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双喜 《内陆水产》2002,27(3):22-22
1人工繁殖1.1亲鱼培育1.1.1亲鱼选留亲鱼选留在冬季或早春进行,选留的亲鱼要求体质健壮、无创伤,年龄达2冬龄以上,体重100克以上。1.1.2培育方式单养密度为200~300尾/667米2,搭养密度为100尾/667米2左右。1.1.3培育措施亲鱼应全年进行培育,以施有机肥料为主,适当投喂商品饲料。夏、秋季每月注换水1~2次,以保持培育池水质清新、肥爽,防止泛池。1.2人工催产银鲴2冬龄达性成熟。其生殖季节为4~8月。产卵旺季为5~6月。1.2.1催产水温和季节银鲴的产卵水温为18~30℃,…  相似文献   

2.
一、生物学特性虹鳟属陆封、冷水性鱼类,要求水质清澈,溶氧充足,水温3~25℃,pH值6.2~8.5。3龄左右、体重达500g以上的鱼即性成熟。当水温降至8~12℃,在水浅流急的砂砾河段产卵。产卵期受水温和光照影响较大。二、亲鱼培育亲鱼池为300~50...  相似文献   

3.
花鲈人工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1993~1995年,作者从浙江沿海三门湾及象山港采捕花鲈亲鱼,经暂养促熟处理(控制水温、盐度、溶氧水平,投喂、填喂活饵,不定期注射适量的LRH-A等),雌鱼的性腺可发育到Ⅳ_3期,对外源激素能引起正常的排卵反应。试验用的催产剂及剂量为:雌鱼每千克体重用1.5~2.5mgPG+1200~2200IUHCG+70~140μgLRH-A,或用6~10mgDOM+200~380μgLRH-A;雄鱼的注射剂量减半。在水温14.5~16℃的条件下,注射后的效应时间为36~97小时。本试验的平均受精率为89.22%,平均孵化率为75.43%。  相似文献   

4.
黑Jun控光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姜海滨  于青 《齐鲁渔业》1998,15(5):25-27
利用体重1~4kg的怀仔黑Jun亲鱼56尾,完全人工控制弱光,长流水,自然水温培育,共产仔272万尾,布池后,根据不同日龄投喂轮虫,卤虫无节幼体,配饵和糠虾,控制光照,调节水质,防病治病,及时疏稀,420m^3水体育出平均全长28.8mm的黑Jun苗77.6万尾,总成活率30%,认为,全人工控制光源蓄养亲鱼,溢水法布池,夜间开灯少量投饵,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金鳟—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鳟(Oncorhynchusmykiss)是日本长野县水产试验场从虹鳟突变种选育出的黄体色品系。1996年引进我国后,分别在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和北京顺通虹鳟鱼养殖中心进行试验养殖,初步确立了全人工养殖技术,经两年的试验推广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养殖品种。为促进金鳟的推广普及,现将金鳟人工繁殖技术综述如下:一、亲鱼培育1.培育池水泥池或沙泥底质土池,每口培育池面积以150~300米2为宜,水深70~90厘米。2.培育水温适宜水温4~16℃,产卵前3个月不超过13℃,产卵期4~13℃。3.亲鱼的选择从1龄鱼开始进行亲鱼…  相似文献   

6.
草亲鱼培育可分为产后护理、夏秋培育、越冬管理、春季培育四个阶段.产后护理,包括调节亲鱼池水质、注射产后保健剂、防病治病等,使鱼体尽快恢复健康;夏秋培育是指在夏秋两季,强化投饲,使草亲鱼能吸收到充足的营养;越冬管理主要是在冬季通过调节水层深浅、投喂饲料等措施,使草亲鱼保持健壮并继续发育;春季培育就是在保证草亲鱼营养需求的同时,加强冲水,促进性腺发育.  相似文献   

