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年银杏雌雄株非花果期形态学差异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寻成年雌雄银杏形态学差异,调查了成年银杏雌雄株花芽发育形态,短、长枝叶片形态指标,春、秋季叶片叶绿素质量比的变化以及气孔密度的表观特征.结果表明:银杏雌花芽呈尖锐圆锥形,雄花芽呈饱满半球形;同性别银杏单株间形态特征差异不显著,具有相对稳定性;雌株短枝、长枝叶片叶长、叶宽、叶基夹角、叶面积和叶形指数都分别显著小于雄株对应枝条上相应叶片形态特征,而叶柄显著大于雄株叶柄;春季,雌株短枝、长枝叶片叶绿素质量比分别高于雄株17.48%,31.03%;秋季,雌株短枝、长枝叶片叶绿素质量比分别低于雄株6.25%,21.82%;春季雌株较雄株浓绿,秋季雄株较雌株晚黄;雌株短枝、长枝叶片的气孔密度都分别显著高于雄株相应的短枝、长枝上的叶片气孔密度.研究结果证明:银杏叶片表观特征与性别分化关联密切;非花果期鉴定成年银杏性别,可依据花芽形态特征、银杏叶片叶色、叶绿素质量比、气孔密度的差异来初步鉴别.  相似文献   

2.
银杏为雌雄异株,极少为雌雄同株。目前各地留存下来的银杏大树,多为雌株,雄株极少,影响结果,因此必须进行人工授粉。现介绍三种方法如下: 1.挂花枝法: 当雄花序由青转淡黄时采集雄花枝,并截成25—30厘米长的枝段,2~3枝交叉用细绳捆扎成束,挂于雌树上风头或上层树冠。为延长花粉生命力,剪取含苞待放的雄花枝,插在装有尿素水溶液(尿素与水1:250配成),或湿土  相似文献   

3.
丹东银杏人工授粉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银杏多为雌、雄异株,少为雌、雄同株。银杏自然受粉主要依靠风力传粉完成,易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受粉不良现象,直接影响种子的质量和产量。我们从2002年开始探索银杏人工授粉技术,现将丹东地区银杏人工授粉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影响银杏自然受粉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银杏雌雄不同株,是异花授粉植物。据中南林学院调查,雌雄株搭配不当造成授粉不良,是许多银杏园产量低的主要原因。银杏雌雄搭配的合理比例为20:1或25:1。雄株不结果,数量过多,浪费土地;数量太少,授粉不良。但银杏在开花前很难区分其性别,若早期能知道银杏是雄株还是雌抹,则对银杏的开发利用和栽培管理十分有利。银杏性别早期鉴定有多种方法,但大多需要一定的设备条件,这里介绍两种农村适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 银杏又名白果、公孙树,雌雄异体。雄树直立生长,开雄花不结果;雌树现多用嫁接繁殖,呈自然开心生长,雌花一般生于短枝,俗称奶枝上,奶枝通常有4~14片叶,有6片以上大叶的奶枝,即可开雌花,雌花经雄花授粉受精后方能结果。过去,银杏仅靠自然授粉,产量低而不稳,有时出现雌树面向雄树的一侧结果较多,而另一侧结果甚少的现象。因此,对银杏正  相似文献   

6.
银杏雌雄株间多种同工酶和磷酸腺苷含量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银杏优良品种"佛手"为材料,研究了银杏雌雄株间同工酶和腺苷酸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银杏雄株中ATP、ADP含量高于雌株,AMP含量则低于雌株;SOD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在雌雄株间不存在差异,POD同工酶谱带有明显而稳定的差异,雌株有5条谱带,雄株有3条谱带,可作为银杏性别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浅谈银杏的人工授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是雌雄不同花,雌雄不同株的果树,当雌雄株的比例失调则会形成不结果或少结果的现象。为达到优质、稳产的目的可采用人工授粉技术。初花期采集花粉,盛花期在雌株上悬挂雄花枝,喷雾、喷粉等人工授粉措施是银杏丰产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以银杏雄株为材料,研究其光合与蒸腾特性。结果表明:银杏雄株的光补偿点为34.3μmol·(m~2·s)~(-1),光饱和点为1112.6μmol·(m~2·s)~(-1),银杏雄株的净光合速率与大气相对湿度和光量子通量密度(PFD)紧密相关,而蒸腾速率主要受PFD影响,银杏雄株的气孔阻力明显低于雌株,而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一直高于雌株。  相似文献   

9.
《当代农村》2004,(1):34-34
板栗是雌雄异花植物,雌雄花比例为2000:1。雄花数量过多,大量消耗营养,不利于高产。因此,对板栗树进行“减雄增雌”是提高产量的关键措施,人工去雄可采用如下方法:(1)冬季修剪时疏除细弱枝或重短截雄花枝。(2)在萌芽时抹去结果枝下部的芽,除去刚长出的雄花,并摘  相似文献   

10.
曹全  江洪  曾波  余树全  王彬  蒋馥蔚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8):8732-8735
[目的]研究银杏雌雄株在水分生理上的差异,探讨其水分利用策略,以及在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对银杏雌雄株的树干液流(sap flow)、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以及水分利用效率(WUE)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雌雄银杏的液流昼夜进程具有相似的规律,且白天雌雄株液流基本相同,夜间雄株液流大于雌株;不同性别银杏的丹和岱同样呈现为早晚高、午间低的曲线趋势,早晚雌株有比雄株更高的Tr和Gs,但中午11:00-14:00之间雌株的值低于雄株;雌雄银杏的WUE曲线变化趋势相似,但雌株的平均水分利用效率略小于雄株。[结论]与其他伴性植物比较分析得知,不同性别银杏的水分生理有较强的趋同特征。这可能是在长期进化的压力下,雌雄异株植物的一种生存策略。  相似文献   

