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评价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的抗药性发展现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自华北地区蔬菜作物上分离得到的85株灰葡萄孢菌对苯并咪唑类(多菌灵)、二甲酰亚胺类(腐霉利)、N-苯氨基甲酸酯类(乙霉威)、苯胺基嘧啶类(嘧霉胺)、酰胺类(啶酰菌胺)以及苯并吡咯类(咯菌腈)等6种不同类型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华北地区蔬菜作物上的灰葡萄孢菌对6种不同类型杀菌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其中防治灰霉病的常用杀菌剂嘧霉胺、啶酰菌胺以及新型杀菌剂咯菌腈的抗药性发展迅速。灰葡萄孢菌对传统杀菌剂多菌灵、腐霉利、乙霉威的抗性水平较高,总抗性频数分别为72.94%、51.76%、69.41%;多菌灵-乙霉威双抗频数为51.76%,多菌灵-腐霉利-乙霉威三抗频数为34.12%。灰葡萄孢菌对目前防治灰霉病的主要杀菌剂嘧霉胺及啶酰菌胺也已经产生了较高水平的抗性,其抗性频数分别为64.71%和65.88%。而对于新型杀菌剂咯菌腈的抗性频数为36.47%。共发现了40种多重抗药性的类型,且有32种多抗类型未曾报道;1株灰葡萄孢菌对6类杀菌剂均表现敏感,抗性频数为1.18%;5株灰葡萄孢菌对6类杀菌剂均表现抗性,抗性频数为5.88%。实际生产应用中应尽量避免单一杀菌剂的长期重复使用,建议多种药剂配合使用以延长杀菌剂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辽宁省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 Pers.:Fr.)对氟啶胺的敏感性及其与不同杀菌剂的交互抗性,从辽宁省番茄产区采集、分离纯化获得206株单孢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氟啶胺的敏感基线。结果表明,辽宁省番茄灰霉病菌对氟啶胺的EC_(50)值在 0.001 3~0.073 1 μg·mL~(-1)之间,平均值为(0.022 7±0.014 5)μg·mL~(-1),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连续单峰曲线,符合正态分布,因此可将EC_(50)平均值(0.022 7±0.014 5) μg·mL~(-1)作为辽宁省番茄灰霉病菌对氟啶胺的敏感基线,用于田间抗药性监测。从206 株菌株中选取对氟啶胺敏感性不同的39株菌株,测定其对嘧霉胺、异菌脲、腐霉利、啶酰菌胺及咯菌腈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供试6种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活性依次为氟啶胺咯菌腈啶酰菌胺异菌脲腐霉利嘧霉胺,氟啶胺与嘧霉胺、异菌脲、腐霉利、啶酰菌胺和咯菌腈之间均不存在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3.
由灰葡萄孢引起的蓝莓灰霉病是蓝莓生长和贮藏期间的重要病害,为筛选出有效防治蓝莓灰霉病的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4种杀菌剂对蓝莓灰霉病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化学杀菌剂毒力由强到弱依次为腐霉利、嘧菌酯、吡唑醚菌酯、氟硅唑、多菌灵、己唑醇、啶酰菌胺、溴菌腈、嘧霉胺和噻呋酰胺,EC50值分别为0.56、0.81、0.82、1.46、1.65、1.77、11.86、13.76、55.85和425.76 mg·L-1;生物杀菌剂毒力由强到弱依次为丁子香酚、中生菌素、多抗霉素和井岗霉素,EC50值分别为1.13、13.65、59.47和499.38 mg·L-1。  相似文献   

