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观察前列腺素E2受体激动剂(布他前列腺素(butaprost))与雌激素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表达的影响,阐明butaprost和雌激素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TGFβ3有无协同调控作用.采用胰酶消化法及机械法分离培养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分别将butaprost和雌激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butaprost和雌激素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中TGFβ3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与0 h作用组相比,雌激素作用16、24和48 h时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TGFβ3的表达量均极显著升高(P< 0.01),4 h的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 0.01);且受体激动剂butaprost和雌激素有协同调控TGFβ3的效应;加入吲哚美辛后能有效抑制内源性前列腺素对TGFβ3表达的作用.结果表明,butaprost和雌激素可调控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TGFβ3 mRNA 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中国兽医学报》2017,(2):345-351
为验证前列腺素类化合物对输卵管分泌细胞因子有调控作用,以前列腺素F2α受体激动剂fluprostenol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合成分泌细胞因子TGF-α、TGF-β3、FGF-2、LIF和GM-CSF的调控机制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吲哚美辛(10-5 mol/L)作用不同时间(2,4,8,16,24,48h)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TGF-α、TGF-β3、FGF-2、LIF和GM-CSF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fluprostenol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中TGF-α和FGF-2mRNA有正调控的作用,均在4h时mRNA的表达量达到峰值;fluprostenol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中LIF和GMCSF mRNA有双重调控作用,均是先短暂显著促进(P<0.05)其mRNA的表达,之后表现为极显著抑制(P<0.01),并均在2h时达到表达量峰值;fluprostenol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中TGF-β3mRNA起到正调控作用,作用48h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极显著升高(P<0.01),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3.
《畜牧与兽医》2017,(1):6-11
旨在研究雌激素与前列腺素受体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输卵管蛋白合成与分泌的调控作用。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了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输卵管蛋白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了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输卵管蛋白的表达。同时,加入雌激素(10~(-10)mol/L)和butaprost(PE受体激动剂,10~(-6)mol/L),雌激素(10~(-10)mol/L)和fluprostenol(PF受体激动剂,10-6mol/L),分别观察对输卵管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雌激素与PGE_2受体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输卵管蛋白的分泌调控具有协同作用;雌激素与PGF_(2α)受体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输卵管蛋白的分泌调控具有间接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兽医学报》2015,(9):1553-1556
观察雌激素(β-雌二醇)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膜结合型前列腺素E2合酶-1(mPGES-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β-雌二醇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合成分泌PGs调控的作用机制。采用胰酶消化法及机械法分离培养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应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β-雌二醇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mPGES-1 mRNA表达的影响,应用Incell Western技术检测β-雌二醇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mPGES-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相比,β-雌二醇能够显著和极显著地促进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中mPGES-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本试验结果表明,β-雌二醇能够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中mPGES-1产生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揭示雌激素(estrogen,E2)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中前列腺素E2合成酶(PGES)和前列腺素F合成酶(PGFS)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E2对奶牛输卵管生殖生理的调节作用,本试验采用了体外培养荷斯坦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技术,分不同时间(0、2、4、8、16、24和48 h)和不同浓度(10-12、10-11、10-10、10-9 mol/L)添加雌激素E2(以不加雌激素作空白对照),采用荧光定量PCR 技术检测PGES和PGFS mRNA表达。不同浓度的E2或同一浓度不同刺激时间的E2均能增加PGES的表达,但4 h浓度为10-10 mol/L时与空白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而PGFS在24 h添加浓度为10-12 mol/L E2时与空白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结果表明,E2对培养的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PGES和PGFS mRNA的表达有促进作用,说明雌激素E2对前列腺素酶PGES和PGFS mRNA的表达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兽医学报》2017,(7):1394-1400
采用免疫荧光法,使用角蛋白鉴定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输卵管蛋白mRNA的表达;采用Wsetern blot法检测了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输卵管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加入butaprost(EP2受体激动剂,10~(-6) mol/L)能促进输卵管蛋白的表达,加入fluprostenol(FP受体激动剂,10~(-6) mol/L)能抑制输卵管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PGE2在奶牛输卵管上通过激活EP2受体上调输卵管蛋白的表达,PGF2α通过激活FP受体下调输卵管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30(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30,GPR30)在17β-雌二醇(E2)上调绵羊输卵管上皮细胞中SBD-2基因表达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GPR30激动剂G1(10^-7mol/L)和17β-雌二醇(10^-6 mol/L)加入到第2代的绵羊输卵管上皮细胞中,培养6、12和24 h,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 PCR)技术测定不同时间点绵羊β-防御素-2(sheepβ-defensin-2,SBD-2)基因的表达量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G1和雌激素共同作用6 h后,绵羊输卵管上皮细胞中SBD-2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同时还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结论]雌激素上调绵羊输卵管上皮细胞内SBD-2基因表达的膜受体途径是由GPR30介导的。  相似文献   

8.
