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3年在广东省吴川市塘尾镇合兴高位池虾场养殖50亩虾塘,单造亩产1500kg,获利40万元,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现将获得高产经验整理成书面材料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进行南美白对虾群众性养殖已有5年多,它确实是一种好虾:生长周期短,长势快,盐度适应范围广、抗病力强、产量高、市场竞争力强。近年来在全国各省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特别是沿海各省发展更快,无论是海水、淡水养殖都行。但是生产上还存在不少问题,如苗种的种质、养成技术、饲料质量、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3.
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振喜  谢拥军  于安 《河北渔业》2002,(2):41-41,38
<正> 南美白对虾又称白虾、白对虾、万氏对虾、凡纳对虾,是当今国际上公认最有养殖前途的优良虾种之一。和中国对虾、斑节对虾并称世界三大高产虾种。为充分开发利用我市淡水资源优势,根据南美白对虾广盐性等特点,去年我们在我市首次进行了纯淡水养殖白对虾试验,并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4.
1 建设优越的生态环境,待苗下池1.1 a.新场建设与清整工作:新场的场地选择标准包括:无污染、海淡水资源充足、水质及理化因子良好,水体交换率高;沙质或盐土,微碱性,各种重金属离子不超标,地势不宜过低,距离潮线4米以上,台风期间潮水影响不到;具有电力资源且交通方便,治安情况较佳。虾池一般4~6亩,长宽比例要小,最好是方形池,最大不宜超过8~10亩,排水采用底部  相似文献   

5.
<正> 乐亭县王滩镇齐家寺养殖户钟立强在2003年的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喜获丰收,13.33hm~2池塘经4个月的养殖,每公顷产虾3 750kg、获利6万元左右。现就其养殖技术作简单介绍。1 放苗前的准备1.1 池塘准备 养殖池塘干塘后,经一个冬季的冻晒,进水5~10cm,每hm~2施生石灰1 125~1 500kg或225kg漂白粉进行池底消毒,淤泥过厚的要先清淤,然后铲除池塘周围杂草,修整池埂,池壁,防止渗漏。  相似文献   

6.
为了深入探索南美白对虾健康高效养殖模式,提高对虾养殖的经济效益,2003年在引进广东等地高位池对虾高产养殖模式的基础上,我们在温岭市绿珍水产养殖场进行了南美白对虾健康高效养殖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经市科技局现场验收,平均每667m^2产量939kg,净利润9017元。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张本铭 《内陆水产》2001,26(9):25-25
南美白对虾又称白肢虾、白对虾、白虾,外形酷似中国对虾,是目前养殖虾业中最优良的品种之一,也是目前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虾业之一。南美白对虾具有甲壳薄,肉质细嫩,加工出肉率高,抗病毒能力强,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养殖周期短、市场价格高等特点。生长水温为15~38℃,最适生长温度为22~35℃,能在盐度0.5‰~40‰的水域中生长。稻田养殖南美白对虾能充分利用稻田资源、提高稻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等优点,是发展农村经济,引导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一条重要途径,现将南美白对虾稻田养殖技…  相似文献   

8.
南美白对虾 (Penaeusvannamei )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海域 ,1 999年初引入我国大陆。该虾对盐度、温度的适应范围广 ,生长较快 ,养殖成活率高 ,产量高 ,适合于进行高密度饲养。目前已成为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的主要养殖品种。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放养密度的不断提高 ,南美白对虾的病害问题也日益严重。针对 2 0 0 1年养殖生产中的实际情况 ,笔者就南美白对虾高密度养殖的主要技术关键 ,提出一些不成熟的观点 ,与大家共同商讨。一、虾池放养前的清淤消毒已养殖多年的土池 ,通常池底淤泥层较厚。淤泥中的有机物是病原生…  相似文献   

9.
孙清秀 《内陆水产》2004,29(2):18-19
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已成为近几年来虾类养殖的新亮点。其产量、效益逐年提高,养殖技术日臻成熟。淡水养殖相对封闭,可有效避开虾病的困扰,使其养殖得到了较快发展。而我国北方地区由于水资源较为匮乏,这一产业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城市生活污水含有丰富的营养,适宜养虾。我们于2003年5月~  相似文献   

