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7 毫秒
1.
四种复配芽孢菌剂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霞多丽"葡萄叶片为试材,采用室内离体叶片接种法和田间喷雾法,探究了4种复配芽孢菌剂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作用,以期为葡萄霜霉病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4种复配芽孢菌剂均能有效防治葡萄霜霉病,在室内预防和治疗试验中,复配芽孢菌剂Ⅳ在浓度稀释50倍时的防效最好,分别为82.51%和83.16%;且与其它药剂相比复配芽孢菌剂Ⅳ的EC50值最小,抑菌活性最高,分别为5.00×107cfu·mL-1和3.95×107cfu·mL-1。田间防效试验中,复配芽孢菌剂Ⅳ对葡萄霜霉病防效较好,持续时间长,药效比较稳定,连续施药4次后防效可达80.39%,可作为生产上防治葡萄霜霉病的生防药剂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2.
以"津研4号"黄瓜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设置LB培养基(100%灌根,CK1),枯草芽孢杆菌(100%灌根,TK1),PD培养基(100%灌根,CK2),哈茨木霉(100%灌根,TK2),混合培养基(50% LB培养基+50% PD培养基灌根,CK3),混合菌剂(50%枯草芽孢杆菌+50%哈茨木霉灌根,TK3)6个处理,通过分析幼苗植株鲜质量及根冠性状研究根系形态,采用WinRHIZO根系扫描仪研究黄瓜根分布及根构型,应用因子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获取根系构型几何特征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主成分得分和综合评分,并利用聚类分析比较不同菌剂处理对黄瓜根系生长及构型响应的差异,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对植物根系的影响,以期为微生物菌剂的合理配施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不同菌剂处理对黄瓜幼苗根系比根长、根组织密度、根细度、分枝密度、分形维数无显著影响(P>0.05);施加枯草芽孢杆菌条件下黄瓜幼苗的根表面积、根组织密度增幅最大,比根长、比根表面积降幅最大;施加哈茨木霉对黄瓜根系根长、根体积、链接数增幅最大,对分枝密度降幅最大;施加混合菌剂对黄瓜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干质量、根冠比、分支数、交叉数增长最大,对比根长、比根表面积降幅最大.相关性分析表明根系构型的主要影响因子是链接数、根表面积和根体积.不同菌剂处理的黄瓜根系综合得分依次为混合菌剂>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PD培养基>LB培养基>混合培养基.说明混合菌剂处理下黄瓜幼苗根系生长及构型综合评价较高,PD培养基、LB培养基、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处理下根系评价中等,混合培养基处理下根系评价最低.  相似文献   

3.
以葡萄霜霉病生防菌株BCJB01和BMJBN02为供试菌,分别在山东省济南和烟台地区的葡萄园对不同葡萄品种的霜霉病进行了小区防治试验,以期明确BCJB01和BMJBN02对不同葡萄品种霜霉病的实际防治效果,探寻提高BCJB01和BMJBN02菌剂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技术,为其制剂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霜霉病发病初期,20mL·L~(-1)芽孢杆菌BCJB01和BMJBN02悬浮剂对"泽山一号"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4.05%和73.30%;20mL·L~(-1)芽孢杆菌BCJB01和BMJBN02悬浮剂交替使用对"蛇龙珠"的防效在62%以上;20 000 mg·L~(-1)?BCJB01粉剂+0.1%助剂对"蛇龙珠"的防效为81.31%;6 667mg·L~(-1)?BCJB01粉剂+0.1%助剂对"蛇龙珠"的防效为61.29%。在霜霉病进入盛发期后,20 000mg·L~(-1)BCJB01粉剂+0.1%助剂对"蛇龙珠"的防效仍在80%以上;6 667mg·L~(-1)芽孢杆菌BCJB01粉剂对"夏黑"的防治效果为62.65%。表明BCJB01和BMJBN02悬浮剂及BCJB01粉剂+0.1%助剂对葡萄霜霉病均有良好的防效,可作为防治葡萄霜霉病的交替生物药剂。  相似文献   

