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耕种土地水土流失很严重时,开发出玉米垄侧保墒栽培技术。这种技术是专门应对山地、坡地玉米种植的,是使山地、坡地玉米栽培更加轻松的一项技术。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是一个位于中老越三国交界处的边远小县,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适于农业的发展,但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地面积很小,水田少,发展水稻种植业的土地少,确适于玉米的栽培种植,本文论述了江城县地理气候环境,玉米种植现状和高产栽培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站自1994年开始以二比空栽培为基础,结合免耕法进行耕作制度改革,实行山地玉米少耕偏大垄栽培。经过多年实践证明,这种方法适合丘陵地机械化作业.能很好利用山地环境实现土地合理耕作休闲,加大种植密度后每667平方米(亩)产玉米650~750公斤。  相似文献   

4.
玉米种植现状及新技术应用效率研究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主要以"玉米种植"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其种植现状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就如何科学应用新技术,提高应用效率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与对策,希望能为进一步做好玉米的种植与栽培提供有力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玉米是常见的农作物之一,玉米生产有力推动了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玉米在种植方式上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文章以"玉米种植方式"为主要研究对象,就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展开探讨与分析,希望能为今后进一步做好玉米的种植与栽培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寒且水源相对比较稀缺的地区,种植条件都较为艰苦,且可种植的农作物种类也较为有限,通常情况下选取山地蔬菜进行种植,例如马铃薯、玉米等,而为了达到产量的最大化,马铃薯套种玉米的栽培形式逐渐变成了主流。  相似文献   

7.
淳安县地处浙西山区,鲜食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随着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鲜食玉米秋播也成为重要的种植模式之一。秋播鲜食玉米主要供应冬季市场,延长上市期,价格高,不影响后茬种植。为更好的合理利用山地,增加山区农民种植收入,经多年试验和推广实践总结出一套秋播鲜食高产栽培管理技术,为鲜食甜、糯玉米秋播种植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
淳安县地处浙西山区,鲜食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随着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鲜食玉米秋播也成为重要的种植模式之一。秋播鲜食玉米主要供应冬季市场,延长上市期,价格高,不影响后茬种植。为更好的合理利用山地,增加山区农民种植收入,经多年试验和推广实践总结出一套秋播鲜食高产栽培管理技术,为鲜食甜、糯玉米秋播种植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和推广北方玉米栽培最新种植技术的"双行交错"玉米种植方式对玉米高产栽培的作用,进行了玉米"双行交错"种植技术的试验。结果表明:同传统的大小行平行种植方式、等行距种植方式相比较,"双行交错"种植方式可以有效地增加玉米的种植密度,增加干物质积累,提高棒三叶的光合能力,在农业性状方面显示出高产的优势,取得了较好的示范效果,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经试验,玉米"313金三角"栽培模式不仅适合夏玉米栽培地区,而且也非常适宜在高海拔地区的春玉米生产上推广应用,与常规种植模式相比,"313金三角"栽培模式可使高海拔地区的春玉米产量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1.
玉米丝黑穗病近年来不断加重,特别是在北方春播玉米区和冷凉丘陵山地春播玉米。该病主要通过土壤带菌传染,到穗期才出现典型症状,种植感病品种和连作是玉米丝黑穗病高发的主要原因。可以通过选育种植抗病品种、减少田间菌源、改进栽培管理措施、种衣剂或药剂拌种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2.
马白镇玉米种植受当地独特的地形与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种植难度加大。必须提高玉米的成活率,达到高产丰收的目的,因此根据山地玉米在种植中出现的问题,对山地玉米的种植技术做了研究,进行技术改良措施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针对山区农村玉米地比较多,在生产上中耕除草费工时,选种、施肥、病虫害防治不合理造成产量低等问题,特提出山地玉米丰产栽培新技术,为广大农民种植玉米提高产量、增加效益提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多丘陵和山地的广安地区,地处华蓥山中段,96.86%的耕地面积都属于山区或丘陵区。玉米是这一地区的主要农作物,素有"金广安"之称。近年来随着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糯高粱的栽培面积逐年增加,从2002年的580hm2增加到2014年的10 600hm2,成为第五大农作物。在探索扩大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时,将种植的普通玉米改为甜糯玉米与糯高粱套作。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Ⅱ1465"栽培方式与传统垄作栽培方式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玉米群体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相同种植密度条件下"Ⅱ1465"栽培与传统垄作栽培相比,其穗位及穗位以上叶片茎叶夹角要低于传统垄作栽培;穗位以下要高于传统垄作栽培;整株水平叶向值则始终高于传统垄栽培.栽培方式与种植密度对玉米株高影响不大,茎粗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小,"Ⅱ1465"栽培方式下茎粗始终要高于传统挚栽培,在8万株·hm-2和10万株·hm-2时,茎粗间差异显著(P<0.05).在低密度种植条件下,LAI差异不大,在高密度种植条件下"Ⅱ1465"栽培方式生育后期LAI下降速度慢,体现出了"前快、中稳、后衰慢"的良好群体结构特性."Ⅱ1465"栽培方式下玉米群体内各层次PAR要高于传统垄栽培,并有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差异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以村民王广亮按照河北福路特农业技术开发公司专利技术的"一埯多株"方法种植夏玉米、追施穗肥又有所创新、获得较高产量为例,介绍了"一埯多株"栽培的具体措施,分析了增产的原因,并对王广亮种植夏玉米与当地常规种植的效益进行了比较,提出了淮北地区大面积推广"一埯多株"栽培技术的统一种植、技术到位和追肥机械改进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是一个位于中老越三国交界处的边远小县,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适于农业的发展,但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地面积很小,水田少,发展水稻种植业的土地少,却适于玉米的栽培种植,作者根据自身的一些工作经验,从社会经济背景、自然条件等方面出发,分析江城玉米种植的状况,并根据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提高产量的措施,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山地种植苹果有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山地苹果种植也是地方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应当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加强山地苹果的种植工作。本文就山地苹果栽培管理技术做了重要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玉米二比空立体通透栽培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二比空"立体通透栽培技术就是通过改变传统农业玉米垄距70cm、单行连片垄垄种植的栽培模式,实行缩小垄距至65cm,种2垄玉米隔1空垄种植早熟矮棵作物,通过高、矮秆作物间作的栽培方式,提高光合效率、充分发挥土壤肥力的效能和边际效益优势,增加玉米的栽培株数,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20.
黄龙玉米栽培"四化一高"技术,即:"良种化种植、机械化耕作、配方化施肥、化学化除草、高密度种植"集成配套技术是在总结该县玉米传统栽培经验和连年进行玉米新品种实验、不同栽培模式实验、玉米新品种展示、3414肥效实验的基础上,根据该县自然环境、耕地条件及玉米种植水平实际,研制此技术。1黄龙县玉米生产概况黄龙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位于陕西省中北部,延安市东南缘,平均海拔1100m,年均降雨量602ml,无霜期186天,是玉米生产优生区。全县农业人口3.2万人,耕地面积1.6万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