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黄条魳(Seriola aureovittata)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黄海北部沿海捕获的野生黄条(Seriola aureovittata)为实验材料,经过体内注射植物血球凝聚素(PHA)和秋水仙素,取头肾细胞,经空气干燥法制片,Giemsa染液染色后,观察黄条的染色体核型和特征.本研究分析了21条黄条的80个中期染色体核型,结果显示,黄条核型有48条染色体,2n=48占所观察分裂相的比例是81.25%;第1对染色体有次缢痕和随体.核型公式为2n=48=6sm+4st+38t,其染色体臂的数量为54,单倍体染色体总长度约为51.97 μm.黄条染色体核型比较独特,具有3对亚中部染色体和2对亚端部染色体;不同于以往报道的其他属鱼类的染色体核型特征.通过比较分析认为,黄条为进化上的高位类群中的特化类群.本研究为属鱼类的细胞遗传学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并为黄条种质资源保护及未来人工养殖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了全面认识黄条(Seriola aureovittata)生物学特性,利用传统测量方式、框架测度法、几何形态测量法和解剖学方法,观察和测度了其外部形态特征、可量与可数性状及内部结构特征,并模拟构建了黄条形态性状度量框架图.观察了黄条不同部位鳞片和耳石形态特征,比较了各形态度量性状的比值关系,发现全长与体长比值、下颌长与上颌长比值、尾柄长与尾柄高比值变异较小,表明这些性状关联密切.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黄条全长(TL)与体重(BW)之间的关系模型:BW=2.1652TL2-140.35TL+2479.9 (R2=0.9812),体高(BH)与体重间的关系模型:BW=0.7575BH30059(R2=0.9816).研究分析表明,在黄条的12个可量形态性状中,除眼径外的其他11个形态性状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通径分析进一步揭示了体高和体长性状是影响体重的2个关键因素,其对体重的决定程度分别达41.34%和13.11%,它们对体重的共同决定程度达42.88%.本研究观察描述了黄条内部结构特征,其比肠长为0.62-0.69,脊椎骨数量为23-25,总出肉率可达75%.本研究结果可为黄条种质判别、系统分类及人工繁育与养殖技术开发提供形态认知依据.  相似文献   

3.
4.
裸盖鱼(Anoplopoma fimbria)肌肉的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生化方法对裸盖鱼肌肉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裸盖鱼水分含量为69.92%,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和总糖含量分别占肌肉湿重16.48%、10.64%、1.69%和1.27%.裸盖鱼肌肉(干样)中含有17种氨基酸,总量为43.81%,其中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比值(WEAA/WTAA)为40.68%,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WEAA/WNEAA)为81.74%,符合FAO/WHO 的理想模式;肌肉氨基酸的支/芳值(BCAA/AAA)为 2.51,接近人体的正常水平;鲜味氨基酸总量(FAA)为 16.94%,占氨基酸总量的 38.67%,高于我国北方主要海水养殖品种;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胱氨酸+蛋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76.35,属于氨基酸较为平衡的鱼类.裸盖鱼肌肉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UFA/SFA)为 2.81,脂肪质量较高.此外裸盖鱼肌肉营养元素丰富,P和Zn含量较高,并富含VA、VB6和VB3.分析认为,裸盖鱼肌肉呈味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维生素含量丰富,味道鲜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5.
大口黑鲈肌肉营养成分分析及营养评价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对三种不同来源(人工配合饲料饲养、冰鲜下杂鱼饲养和野生捕捞)的大口黑鲈成鱼的含肉率、肌肉中的水分、蛋白质、脂肪、灰分含量和氨基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与完全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的中国花鲈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三种来源的大口黑鲈蛋白质含量在17.97%~20.15%,脂肪含量在0.81%~6.41%,灰分含量1.24%~1.41%,水分含量72.12%~79.98%,肌肉中17种氨基酸总量为14.19%~16.47%,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4%以上,表明大口黑鲈肌肉蛋白是一种优质蛋白源。使用人工配合饲料饲养的大口黑鲈与使用冰鲜下杂鱼饲料饲养的大口黑鲈其肌肉营养成分以及氨基酸组成相差不大,但含肉率存在很大差异,人工配合饲料饲养、冰鲜下杂鱼饲养和野生捕捞的大口黑鲈含肉率分别为74.27%、64.86%和62.71%。而全部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的中国花鲈含肉率为72.53%,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都高于三种来源的大口黑鲈。  相似文献   

6.