11.
银杏树是雌雄异株的植物,为了生产上的方便,我们必需预先知道它是雌株,还是雄株,以便于栽培管理。要想鉴别银杏树是雌株还是雄株,可以从形态和生理两方面加以识别。 一、雌株、雄株形态上的差别有“八”看: 1.看主干枝夹角:雄株为30°左右,主干枝挺直向上;雌株为50°,主干枝分枝下垂平展。  相似文献   

12.
以成熟的短叶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 var.maki)叶片为实验材料,运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叶片进行观察,比较了雌、雄株叶片在解剖结构和表皮形态上的差异。结果表明:短叶罗汉松雌、雄株的叶片均为异面叶,雌、雄株叶片的栅栏组织厚度、上下表皮厚度、叶片紧密度、上下角质层厚度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转输组织长度、栅海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雌、雄株的气孔宽度、气孔密度和气孔器长度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在扫描电镜下,雌、雄株叶片表皮的角质层纹饰、细胞壁等微形态结构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根据叶片表皮的蜡质能谱分析,雌、雄株叶片含有相同的9种元素,其中雌株的C、O、Si、Au等元素的含量大于雄株,而雌株的Na、Mg、K、Al、Ca等元素含量小于雄株;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发现在雌、雄株叶片的栅栏组织内均含有线粒体和叶绿体,且雌株叶片内的线粒体和叶绿体稍大于雄株。  相似文献   

13.
以成熟的短叶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 var.maki)叶片为实验材料,运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叶片进行观察,比较了雌、雄株叶片在解剖结构和表皮形态上的差异.结果表明:短叶罗汉松雌、雄株的叶片均为异面叶,雌、雄株叶片的栅栏组织厚度、上下表皮厚度、叶片紧密度、上下角质层厚度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转输组织长度、栅海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雌、雄株的气孔宽度、气孔密度和气孔器长度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在扫描电镜下,雌、雄株叶片表皮的角质层纹饰、细胞壁等微形态结构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根据叶片表皮的蜡质能谱分析,雌、雄株叶片含有相同的9种元素,其中雌株的C、O、Si、Au等元素的含量大于雄株,而雌株的Na、Mg、K、Al、Ca等元素含量小于雄株;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发现在雌、雄株叶片的栅栏组织内均含有线粒体和叶绿体,且雌株叶片内的线粒体和叶绿体稍大于雄株.  相似文献   

14.
银杏,又名白果、公孙树,雌、雄异株,分别称母树、公树。公树只开花不结果;母树开花后,需要有公树的花粉授粉,才能结果。为了提高银杏产量,过去在银杏开花时,都要用公树花粉对母树进行人工授粉。这样做,既麻烦,又花费时间,栽公树还要占地。如今对银  相似文献   

15.
大叶白腊别名披针叶白腊、尖叶白腊,属木犀科白腊树属,落叶乔木,雌、雄异株.它适应性强,喜光耐寒,繁殖容易,生长迅速,且树形优美,是我区城市绿化的主要树种.由于大叶白腊造林苗木雌、雄混栽,雌株花量大,秋季大量结实落果,加大了清扫难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利用大叶白腊雄株生长快,抗性强的优点,采用嫁接繁殖的方法,大规模培育雄株苗木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6.
雌雄银杏植株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对两种不同树龄的雌雄银杏植株叶片进行了多项生理生化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雄株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及CAT、POD活性均大于雌株叶片,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则是雌株大于雄株。这表明不同性别的银杏叶片在一系列生理生化特性上均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其研究结果可为叶用银杏资源的优选及银杏的合理栽培布局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大叶白腊别名披针叶白腊、尖叶白腊,属木犀科白腊树属,落叶乔木,雌、雄异株。它适应性强,喜光耐寒,繁殖容易,生长迅速,且树形优美,是我区城市绿化的主要树种。由于大叶白腊造林苗木雌、雄混栽,雌株花量大,秋季大量结实落果,加大了清扫难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利用大叶白腊雄株生长快,抗性强的优点,采用嫁接繁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银杏规范化育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又称之为白果、公孙树,为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是我国中生孑遗植物,是世界上著名多用途树种之一。银杏属于落叶大乔木,最高可达40m以上,树干直径可达3m以上,银杏树的寿命可达千年以上。树皮灰褐色,雌、雄异株。其木材轻软、纹理细腻、有光泽、不翘不裂,是建筑或雕刻的高档木材;叶片含有3种黄酮甙元,  相似文献   

19.
叶用银杏品种黄酮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银杏31个雌株品种和4个雄株类型叶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雌株品种和雄株类型之间叶黄酮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叶黄酮含量最优品种马铃2号是最弱品种的2.07倍;雌雄株间叶黄酮含量无差异,证明银杏品种或类型间叶黄酮含量存在的遗传变异与雌雄株无关,在银杏雌雄群体内选择是有效的。将选择的优良品种或变异在生产上加以推广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银杏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大量成年银杏树和实生苗叶片形态及叶柄解剖结构的观察认为,银杏叶主要为扇形,还有相当部分的楔形叶、蒲扇形叶和心形叶,亦有少量的畸形叶,共5个类型;银杏叶片叶裂的深浅、叶裂数的多少是其在进化过程中系统发育的表现,在长枝的中上部叶片反映出原始性:在相近的生态环境条件下,银杏雌株长枝上叶片长和叶裂深显著小于雄株,而长枝粗长比显著大于雄株。银杏长枝上的叶片形状和叶柄维管束的形状有较多的类形,表现出丰富的生物学多样性,值得深入研究。银杏叶柄维管束周围树脂道就是“脂隙”或“油状空隙”的话,其有无不能作为其性别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