4.
【目的】灰霉病是葡萄生产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病害,严重影响葡萄的产量和商品价值。明确弥勒市不同葡萄产区灰霉病菌对腐霉利、嘧霉胺、咯菌腈和氟吡菌酰胺的抗药状况,为葡萄灰霉病的化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弥勒市市辖的12个乡、镇(农场)采集葡萄灰霉病样本,分离和纯化得到197株灰霉病菌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97株灰霉病菌对4种农药的敏感性。【结果】葡萄灰霉病菌对腐霉利、嘧霉胺抗药频率分别为71.1%、100.0%,高抗频率分别为13.7%和23.8%;除在弥勒市弥阳地区检测到2株低抗咯菌腈菌株,其他地区未检测到抗咯菌腈菌株;分离的葡萄灰霉病菌均对氟吡菌酰胺敏感。【结论】弥勒地区葡萄灰霉病菌对腐霉利和嘧霉胺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腐霉利和嘧霉胺双重抗性频率为71.1%。在实际生产中,建议以咯菌腈或氟吡菌酰胺与生物农药交替使用进行葡萄灰霉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杧果蒂腐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测定及其杀菌剂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来自海南3个地区的86个杧果蒂腐病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菌株进行了对多菌灵的抗药性测定,结果表明,杧果蒂腐病菌群体中存在着对多菌灵抗性的群体。采用生长速率法进行了23种杀菌剂对4株杧果蒂腐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通过EC50值、EC90值及与多菌灵的交互抗性等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作为防治杧果蒂腐病的首选药剂有咪鲜胺锰盐、丙环唑、氟硅唑、咪鲜胺、异菌脲、苯醚甲环唑、戊唑醇、腈菌唑、吡唑醚菌酯和井冈霉素10种杀菌剂,可选杀菌剂还有百菌清和代森锰锌。杧果蒂腐病菌除对多菌灵产生抗性外,还对甲基硫菌灵、醚菌酯和烯唑醇3种杀菌剂产生了抗药性。通过交互抗性分析,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和烯唑醇3种杀菌剂之间存在交互抗性,而醚菌酯与井冈霉素之间存在负交互抗性。为了避免杧果蒂腐病菌对某种杀菌剂产生抗药性,建议上述可选用杀菌剂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田间试验评价20%烯肟菌胺·戊唑醇对苹果病害的综合治理能力。20%烯肟菌胺·戊唑醇悬浮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优于生产常规使用的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2.5%腈菌唑乳油及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处理剂量100~200 g a.i./hm~2。对苹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达到90%以上,优于同类进口药剂25%嘧菌酯悬浮剂、50%醚菌酯干悬浮剂、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对采收期和贮藏期苹果轮纹病的防治效果优于50%醚菌酯干悬浮剂、多菌灵、代森锰锌推荐剂量。对苹果树主要病害具有很好的综合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了筛选出柑桔轮斑病菌的有效防治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9种杀菌剂对分离自重庆的WZ1菌株及分离自陕西的DS3菌株的抑制效果,并对2个菌株的β-微管蛋白(β-tubulin)基因序列及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29种药剂中,咪鲜胺、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氟硅唑和双胍·咪鲜胺对WZ1和DS3菌株的有效中浓度(EC50)<0.1 mg/L,抑制作用均强;苯醚甲环唑·氟唑菌酰胺、丙环·嘧菌酯、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烯肟·戊唑醇、苯甲·烯肟、吡萘·嘧菌酯、苯甲·嘧菌酯、苯醚甲环唑、氟唑菌酰羟胺·咯菌腈、唑醚·戊唑醇、氟吡菌酰胺·肟菌酯和戊唑醇对WZ1和DS3菌株的EC50<1 mg/L,抑制作用较强;DS3菌株已经对甲基硫菌灵和苯菌灵产生了抗药性,相应的EC50分别为3 596.628 4和115.555 2 mg/L;DS3菌株对氟啶胺、抑霉唑,WZ1菌株对代森锰锌的敏感性下降较明显,可能存在抗药性风险。DS3菌株β-tubulin基因第599位碱基由T突变为A,相应β-tubulin第20...  相似文献   