4.
以喷施砖红微杆菌Y24和解淀粉芽孢杆菌N22菌剂后的葡萄叶片为试材,采用PCR-DGGE方法研究葡萄叶片表面细菌多样性,以期阐明2种菌剂对葡萄叶片细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PCR扩增出大小约为250bp的细菌16SrDNA V3可变区。经DGGE电泳共标记出17条带,其对应葡萄叶片上的15种已知细菌包括芽孢杆菌属(Bacillus)、微球菌属(Micrococc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等和2种非可培养细菌。其中砖红微杆菌Y24菌剂的细菌种类更为丰富,其中4条特有条带所代表的细菌类群包括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马杜拉放线菌属(Actinomadura)、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ava)和简单芽孢杆菌(Bacillus simplex)。聚类分析表明,Y24菌剂处理后与对照及N22菌剂处理的叶片在细菌多样性方面有明显差别,而N22菌剂的处理与对照没有差别。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葡萄叶片喷施菌剂后,其表面细菌仍维持一定的多样性。砖红微杆菌Y24菌剂可显著提高葡萄叶片的细菌多样性,而解淀粉芽孢杆菌N22对葡萄叶片细菌多样性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5.
肥料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7年生‘阳光玫瑰’葡萄为试材,对甲壳素、优美柯、根多乐及沃益多菌剂等4种不同肥料进行配比,调查其对‘阳光玫瑰’葡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穗质量、粒质量、果型指数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肥料组合均能改善‘阳光玫瑰’葡萄的品质,其中优美柯处理的叶片叶绿素含量高于甲壳素处理的,且显著高于对照,表明优美柯能够显著提高‘阳光玫瑰’葡萄叶片叶绿素含量;甲壳素与菌剂配合施用改善葡萄品质的效果优于甲壳素单独施用;增施微生物菌剂的处理能显著降低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综合果实内在品质与外观品质,常规施肥+优美柯+根多乐+菌剂配方对果实品质改善效果最好,可使果实达到一等果水平。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葡萄绿色防控、优质高效生产,保障种植者的收益,采用生物药剂阿泰灵在‘玫瑰香’葡萄上进行试验研究,通过不同浸根方式(0.1%阿泰灵、清水、对照)、不同浓度喷施(0.05%阿泰灵、0.1%阿泰灵、0.15%阿泰灵、0.2%阿泰灵、清水、对照)、不同浓度灌根(0.05%阿泰灵、0.1%阿泰灵、0.15%阿泰灵、0.2%阿泰灵、清水、对照)、不同施用方式(0.1%阿泰灵喷施、0.1%阿泰灵灌根、0.1%阿泰灵浸根+0.1%阿泰灵喷施、清水喷施、清水灌根、对照)对葡萄进行处理,测定其栽植成活率、葡萄霜霉病染病率及株高、枝条成熟情况等。结果表明:将生物药剂阿泰灵应用在‘玫瑰香’葡萄上,葡萄植株的霜霉病发病率明显降低,喷施效果好于灌根;在苗木栽植时用0.1%阿泰灵进行浸根,长出叶片后用0.1%阿泰灵进行叶面喷施,可显著降低霜霉病染病率,并提高其枝条成熟度。  相似文献   

7.
该文研究了100亿个/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不同施用方式对青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移栽后20 d,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处理青菜未发生根肿病;采收时,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包衣+蘸根+灌根)处理青菜根肿病的防效为53.72%,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喷淋+定根水+灌根)处理青菜根肿病的防效达70.96%,且各药剂处理均未发生药害.可见,100亿个/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防治青菜根肿病效果较好;另外随着时间推移,药剂防效逐渐降低,生产中需定期施药.  相似文献   