10.
2000年开始,我市进行海虾淡养,至2003年已在全市推广养殖面积18000亩,实现平均亩产346千克,亩利润3148元。现将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一、池塘选择及放养前的准备1.池塘选择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池塘要求并不高,原先用于养殖青虾或罗氏沼虾的池塘基本都可用于养殖南美白对虾。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1.
南美白对虾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敬文  张志强 《河北渔业》2001,(1):34-34,40
<正> 南美白对虾形状近似中国对虾,壳薄体肥,肉质鲜美,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对盐度适应范围广,可活虾运输等特点。为探索适应乐亭县对虾养殖名优品种,2000年我们在董庄育苗室对原虾池进行技术改造后开展了南美白对虾养殖实验,养殖实验池面积4hm~2,总产对虾6000kg,平均单产100kg/667m~2,获总产值36万元,总效益18万元。现将养殖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探索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提高养殖技术,使单位水体发挥最大的生产效率,促进黄河三角洲地区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的持续发展,我们在东营市海星浅海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技术研究,养殖面积4200m^2,共产对虾19576kg,平均每平方米产虾4.7kg,实现产值539834元,获利税282650元。现将项目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黄平 《海鲜世界》2003,(4):17-18
南美白对虾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个体大、抗病力强等优点,近年养殖发展迅速。产量大幅度增加,导致价格下降,养殖效益滑坡。我们通过实施健康养殖保持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亩利润仍然超3 000元。现就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技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张延河 《齐鲁渔业》2005,22(8):17-18
为了探索低盐度地区南美白对虾无公害池塘养殖技术,2004年,博兴县水产局进行了低盐度池塘无公害养殖南美白对虾试验。试验池塘106.7hm^2(1600亩),投放虾苗9625万尾,5月15日开始投苗,至9月底收获,生长期135天,成虾平均规格11.8cm,共收获成虾32.5万kg,共获收益498万元,投入产出比1:2.2,获得了低盐度池塘无公害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成功。现将试验的主要技术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南美白对虾又称白脚虾,是世界三大养殖虾类之一。具有生长快、产量高、抗病力强、出肉率高、肉味鲜美等生物学优势,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得到推广,养殖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产值逐年上升。但由于多数养殖者追求高产量、高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健康养殖,致使养殖生产中出现了种质退化、病害较重、品质下降等问题。为发展健康养殖,适应入世需求,临沂市科技局给我站下达了“南美白对虾淡水池塘健康养殖技术经验”项目。2002年,在市水产良种繁育场设立中心试验点(面积1667米2),在郯城、平邑、临沭等地设立分试验点(面积64032米2),同时进行试验,均…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以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安全、优质、卫生的无公害水产品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我县于2003年承担广西区下达的“无公害对虾标准化生产示范区”项目,组织实施333.5hm^2(5000亩)无公害南美白对虾标准化生产示范。现将南美白对虾无公害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试验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4.67hm^2,共投虾苗255万尾,总产量17196.3kg,平均规格10.2cm,成活率39.7%,纯利润4.65万元/hm^2。讲座了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的适应性,放养时间和密度、病害防治、饵料使用以及水质调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王树林 《齐鲁渔业》2005,22(8):18-18
稻田养殖南美白对虾能充分利用稻田资源,提高稻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一般每667m^2产成虾30~50kg以上,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等优点,足发展农村经济,引导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一条重要途径。现将我地稻田养殖南美白对虾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张本铭  张平 《内陆水产》2001,26(10):20-20
南美白对虾又称白肢虾、白对虾、白虾,为热带性虾。外形酷似中国对虾,体为青灰色,甲壳薄,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生长水温为15~38℃,最适生长温度为22~35℃,盐度适应范围广,能在0.5‰~40‰盐度的水域中生长;肉质细嫩,加工出肉率高,抗病能力强,是目前池塘养殖推广的新品种,也是目前养殖产量最高的3大虾类之一,市场前景广阔。现将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池塘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交通方便的池塘,虾池面积2000~3300米2,水深为1.5~2.0米,池底为泥沙底质,保水性…  相似文献   

20.
魏宏国 《河北渔业》2002,(6):25-25,29
<正> 为改变全县淡水养殖品种单一,市场应变能力差的局面,卢龙县畜牧水产局于2002年进行了南美白对虾淡水池塘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