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前,专用的普洱茶发酵潮水设备还很少,结构工艺也不尽合理,限制了普洱茶加工生产机械化的进程。因此,加快对普洱茶潮水机械的研制并使其产业化生产,将对普洱茶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本文针对传统普洱茶加工潮水过程劳动强度大、卫生程度差,效率低、潮水不均匀等问题,对原有潮水机械的设计原理、结构进行分析研究,改进设计出滚筒式潮水机械,克服了原先的皮带式输送潮水的缺点,并结合单片机、皮带秤、电动调速阀等元件,设计出一套自动控制的潮水系统,提高普洱茶潮水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3.
普洱茶发酵清洁化车间的设计及环境湿度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普洱茶发酵是采用人工在车间内自然渥堆发酵,这种发酵方式不能保证普洱茶发酵过程中湿度的均匀性,对普洱茶生产厂房和发酵车间进行设计和研究,将微生物技术、机械加工技术和电气控制技术融为一体,使普洱茶的生产规范化,并具有科学性。普洱茶发酵清洁化车间结合了传统发酵的技术,采用现代化的检测控制技术及设备,由湿度传感器、PLC主控设备、计算机处理系统、加湿设备和监控系统等构成。本文通过构建普洱茶发酵清洁化车间,对车间内的环境湿度进行控制,使普洱茶在发酵过程中的环境稳定,并在这种环境下进行了生产试验,得到试验的相关数据并进行处理,从试验数据中找出普洱茶发酵湿度对普洱茶品质形成影响的一些规律,为普洱茶发酵的规模化生产提供相应的科学参数。 相似文献
4.
5.
6.
对普洱茶发酵过程翻堆样的红外图谱进行识别,并结合茶多酚的变化对吸收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红外图谱中1240,1150cm-1附近的吸收峰相对强度与茶多酚含量相关,1320,1640cm-1附近吸收峰强度与多酚氧化产物含量相关;T1640/T1240,T1640/T1150,T1320/T1240,T1320/T1150透过率相对强度比反映了多酚及其氧化产物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可为普洱茶发酵程度的判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普洱茶生产车间环境温湿度随着季节及天气变化导致车间温湿度波动较大影响了普洱茶熟茶发酵品质的稳定以生产效率的问题,开发出一套以S7-300 PLC为核心的车间温湿度控制系统应用于普洱茶发酵生产车间中,为普洱茶发酵生产创造出了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依据普洱熟茶生产所需条件,提出以S7-300 PLC为核心的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该系统分为上位机和下位机两部分,上位机负责存储采集的数据及实时显示数据,下位机主要负责采集各个传感器的信号及根据设定值自动调节车间温湿度,为普洱茶生产创造出适合发酵的人工小环境,从而提高了普洱茶熟茶的均匀发酵效率、缩短发酵周期.通过分析采集的数据,证明所开发的控制系统是有效的,为后期普洱熟茶生产品质的可控化和自动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9.
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勐海县的晒青茶为原料,开展研究了普洱茶渥堆发酵过程中的理化指标变化,结果表明:茶坯含水率随着翻堆次数的增加而减少,堆温则上升,且中层比下层温度高、升幅也大;儿茶素、茶红素、水溶性糖、氨基酸、茶多酚、原果胶和水浸出物7种内含化学成分随着翻堆次数的增加呈减少之势,而茶褐素、水溶性果胶、茶黄素和咖啡碱4种物质则增加;其中,儿茶素、茶红素减少较明显,茶褐素、水溶性果胶则增加较多。从五次翻堆的上、中、下不同层次的茶坯中11种内含物质的增减多少快慢比较研究又说明:上层转化最快、程度最深,下层转化速度较慢,中层介于二者之间,为创新工艺、稳定品质提供了一定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11.
针对秸秆发酵制取燃料乙醇的工艺特点,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技术与组态软件(MCGS)设计了发酵过程系统软件平台。对秸秆发酵制取燃料乙醇系统的软件结构进行了阐述,包括上位机组态软件流程、登录和发酵过程监控界面、系统警报和报表以及下位机软件设计流程,并通过软件对程序进行编程设计,最后将设计好的系统软件在镇江日泰公司进行实际安装与调试,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13.
14.
基于组态王和PLC的电梯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胜多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7(2):168-171,175
本文利用组态王和PLC实现了对某电梯的控制,详细说明了其硬件系统的组成及软件设计的思路,利用组态王对电梯控制进行人机界面设计,实现了对该电梯的动态监控的功能。该电梯运行可靠、稳定,实际运行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5.
基于PLC的穴盘苗移栽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温室蔬菜及花卉生产的飞速发展,温室智能化及自动化装置的研究成为农业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应用PLC技术设计开发了穴盘苗自动移栽机械手的控制系统。详细地介绍了硬件结构即电气系统的设计,包括气缸、电磁阀及行程开关的选择I、O接点的分配及PLC接线图的设计,编制出机械手运动过程梯形图和指令表程序,完成了控制系统的安装和调试。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的设计合理,性能可靠。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介绍了采用现代PLC的大中型柴油发电机的励磁控制系统,介绍了其励磁控制部分的原理结构,控制算法(FUZZY-PID)的原理,介绍了FUZZY-PID双模控制算法在励磁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及其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7.
根据智能灌溉系统的特点,设计了以MCGS组态软件和PLC为控制核心的智能灌溉监控系统,该系统具有界面友好,易于操作,运行可靠,便于更改、扩充、升级等优点。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设计合理,性能可靠,具有较好地自适应性,易于在线应用。 相似文献
18.
19.
PLC在机械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继功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4):18-20
利用PLC对机械手进行控制,详细地叙述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以及自动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交通信号灯的控制要求,利用三菱FX系列的PLC与上位计算机工控组态软件组态王实现了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的设计。本设计综合了计算机和PLC的长处,为交通信号灯监控的远程化,区域化,网络化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