遥控、遥测技术、视频影像微波传输和计算机影像信息处理的新型应用技术,具有高清晰、大比例尺、小面积、高现势性的优点,特别适合获取带状区域如公路、铁路、河流、水库、海岸线等的影像。利用无人机航拍遥测技术对大中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具有高效便捷、数据精准的优势,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地完成监督管理任务,目前在松辽流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中的尝试已经初步显示出遥测技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针对松辽流域生产建设项目特点及近年来国家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的新要求,从制度建设、监管方法多样化、水土保持信息化、强化宣传等方面,分析总结了近年来松辽流域部管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的方法及经验。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为了进一步落实水土保持法,贯彻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松辽委通过印发调查问卷、无人机遥测、现场检查、组织地方座谈等多种方式对流域内部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检查。截至9月底,已经利用无人机遥测技术完成20个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落实情况的调查评价,开展现场检查20次,收到建设单位自查反馈95份,杜绝了未批先建等违法行为的发生,有效地增强了建设单位的水土保持意识,提高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松辽委进一步加强对水利部所管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管理,印发《松辽流域大中型生产建设项目水七保持监测工作考核办法》,制定《松辽流域部管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检查表》,结合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现场检查和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工作,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进行系统的检查和评分,并将检查意见印发建设单位,不断推进和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提高生产建设单位的水土保持意识,落实水土流失防治责任。2016年以来,松辽委共完成32个水利  相似文献   

7.
<正>新水土保持法实施以来,松辽流域逐步形成了由1个流域中心站、4个省总站和96个监测点构成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体系,流域整体监测能力不断得到提升;无人机、差分GPS和三维激光扫描等技术在监测工作中得到充分应用,监测手段不断创新,连续开展了东北黑土地重点治理区等66.87万km~2动态监测和大中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为项目管理和人为水土流失防治发挥了重要作用;流域水土保持监测管理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监测资料和成果得到系统、规范管理并应用于水土保持  相似文献   

8.
<正>为做好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松辽委通过开展宣传培训、召开座谈会、表彰先进等方式,广泛宣传水土保持法。自2011年3月新水土保持法实施以来,松辽委组织流域各省(自治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对229个生产建设项目开展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对168个生产建设项目开展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对225人次开展水土保持技术培训。2013年,制定了《松辽流域大中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考核办法》;2015年,制定了《松辽流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以来,松辽水利委员会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技术服务单位对重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落实情况开展调查评价工作,重点用无人机技术调查水土保持措施、潜在危险等,辅以资料收集法调查建设单位履行水土保持法定程序、落实监督检查意见情况、水土保持监理和监测工作开展情况等。调查后形成报告,为流域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提供数据支撑,松辽委根据调查情况与建设单位座谈核  相似文献   

