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适合铁路行业主体工程、临时附属工程以及绿色通道建设过程中的各种生物防护措施简要分析,结果表明,铁路工程采取生物措施防护效果明显,不仅能够有效减少铁路施工、运营期的水土流失,改善铁路沿线的生态环境而且还美化了线路两侧的景观。  相似文献   

2.
青藏铁路南山口段风沙灾害防护体系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铁路受到风沙灾害的严重威胁,得到世界范围的热切关注。为构建科学高效的青藏铁路风沙灾害防护体系,以风沙灾害典型路段—南山口段为研究对象,基于风沙灾害防护体系的野外调查,开展风洞模拟实验。研究结果显示:1)铁路路基是阻碍风沙运动的重要障碍物。风沙流遇阻抬升在路基迎风侧坡脚形成低速区,造成坡脚积沙;风沙流集流加速在路基迎风侧路肩形成高速区,造成路基风蚀。2)在当前防护体系中,第2、3道PE网栅栏防护效果较差,其积沙量仅占总积沙总量的2.42%和0.42%。轨枕栅栏防风阻沙效果较好,但其积沙压力较大,且与铁路距离较近,存在危害铁路运行的潜在风险。3)建议在铁路上风向增设高立式栅栏,将防护体系宽度增加至300~500 m,以利于将沙物质阻截在防护体系外缘;建议缩短PE网栅栏间距以持续降低风速,增强其阻沙效果。本研究可为青藏铁路风沙灾害防护体系建设与优化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植物在高速公路边坡防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高速公路的建设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植物应用于边坡的防护和绿化是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公路生态环境、减少生境片段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简述了边坡防护的三种方法(工程防护、生物防护、工程结合生物防护),重点介绍了植物在高速公路边坡防护中的作用。讨论了三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并阐述了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后期管理。同时,还提出了植物配置、景观设计中应遵守的一些原则,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将随着更多的高速公路、铁路、电力、煤矿、输变电等项目增长而加剧,若不采取必要、有效的防护措施,将破坏生态平衡,严重影响居民生活环境。本文对山区铁路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进行分析预测,探讨山区铁路建设水土流失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晋陕蒙接壤地区气候多变,地貌复杂,在该地区实施的铁路建设项目一般要横跨多种地形地貌区,加之铁路建设工期长,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比较复杂,若防护不当不仅影响工程建设,而且危及铁路的安全运营。分析了晋陕蒙接壤地区铁路建设造成水土流失的特点及危害,阐述了水土保持在铁路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并针对水土流失特点及危害进行了相应的防护措施设计。  相似文献   

6.
[目的]减轻西北地区高速铁路车站片区建设过程引起的水资源矛盾问题,实现铁路车站片区雨水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高速铁路绿色施工。[方法]以甘肃省兰州市西客站为研究对象,采用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研究了传统开发下的雨水径流效应,并对采用生物滞留池、透水铺装、绿色屋顶及生物滞留池+透水铺装+绿色屋顶组合措施方案3种低影响开发(LID)方案进行了模拟。[结果]不同LID措施均能有效削减径流总量、洪峰流量、溢水量及延后峰现时间,其中组合LID方案的控制效果最佳,对洪峰流量和径流总量削减率高达75.9%和41.6%;透水铺装和生物滞留池对洪峰流量和径流总量的削减效果较显著;绿色屋顶单独铺设时,雨洪控制效果较差。[结论]合理采用LID措施可以有效地实现雨水的可持续管理,减小铁路车站片区的洪涝灾害。  相似文献   

7.
大量生产建设项目的不断开工建设及投产和使用,对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其建设过程中若防护不到位则会产生大量新的水土流失,尤以线型工程如铁路、公路等的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影响最大。在阐述开展线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研究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在线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上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线型生产建设项目防治措施体系研究应包括的主要内容,以及采取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8.
以青藏铁路格唐段为例分析了高原地区铁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即:植被破坏、生态用水阻隔、野生动物及冻土环境影响,从生态防护与生态恢复两个方面阐述了生态恢复有关技术原则。  相似文献   

9.
正为全面落实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建设生态文明太焦铁路,11月25日至26日,大西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在长治市组织举办了新建太原至焦作铁路水土保持工作业务培训。太焦铁路全体参建单位及水土保持监理、监测等25家单位60余人参加了培训,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和黄河水利委员会派员参加。培训中,参加人员:一是系统学习了水土保持法律、法规,水利部近期出台的有关水土保持管理规定和  相似文献   

