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紫微宫古银杏位于济源市王屋山风景区紫微宫前,华盖峰下,胸围9.1米,树高35.5米,冠幅32米,雌株,因其主干粗大,号称“七搂八拐棍”巨树,为河南省最大的一株古银杏树,也是全国五大银杏树之一。 银杏Cinkgo bilobaL,又名白果树、公孙树,银杏科银杏属植物,落叶乔木。自古为我国珍贵的园林绿化观赏树种。紫微宫古银杏为我国第三纪残遗物种,王屋山区独存此一株。据传此树为唐著名道士司马承祯所植。王屋山为中国道教名山。在唐代,这里曾是全国道教活动的中心场所,建宫立观,修道炼丹之风极盛,银杏也作为“圣树”广植于庙宇道观之中。河南地方志记载,“紫微宫在济源市西北一百里王屋山下,唐司马承祯栖真之所”。  相似文献   

2.
张凡 《广东园林》2008,30(3):8-11
分析了王屋山作为道教“天下第一洞天”的形成及演变过程,梳理了在“天下第一洞天”由中心模式向轴线模式转变过程中,道教及相关山水文化活动的发展及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3.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的《愚公移山》中所描述的王屋山位于济源市西北部,古属九州之中州,是我国古代九大名山之一,十大洞天之首,号称“天下第一洞天”,其中有奇峰秀岭三十八,神洞名泉二十六。碧波飞瀑八大景,洞天福地五奇观。踯躅于山涧野径,徘徊于碧水之间,感受道家精髓,王屋之神韵令人入浴仙风,如痴如醉!王屋山主峰天坛峰海拔1715米,高耸于太行山南端,有“太行之脊,擎天地柱”之称。它以主峰天坛峰为中心,居中而独高,向有“运日月以旋,衡地道纲维”的擎天柱之称。其后有五斗峰压阵,左右有日月二峰护卫,前有华盖峰开道…  相似文献   

4.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的《愚公移山》中所描述的王屋山位于济源市西北部,古属九州之中州,是我国古代九大名山之一,十大洞天之首,号称“天下第一洞天”,其中有奇峰秀岭三十八,神洞名泉二十六。碧波飞瀑八大景,洞天福地五奇观。踯躅于山涧野径,徘徊于碧水之间,感受道家精髓,王屋之神韵令人入浴仙风,如痴如醉!  相似文献   

5.
《国土绿化》2015,(2):35
<正>四川省成都市青城山半山腰的天师洞,相传为道教创始人天师张道陵修炼处,唐孙思邈、杜光庭亦相继来此修道,内有一株千年古银杏,高约37米,胸径245厘米,据传为1800年前张道陵亲手所种。古树树干苍古,虬枝四散,气势宏伟,腰身间钟乳(树笋)密集悬垂,色泽如碣石粗砺凝重,形态如槌、如笋、如锥,好像缓缓流淌的岩石粘液,似动非动,十分奇异。古银杏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承载,为青城山的"镇  相似文献   

6.
<正>太行、王屋山下。数亿年前,一条大河在这里起源,东奔大海。这条河,叫济水。济源也因为济水之源而得名。济源,自古就是道教圣地,为"天下第一洞天"。这里历来是仙客骚人云集之地,李白有诗曰:"山高水长,物象万千",白居易赞曰:"济源山水好,老尹知之久"。济源,隋开皇16年设县,1988年建市,1997年变为省直管市,是河南省18个省辖市之一,面积1931平方公里,人口72万,辖3个省级产业集聚区、11个镇、  相似文献   