8.
41种杀菌剂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抑制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测定了41种常用杀菌剂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抑菌率,明确了各药剂的抑菌效果。认为氟硅唑、戊唑醇、己唑醇、烯唑醇、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十三吗啉、菌核净、乙烯菌核利、异菌脲、联苯宁、多菌灵.乙霉威12种杀菌剂抑菌效果较好;其次为多菌灵、苯菌灵、甲基硫菌灵、丙硫咪唑、吡唑醚菌酯、福美双、福美锌、福美胂、增效锡、敌菌丹、百菌清、丙硫咪唑.甲基硫菌灵等12种;氯溴异氰脲酸、甲霜灵、烯酰吗啉、醚菌酯、硫酸铜钙盐等5种抑菌效果不明显,但其中醚菌酯、硫酸铜钙盐田间具有较好防效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以天津地区蔬菜菌核病菌为试材,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天津地区蔬菜菌核病菌对6种杀菌剂的敏感性,以期为天津地区蔬菜菌核病的防治提供指导。结果表明:氟啶胺、咪鲜胺、腐霉利、啶酰菌胺、异菌脲和多菌灵对10个菌株的EC_(50)值分别为0.003 0~0.035 3、0.001 7~0.107 3、0.015 4~0.192 9、0.016 1~2.055 4、0.004 2~0.178 9、0.009 8~0.131 9μg·mL~(-1)。其中菌株XK1对氟啶胺和XK2对腐霉利的敏感性均最低,而DQZ1对这2种杀菌剂最敏感;XK2对啶酰菌胺和DQZ2对异菌脲的敏感性均最低,而XK1对这2种杀菌剂最敏感;WZ2对咪鲜胺和XK3对多菌灵的敏感性均最低,而对咪鲜胺和多菌灵最敏感的菌株分别是YLQ和WZ1。试验表明,不同菌株之间对6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存在差异,部分菌株对杀菌剂的敏感性存在地区间差异。  相似文献   

10.
孙芹  王斌  李志念 《北方园艺》2016,(11):117-119
以扦插月季苗为试材,采用室内盆栽和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40%丙硫菌唑悬浮剂、50%啶酰菌胺水分散性粒剂、25%乙嘧酚悬浮剂、20%烯肟·戊唑醇悬浮剂对月季白粉病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40%丙硫菌唑悬浮剂、50%啶酰菌胺水分散性粒剂、25%乙嘧酚悬浮剂、20%烯肟·戊唑醇悬浮剂对月季白粉病具有良好的保护活性和3d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12.5%四氟醚唑水乳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性粒剂、50%醚菌酯水分散性粒剂和250g·L~(-1)嘧菌酯悬浮剂。  相似文献   

11.
为了明确2018年秋季起在重庆万州柑桔种植区新发生病害的病原菌和筛选有效防控药剂,通过组织分离法从患病样品中获得菌株,进行病原菌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和致病性鉴定,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药剂对目标菌株的毒力。结果表明,新发生病害的病原菌为柑桔轮斑病菌Pseudofabraea citricarpa。从尤力克柠檬病害样品上分离所得的病原菌WZ1菌株,对万州地区主栽的8个柑桔品种(尤力克柠檬、红桔、北京柠檬、塔罗科血橙、W·默科特桔橙、大雅柑、纽荷尔脐橙、北碚447锦橙)的叶、枝、果以及昭通苹果及砀山酥梨果实均具有致病性。50%甲基硫菌灵SC、30%碱式硫酸铜SC、50%啶酰菌胺WG、11.5%吡唑嘧菌脂EC、86.2%氧化亚铜WP、50%醚菌酯WP、3%噻霉酮ME、40%腈菌唑WP、99%噁霉灵DP、450g/L咪鲜胺EC、37%苯醚甲环唑WP、60%唑醚·代森联WP、25%嘧菌酯SC、250g/L戊唑醇EW、75%肟菌·戊唑醇WG、12.5%烯唑醇WP等杀菌剂,以及80%代森锰锌WP与50%啶酰菌胺WG 1∶64复配、80%克菌丹WP与37%苯醚甲环唑WP 1∶1复配,对病原菌菌丝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进一步用于田间试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樱桃褐腐病病原菌种类,探究病原菌对啶酰菌胺、苯醚甲环唑、甲基硫菌灵及嘧菌酯的抗性现状。【方法】根据科赫式法则对采集的樱桃褐腐病病样进行了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致病性测定,并测定了该病原菌对啶酰菌胺、苯醚甲环唑、甲基硫菌灵及嘧菌酯的抗性。【结果】浙江省樱桃褐腐病病原菌共有3种:美澳型核果链核盘菌Monilinia fructicola占65.6%,核果链核盘菌M. laxa占18.8%,果生链核盘菌M. fructigena占15.6%。所有菌株在接种樱桃果实后,均能引起发病,但病斑大小有显著差异,其中樱桃褐腐病病原菌M. laxa的致病力最强,M. fructicola次之,M.fructigena的致病力最弱。浙江省樱桃褐腐病病原菌对甲基硫菌灵、苯醚甲环唑和啶酰菌胺均表现为敏感,仅检测到2株嘧菌酯抗性菌株,抗药性频率为6.25%。抗药性机制研究发现,在抗性菌株的Cyt b编码区未发生G143A点突变现象。【结论】浙江省樱桃褐腐病病原菌共有3种,除了6.25%的嘧菌酯抗性菌株,樱桃褐腐病病原菌对其他3种常用药剂均表现为敏感。  相似文献   