7.
长江大鳍鱯的人工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长江大鳍亲鱼的池塘培育和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1992年~1994年期间,采用池塘混养技术,将长江野生大鳍引入池塘进行驯化和培育,连续2年获得成熟亲鱼并进行人工繁殖。在池塘环境中,大鳍雌亲鱼成熟率分别为818%和706%,雄亲鱼分别为100%和935%。采用多种催产药物混合注射的催产方法,可以得到较好的催产率。大鳍人工繁殖适宜的催产剂量是雌鱼每g体重注射LRH-A03~05μg、DOM003~005mg和HCG5~10IU,雄鱼减半或同量。水温24~26℃时,催产效应时间为12~13h。受精卵在水温27~29℃时需53~55h孵化出膜。大鳍人工繁殖受精率不高与其雄鱼精巢特殊的组织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8.
二、池养鲶鱼的人工繁殖 (一)鲶亲鱼的培育 1.亲鱼的来源:一种来源于人工繁殖的鲶鱼,在池塘中培育3年达性成熟,体重0.5~1.5kg以上,体长在30cm以上。另一种来源于江河野生鲶鱼,体表无伤,体质健壮,年龄在4年以上,体重0.75kg~1.5kg的鲶鱼为亲鱼。 2.鲶亲鱼产前培育:亲鱼在5月1日前从越冬池捕出后,进行产前一个月左右的强化培育,随着水温的回升,亲鱼加速生长发育,食欲日益旺盛,投喂含蛋白质35%左右的人工颗粒饲料,投喂量为体重的8%。培育期间最好投喂部分动物性饵料或放养部分野生杂鱼。亲鱼培育池面积1~3亩,水源充足,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水深1.5m左右,水温在6℃以上时开始投喂少量的颗  相似文献   

9.
卫程亮  杨弘 《科学养鱼》2007,(11):21-21
每年秋季,自然水温下降到18~20℃时,罗非鱼就要进入温室越冬。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在10月底、11月初。越冬的主要是亲鱼、后备亲鱼和鱼种。罗非鱼越冬放养密度较高,极易患病死亡,在管理上一定要注意,因此在越冬前要进行强化培育,多投喂些营养丰富、配比合理的饲料,增强体质,提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白点鲑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点鲑(Salvelinusleucomaenf·pluvius)是原产于日本河川、溪流中的冷水性鱼类。属鲑科红点鲑属因其身体背、侧部有白色斑点而得名。喜栖清澈无污染的冷水水域,与虹鳟等其他冷水鱼类相比,白点鲑喜食沉底的人工食料。正常生长的上限水温是20℃,超过20℃生长减慢,饲料效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最适生长温度为17℃,没有明显的生长下限温度,0.5℃水温下仍能摄食生长。适宜pH值为6.5~7.5,池养条件下,鱼池排水口水中溶氧要在3毫克/升以上。一、当龄鱼养殖及亲鱼培育白点鲑从稚鱼至成鱼的养殖都采用流水池集约化养殖方…  相似文献   

11.
赵文翰 《内陆水产》2003,28(2):17-17
培育亲鱼选择1~3冬龄,体重0.5~2.0千克的大龄鱼作亲鱼。培育时要在面积大、水质清、溶氧高、饲料鱼虾多的家鱼亲鱼塘或食用鱼塘中混养,每667米2放养10~20尾。产卵期前30天集中培育。日投饲量为亲鱼重的3%~5%。或选有微流水或排灌水方便的池塘单养,亲鱼池面积要有1300~2000米2,水深2米左右,每667米2放亲鱼75~150尾,配养6.6~10厘米鳙鱼5尾,以调节水质,加放以5~6厘米的野杂鱼或家鱼种作为饲料,并勤注新水,以保持水质清新。挑选种鱼可从鱼的体形和尿殖乳头结构上区别加州鲈雌雄。雌鱼体形较粗短,产卵季节腹部膨大柔软,卵巢轮廓明显,上下…  相似文献   

12.
一、试验材料 亲鱼驯养池2口,平均水深 1.2-1.3米,面积分别为 12米2和20米2;产卵孵化池7口,平均水深0.9-1米,面积为0.8米2;鱼种培育池2口,面积均为15米2,平均水位0.6-0.7米;在池底设置竹筒和瓦罐,在水面上移栽水葫芦,并用石棉瓦将鱼池罩住,避免阳光直按照射,用旧网片设置于池塘四周防止鱼苗逃逸。亲鱼来源于农户的稻田中。天然饲料源于凯里金井河生活污水中打捞的水蚯蚓;和在池塘中捞取的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人工饲料主要投喂浮水性月鳢专用饲料。 二、试验方法 1.亲鱼驯养:选择…  相似文献   

13.
露斯塔野鲮(Labeorohita)具有一年繁殖多次的特点,在广东地区被大量繁育用于极鱼的饵料鱼。1999年我们在吴江市松陵镇特种场进行了露斯塔野综两次繁殖试验,现将情况介绍如下。l亲鱼培育1.1越冬期培育为确保一年两次繁殖能获成功,1998年4月引进的亲鱼末进行当年繁殖,而是培育至11月20日送温室越冬。越冬地为罗氏沼虾温室地,水温控制在20℃-24℃,每天投喂一次颗粒饲料,投喂量为亲鱼总体重的2%-3%。1999年4月20日移出温室,共成活亲鱼52尾,其中雄25尾,雌27尾,总体重IOI.gkg。1.2产前池塘培育越冬后,当自然水温达22℃时,…  相似文献   