美济礁附近海域3种金枪鱼肌肉成分检测与营养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中国南海美济礁附近海域大目金枪鱼(Thunnus obesus)、蓝鳍金枪鱼(T.thynnus)、黄鳍金枪鱼(T.albacares)的营养成分与营养价值,该研究采用国标法检测了3种金枪鱼的水分、蛋白质、灰分、脂肪酸和氨基酸成分及其结构,并进行营养评价.结果显示,3种金枪鱼中黄鳍金枪鱼蛋白质含量最高,蓝鳍金枪鱼...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集了华南地区五个鲤亚科鱼类种群:华南鲤的广东珠江种群、广东榕江种群和海南万泉河种群,以及三角鲤(广西西江)和须鲫(海南万泉河),测定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和水分的含量,以期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价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五个种群的肌肉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分别在17.11%~17.84%和2.09%~2.81%之间,其中均为须鲫最高(P0.05);粗灰分在1.34%~1.45%之间,水分含量在78.70%~80.30%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性。由此可以推测须鲫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具备推广养殖和培育良种的潜力,可以尝试进行人工繁育和养殖。  相似文献   

8.
采用常规生化分析方法对莱氏拟乌贼(Sepioteuthis lessoniana)肌肉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在肌肉湿样样品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和总糖的含量分别为76.10%、19.01%、1.20%、1.71%和1.98%。肌肉中共检测出18种氨基酸,占干样品的64.65%,氨基酸含量丰富;必需氨基酸(EAA)含量达到22.97%,与氨基酸总量(TAA)和非必需氨基酸(NEAA)的比值分别为35.53%和69.42%,氨基酸组成比例适宜;4种呈味氨基酸总量达25.02%,味道鲜美;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胱氨酸+蛋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68.02,氨基酸组成较为平衡;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分别为43.02%、6.59%和42.39%,PUFA含量较高,其中,EPA+DHA的含量达32.64%,对人体有较高的保健价值;此外,莱氏拟乌贼肌肉中含有丰富的K、Zn、Se等矿物元素和B族维生素。本研究表明,莱氏拟乌贼肌肉的营养成分全面、营养价值高,是一种优质水产品。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认识和评价黄条鰤(Seriola aureovittata)的营养与食用价值,本研究测定了其肌肉中的水分、蛋白质、粗脂肪、灰分、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质等成分,并对其养殖及野生个体的肌肉营养成分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黄条鉚肌肉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丰富,完全符合FAO/WHO推荐的理想蛋白质标准,是一种优质蛋白供给源。根据AAS和CS分值,黄条鉚肌肉的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第二限制氨基酸为缬氨酸。黄条鉚肌肉的脂肪含量高于三文鱼(Salmo salar)、金枪鱼(Thunnus thynnus)、石斑鱼(Epinephelus sp.)等,且肌肉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值较高,特别是EPA+DHA的含量高,具有较优的口感鲜度和较高的营养价值。另外,黄条鉚肌肉中含有多种机体新陈代谢所需的矿物质,经常食用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水平。比较发现,养殖黄条鰤较野生黄条鉚具有相对较高的脂肪含量和较低的水分含量,比能值(EP)分别为13.44 kJ/g和8.68 kJ/g,其他营养成分无显著差异,表明养殖与野生黄条鰤肌肉营养价值相似。综上所述,黄条鉚肌肉蛋白质和脂肪质量较高,口感鲜美,营养成分丰富,是一种值得大力开发养殖的海产经济鱼类。  相似文献   

10.
克氏原螯虾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常规方法对克氏原螯虾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分别占鲜重的18.02%、2.05%;其蛋白质中含17种氨基酸,总量为17.13%,其中有8种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8.86%.鲜味氨基酸占35.26%,必需氨基酸的比例超过FAO/WHO的标准;第一限制氨基酸是蛋+胱氨酸,第二限制氨基酸为缬氨酸;对脂肪酸的分析测得有15种脂肪酸,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占43.40%,EPA+DHA为3.69%.  相似文献   

11.