7.
无言的丰碑     
正虎岭,是河南省济源市境内王屋山脉的组成部分。从济源市城区西行,入王屋山,虎岭堪称第一道门户。这里尚属王屋山脉的浅山区,虽不及王屋山主峰天坛极顶巍峨壮观,但那起伏的山峦,无论是远眺还是近观,林木森森,满目葱茏。倘若是在绿色的季节里,阳光下的山林,常常发出耀眼的绿光;风来时,林涛声声;雨来时,雨打树叶,时而啪啪作响,时而嘀嘀嗒嗒,就像大自然的琴师在弹奏优美的大森林交响曲。树木装点着层层叠叠的山峦,让这里处处充满了绿色之美。登临王屋山的游客路过这里,往往发出这样的惊叹:北方的山,能有如此植被,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8.
《绿色中国(A版)》2008,(Z1):58-58
<正>壶山森林公园位于武义县城西北部,与省道上(菱道)松(阳)线相临,西起石山里,东至发宝象龙塔,总面积为398.5公顷。壶山是武义县历史名山,清嘉庆《武义县志》载:"在县两二里,耸然。为县主山,上有潭水其状如壶,故名。"旧"武阳十景"中的"北岭松云"、"壶  相似文献   

9.
<正>陇县古称陇州,位于陕西关中西部,因地处陇山东阪而得名,系国家生态示范县、国家文化先进县、中国社火文化之乡、中国民间艺术文化之乡、中国核桃之乡。该县旅游资源丰富,西北内陆地区唯一具有欧洲风貌的高山草甸、国家4A级景区关山草原,丘处机创立道教龙门派的开宗修真之地、全国五大悬空道观之一、国家4A级景区龙门洞,西北养生第一谷、国家3A级景区西武当,佛道合一、混元天成的国家3A级景区雷音山,中国寻秦之旅目的地秦源文化产业园,有"东方阿尔卑斯山"之称  相似文献   

10.
天柱山度假村作为清江国家森林公园建设的第一个启动项目,1999年4月正式开业,揭开了长阳生态旅游的帷幕。距长阳县城三十公里的天柱山景区以天柱山之险,方山石林之奇,五僮山之幽,观坪之爽,刘坪之秀为特色。天柱山山顶石峰如柱、高耸云天,三座以石桥相连的孤峰上有始建于唐代兴盛于明清的道教建筑,是鄂西南地区著名的道教圣地,人称“中武当”。每逢过节,香客结伴上山登高朝拜,终日青烟僚绕,木鱼声不断,让你不登泰山也能领略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 当你驱车沿着盘山公路进入与“中武当”遥相对峙的天柱山度假村时,连绵的群山让你感  相似文献   

11.
<正>天师府坐落在鹰潭市贵溪市上清古镇东边,背靠西华山,南朝琵琶峰,门临泸溪河,依山傍水,气势恢弘。它是历代天师生活和祀神的风水宝地,是一座王府式的道教古建筑群。天师府内古树参天、绿荫如盖、环境清幽。古建筑群、古楹联、古石碑、古樟树,无不显示着这座道教祖庭丰富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天师府内数十棵古樟树是独具特色的景观。这些古樟树的树龄少则600年,多则800年以上,很多古树有几人合抱之粗。特别是那深藏玄机的7棵古樟树,竟然摆出了北斗七星之状,极富灵气,被尊称为"七星古樟",分别命名为  相似文献   

12.
福地说福     
“红树青山斜阳古道,桃花流水福地洞天。”每当人们伫立在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桃源县桃花源的桃花山牌坊门前,默诵着这幅著名的楹联,心底便像武陵溪奔涌着无穷无尽的幸福。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桃花源记(并诗)》问世以来,文以景传,景因文盛,文景融合,交相辉映。桃花源从此盛名远播,千古流传。唐末道教宗师杜光庭在《洞天福地记》中认为桃花源属天下三十五洞“白马浪光”之天,并享有四十六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是农历戊戌年,俗称狗年。在神州众多的风景名胜中,有不少以狗或犬命名的景观,狗年赏"狗"景,别有一番情趣。狗山,位于浙江省绍兴市皋埠镇,原名"犬亭山",又名"吼山"。经过千百年的石砍斧削和大自然的造化,形成了山奇、石怪、洞幽、水深的奇特自然景观,是绍兴石文化的杰出代表。其山形如狗,山间也有不少狗  相似文献   

