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5年3月,河间市一种鸭场饲养的3 000只樱桃谷肉种鸭群中发生了以卵黄性腹膜炎为特征的传染病,当时诊断为大肠杆菌病,用恩诺沙星拌料(0.02%)、庆大霉素(0.02%)治愈后,继续留作种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笔者在禽病诊治鸭的腹水症时,发病鸭群一般在40天龄以上,病鸭病程长,一般抗菌药物难以治愈。笔者采用中西医药物结合对5群共5800只40-50天龄的腹水症病鸭(其中已有症状的病鸭共630只)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确诊贵州省三穗县某规模化养鸭场40日龄花边鸭出现发病死亡的原因,剖检4只病死鸭并采集心脏、肝脏、脾脏病料,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细菌分离培养和相关病毒核酸检测进行诊断。结果:(1)病鸭主要以神经症状为主,鸭群发病4 d死亡率为17.24%;典型病理变化为腹膜呈灰白色、心脏有坏死灶、肝脏不同程度受损。(2)病料在不同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培养24 h后均未见菌落生长。(3)病料中检测出鸭圆环病毒、鹅细小病毒特异性核酸片段,未检出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鸭瘟病毒特异性核酸片段。结论:综合诊断养鸭场病例为鸭圆环病毒与鹅细小病毒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市某养鸭专业户饲养的雏鸭1200只,早晨畜主发现圈舍有12只鸭已经死亡,30多只鸭侧卧不起,自疑为发生急性传染病,立即拨打110,我们接报后,迅速赶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剖检,并带回病料进行实验诊断。诊断结果为雏鸭病毒性肝炎。随即对该鸭群实施综合防治措施,雏鸭很快痊愈,现将诊断、防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冬、春季节一般采用干物质饲料喂鸭群,缺少新鲜多汁青饲料,易造成鸭群发生维生素缺乏症。病鸭食欲消退,羽毛蓬乱,破腿无力,步态不稳。笔者通过总结养鸭经验,介绍此病的防治措施如下:(1)用鸭蛋白拌料喂鸭,先把鸭蛋黄取出,留下蛋白,根据鸭群的只数,只鸭用0.5个蛋白  相似文献   

6.
鸭副粘病毒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肉鸭集约化养殖规模越来越大,鸭副粘病毒感染日益增多,特别是许多散养户的鸡棚和鸭棚相隔仅1米左右,中间又无任何隔离措施,致使鸭群很容易感染以消化道病变为特征的副粘病毒病。本病没有明显的流行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发生该病后,病鸭并非短时间内大批死亡,而是不间断地每天总有数只死亡发生,继发感染(主要是大肠杆菌病和传染性浆膜炎)使鸭群的病情加剧,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笔者就该病的诊断与治疗作一概述。临朐县杨善镇养鸭专业户李某,有2批分别为10日龄和26日龄的肉鸭,共14000只,4月2日,10日龄的肉鸭6000只发病,当天死亡8只,第…  相似文献   

7.
某国营农场养有北京种鸭1,300多只,鸭的营养状况和产卵情况一向正常。在1961年1月中旬,由于从外面引入鸭只时未进行严格的隔离饲养,鸭群中开始发生疫病,每日死鸭多者20余只,少者1—2只,鸭发病与死亡均甚急速。到同年5月初,只余下种鸭500多只,而且,当时发病与死亡现象仍未停止。死鸭尸体经病理剖检与细菌学检查(包括病料的显微镜检查及细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的结果,确诊为鸭的巴氏杆菌病。在疾病流行期中,  相似文献   

8.
2007年8月15日,高邮市卸甲镇某养鸭专业户带10只病鸭来到我站门诊部就诊.据养殖户反映,该鸭群为28日龄,前一天精神沉郁,拉黄绿色粪便.发病已有5d,用强力霉素拌料饲喂,未见明显效果.其发病800只左右,已经死亡85只.与之相邻的两个养鸭户也发生了相似的症状.通过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确诊该鸭群为鸭疫里默氏杆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 发病情况 齐市郊区某个体养鸭户,于1998年4月6日购进雏鸭800只,饲养到8月30日时发现部分鸭表现出呼吸困难、气喘等症状,随后6只鸭死亡,并且病鸭数量逐渐增多.曾用青霉素、土霉素等药物治疗无效.鸭群共发病%只,发病率为12.0%,死亡52只,死亡率为6.5%.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鸭病呈逐年上升趋势,鸭大肠杆菌病和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系鸭最常见疫病,它们既可以是原发性,亦可以继发于其它疾病。其病原体的血清型众多,彼此之间交叉保护率低,所以菌苗的临床应用效果不确实,又因使用方法不便(需注射)、价格昂贵(灭活苗成本高)临床应用者较少。而应用临床常用药物防治这两种病,又存在着耐药性和疗程长问题,并且复发率高,患病鸭群成活率低、生长缓慢、料肉比降低、群体整齐度差、商品率低等。因此,寻找一种对这两种病菌均高敏的药物,在鸭群好发病时期拌料口服防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氟甲砜霉素系氯霉素族药物中的一种动…  相似文献   