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侵袭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观察该病原菌对乳腺上皮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蛋白和相关修复因子EGFR、TGF-β3和VEGF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以MOI=1∶1的比例接种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分别作用0,15,30,45,60,120,240 min,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乳腺上皮细胞β-catenin、Cyclin D1及c-Myc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β-catenin的表达及核易位;荧光定量PCR检测EGFR、TGF-β3和VEGF基因mRNA表达。结果显示,β-catenin蛋白在45,60,120 min表达量升高,与0 min相比差异显著(P<0.05);Cyclin D1蛋白在45,60,120和240 min表达量升高,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c-Myc蛋白在15,30,60,120,240 min表达量升高,差异极显著(P<0.01)。修复相关因子EGFR、TGF-β3和VEGF基因mRNA的表达量在30 min均出现极显著升高(P<0.01),且VEGF基因mRNA在45,60,120和240 min均呈现极显著升高(P<0.01),EGFR基因mRNA表达量在30,45和60 min时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侵袭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后,诱导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转导和修复因子EGFR、TGF-β3和VEGF基因转录,该信号通路和修复因子可能参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的炎症和细胞损伤的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EP2受体激动剂Butaprost对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前列腺素类化合物对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修复的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EP2受体激动剂Butaprost对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VEGF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10-6mol/L的Butaprost作用于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4、8、16、24h可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地促进VEGFmRNA的表达。[结论]EP2受体激动剂Butaprost能够促进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VEGF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雌二醇对绵羊输卵管上皮细胞进行刺激,检测与分析绵羊输卵管上皮细胞pik3r3、Akt、mapk3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以5代内的绵羊输卵管上皮细胞作为研究对象,通过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添加10-8 mol/L的雌二醇(以等量培养基替代雌二醇作为对照组)作用0、1.0、1.5、2.0、2.5、3.0、3.5、4.0、4.5、5.0 h后输卵管上皮细胞pik3r3、Akt、mapk3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绵羊输卵管上皮细胞中添加10-8 mol/L雌二醇后,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pik3r3、Akt、mapk3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整体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与作用0 h相比,pik3r3基因的mRNA表达量(P<0.01)及蛋白表达量(P<0.05)在雌二醇作用1.5 h时达到最高峰,Akt、mapk3基因的mRNA表达量(P<0.01)及蛋白表达量(P<0.05)在雌二醇作用2.5 h时达到最高峰。雌二醇作用3.0 h时,pik3r3、Akt、mapk3基因的mRNA表达量相比0 h都显著(P<0.05)提高。[结论]输卵管上皮细胞中pik3r3、Akt、mapk3基因的表达受到雌二醇调控。高浓度雌激素促进pik3r3、Akt、mapk3基因的高表达,这可能与生殖道的天然防御有关,并可能通过该途径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应答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雌激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凋亡及生长周期的影响。通过添加MAPK/ERK信号通路阻断剂探索雌激素调控BMECs凋亡及生长周期具体的作用机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周期的变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cl-2、Caspase3及CyclinD1基因mRNA的表达丰度。结果显示,对照组BMECs凋亡率极显著低于BMECs+PD98059、BMECs+E_2+PD98059组(P0.01),Bcl-2 mRNA表达丰度极显著高于BMECs+PD98059组(P0.01),Caspase3 mRNA表达丰度显著低于BMECs+PD98059组(P0.05);对照组细胞比例在G1期显著高于BMECs+E_2组(P0.05),极显著低于BMECs+E_2+PD98059组(P0.01),S期细胞比例极显著高于BMECs+PD98059、BMECs+E_2+PD98059组(P0.01),G2期细胞比例极显著低于BMECs+PD98059、BMECs+E_2+PD98059组(P0.01);对照组CyclinD1 mRNA的表达丰度极显著高于BMECs+PD98059组(P0.01);BMECs+E_2+PD98059组的Bcl-2 mRNA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BMECs+PD98059组(P0.01),Caspase3 mRNA的表达量显著低于BMECs+PD98059组(P0.05)。结果表明,MAPK/ERK信号通路参与BMECs的增殖及细胞生长周期调节的过程,且雌激素可通过MAPK/ERK信号通路抑制BMECs的凋亡,MAPK/ERK信号通路可能参与由雌激素调控的细胞生长周期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通过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构建子宫内膜炎体外感染模型,研究子宫内膜炎对奶牛子宫容受性因子大分子转膜黏蛋白-糖蛋白1(MUC-1)、高度保守的分泌型WNT家族亚型糖蛋白(Wnt-7a)、β受体1(IFNAR1)、IFNAR2、Integrinαvβ3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的影响,进而阐明子宫内膜炎引起奶牛屡配不孕和繁殖率低下的机制。采用组织块法分离培养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免疫荧光方法鉴定细胞纯度,不同浓度LPS刺激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在不同时间点用CCK8测定细胞存活率,ELISA检测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IL-8的分泌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子宫内膜感染模型中子宫容受性因子MUC-1、Wnt-7a、IFNAR1、IFNAR2、Integrinαvβ3 mRNA及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通过组织块法纯化获得的奶牛子宫上皮细胞数量较多,经免疫荧光角蛋白染色证实纯度较高。采用CCK8测定细胞存活率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浓度为0、5、10、50μg/mL的LPS作用6、12、24、48 h后,细胞活力无显著变化(P0.05);浓度为100μg/mL的LPS作用24 h时,细胞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细胞培养上清中的IL-1β、TNF-α、IL-6、IL-8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低浓度组(P0.05),引起细胞的炎症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MUC-1 mRNA及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Wnt-7a mRNA及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下降(P0.01);Integrinαvβ3、IFNAR1和IFNAR2 mRNA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下降(P0.0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0.05)。