10.
工程防护体系建设是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之一。在详细分析黑牛河流域自然及水土流失概况的基础上,研究探讨了该流域水土保持防护工程体系建设,提出了水土保持防护工程体系的标准和设计规则,并对其防护体系进行了可持续性评价,认为该流域水土保持防护工程体系已初步建立,而且发挥作用,水土保持产业形成,生态经济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秀山县乌杨公园建设用地的乡土资源,是自然赐予设计者的财富,同时也是设置的难题,寻找对生态环境保护、场地特征重现的有效设计手法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设计者着力于对现状宝贵的乡土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使其成为设计的天然元素,构建公园绿带生态防护、绿色漫步系统两大体系,为游人与居民营造绿色、自然、野趣的休憩环境,进而成为梅江河边生机盎然的城市节点。  相似文献   

12.
在碳中和的指导目标下,建设项目除了要在生产运行中减污降碳,还要将二氧化碳进行收集和消纳。在固碳环节中利用生物固碳是最为绿色环保的一种碳中和方式,建设项目在进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过程中,除建设水土保持工程设施外,还会建设防护林木等生物措施,在防风固沙的同时提高生物和土壤固碳能力,在减污降碳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矿山开采类项目为例,分析了项目建设水土保持中的碳汇途径,为水土保持工程降碳固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万彩兵 《中国水土保持》2014,(3):F0002-F0002
<正>云贵鄂渝水土保持世行贷款/欧盟赠款项目于2006年9月启动实施,2012年完工,项目建设达到了世行及中方设计的预期目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2年5月,项目顺利通过了世行组织的验收评估,世行对项目实施工作给予了满意的评价。6年来,项目对181条小流域因地制宜地配置工程措施、植物措施,能源替代措施和农业耕作措施,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形成完整的坡面水土流失防治体系、生物防护体系、沟道防护  相似文献   

14.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可以解决由城市化引发的诸多环境问题,但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要的大量土壤资源却很匮乏。人工技术土壤(Constructed Technosols, CT)是利用有机和无机固体废弃物创造的用于种植植物的新土壤,可通过调整组成材料和配方满足不同的植被类型、土地用途和立地条件等要求,最终回归城市,用于绿色基础设施建设。CT可同时缓解大量城市固废的处置难题和解决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土壤缺乏问题,具有低碳、低成本、低影响的特点,还可产生经济效益。本文主要从CT对植物生长、碳捕获、生物多样性保护、径流污染物滤除方面的作用和人为生物调控方面介绍了CT的研究现状及在我国的应用潜力,并对CT的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一些CT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建议。旨在推动城市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和绿色基础设施低碳发展,增加城市碳固存,改善城市地区生态环境和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相似文献   

15.
陈志学 《水土保持通报》1997,17(6):23-27,32
该文从水土保持工作的目的性这一角度认为,一个比较完整的小流域水土保综合防护体系应由植被建设,径流调节,预防监督。经济开发四个方面构成,它们之间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在小流域综合治理,构成一个有机的防护整体。  相似文献   

16.
柠条塔煤矿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柠条塔煤矿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扰动地表、重塑地貌、产生水土流失的特点,以及在建设和试运行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防治实践,结合项目区气候条件、土壤植被状况,将矿区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划分为工业、民用建筑场地防护体系,边(滑)坡防护体系和防洪、排水防护体系,并根据各自的水土流失特点以及措施配置、服务功能和立地条件的差异,进行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布设。通过措施体系的合理配置,不仅重新塑造了项目区地貌生态景观,而且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建立了现代生态文明矿区的水土保持措施体系。  相似文献   

17.
在论述罗源县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按照建设绿色海峡西岸的要求,根据生态功能与绿化美化相结合的原则,提出了罗源县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内容和技术措施,并进行了效益评价。  相似文献   

18.
研究和分析了半山半沙地区建设生态农业,实施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取得的成效,阐明了山区修建“围山转”水平沟和沙区营造速生丰产林,护岸林及农田防护等配套生态工程建设是治山改沙的有效途径,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从规范落实各阶段水土保持程序、加强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建立健全内部管理体系、加强合同及协议管理、强化水土保持工作考核及责任制、多渠道加强施工过程监管等方面总结总结了铁路建设环节水土保持工作的若干管理经验,为铁路建设过程中的水土保持管理提供可借鉴经验与启示,促进铁路建设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我国防护林体系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概要论述了生态控制系统工程学的理论与实践,指出生物科学研究从微观上是探索生命的奥秘,从宏观上是研究如何控制和利用生态系统;并阐明了该系统相应的“黑箱结构”、“瞬时模式”、“生物生产单元”之间的机理以及进一步把我国防护林体系建设引向现代科学轨迹的现实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