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评价人工肝支持系统联合中药凉血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根据患者病情采用本院开展的不同模式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联合血浆灌流、胆红素吸附联合血浆置换、双重血浆吸附联合血浆置换、分子吸附再循环)联合凉血解毒化瘀方治疗46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30例对照组仅给予基础疗法加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氨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46例患者中临床治愈9例,显效25例,有效6例,无效3例,死亡3例,总有效率86.96%,优于对照组,随访半年存活率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肝支持系统是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有效手段,联合凉血解毒化瘀方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健脾理气、祛湿化瘀解毒法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中药组予以健脾理气、祛湿化瘀解毒中药,同时给予必要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最佳支持治疗(BSC),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生存质量(KPS)、免疫指标、心电图、血常规及肝肾功能的变化情况,并随访患者疾病进展时间(TTP)。结果 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中药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症状积分降低,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中药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提高生存质量(KPS)方面,中药组治疗后较治疗前KPS评分升高,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有统计意义(P<0.05);在免疫指标方面,中药组治疗后NK细胞活性及CD4/CD8比值均上升,前后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免疫指标提高较对照组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在疾病进展时间方面,中药组的TTP为6个月,对照组TTP为3个月,中药组TTP较对照组延长3个月,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理气、祛湿化瘀解毒法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和免疫力、延长无疾病进展时间等方面都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健脾益肾清热利湿方辅助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2例急性肾盂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脾益肾清热利湿方辅助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 在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发热、腰痛、尿路刺激征消除时间方面治疗组明显快于对照组(P<0.01)。结论 健脾益肾清热利湿方辅助治疗急性肾盂肾炎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可缩短临床症状的消除时间,能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加味痛泻要方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综合治疗组予加味痛泻要方口服联合穴位贴敷,中药治疗组以加味痛泻要方口服,西药对照组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剂配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口服。结果 治疗后总有效率综合治疗组为93.3%,中药治疗组为80.0%,西药对照组为66.7%,综合治疗组疗效优于中药治疗组及西药对照组(P<0.05),中药治疗组优于西药对照组 (P<0.05)。3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腹痛VAS评分及单项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综合治疗组各积分低于中药治疗组及西药对照组(P<0.05),中药治疗组低于西药对照组(P<0.05)。3组在治疗中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加味痛泻要方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中医护理在肝火犯肺型慢性咳嗽的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6例符合诊断标准的肝火犯肺型慢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应用中医护理模式,对照组用临床常规护理,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起效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护理满意度及咳嗽症状积分的改变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治疗组临床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2%高于对照组6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起效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也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咳嗽症状评分均有改善(P<0.01),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 中医护理肝火犯肺型慢性咳嗽优于常规护理,临床护理效果明显,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补肾化瘀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子宫内膜整合素αvβ3及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的影响。方法 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25只为空白对照组,75只为模型制备组,予颈背部皮下注射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xone,DHEA)溶液建立PCOS大鼠模型,判定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达英-35组、补肾化瘀方组,分别用蒸馏水、达英-35及补肾化瘀方对大鼠灌胃给药,连续灌胃21 d,停药7 d为1周期,3个周期后停药,按雌雄鼠1:1合笼,并于妊娠第4天处死大鼠,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COS大鼠子宫内膜整合素αvβ3及LIF的表达。结果 (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达英-35组、补肾化瘀方组整合素αvβ3表达均较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补肾化瘀方组整合素αvβ3较高(P<0.05),达英-35组整合素αvβ3较低(P>0.05)。(2)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和达英-35组LIF较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补肾化瘀方组LIF较高(P<0.05)。结论 补肾化瘀方可提高PCOS大鼠子宫内膜整合素αvβ3及LIF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养阴清热、活血利水中药复方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抗VEGF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和养阴清热活血利水中药复方+抗VEGF药物治疗组(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4周、半年的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变化、中医症候、注射抗VEGF次数及总体疗效的情况,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综合疗效。