13.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1种杀菌剂对杨梅褐斑病菌Mycosphaerella myricae的抑菌活性,测定病菌对嘧菌酯的敏感性基线,并进行了部分药剂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嘧菌酯的抑制活性最强,EC_(50)为0.96mg/L;百菌清的活性最弱,EC_(50)为69.24mg/L;其余药剂的抑制活性依次为吡唑醚菌酯氟硅唑腈菌唑抑霉唑戊唑醇咪鲜胺喹啉铜代森锰锌多菌灵,EC_(50)在3.25~68.73mg/L之间。供试100株病菌对嘧菌酯的EC_(50)在0.15~2.17mg/L之间,呈近似正态的连续分布,其平均EC_(50)为0.97±0.22mg/L,可作为该病菌对嘧菌酯的敏感性基线,用于田间抗药性监测。嘧菌酯对杨梅褐斑病具有很好的田间控制效果,其防效显著优于喹啉铜和多菌灵。  相似文献   

14.
将戊唑醇、咯菌腈、烯酰吗啉、啶酰菌胺、苯醚甲环唑分别设置0.01μg/mL、0.1μg/mL、1μg/mL、5μg/mL、10μg/mL、100μg/mL浓度开展辣椒菌核病抑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戊唑醇对辣椒菌核病菌的抑制率相对较高,其次为咯菌腈、啶酰菌胺、苯醚甲环唑,烯酰吗啉对辣椒菌核病菌的抑制效果相对较低。回归分析可知,戊唑醇对辣椒菌核病菌的ED50值为0.65μg/mL,表现低抗;苯醚甲环唑、啶酰菌胺对辣椒菌核病菌的ED50值分别为1.16786μg/mL和2.96226μg/mL,表现中抗;咯菌腈、烯酰吗啉对辣椒菌核病菌的ED50值分别为5.1999μg/mL和217.76μg/mL,表现高抗。  相似文献   

15.
以10种杀菌剂为试材,以欧李褐腐病菌为研究对象,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抑制法测定了10种杀菌剂对欧李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的室内毒力,以筛选出防治欧李褐腐病的有效药剂。结果表明:430g/L戊唑醇悬浮剂、24%腈苯唑悬浮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g/L异菌脲悬浮剂、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对欧李褐腐病菌菌丝生长的半致死浓度(EC50)均低于0.700mg/L,其中430g/L戊唑醇悬浮剂对菌丝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为0.027mg/L;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对菌丝的抑制效果最差,EC50为57.645mg/L。供试的10种药剂对孢子萌发的EC50均低于2.500mg/L,抑制作用最强的是500g/L异菌脲悬浮剂,EC50为0.024mg/L;效果最差的是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EC50为2.496mg/L。24%腈苯唑悬浮剂、430g/L戊唑醇悬浮剂、500g/L异菌脲悬浮剂可以用于欧李褐腐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6.
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是猕猴桃果腐病的病原菌。为了给猕猴桃果腐病田间药效试验提供备用药剂,本文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杀菌剂的毒力。结果表明,11%的精甲·咯·嘧菌悬浮种衣剂、43%戊唑醇悬浮剂、25%咪鲜胺乳油和18.7%丙环·嘧菌酯悬浮剂对葡萄座腔菌具有强毒力,EC50分别为0.022 5、0.049 0、0.079 8和0.149 4μg/mL;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24%腈苯唑悬浮剂、44%精甲·百菌清悬浮剂和2%春雷霉素水剂对葡萄座腔菌具有较强的毒力,EC50分别为0.527 5、0.579 6、2.430 4和3.306 3μg/mL;2%宁南霉素水剂的毒力最弱,EC50值高达81.464 3μg/mL。  相似文献   

