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2 毫秒
1.
一、寄主及危害松纵坑切梢小蠹虫Blastophagus piniperda L.(以下简称小蠹虫)过去在章古台地区没有。七四年搞基建,从外地运进松木,把该虫也带来了。本地樟子松、油松等,皆受其害。主要危害松梢和健康树干基部;而病腐木、枯立木、弱衰木受害更甚,因成虫在其上繁殖.成虫补充营养期,危害新梢,被害梢枯黄,内部被蛀空,易风折,影响树木生长和长成良材。  相似文献   

2.
在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采到小蠹虫29种,隶属4亚科15属,其中红松根小蠹Hy-lastes plumbeusBlandford、东北四眼小蠹Polygraphus sachalinensisEggers、中穴星坑小蠹Pityo-genes chalcographasLinnaeus、落叶松八齿小蠹IpssubelongatusMotschuleky、六齿小蠹I.acuminatusGyllenhal等为优势种,主要危害衰弱木、濒死木、枯萎木及风倒雪压木等,少数种类如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 Linnaeus、黄须球小蠹Sphaerotrypes coimbatorensisStebblng等危害健康树木。不同海拔高度及不同类型的林分中,小蠹虫的种类存在明显差异。及时清除、集中处理风倒木是控制虫源,减轻危害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针对太原市油松大面积发生以红脂大小蠹为主的小蠹虫危害问题,研究其综合防治技术。观察了几种小蠹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分析了小蠹虫发生的原因,研究了以测报、强制检疫、养管措施为主,"药陶土"涂干、药剂喷冠、土壤杀虫、设饵木、生物防治为辅的防治技术,收到良好效果,尤其是"药陶土复配水溶胶"物理隔层涂干技术为植保技术开辟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光臀八齿小蠹(Ips nitidus Egg.)属鞘翅目小蠹虫科,是危害祁连山林区主要树种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 Kom.)的优势先锋虫种,对水源涵养林威胁极大。 1971年至1975年祁连山北坡后山寺大隆林区,随着择伐作业的开展,因木材调运不及时,长期存放山楞(林缘和空地),林场清理差,冬季修路炸伤树木等原因,在17000亩作业区上小蠹虫全面发生,有的地方业已成灾。据调查,现已发现九种小蠹虫,其中以光臀八齿小蠹危害严重,被害率占虫害木76%,侵害健康木(未发现其他虫种侵入)后,1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小蠹在青海省天然针叶林区内,尤其是隆务河流域危害较重。要及时控制小蠹在青海省以云杉为主的天然针叶林内发生危害蔓延的趋势,搞清小蠹虫优势危害种、生活习性、危害特点、形态识别特征等尤为重要。小蠹虫体型较小,种、属特征很难区分。作者利用11种小蠹虫的形态特征、产卵方式、坑道特征、坑道内雌雄比、危害特点、危害树种等规律性特征区分小蠹虫种类,在实践当中尤为适用。  相似文献   

6.
关于小蠹虫的防治策略及研究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蠹虫是世界性大害虫 ,特别是对松树危害极大 ,猖獗时常可造成林木成片枯死。其生活隐蔽 ,繁殖迅速 ,在造成林木枯萎前不易被人们发现。但衰弱木及某些种类的性外激素对其有很强的吸引力 ,诱集效果显著 ,可作为重要的监测手段。该虫主要发生在立地条件差、林地卫生条件不好或由其它各种原因导致树木生长衰弱的林分。因此 ,其预防措施主要是选用良种壮苗 ,进行适地适树营造混交林 ;加强监测 ,及时消灭虫源基地。其防治策略及研究发展方向应向以生态管理为基础 ,以生物防治为主导的综合治理方向发展 ,方能达到可持续控制小蠹虫对林木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小蠹虫信息化合物作用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蠹虫具有复杂的种间和种内信息化合物,其主要作用是调节和控制对寄主树木的选择、入侵及危害,进而调控小蠹虫在森林生态系统内的种群密度和生态分布。本文简要概述了信息化合物在小蠹虫寄主选择、入侵、定居、繁殖等一系列行为中的作用,并进一步阐述了小蠹虫寄主选择理论,重点阐明了寄主与非寄主植物挥发物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落叶松八齿小蠹虫分布于我国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西、云南、河北等地,主要危害落叶松,在红松和云杉也有发现。一般侵害伐倒木,严重时也危害健康木。  相似文献   

9.
松纵坑切梢小蠹和横坑切梢小蠹在云南松蠹害木上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经对36株蠹害木作解析,发现纵坑、横坑切梢小蠹虫在云南松蠹害木上的虫种分布、虫口密度,因危害程度——枯萎木、濒死木和树木部位不同而异。林内衰弱的松树先受纵坑切梢小蠹的侵害,导致松树成片枯死主要是后来侵害的横坑切梢小蠹虫。  相似文献   