14.
黄颡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0年5~6月共计催产黄颡鱼3批,计重57kg,♀209尾,♂222尾,采用PG、LRH-A2、HCG、DOM中的2种或3种混和进行2次注射,水湿25~28℃,效应时间为15~20h,共计产黄颡鱼卵20.8万粒,经48~70h孵化出苗48 000尾,平均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离分别为30.4%、51.5%、44.5%,经过15~20d的培育,投喂水蚤和碎鱼肉浆培育成2~3cm的黄颡鱼鱼苗20 0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罗氏沼虾新虾亲在江西越冬及产前培育技术。在江西气候条件下,面积为100m^2的越冬池,亲是越冬密度为21~24尾/m^2或0.3~0.5kg/m^2,越冬时水温控制在19.0~21.0℃之间,经4个月左右时间,越冬成活率在70%以上。产前强化培育后亲虾抱卵率最高时可为31.7%~36.8%。从池塘养殖的成虾中挑选亲虾可不辨雌雄。  相似文献   

16.
乌鳢肉质细嫩、少刺、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历来在国内外市场上都很畅销。但由于其苗种多为野生,来源有限,难以形成较大的生产规模。本文简要介绍目前山东乌鳢人工繁殖技术要点,以供生产单位参考。1亲鱼来源、选择与培育1.1亲鱼来源 亲鱼可在秋冬季收集野生鱼或人工养殖的成鱼,但必须经强化培育后方能进行催产。也可在繁殖季节从乌鳢的成鱼网箱或池塘成鱼养殖中挑选。还可在市场上认真挑选活泼、个体大的商品乌鳢作为亲鱼。1.2亲鱼选择 选择2冬龄以上的鱼作为亲鱼。规格在0.75~1.25kg/尾较宜。要求无病无伤、体质…  相似文献   

17.
李亦华 《内陆水产》2000,25(2):32-32
3鱼苗培育3.1水泥池育苗池子面积以50~100 为宜 ,水深0.8~1m ,要求水源充足 ,水质良好 ,注、排水方便 ;进、出水口用50~60目网布滤水 ,防止敌害生物进池和鱼苗逃逸。放养1~2cm鱼苗300~400尾/m2;2~3cm鱼苗200~300尾/m2 ;3~4cm鱼苗100~200尾/m2。水泥池育苗宜投喂鲜活饵料 ,鱼苗出膜后2~3d ,可投喂轮虫、丰年虫及小型枝角类 ,体长1.5cm左右的鱼苗 ,可捞取水蚤投喂 ,当鱼苗长至2cm以上 ,可投喂水蚯蚓 ,并开始驯食 ,使鱼苗集中在池的一角摄食 ,并逐渐将活饵改…  相似文献   

18.
大鳍鳠亲鱼池塘驯养和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品种成鱼养殖池混养大鳍亲鱼的方法,可将大鳍亲鱼在池塘养殖环境培育至性成熟。池塘培育亲鱼试验成活率分别为100%、78.4%和90.6%。雌亲鱼性腺成熟率为73.3%和70.6%。用混养法培育大鳍亲鱼不需投饵,亲鱼仍然生长良好,日均增重量分别为0.62克和0.57克。  相似文献   

19.
六线鱼(Hexagrammosotakii)俗称黄鱼。分布于我国黄、渤海及东海,其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是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青睐的名贵海产经济鱼类。该鱼适应性、抗病力较强,在我国北方沿海可自然越冬,是增养殖的品种之一。一、养殖区选择1.水质条件以水质清澈、风浪较小、无污染的内湾为宜。在大潮流速0.12~0.31米/秒的养殖海区鱼生长良好。2.海区水温该鱼为冷水性鱼类。据观察适宜生长水温9~22℃,在表层水温0.3~29.6℃的海区鱼生存正常。3.水深条件该鱼常年栖息于水深四五十米以内的近海,养殖鱼则在水深4…  相似文献   

20.
<正> 1 人工繁殖 加州鲈一般养二周年可达性成熟,也有一周年成熟的,繁殖适宜水温为18~25℃。1.1 亲鱼培育 加州鲈亲鱼平时可与家鱼混养,池塘里需有一定数量的小鱼、小虾作为它的食物,也可投喂人工饲料。至繁殖季节之前,再行强化培育,强化培育在池塘或水泥池均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