10.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以来,松辽委及流域内各省(区)相继制定相关配套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水土保持管理制度体系。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得到迅速发展,开展了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专项行动,2000—2016年,松辽委组织现场监督检查生产建设项目275个,代水利部完成设施验收项目138个。随着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不断加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和总结单个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的工作流程和技术支撑模式,结合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优势,对照生产建设项目监管工作要求,梳理了各项监管指标对应的信息获取方法,建立了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信息化监管指标提取的技术流程。在成都市的应用结果表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具备信息获取丰富、实现真三维量测、综合成本低等优势,可以完成大部分项目监管指标的提取工作,其技术流程包括资料收集和预处理、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合规性详查3个阶段,相较于传统监管手段,其信息提取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比对方式更灵活。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生产建设项目精细化监管工作中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晋陕蒙接壤地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颁布的《开发建设晋陕蒙接壤地区水土保持规定》明确,晋陕蒙接壤地区为国家级水土保持重点监督区。水利部、流域管理机构及区域内各级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为推行水土保持法治管理开展了法规体系建设、执法体系建设、技术体系建设,在该地区开展了水土保持执法试点工作、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管理规范化试点工作、水土保持补偿费返还治理试点建设等,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形式多样的监管、示范带动,在国家级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中实现了“三个100%”,开展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动态监管试点工作,对生产建设项目扰动地表、重点防治区域等进行遥感监测监管,为全面推广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遥感监管技术提供了第一手现场实践经验数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在无人机低空遥测技术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其在各领域中得到广泛运用。将无人机低空遥测技术应用在水土保持监测的工作中,能够利用无人机超低空飞行的特点完成一定范围的监测工作,获得起到良好的效果。针对无人机低空遥测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阐述出无人机低空遥测技术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希望能为我国水土流失的防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采用人工调查和无人机遥测相结合的方式,选取辽宁省15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建的生产建设项目未开展水土保持监理和监测的占42.9%,为同一建设单位;开展水土保持监测的项目中,季报完成率为75%,年报全部完成;开展水土保持监理的项目中,月和年报的完成率分别为25%和75%。生产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水土保持监理、监测工作仍需加强。已验收项目均已完成水土保持监理、监测和验收工作,且全部达到水土保持方案目标。但水土保持监测季报和年报完成率仅为50%和62.5%;水土保持监理月报和年报完成率为62.5%和50%,均未全部完成,表明水土保持监测和监理未能同时跟进或连续跟进。可见,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在水土保持方案和竣工验收工作开展情况尚好,而施工过程中的监管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15.
自《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提出了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目标以来,在水土保持监管工作中"天地一体化"技术作用日益突显,通过运用无人机、遥感等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了监督执法效能,加强了水土保持监督检查情况的监管。为此,以辽宁省本溪市为例,阐述了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技术在生产建设项目中的应用,为其他地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信息化区域监管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已被提升到新的高度,水土保持工作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急需进一步深入推进。松辽流域泛指东北地区,在松辽流域开展水土流失年度动态监测工作至关重要,既是维护东北地区粮食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也是强化东北地区协调绿色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步骤。在水利部组织下,松辽流域2018年积极开展了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实现了第一次流域全覆盖监测,并与2011年第一次全国水土保持普查结果相比较进行了动态变化分析。据统计,松辽流域2018年水土流失面积为27.53万km 2,主要以轻度、中度侵蚀为主,全境水土流失分布及变化与土地利用结构高度相关;东北黑土区与典型黑土区2018年的侵蚀面积分别是22.16万和8.50万km 2,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20.38%和25.94%,与2011年相比均有所下降。尽管2018年度松辽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尚存在不足,但在严峻的形势下仍准时、高质量地完成了全流域动态监测工作,为东北地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7.
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防治人为水土流失是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但传统监管方式已难以满足日益严格的水土保持监管要求。以晋陕蒙接壤地区部批生产建设项目为例,探讨卫星遥感与无人机遥感技术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中的应用,认为卫星遥感能够快速、高效地发现生产建设项目扰动,无人机遥感能够精准观测地面扰动和水土保持措施,可以为水土保持监管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胡玉杰  屈创 《中国水土保持》2019,(4):57-61,I0001
无人机遥感作为一种新型的遥感平台,为水土保持监测、监管等相关工作提供了一种可以及时、准确、高效地获取数据的技术手段。在分析无人机遥感系统特点和技术体系的基础上,对无人机数据获取、处理及指标提取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重点对无人机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监管,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图斑精细化"管理,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初步设计,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及水土流失危害调查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该项技术在水土保持领域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西藏地区地域辽阔,生产建设项目类型多样,覆盖范围广,传统的现场调查方法难以满足区域性水土保持监管工作的需求。应用高分一号卫星影像,选择西藏地区生产建设项目扰动范围广的区域,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的基础上,开展生产建设项目地表扰动范围提取的技术研究,生产建设项目扰动区的提取精度达到83%以上。将提取结果应用于区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工作中,发现2014—2016年,扰动面积的扩大区域主要集中于在建矿山项目区。  相似文献   

20.
正为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和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信息化技术应用,提高流域内各级水土保持部门信息化应用和管理水平,2018年9月2—3日,淮委在山东省烟台市举办了淮河流域水土保持信息化技术应用培训班。本次培训班以"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图斑精细化监管技术应用"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