17.
八种药剂对节瓜炭疽病菌的毒力测定与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节瓜品种"粤农"为试材,以节瓜炭疽病菌为防治对象,采用菌丝生长速率及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方法,研究了8种药剂对节瓜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以期为海南节瓜炭疽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代表菌株J-56与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strain JX-1(HQ645079.1),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isolate C16(KC010547.1)的ITS序列聚在同一分支上,同源性达99%,属于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室内毒力测定中,50%咪鲜胺锰盐WP和250g·L-1嘧菌酯SC毒力较高,EC50分别为0.000 9、0.012 7μg·mL-1,其次为43%戊唑醇SC、40%多·福·溴菌腈WP、80%代森锰锌WP、70%甲基托布津WP和10%苯醚甲环唑WG,20%嘧霉胺WP的毒力最低,EC50为60.511 9μg·mL-1。大田试验中,43%戊唑醇SC和50%咪鲜胺锰盐WP 2个处理防效较高,为80.64%和78.16%,但与10%苯醚甲环唑WG、40%多·福·溴菌腈WP和250g·L-1嘧菌酯SC 5个处理间防效相当,差异不显著;20%嘧霉胺WP处理的防效最低。结合室内毒力和大田试验,生产上可使用43%戊唑醇SC、50%咪鲜胺盐锰WP、10%苯醚甲环唑WG、40%多·福·溴菌腈WP和250g·L-1嘧菌酯SC 5种药剂防治节瓜炭疽病。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对杧果蒂腐病菌Phomopsis mangiferae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杀菌剂及增效配方,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0种杀菌剂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10种杀菌剂对P.mangiferae的室内毒力存在显著性差异,其EC50介于0.453 9~20.069 0mg/L之间,氟硅唑对P.mangiferae的抑菌效果最强,EC50为0.453 9mg/L,丙环唑次之,与肟菌酯、啶酰菌胺、嘧菌酯等5种杀菌剂之间差异不显著;嘧菌环胺对P.mangiferae的抑菌效果较差。采用Wadley法,将丙环唑与氟硅唑进行复配,获得4个增效配比,其中以丙环唑与氟硅唑配比为8∶2的增效系数最大(7.01)。  相似文献   

19.
黄瓜枯萎病防治药剂的离体和活体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蔬菜上常用的17种杀菌剂,运用离体抑菌活性筛选和药剂拌土盆栽活体筛选两种方法,测定了供试药剂对黄瓜枯萎病的生物活性。离体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抑菌活性较高的为己唑醇、氟硅唑、腈菌唑、福美锌、福美双、代森锰锌、嘧霉胺、甲基硫菌灵、多菌灵,其抑菌率在69.61 %~100.00 %之间;盆栽活体测定结果表明,嘧菌酯、醚菌酯、烯肟菌酯、嘧霉胺、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的防效在61.50 %~95.90 %之间,可作为土壤处理剂防治黄瓜枯萎病。  相似文献   

20.
《中国瓜菜》2019,(7):31-33
为了筛选出有效防治辣椒炭疽病的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2种杀菌剂对辣椒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供试杀菌剂对辣椒炭疽病菌丝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化学杀菌剂毒力由强到弱依次为多菌灵、氟硅唑、腐霉利、己唑醇、嘧菌酯、溴菌腈、菌核净、噻呋酰胺和嘧霉胺,EC_(50)值分别为0.43、057、1.20、3.27、7.97、11.80、13.96、41.71、105.07 mg·L(-1);生物杀菌剂毒力由强到弱依次为丁子香酚、多抗霉素和中生菌素,EC_(50)值分别为1.84、8.02、20.48 mg·L(-1)。研究结果为防治辣椒炭疽病提供了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