8.
以南丰蜜桔和沙糖桔黄龙病感病苗为试材,利用贝莱斯芽孢杆菌TD2-1(Bacillus velezensisi TD2-1)和解淀粉芽孢杆菌TD2-2(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TD2-2)固体发酵培养物等量混合后配制的悬浊液对苗木进行多次灌根处理,采用qPCR(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和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方法对处理前和处理后的叶脉和枝皮进行了黄龙病病原的分子检测,并对相关生理指标和根部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观察。结果表明,经两种菌剂15次灌根处理,南丰蜜桔苗木的黄龙病阳性率从100%降低至53.3%;与清水对照组相比,菌剂处理组的叶片胼胝质含量降低了18.37%,超氧化物歧化酶、硫氧还蛋白氧化还原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均有所提高,而褐变根系明显减少。感病沙糖桔苗木经过23次菌剂处理后,新根发达,褐变现象减轻。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TD2-2有表面活性素产生。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菌剂对连作西瓜土壤微环境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微生物菌剂对连作西瓜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酶活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西瓜‘中蜜一号’及其根际土壤为试材,设置枯草芽孢杆菌(T1)、酵母菌(T2)及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T3)、对照(不施菌剂,CK)四个处理。【结果】与对照相比,菌剂处理后连作障碍发病率降低;根际微生物区系特征由真菌为主型向细菌为主型转变,微生物活性、功能多样性增高;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类、氨基酸类碳源利用率降低,多酚类利用率增高;土壤转化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增高;果实中部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显著增高。三因素主成分分析显示T3得分最高。相关性分析显示果实中部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与羧酸类、多酚类碳源利用强度呈正相关关系。【结论】菌剂处理能够改善连作西瓜根部土壤微环境、降低连作障碍发病率,提高产量与果实品质,其中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混和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以"绿都菌剂1号"为试材,设基质处理、灌根、叶面喷施3种施肥方法,研究了生物菌剂对西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处理后,基质的速效氮、磷、钾含量明显高于定植前基质速效氮、磷、钾含量,采用灌根施肥,植株的茎粗、株高、叶片数、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基质处理和叶面喷施,叶面喷施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明显高于基质处理和灌根,且果实的纵横径高于基质处理和灌根。采用3种施肥方法,植株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干鲜重差异显著,叶面喷施单株产量、小区产量、折合667m2产量均高于基质处理和灌根,单株产量比基质处理和灌根产量增幅15.1%、10.3%,小区产量比基质处理和灌根产量增幅15.1%、9.4%,折合667m2产量增幅15.8%、10.35%。从肥效试验结果来看,该生物菌剂在实际生产中值得推广,但今后还需继续进一步进行试验示范,以为农业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选用50%烯酰吗啉·嘧菌酯悬浮剂用药量1500倍液、1000倍液、800倍液防治葡萄霜霉病,药后14d的防效分别是79.24%、90.89%、91.75%,对照药剂25%嘧菌酯悬浮剂1000倍液药后14d的防效是64.79%。试验表明,50%烯酰吗啉·嘧菌酯悬浮剂可有效防治葡萄霜霉病,防治葡萄霜霉病药效明显高于对照25%嘧菌酯悬浮剂,建议使用浓度为1000倍液,于葡萄霜霉病发生初期对叶面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12.
采用灌根、拌种、拌种+灌根的方法,研究了化学农药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WP)、40%多菌灵?福美双(烂根愈)WP及生物农药枯草芽孢杆菌(根肿灭)水乳剂(EW)对西藏林芝地区普通白菜(小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拌种 + 灌根复合处理比单一处理效果好,其中,75%百菌清WP拌种 + 灌根的防治效果最为显著,防效高达95.6%|生物农药枯草芽孢杆菌EW拌种+灌根的防治效果为89.5%,与同样处理的40%多菌灵?福美双WP防效(90.1%)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董璐  王立新 《北方园艺》2023,(17):61-69
以万寿菊“安提瓜”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法,设置生物炭(BC)、生物炭+胶质芽孢杆菌(BJZ)、生物炭+侧孢芽孢杆菌(BCB)、生物炭+贝莱斯芽孢杆菌(BLS),以不施生物炭+不施菌剂处理为对照(CK),探索了生物炭与不同芽孢杆菌菌剂配施对万寿菊土壤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以期为芽孢杆菌和生物炭用于培育万寿菊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CK相比,相关生物炭处理(BC、BJZ、BCB、BLS)均提高了土壤pH、阳离子交换性能(CEC)、土壤养分(土壤有机质、溶解性有机碳、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及土壤酶活性(亚硝酸还原酶、脲酶、纤维素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各处理整体表现为CK相似文献   

14.
葡萄霜霉病是危害葡萄叶片的一种主要病害,一般7月15日前后发病,进入雨季后迅速达到高峰.受天气影响,树冠喷药防治常常贻误战机,造成严重损失.卢龙县卢大岭村一果农采用送伤敷药法防治葡萄霜霉病,取得了理想的防治效果,好叶率达95%以上,此法操作简便,减少用药量50%以上,防治效果优于25%甲霜灵800倍喷雾或灌根,而且施药不受天气影响,广大果农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模拟昌黎县设施大棚葡萄玫瑰香施肥方式,研究施用菌剂对设施葡萄玫瑰香果实和病虫害的影响。试验选择了宁盾和绿康威两个生物菌剂品牌,分别设置宁盾、绿康威、常规化学防治3个处理组,1个对照组,每组3次重复。从萌芽期至收获期共计施肥6次,所有处理组在萌芽期均喷施1次石硫合剂,除此之外,菌剂处理组有2次土壤施用菌剂,5次树体喷施菌剂,3次施用化学药剂。研究结果表明:宁盾、绿康威、化学防治3个处理组之间的葡萄百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单宁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宁盾、绿康威和常规化学防治组的可溶性糖含量与糖酸比,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葡萄口感得到改善。宁盾处理组的花青素含量与绿康威、化学防治以及对照组相比,呈差异显著性,花青素含量分别提高42.9%、45.4%和52.1%,表明宁盾菌剂处理能显著改善大棚葡萄外观色泽,有利于提高葡萄商品性。  相似文献   