利用2b-RAD技术对119尾黄条[鱼师](Seriola lalandi)个体进行测序,共获得黄条[鱼师]SNP分子标记26665个,对黄条[鱼师]个体的体质量和全长这2个重要生长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筛选与体质量和全长性状相关的SNP位点和候选基因。结果显示,黄条[鱼师]体质量性状中共筛选到17个体质量显著关联的SNP位点,找到17个可能的候选基因,全长性状共筛选到12个潜在显著关联位点,找到12个可能的候选基因。利用KEGG数据库对可能的候选基因进行Pathway分析,得知候选基因主要参与了细胞或组织生长发育相关的代谢通路调控过程,可能是影响黄条[鱼师]生长性状密切相关的重要候选SNP位点和功能基因,结果可为今后黄条[鱼师]种质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育种提供遗传信息资料积累。  相似文献   

12.
白介素-1β是一种典型的促炎细胞因子,参与调控免疫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过程。本研究从黄条鰤(Seriola aureovittata)中鉴定到2个白介素-1β分子(分别命名为SaIL-1β1和SaIL-1β2)。SaIL-1β1全长cDNA序列为1 292 bp,开放阅读框长度为828 bp,编码275个氨基酸;SaIL-1β2 cDNA序列为1 337 bp,开放阅读框长度为960 bp,编码319个氨基酸。SaIL-1β1和SaIL-1β2编码的蛋白均含有IL-1保守的结构域和12个β折叠,具有结构上的保守性。组织表达分布显示,SaIL-1β1在头肾中表达量最高,脾脏和肝脏次之;而SaIL-1β2在鳃中表达量最高,头肾和脾脏次之。脂多糖(LPS)刺激后,SaIL-1β1和SaIL-1β2在头肾和脾脏中的表达量均显著增加。在头肾中,LPS刺激后6 h,SaIL-1β1急剧上升至对照组的10.03倍(P<0.05),随后逐渐回落,在12、24、48、72 h分别为对照组的7.15、4.09、2.71、3.03倍(P<0.05);在刺激后6 h,SaIL-1β2表达量急剧上升至对照组的11.49 倍(P<0.05),最后逐渐回落,48 h恢复至正常水平,72 h下降至对照组的0.29倍(P<0.05)。脾脏中,LPS刺激后6 h,SaIL-1β1表达量急剧上升至对照组的6.59倍(P<0.05),随后逐渐回落;SaIL-1β2转录水平表达模式与SaIL-1β2相似。综上,本研究在黄条鰤中鉴定了2种白介素-1β分子,并探讨了其在免疫应答中的表达规律,为研究白介素-1β分子在黄条鰤抗菌免疫中的作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黄条(Seriola aureovittata)早期发育阶段的消化生理特性,测定了黄条胚胎、仔稚幼鱼阶段脂肪酶、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结果显示,在黄条仔鱼出膜前胚胎阶段,即能检测到脂肪酶、淀粉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初孵仔鱼体内(1 d)初次检测出胰蛋白酶的活性。脂肪酶和碱性磷酸酶比活力在仔鱼孵化后迅速增强(P<0.05),在4 d开口时,2种酶比活力达最高值;淀粉酶比活力在7 d时达最大值;胰蛋白酶比活力在仔鱼阶段缓慢上升,15 d时比活力最大。稚鱼阶段内脏团中脂肪酶、碱性磷酸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基本维持稳定,幼鱼阶段内脏团脂肪酶、碱性磷酸酶和胰蛋白酶活性都呈现上升趋势;稚鱼和幼鱼阶段内脏团中淀粉酶活性下降并基本稳定于较低水平。研究表明,黄条仔稚幼鱼发育过程中,各种消化酶活性变化明显,且与其发育阶段和食性密切相关。在尚未摄食饵料的早期仔鱼体内已存在消化酶,认为其是母源传递而来,不是由外源性饵料所致;幼鱼阶段内脏团脂肪酶、碱性磷酸酶和胰蛋白酶比活力明显提高,这反映出随苗种生长发育,其肠道结构和消化机能逐渐完善,并且对脂肪、蛋白质的需求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黄条鰤(Seriola aureovittata)早期发育阶段的消化生理特性,测定了黄条鰤胚胎、仔稚幼鱼阶段脂肪酶、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结果显示,在黄条鰤仔鱼出膜前胚胎阶段,即能检测到脂肪酶、淀粉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初孵仔鱼体内(1 d)初次检测出胰蛋白酶的活性。