10.
松皮小蠹(Bark beetles)是世界性大害虫,是对森林危害十分严重的重大害虫类群之一。由于小蠹虫具有个体小、生活隐蔽、繁殖迅速、扩散蔓延快等特点,对其监测和有效防治一直是我国森林保护和害虫防治中的难题。研究寻求经济有效、生产适用、环境友好的防治小蠹虫新技术十分迫切,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1987年大兴安岭“五·六”特大森林火灾损失惨重,其中火烧枯死木总蓄积约5500万立米,可利用的蓄积约3000万立米,能作为商品材外销的约2300万立米。由于过火林地上存有大量的火烧枯死木及长势衰弱的中、轻度火烧木,为蛀干害虫的发生和为害提供了有利条件。据1987年7月及10月两次调查,已有大黑天牛、云杉小黑天牛、云杉花天牛、落叶松八齿小蠹虫、松十二齿小蠹虫、落叶松黑小蠹、中央星坑小蠹、西伯利亚吉丁虫、针叶树吉丁虫等10余种蛀干害虫侵入危害,受害率20%左右,如不采取相应措  相似文献   

12.
<正> 橡胶树小蠹虫是胶园常见重要害虫之一。近年来,我场的开割胶园因受小蠹虫钻蛀而导致胶树死亡的现象相继发生,危害逐年加重,局部林段已形成重虫害区,被虫蛀死亡的胶树达5%以上,给生产造成较大损失。为了掌握橡胶树小蠹虫种类、危害现状,为今后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1992年,我场结合热作病虫害普查工作,对橡胶树小蠹虫进行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13.
小蠹虫是针叶树木的重要害虫。为减轻或避免小蠹虫的危害,针叶树木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步发展形成了由原生性防御和诱导性防御构成的特定抗御体系,最终在与小蠹虫的竞争中获得了一席之地。文章综合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对针叶树木防御体系的基本特征、产生机制及其生态学功能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4.
国外借鑑     
对北欧经济起重要作用的森林,近十年来遭到害虫的严重为害,1969年秋,一场大风使大片森林风倒,由于面积较大,不能及时清理,这些倒木遭到小蠹虫的严重为害。开始用DDT等杀虫剂进行防治,1975年瑞典政府禁止使用DDT后改用六六六,但这种药剂除杀死小蠹虫外,还能杀死其它昆虫。对小蠹虫的传统防治方法是在冬末伐倒老树留在林中,待气温上升到18℃时,小蠹虫就会爬上倒木,然后将倒木及时运出消毁,用这种方法杀死小蠹虫成  相似文献   

15.
地理信息系统与森林病虫害管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输入、存贮、管理与分析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的计算机系统。该文主要介绍GIS的基本组成与功能以及它在舞毒蛾、黄杉毒蛾、卷叶蛾、小蠹虫等森林病虫害管理中的应用。GIS目前用于监测害虫扩散,分析病虫的分布、发生暴发与生境的关系,预报和评估病虫危害区域及危害程度,建立害虫防治决策模型,决策支持系统和规划害虫防治活动等。  相似文献   

16.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输入、存贮、管理与分析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的计算机系统。该文主要介绍GIS的基本组成与功能以及它在舞毒蛾、黄杉毒蛾、卷叶蛾、小蠹虫等森林病虫害管理中的应用。GIS目前用于监测害虫扩散,分析病虫的分布、发生暴发与生境的关系,预报和评估病虫危害区域及危害程度,建立害虫防治决策模型、决策支持系统和规划害虫防治活动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园林绿地面积快速增加,园林植物越来越丰富,蛀干害虫危害也随之增多,较为常见的有云斑天牛、光肩星天牛和桃红颈天牛等天牛类,以及小蠹虫等蠹虫类,还有鳞翅目的小卷蛾、透翅蛾和木蠹蛾等.因蛀干害虫活动较为隐蔽,在幼虫危害期很难确定其具体种类.该文以黄梅县城区及周边地区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观察及...  相似文献   

18.
丁玉宁 《中国林业》2009,(11):48-48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林果业的发展,果农大面积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各种杏子,小蠹虫对杏树的危害也呈上升趋势,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杏园,杏树死亡率高达91.3%。为科学防治,控制虫害发生蔓延,笔者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对小蠹虫的发生危害进行设点观察,详细了解了杏树小蠹虫的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并制定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板栗枝干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西安市危害板栗枝干的害虫进行了调查研究,列举了板栗的主要枝干害虫--栗绛蚧、栗链蚧、淡娇异蝽、小蠹虫、天牛、咖啡木蠹蛾和粟透翅蛾的危害症状及生物特征,并针对其发生特点,提出预测预报、营林措施、药剂防治等防治技术,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纵坑切梢小蠹虫是云南松林的主要蛀干性害虫。小蠹虫传播速度快,危害大。1974年,昆明市局部地区的云南松遭小蠹虫危害,1982年全市10个郏区县的73个办事处和11个国营林场的云南松遭小蠹虫危害,受害面积达5万多亩。1988年,全市小蠹虫危害面积达20多万亩。面对来势凶猛的小蠹虫危害,人们束手无策,致使昆明近郊五、六十年代营造的一代云南松人工林几乎全部毁灭。进入80年代以来,昆明市林业局在有关科研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