结果表明,浓度为100μg/mL的LPS作用24 h可成功构建子宫内膜炎体外感染模型,子宫内膜炎对奶牛子宫容受性因子MUC-1、Wnt-7a、IFNAR1、IFNAR2、Integrinαvβ3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可能是引起奶牛屡配不孕和繁殖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4F2hc在奶牛乳腺中的表达模式及调控方式,进一步明确氨基酸在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的跨膜转运过程,本研究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4F2hc在泌乳期和干奶期奶牛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在体外培养的泌乳期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添加亮氨酸,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其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4F2hc表达的影响;采用雷帕霉素抑制剂抑制mTOR信号通路,使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mTOR信号抑制后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4F2hc表达以及乳蛋白合成的变化。结果显示,在泌乳期的奶牛乳腺组织中4F2hc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干奶期(P0.05,P0.01);在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添加亮氨酸可以极显著提高乳腺上皮细胞中4F2hc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P0.01);亮氨酸刺激可以激活细胞内的mTOR信号通路(P0.05),而雷帕霉素处理则可以显著抑制mTOR信号分子的磷酸化并极显著抑制亮氨酸诱导的4F2hc的表达(P0.05,P0.01),进而极显著抑制β-Casein的合成(P0.01)。以上研究结果表明,4F2hc基因的表达与奶牛乳腺的泌乳活性之间呈正相关,亮氨酸可以通过激活mTOR信号通路来调节4F2hc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乳蛋白的合成。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阐明雌激素(E2)对体外培养的奶牛输卵管组织中环氧合酶-1(cyclooxygenase-1,COX-1)与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基因表达的影响。分离培养奶牛输卵管组织,用不同浓度的E2作用于奶牛输卵管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与Western blotting检测COX-1与COX-2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结果表明,E2作用浓度为10-11 mol/L时奶牛输卵管组织中的COX-1与COX-2 mRNA相对表达量达到高峰;E2作用时间为8 h时COX-1 mRNA的相对表达量达到高峰,E2作用时间为2 h时COX-2 mRNA的相对表达量达到高峰;浓度为10-11 mol/L的E2作用不同时间后,COX-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在8~48 h显著升高;没有检测到COX-2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体外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大肠杆菌对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中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IL-1β和IL-8的表达及损伤程度的影响。以体外培养的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1×10~5~1×10~9 CFU/mL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奶牛子宫内膜组织进行体外感染,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ELISA方法检测两种细菌刺激后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中IL-6、IL-1β及IL-8 mRNA与蛋白的表达量,并用HE染色法观察两种细菌感染后奶牛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学切片。结果显示,1×10~5~1×10~9 CFU/mL大肠杆菌体外感染后,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中IL-6、IL-1β和IL-8 mRNA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浓度为1×10~5、1×10~6 CFU/mL时,IL-6、IL-1βmRNA表达量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感染浓度为1×10~7 CFU/mL时,IL-6、IL-1β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感染浓度为1×10~6 CFU/mL时,IL-8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其他感染浓度均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奶牛子宫内膜组织感染1×10~5~1×10~9 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时,IL-6、IL-1β及IL-8蛋白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相同浓度的大肠杆菌感染奶牛子宫内膜组织后,IL-6、IL-1β及IL-8 mRNA与蛋白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组(P0.01)。HE切片染色结果显示,大肠杆菌感染后仍有部分上皮细胞保留,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后上皮细胞全部脱落。本试验结果表明,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奶牛子宫内膜组织后,引起的炎症反应不同。大肠杆菌感染后,促炎性细胞因子被显著上调,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后破坏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程度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EP4受体是否参与调控大肠杆菌感染后的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中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及组织损伤,试验以体外培养的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为研究对象,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ELISA和石蜡切片H.E.染色法检测EP4受体途径对大肠杆菌感染后的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中白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和分泌情况,并观察EP4受体激动剂(CAY10598)对子宫内膜组织损伤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大肠杆菌感染组感染12 h后IL-1β、IL-6、TNF-α的表达和分泌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与大肠杆菌感染组比,大肠杆菌+CAY10598共同作用组共同培养12 h后,IL-1β、IL-6、TNF-α的表达和分泌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腺细胞崩解、脱落。说明EP4受体参与大肠杆菌感染的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中IL-1β、IL-6、TNF-α的表达和分泌及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7.