脂肪酶和碱性磷酸酶比活力在仔鱼孵化后迅速增强(P<0.05),在4 d开口时,2种酶比活力达最高值;淀粉酶比活力在7 d时达最大值;胰蛋白酶比活力在仔鱼阶段缓慢上升,15 d时比活力最大。稚鱼阶段内脏团中脂肪酶、碱性磷酸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基本维持稳定,幼鱼阶段内脏团脂肪酶、碱性磷酸酶和胰蛋白酶活性都呈现上升趋势;稚鱼和幼鱼阶段内脏团中淀粉酶活性下降并基本稳定于较低水平。研究表明,黄条鰤仔稚幼鱼发育过程中,各种消化酶活性变化明显,且与其发育阶段和食性密切相关。在尚未摄食饵料的早期仔鱼体内已存在消化酶,认为其是母源传递而来,不是由外源性饵料所致;幼鱼阶段内脏团脂肪酶、碱性磷酸酶和胰蛋白酶比活力明显提高,这反映出随苗种生长发育,其肠道结构和消化机能逐渐完善,并且对脂肪、蛋白质的需求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神经肽Y (neuropeptide Y, NPY)在黄条鰤 (Seriola aureovittata)摄食调控中的作用及机制,本研究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获得了黄条鰤 npy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序列,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npy基因的组织分布以及其对饥饿再投喂的应答特性。黄条鰤 npy基因ORF序列长度为300 bp,编码99个氨基酸的前体蛋白,其中包括28个氨基酸的信号肽、36个氨基酸的成熟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对发现,黄条鰤 npy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斑马鱼(Danio rerio)等其他硬骨鱼高度保守(>90%);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黄条鰤 npy与高体鰤 (Seriola dumerili)的关系最近。npy mRNA在所检测的12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脑组织表达量最高,在垂体和胃中表达量次之。在饥饿再投喂实验中,饥饿刺激了npy mRNA的表达,特别是饥饿21 d时,实验组垂体npy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再投喂7 d后恢复到对照组水平。上述结果表明,npy可能参与了黄条鰤的摄食调控,在饥饿代谢补偿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实验生态学、形态测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研究了温度、盐度对大洋性经济鱼类黄条鰤(Seriola aureovittata)胚胎孵化率、初孵仔鱼畸形率、内源性营养吸收利用、生长基因表达、存活指数(SAI)和饥饿不可逆点(PNR)的影响,并对早期仔鱼活力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在最适水温20~22 ℃条件下,胚胎孵化率最高,达75%~81%,且初孵仔鱼畸形率低于6.7%,胚胎发育的温度系数Q10值最接近2,且初孵仔鱼全长和卵黄囊体积最大。受精卵在盐度>30时漂浮在水面,而在盐度为20~25时悬浮在水中,在盐度为10~15时下沉于水底部。受精卵胚胎发育的最适盐度范围为30~35,胚胎孵化率达79%~80%,初孵仔鱼畸形率低于6.0%。在4个不同温度条件下(18、20、22、24 ℃)初孵仔鱼卵黄囊吸收利用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不同盐度条件下,初孵仔鱼的SAI值表明,盐度为30~35时,仔鱼的SAI值较高且峰值出现在盐度为30组,而盐度为10组仔鱼SAI值最低。在水温为20~22 ℃时,6 d仔鱼的初次摄食率最高(78%),PNR出现在7~8 d。初孵仔鱼在水温为20~24 ℃、盐度为30~35条件下,IGF-1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饥饿条件下,IGF-1 mRNA在饥饿后第2天显著升高,其后在第3~4天显著下降,但仍保持较高表达水平,随着饥饿的进行继续下降至显著低于开口期表达水平。本研究明确了黄条鰤受精卵孵化的最适温度为20~22 ℃、最适盐度为30~35,并建立了初孵仔鱼活力评价的指标,研究结果可为建立规范化的黄条鰤胚胎孵化和苗种培育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