11.
2012年3月,盱眙县某养鸭场5 300只樱桃谷肉种鸭出现了瘫地、缩颈,拉黄绿色稀便,以及神经症状等,经诊断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 1发病情况 樱桃谷肉种鸭雏鸭购回后一周鸭群状况较好,但从第二周开始一连数天阴雨,气温较低,鸭舍湿度较大,畜主又不慎在夜间未及时升温导致育雏舍温度大幅下降,从而导致鸭群受凉.  相似文献   

12.
<正>鸭疫里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引起的鸭、鹅、火鸡等多种禽类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又称为"鸭传染性浆膜炎",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慢性耐过鸭主要表现神经性症状,导致残鸭和僵鸭,是危害养鸭业的主要细菌性传染病之一。2013年6月,在贵州省新舟镇一肉鸭养殖场的樱桃谷鸭群中,有180羽鸭患病,我们从采集的患鸭病料中分离出革兰氏阴性杆菌,  相似文献   

13.
鸭气管吸虫病是鸭的一种体内寄生虫病,由气管吸虫寄生于鸭的气管、支气管和气囊所引起。本病呈地方性流行。鸭群中一旦发生本病,则威胁较大,如治疗不及时,往往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交流经验,现将我县一群种鸭的发病和治疗情况报道如下:一、发病情况我县回(氵兰)区养鸭专业户刘某,于1984年5月下旬从邻近地区购回种鸭119只,饲养至6月初,发现有少数鸭精神欠佳,常发生阵发性咳嗽,并开始发生死亡。至7月14日共死亡12只。二、临诊症状病初见轻度阵发性咳  相似文献   

14.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巴氏杆菌引起的主要危害幼鸭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1999年上半年,我市郊区沙新水库许多养鸭专业户饲养的肉鸭时常发生一种以眼鼻分泌物增多,眼眶湿润,以纤维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为特征的传染病。经过对发病鸭群的临诊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鸭传染性浆膜炎。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 1999年3月 25日,某专业户饲养的 1500只18日龄的肉鸡发病,每天死亡30多只,至22日龄时共死亡163只,经用土霉素治疗无效后,该专业户携带病鸭及死鸭前来我站就诊。2临床症状 病鸭精神沉郁、缩颈嗜睡,脚…  相似文献   

15.
从疑似患有鸭疫里氏杆菌病的病死鸭群中采取的肝脏、心脏、脑等病料中分离病原,进行生化鉴定,自6只病死鸭的12份病料中分离鉴定出6株鸭疫里氏杆菌。根据鸭疫里氏杆菌16 S rRNA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对6株鸭疫里氏杆菌进行PCR扩增,均能扩增出680 bp的特异条带;从凝胶中回收DNA目的条带并测序,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鸭疫里氏杆菌相应序列相似率达到99.99%。  相似文献   

16.
都柏林沙门氏菌引起的一次雏鸭副伤寒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10月,贵阳市郊某鸭场暴发流行了一种临诊以拉黄白色稀粪和急性死亡为主要特征,剖检以严重心包炎和肝周炎为显著病变的鸭病,患病雏鸭10~14日龄,病程短,在疫病流行期间累计死亡800余只,死亡率高达30%。经过对送检病、死鸭的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由都柏林沙门氏菌引起的一次雏鸭副伤寒感染。根据药敏试验筛选出环丙沙星治疗病鸭,同时拌料对临诊健康鸭群作集体预防,有效地控制了疫病的流行。现将诊断过程报告如下。1 流行病学及临诊症状该养鸭场从上海畜牧总公司引进樱桃谷肉鸭种蛋5000枚,在本场自行孵化,出壳雏鸭2800只,孵化率仅为56%。雏…  相似文献   

17.
一、引种经过法国西洋鸭,法国人称巴巴里鸭(Barbarie)是一优质的瘦肉型鸭种,经多次可行性论证和考察,我场于1988年7、8月间先后引进法国R—51种鸭两批,共973只(其中成年鸭160只,小鸭813只)进行饲养;经几年的饲养和选育,现已建立有600只种鸭(其中公鸭100只,母鸭500只)的鸭群,并已向社会推广,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目前我场已成为广西最大的西洋鸭场和西洋鸭种苗供应基地。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鸭圆环病毒(Duck circovirus,DuCV)在我国鸭群中的感染状态,从我国养鸭业比较集中的山东、江苏、四川、福建、广东5个省份36个鸭群采集临床有发病表现的343只病、死鸭的病理组织样品,以提取的组织DNA为模板通过特异性斑点杂交和PCR方法检测DuCV的感染情况.结果显示上述5个省份的鸭均检出了DuCV,病、死鸭中DuCV的个体阳性率为81.63%(280/343),群体阳性率为94.44%(34/36).结果表明我国鸭群中已普遍存在DuCV的感染.  相似文献   

19.
在诊疗工作中,往往需要采集鸭只病料进行实验室检查才能确诊鸭病。掌握好鸭只病料采集和保存技术可为预防和控制鸭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我场饲养的樱桃谷种鸭,1990年全年共死亡1568只,损耗率为45.5%,经华中农业大学对送检饲料和病料检验,确诊为慢性黄曲霉毒素 B_1中毒。发病经过最初一个鸭群发病,每天死亡1~2只,抗生素治疗无效。后来发病增多,检查饲料发现,稻谷外观暗褐色,长满灰白色的丝状物;豆饼、棉籽饼相当一部分结成硬块,敲开发现内部有青绿色的丝状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