结果 疗程结束4周后,两组的视力、黄斑中心厚度、中医症候、总体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半年后,观察组的视力、黄斑中心厚度、中医症候、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注射抗VEGF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养阴清热活血利水中药复方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术后患者的远期疗效优于单纯抗VEGF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气阴两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冠心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抗血小板聚集、调血脂、强心、扩血管等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汤剂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证候积分、心电图变化、硝酸甘油用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变化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硝酸甘油用量方面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平眩方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平眩方治疗,对照组采用颈复康颗粒治疗,两组均治疗四周,并随访半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总有效率、临床症状分级评分改变、经颅多普勒检查血流参数的改变;并在治疗期间观察有无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均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颅多普勒检查,两组治疗后VA、BA的Vs、Vd值升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平眩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痰瘀阻络证)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其总有效率、临床症状分级评分改善与颈复康组疗效相当,TCD指标改善及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虫茶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4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2例给予虫茶及缬沙坦治疗,对照组72例单纯应用缬沙坦治疗。两组连续治疗4周后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40.3%,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分别为25.0%和76.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虫茶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利用活血化瘀利水方对急性软组织损伤大鼠血清IL-6、组胺影响的实验研究,探讨活血化瘀利水方对急性软组织损伤修复的机制。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伤科跌打片组、活血化瘀利水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余5组通过打击法造成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连续给药7 d后测定大鼠血清IL-6、组胺含量。结果 活血化瘀利水方组能够明显抑制急性软组织损伤大鼠血清IL-6、组胺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抑制作用与药物剂量相关,高剂量组抑制效果优于阳性药物组。结论 活血化瘀利水方对损伤局部炎症反应具有抑制作用,从而发挥对急性软组织损伤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隔姜隔盐艾炷灸及隔姜隔盐艾盒灸治疗中风后急迫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5例中风后急迫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艾盒灸组(每组40例)、艾炷灸组(35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艾炷灸组与艾盒灸组分别予隔姜隔盐艾炷灸及隔姜隔盐艾盒灸,每日1次,均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治疗4周后各组患者的尿量改善情况、白天排尿次数、夜间护理员被叫醒次数、Barthel指数评分及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评分。结果 治疗4周后,艾炷灸组及艾盒灸组患者平均每次尿量增加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艾炷灸组及艾盒灸组患者白天排尿次数及夜间护理员被叫醒次数明显减少,较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三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无明显差异,但两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隔姜隔盐艾盒灸及艾柱灸对中风后急迫性尿失禁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但艾盒灸较艾炷灸更容易操作、更安全,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温针灸联合局部封闭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8例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局部封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主要症状及体征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和主症及体征评分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针灸联合局部封闭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效果显著,且优于单纯局部封闭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温针灸联合非甾体类消炎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和药灸联合组,各40例,西药组给予口服塞来昔布,药灸联合组在口服西药基础上联合温针灸,10d 1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在治疗前、完成治疗时、完成治疗后3月、6月、1年共5个时间点分别测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药灸组治疗后WOMAC量表各项评分均较西药组显著降低(P<0.05),直至治疗后12月WOMAC总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随访3月、随访6月时药灸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 (P<0.05)。进一步年龄分层研究发现,60岁人群中药灸组与西药组的差距逐渐缩小,而<60岁人群中直至治疗后12月WOMAC总评分仍显著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 联合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尤其在60岁以下人群中疗效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钩芍降压方对慢性肾脏病并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24名老年慢性肾脏病并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治疗组加用钩芍降压方;动态血压监测仪记录治疗前后血压数值及变异性的变化,同时比较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均有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24小时血压变异率均有所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FR均有提高,治疗组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钩芍降压方对慢性肾脏病并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血压变异性均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穴位按摩、足部反射疗法联合中药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取90例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琥龙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穴位按摩、足部反射疗法。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尿频多、尿无力、尿线变细、会阴部坠胀痛)及治疗前后的血清雌二醇(E2)、睾酮(T)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7.8%(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尿频、尿无力、尿线变细、会阴部坠胀痛)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E2水平均显著下降、T水平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E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穴位按摩、足部反射疗法联合中药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可调节机体阴阳及脏腑功能,加快缓解临床症状,增强疗效,且物理疗法安全、无副作用,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肝复方联合榄香烯注射液经血管介入治疗肝郁脾虚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肝郁脾虚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肝复方联合榄香烯注射液经血管介入治疗,对照组单行化疗栓塞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临床症状、瘤体大小变化、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瘤体疗效相当(P>0.05),但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生活质量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肝复方联合榄香烯注射液介入治疗肝郁脾虚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