14.
阳台宫古树     
<正>阳台宫位于河南省济源市城区西北30公里王屋山华盖峰南麓,因地处阳台而得名。阳台宫为王屋山著名的"三宫"之一,是唐朝著名道士司马承祯奉钦命所修建,坐落在华盖峰南麓的台地之上,背后天坛山,高高矗立,如同凤首,面前开阔的九芝岭,犹如凤尾,阳台宫正好处于凤背之上,被称为"丹凤朝阳"的风水宝地。阳台宫坐北朝南,依山而建,逐级递升,殿阁高低错落有致。阳台宫落成后,唐玄宗御笔亲题匾额"寥阳殿",五代  相似文献   

15.
大龙山曾为皖之镇山,其脉始自潜山县境的公盖山,由西向东逶迤而至,屹立于长江北岸,古城安庆之北,横跨怀宁、桐城、安庆市郊的三个县(市、区),方圆50平方公里,绵亘如龙,故名大龙山.  相似文献   

16.
古田山断想     
古田山地处浙西开化县苏庄镇,距县城 50公里。《广屿》记载“古田名山为东南之名胜,为七十二洞天之一也”。 因喜弄文墨,又长期工作生活在本县,有幸与古田名山结缘,成为名山之常客。本应为古田山写点文字,却因太熟太爱之故,把本该存心的诗情画  相似文献   

17.
石门山原名龙门山,也叫云山、云亭山,因两山对峙如石门,俗称石门山。风景区位于北京怀柔区雁栖湖北12公里处,占地面积5000亩,景区内山奇石怪,四季泉水潺潺,瀑布从天而降,流水飞泻,气势磅礴。又有独特的石门洞、雷劈崖、铜山铁壁、姐妹泉等自然景观。沙河从景区内穿过,形成几千米的水面,可供游人戏水、荡舟、垂钓,是融水山为一体的自然风景区。山中各种树木多达33科146种,形成了石门山独特的"天然氧吧"。石门山是一座看不透的山,壮美的自然景观、丰厚的人文底  相似文献   

18.
正江西庐山三宝树景区有3株婆娑的古树:两株柳杉、一株银杏。三树凌空耸立,身躯粗大挺拔,气势雄伟。三树盘根错节,枝繁叶茂,纵横交攀,遮天蔽日,显得尤为肃穆。"三宝树"的来历,有说因这3株树长在黄龙寺山门前,有"庙堂之宝"的美誉,故名"三宝树"。还有传说是因为这些树是佛门弟子所植,佛门弟子又称三宝弟子(佛、法、僧为三宝),故名"三宝树"。再有一个说法,"三宝树"得名于《徐霞客游记》,"溪上树大三人围,非桧非杉,  相似文献   

19.
夏日冰景     
神农架冰洞:巫溪冰洞:赐儿山冰洞:五峰山冰穴:林州冰冰背:白山冰洞:翠华山冰洞:炎山冰洞:位于湖北省神农架林区。置身于冰洞,只见洞顶挂满冰凌、冰帘;洞壁遍缀冰柱、冰烛,地上也结着厚厚的一层冰。令人称奇的是,洞外天气越热,洞内结冰越厚。位于三峡地区的巫溪县红池坝划场南面  相似文献   

20.
雁荡无荡     
戎玉 《森林与人类》2002,22(9):32-33
上下雁荡山,好像是深入过去的拔涉。过去到现在,长达亿万年,这里展现着一幅水墨淋漓的山水长卷。走进卷首,第一眼瞥见那个“接客僧”———雁荡山大门口的一座奇异的山峰。他从云雾缭绕的群山中走出来,披一身袈挲,光秃着头,两手作揖,虔诚地把我们一行接入山中。雁荡山据说有120峰,如骈笋,如挺芝,如笔之卓立,如剑之出鞘,如帆之远扬,如旗之乍展,如玉女之晨妆,如老妪之提携,如牛之望月,如龟之蛰伏……峭立亘天,绝不雷同,而且步移形换,妙趣无穷。就起,中间有隙,至顶又合拢形如合掌,称为“合掌峰”。至夜,站在峰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