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申文 《上海茶叶》2005,(2):39-39
上海是全国人民的上海,上海海纳百川,融天下文化于一炉,是全国文化中心。改革开放以来,外来文化、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名种多元文化云集,形成上海现代文化辉煌而多姿的一页。上海的茶文化亦是全国都市茶文化的典范,它代表中国茶文化的今天和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讲,上海都市茶文化,亦是中国茶文化的具体体现,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的窗口和文化前沿阵地。我们很自豪地说,上海都市茶文化是全国茶人和全国人民共同努力,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1、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刘枫(原浙江省政协主席) 4月1日,在绍兴茶文化节开幕式祝贺时说:今天我们弘扬茶文化,倡导“茶为国饮”,就是要展示中华茶叶古国的悠久历史风韵,促进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就是要造福广大茶农、促进茶产业、茶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就是要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人民身心健康,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3.
镌刻“茶叶飘香申城坐拥八分天下”的牌坊气势轩昂,令行人驻足观注。每年的上海国际茶文化节都将市场作为活动地之一,日本、俄罗斯、香港、台湾的旅游团队也将市场作为观光购物点。大统路茶叶批发市场成为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中国新品名茶”博览会的分会场,以“茶文化”来熏陶茶叶的经营者、消费者,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把销售茶叶与弘扬文化结合起来,形成别具一格的茶文化活动,成为上海市又一旅游观光地。  相似文献   

4.
汉文 《上海茶叶》2007,(3):29-30
4月25日,新昌县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接着先后召开了资深茶叶专家、茶文化研究学者,各部门有关单位负责人、专家等会议,专门研究新昌的历史茶文化。还邀请北京的资深策划专家新昌籍人士陈放先生,在县委、县府、人大、政协四套班子领导参加的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专门讲解了关于“茶道文化”与“企业创新工程”两个课题的策划情况介绍,深挖与探讨研究新昌唐代时的茶文化,  相似文献   

5.
海葆 《上海茶叶》2006,(4):30-31
从茶文化文化学(以下简称谓茶文化学)而言,中国专家、学者的研究应该更胜于世界各国。缘于中国是世界茶的祖国,也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是数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曾对世界各国的文化、生活产生过深远影响。而影响最大的亚太地区诸国,日本的茶道文化、韩国的茶礼文化等,都是在中国茶文化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因此,中国人得天独厚,有义务和责任,撰写出世界上第一部中国茶文化文化学。  相似文献   

6.
由闸北区人民政府创办的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至今已连续举行了十三届。作为茶文化节的文化活动之一,从去年开始,由上海楹联学会协办的“石生杯”茶联大赛,收到了很多美联佳对,闸北区文化局已结集出版。茶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一千多年来,多少骚人墨客倾心倾情,喷珠泻玉,还是歌之不竭,咏之不尽。为此,茶文化节组委会决定今年再次举办茶联征文大赛,同时增设茶诗征文大赛,两赛并举,由上海诗词学会和上海楹联学会等联合协办。  相似文献   

7.
《上海茶叶》2009,(3):42-42
上海市茶叶学会黄汉庆理事长在“2009国际茶业大会成都茶产业研讨会”上透露:“为让中国茶、中国茶文化走进世博会。上海茶人在全国茶界的共同关心、支持下,经过努力,已同上海世博局达成协议,世博局同意中国茶文化走进世博会,走进联合国馆”,并于2009年6月1日正式委托上海市茶叶学会全面负责启动中国茶、中国茶文化项目招商工作。  相似文献   

8.
陆羽《茶经》谓:“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的自然属性是植物.几千年来其叶从药用、食用直至饮用,成为当今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与其他植物不同的是.在人们长期的食茶、饮茶和艺茶过程中产生了独特的文化现象称之为茶文化。茶文化不仅有一般文化的表征,还具有表现社会进步、人类文明、人际融合的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9.
馨悦茶学社是一个由社区离退休老同志组成的温馨愉悦的团队。我们的宗旨是:以继承中华茶文化为目的,发扬真诚、团结、进取、奉献精神,通过茶文化知识的学习、宣传、交流中体现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为构建和谐社区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杭州的文明史,如果从跨湖桥文化算起,已经有8千年时间,杭州建城也有2226年历史,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城市竞争力居全国大中城市第5。杭州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与茶有着不解之缘,至今仍然是全国重要的茶产地、消费地和集散地,理应在倡导“茶为国饮”中发挥重要作用。杭州的优势和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上海茶叶》2006,(3):4-4
1994年上海举办首届国际茶文化节,节后闸北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和区政协一致决定年年举办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至2006年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三届,在弘扬茶文化,加强与国际文化交流和推动茶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海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已成为上海国际大都市的著名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2.
日本是中国茶文化通过“海上茶路”东传的最早国家,宁波则是这条“海上茶路”的主要窗口,唐、宋时代很多日本高僧、遗唐使都是从明州(宁波)进出中国的。今年4月24日,30多位专家、学者汇聚第三届宁波国际茶文化节,专题研讨宁波“海上茶路”。由宁波茶文化促进会主编的“宁波‘海上茶路’国际论坛”论文集《宁波:海上茶路起航地》,7月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该书汇集了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顾问杨招棣、日本茶道协会会长仓泽行洋、日本中国茶文化评论家工藤佳治等海内外专家、学者的15篇论文。  相似文献   