16.
施用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及根腾生物菌肥组合对野菜圆叶当归进行4次灌根,调查圆叶当归综合性状.结果表明,对圆叶当归的株高、茎粗、植株样本重量相比空白处理有显著提升;使用根腾生物菌肥组合的圆叶当归处理可食用部分重量相较于其他处理有显著提升.因此在今后的野菜生产种植中,可将生物菌剂加入野菜生产管理环节,达到提质增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葡萄绿色生产,促进葡萄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实现"双减"目标,对生物药剂阿泰灵在葡萄上的应用方法进行研究。以当年栽植的1年生‘脆光’葡萄为试材,通过不同施用方式(0.1%阿泰灵喷施、0.1%阿泰灵喷施+灌根、喷施清水)、不同化学农药减施次数(减少0次、减少1次、减少2次、减少3次)对葡萄进行处理,并测定其霜霉病染病率及枝条成熟情况。结果表明:将生物药剂阿泰灵应用在葡萄上,葡萄植株的霜霉病发病率明显降低;长出叶片后用0.1%阿泰灵进行叶面喷施,可显著降低霜霉病染病率,并提高枝条成熟度;采用0.1%阿泰灵喷施2次或采用0.1%阿泰灵喷施+灌根2次,可减少1次化学农药的施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建立快速有效的加工番茄细菌性斑点病抗性鉴定技术,比较喷雾法、涂抹法、叶腋针刺法、茎上针刺法和灌根法5种接种方法对番茄细菌性斑点病发病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喷雾法是加工番茄细菌性斑点病抗性鉴定技术的最佳接种方法,简单有效,适用于种质资源材料的抗性鉴定。采用喷雾接种法鉴定209份醋栗番茄品种的细菌性斑点病抗性,其中22份为中抗品种,57份为感病品种,130份为高感品种,未发现抗病或免疫品种。通过室内盆栽试验,评价23种微生物菌剂对加工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防治效果,筛选出安全、高效的微生物菌剂2种,分别为芽孢IVF 018号、芽孢IVF 021号,预防和治疗效果分别达到100.00%、82.50%和71.25%、61.67%,预防效果明显高于治疗效果,说明田间防治应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适于黄瓜耐低温的最佳丛枝菌根(AM)真菌和PGPR 组合菌剂,研究了不同AM 真菌、PGPR 组合菌剂对
低温胁迫下黄瓜生长及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单接种AM 真菌或是单接种PGPR 的处理,其黄瓜生长量
及SOD、POD 和CAT 活性均高于不接种对照,而MDA 含量则显著低于不接种对照。AM 真菌接种处理中以接种地表球囊霉
(Glomus versiforme)处理的黄瓜生长量较大、防御酶活性较高、细胞膜受伤害较小;PGPR 接种处理中以接种多粘类芽孢
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的处理黄瓜生长量较大、防御酶活性较高、细胞膜伤害较小。AM 真菌和PGPR 双接种处理中,
以地表球囊霉+ 多粘类芽孢杆菌处理生长量最大、防御酶活性最高、细胞膜伤害最轻。可以考虑在今后温室黄瓜种植中添加
该组合菌剂促进黄瓜生长,提高植株耐冷性。  相似文献   

20.
葡萄霜霉病是萄葡生产中一种严重病害,轻则造成减产,重则造成整株死亡。近年来对此病的防治,主要是用瑞毒霉进行喷雾。但喷雾防治的持效期只有两周,在从7月下旬到9月下旬长达两个月的时间内需喷药4次才能控制为害。这样既增加了防治费用,又加速了抗药性的产生。为此,我们根据土壤施药持效期长的特性,进行了灌根法防治霜霉病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