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医大师孙光荣临证58载,认为"随证治之"是对中医治法的高度概括,是针对"观其脉证"获知的"主证"知犯何逆"把握的"主变"而抓的"主方",对如何择用有效方药"随证治之"进行深入探索,将自身多年临床经验总结成歌诀,并阐发其内涵,对于从事中医临床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系统介绍孙光荣教授有关“中医优势病种”的论述。“中医优势病种”是指中医治疗疗效确切、药物毒副作用相对较小的病种;或西医治疗尚未有好方法、好疗效,但中医却能明显改善某个症状的病种;以及艾滋病、非典等传染性疾病。“中医优势病种”主要包含病毒感染性疾病、功能失调性疾病、疾病缓解期或慢性期、原因不明的各类疾病、病情复杂的疑难杂症以及疾病的综合调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国医大师孙光荣认为“知犯何逆”是对疾病辨证过程的高度概括,结合个人临床经验以歌诀形式阐述其内涵:主证切入莫彷徨,首先明辨阴与阳;表里要辨脉与舌,寒热要询便与汗;虚实须问眠纳泄,痛问喜按不喜按;逆顺必观纳和出,生死凭脉看神光;脏腑经络与时令,新病旧疾细参详;风寒暑湿燥火虫,痰瘀郁毒食性伤;审症求因明主从,知犯何逆必显彰。  相似文献   

4.
实现中医药学的继承与发展,需要明晰中医药学的优势。针对这一问题,国医大师孙光荣将中医学的优势总结为六个方面,即临床疗效确切、用药相对安全、服务方式灵活、费用相对低廉、创新潜力巨大、发展空间广阔。  相似文献   

5.
国医大师孙光荣认为当前中医临床面临六大主要难题:一是诊断指标自身客观化、精细化、标准化困难;二是临床路径、治疗方案规范化、标准化困难;三是治疗方剂格式化、剂量标准化困难;四是临床用药优选困难;五是临床疗效的评定客观化、标准化困难;六是中医药学国际化困难。孙教授认为,中医的标准化应该是在中医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约定俗成,公认推行。  相似文献   

6.
国医大师孙光荣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临床家和中医药文献学家。孙教授认为中医药学的特色体现在五大方面,即个性化的辨证论治、调治求衡的防治原则、人性化的治疗方法、多样化的干预手段以及天然化的用药取向。本文通过整理和阐发孙教授的理论观点,以期进一步把握中医学本质与内涵特色。  相似文献   

7.
中医经典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是中医名家实践经验之结晶,乃中医之根本、中医之灵魂。学习经典,传承经典是中医学子之责任,而学习中医、传承经典最终要回归临床,服务临床。孙光荣教授创造性、总结性提出经典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效结合要"熟读经典挈其纲,点睛之语切莫忘;运用重在明思路,不在一药与一方;娴熟一部常为用,各家学说时可参;典型医案明经义,临证心得自显彰",对培养中医人才和发展中医药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国医大师孙光荣认为医案是医家临证的第一手资料,中医名家的辨证论治及其学术思想都具体体现在医案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地位。中医医案不同于病历,病历是基础,医案是在病历基础上的升华。医案必须具备以下七大要求才能凸显中医特色优势:首重选题第一宗,疑难少新怪简凶;疗效确切资料齐,引经释义意涵宏;提要突出真亮点,案体叙述莫相冲;重点凸显辨治难,方药精准要注重;证候变化述亦变,变中要显思辨功;全案精华是按语,千锤百炼莫放松;心得启迪显特色,一个亮点全案红。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学分属于不同的医疗体系,认识其差异,有利于寻求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和交融的契合点,从而促进医学的发展。国医大师孙光荣通过系统的对比,得出两者之间在学科属性、医疗模式、诊疗思维、发展特点、治疗特点五个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从学科属性而言,中医学具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西医学则属于单纯的自然科学;从医疗模式而言,中医学为整体医学模式,西医学为生物医学模式或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从诊疗思维而言,中医学是包容性思维,主张非定点清除致病因子,西医学则是对抗性思维,主张定点清除致病因子;从发展特点而言,中西医学呈现出起点高、发展慢与起步晚、发展快两种截然相反的状态;从治疗特点而言,中医学以"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与"中和"为特点,西医学则强调数据支持,临床路径、介入和干预。  相似文献   

10.
国医大师路志正精通中医典籍,熟悉各家学说,擅长治疗中医内科疑难杂症。本文从运用经典理论、经方、各家学说、中医药现代研究成果、民间单验方,整体辨证观和调理脾胃等方面阐述了路志正治疗疑难杂症的思路和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1.
未病观是国医大师孙光荣教授中医临证四大核心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内容,具体有不同的方法,《黄帝内经》从宏观上给予了指导,即“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孙教授的养生总则是“合则安”;养生要诀是“上善、中和、下畅”;养心法则是:“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推崇的养生方法是干祖望教授提出的:“童心、蚁食、猴行、龟欲”。具体操作方法有顺应自然、修心养性、护肾保精、运动锻炼、调摄饮食、针灸推拿、服用药物以养生,避其邪气以防病等。  相似文献   

12.
对于清代的节烈观,史学界普遍存在两种看法:1、清代节烈较之前各代有着空前的发展,并达到顶峰。2、究其原因是统治者及整个社会对宋明理学的空前追捧,即"理"的禁锢。其实清代的节烈现象是很复杂的,以上两点只是主流,在主流之外还存在大量再嫁现象,影响节烈的因素也并非仅有"理"一种,还有许多因素使得寡妇们甚至于统治者们对此问题表现出相当矛盾的态度,这些因素我们可以将其总结为"利"。本文将从统治者,寡妇、婚姻双方家族及社会舆论三个方面探讨清代节烈观在"理"与"利"斗争中所呈现的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13.
在君臣关系上,先秦孟子主张德高于位,东汉赵岐虽未能继承孟子衣钵以德抗位,却也守道不违,守住了人臣的基本原则。而至南宋朱熹在吸纳与反省宋代《孟子》议题的时候,再次开掘和彰显仁义道德本真,以德抗位的人臣之本也自东汉赵岐之后得以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