13.
“茶艺”是时下人们赋于中国传统茶饮之艺的一个现代名词,是现代人们传播中国古老传统茶文化的一个载体。“宋园茶艺”是随着茶文化的蓬勃发展孕育而生的。“宋园茶艺”的发展,也是上海茶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从模仿到自创,到自成体系。  相似文献   

14.
5.茶文化旅游 近年来茶文化与旅游结合越来越密切,旅游借茶文化的丰厚底蕴、田园风光吸引游客,而茶叶借旅游这个平台宣传茶叶几千年的文化,促进茶叶的发展。因此,两者一拍即合,茶文化旅游成了旅游部门的重要项目,也成了各种茶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茶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分支而显得绚丽多彩。中华传统文化则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集诸子百家之大成的文化体系。茶文化作为浓生出来的子系文化既具备鲜明的个性特征又与正统的儒家思想一脉相承。茶文化的内涵主要是茶道、茶艺与茶茶礼。  相似文献   

16.
葛晓萍 《上海茶叶》2009,(2):22-24,25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的土壤孕育了具有东方文明特色的茶文化。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东方文明,已使茶的自然属性同中国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成为东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和谐的统一体。杭州是产历史名茶——龙井茶的故乡,杭州市对2005年会展业发展的新格局确定为“春有茶博会,秋有西博会”,并提出打造“中国茶都”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7.
余双 《上海茶叶》2005,(1):35-36
在雅安举办的第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首届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规模大,档次高,盛况空前,影响深远。出席“一会一节”嘉宾达2400名,其中来自32个省、市、自治区的内宾1840人,来自韩国、日本、马来西亚、俄罗斯、法国、美国等26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460人。这“一会一节”具有十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18.
茶字图简介     
茶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天然饮料,数千年的茶文化内涵又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高雅的享受,健康的功能,丰富的文化无私地奉献给人类,总之茶的“丰功伟绩”令世人感叹万千。笔者从事茶业美术设计达30多年之久,茶的广告宣传设计、包装设计、国内外的展示设计都离不开茶的主题,与茶结下不解之缘。现在搞装饰画创作,仍然选择了茶字作主题,为弘扬茶文化精神作些尝试。  相似文献   

19.
以“茶——品味健康生活”为主题的2005年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将于2005年4月12日在上海隆重开幕,17日在福建武夷山举行闭幕式。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已连续成功地举办了十一届,为推动上海与各地,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及国际间的茶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以其独特的形式、内容和魅力,成为上海著名的文化品牌和节庆活动。  相似文献   

20.
以围场地区清代以来地名演变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历史文献与现代地名资料,运用文化生态学视角分析了围场地名景观演变过程与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围场早期蒙古语地名体系,含义多体现“万灵萃集,上塞神皋”的良好生态,是游牧为主生产方式的反映。建围时,清王朝为弘扬骑射本领与朴实风气,凸显“满蒙一家”政治理念,充分继承原有蒙语地名,形成七十二围地名体系。清末全面放垦后,围场生产方式由游牧转为农耕,在原有地名基础上形成了农耕色彩鲜明的聚落命名特征,体现了政府、流民、商号及地主等多方力量在围场放垦中的共同参与。这一过程中,政策主导下生产方式的转变,对围场地名景观演变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围场地名景观不仅是区域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印证、生态环境变迁的标志,也反映了蒙古族、满族、汉族等多民族交流融合的过程,具有鲜明的多元文化色彩与地域特征。随着时代变迁、人口迁移及行政体制调整,不少地名消失,成为当地文化资源的损失。在历史文化日益受重视的当下,应注重处理好地名文化保护与社会发展关系,彰显围场深厚历史底蕴与鲜明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