研究孕酮(P4)对绵羊输卵管上皮细胞β-防御素2(SBD2)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P4调节SBD2表达的潜在机制。建立绵羊输卵管上皮细胞体外培养体系,用不同浓度(10^-6、10^-7、10^-8、10^-9、10^-10mol/L)P4分别处理绵羊输卵管上皮细胞0、2、6、12、24、48h,筛选P4诱导绵羊输卵管上皮细胞SBD2mRNA表达的最佳条件。然后使用10-6mol/L孕激素核受体拮抗剂RU486,50μmol/L蛋白激酶C(PKC)信号通路阻断剂H7预处理细胞1h,再使用P4诱导SBD2mRNA表达的最佳条件处理细胞,同时设只添加阻断剂(RU486和H7)处理组、只添加孕酮(P4)处理组和空白对照组,通过RT-qPCR技术检测SBD2mRNA的表达变化。10-9mol/LP4诱导绵羊输卵管上皮细胞6h和24h时SBD2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与P4组相比,添加RU486和H7后显著抑制了P4诱导的SBD2mRNA的表达水平(P<0.01)。P4以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方式显著增加SBD2mRNA表达,并且诱导可能通过孕酮核受体(PR)介导的基因组途径以及PKC信号通路来提高绵羊输卵管上皮的先天免疫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益生性酿酒酵母菌对绵羊瘤胃上皮细胞β-防御素-1(Sheep Beta-Defensin-1,SBD-1)表达的调节作用。建立绵羊瘤胃上皮细胞培养体系作为体外试验模型,用不同浓度酿酒酵母菌对体外培养的绵羊瘤胃上皮细胞刺激2 h后分别进行不同时间的诱导培养,然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q PCR)研究接受刺激后瘤胃上皮细胞中SBD-1 mRNA表达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各时间组内,SBD-1 mRNA的表达量随着菌液浓度的增加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菌液浓度为5.2×107CFU/m L时表达量均达到最大,并与对照组和其他浓度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当菌液浓度一定时,SBD-1 mRNA的表达量先是随着诱导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呈上升趋势,诱导培养时间为12 h时SBD-1 mRNA表达量达到峰值,之后呈下降趋势。因此,当浓度为5.2×107CFU/m L的菌液诱导瘤胃上皮细胞12 h时,SBD-1基因的表达量达到最高,且与此浓度下其他时间组的表达量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本试验结果表明,酿酒酵母菌能够诱导绵羊瘤胃上皮细胞SBD-1的表达,且浓度为5.2×107CFU/m L的菌液诱导瘤胃上皮细胞12 h时,SBD-1的表达量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肝脏X受体(LXRα)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调节机制,研究采用小鼠体内试验及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体外试验,用LXRα激动剂T0901317激活LXRα,子宫灌注0.2 mg/mL LPS 50μL,检测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活性、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亚硝酸盐、前列腺素E2(PGE2)等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对核因子κB(NF-κB)、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重组与合成蛋白(Nrf2)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表明:10,20,40μmol/L的T0901317对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没有毒性作用,对TNF-α、IL-1β、亚硝酸盐、PGE2的表达具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可降低磷酸化蛋白65(p-p65)、磷酸化蛋白ⅠκB(p-ⅠκB)的磷酰化水平,提高磷酸化葡萄糖合成激酶3β(p-GSK3β)、Nrf2及Nrf2调控的抗氧化因子血红素氧化酶-1(HO-1)的表达。说明LXRα可以通过调节GSK3β-Nrf2信号通路抑...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荷斯坦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在正常和炎性2种情况下β-防御素(BNBD5)的表达量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通过添加内毒素(LPS)建立了实验性乳房炎的乳腺上皮细胞模型,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了乳腺上皮细胞中BNBD5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添加LPS后乳腺上皮细胞中炎性因子IL-6、IL-12和TNF-α的mRNA表达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1),并且α-酪蛋白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说明添加LPS诱发上皮细胞产生了一定的炎性反应;并且当添加LPS终质量浓度为300μg/L并培养48h之后BNBD5的表达量最高,与空白对照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推测BNBD5基因可能参与了由LPS诱发的奶牛乳房炎的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