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不同基肥条件下,测定一年生黑麦草的产草量、根系长度和深度,结果表明:有机肥每667 m2 1 200 kg+复合肥每667 m2 100 kg作基肥,一年生黑麦草的产草量最高,达到53 226.6 kg/hm2,根系最发达。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贵州独山20种不同肥料水平处理下特高黑麦草的产草量高低的试验表明:处理4(每6m^2施氮315g、磷90g、钾90g)和处理6(每6m^2施氮225g、磷180g、钾90g)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3.
在有机肥作为底肥的条件下,通过对一年生黑麦草根系的研究表明:一年生黑麦草的根系主要分布在0~20cm的土层中(比率为86.43%~93.76%),其中又以0~10cm为主(比率为73.86%~88.06%)。根系的生长速度受外界因素和自身因素的影响,"蓝天堂"、"杰威"、"特高"均在阶段三时长势最快,"杰威"苗期最为迅猛,后阶段"杰威"生长速率又明显低于"蓝天堂"和"特高"。总的来看,"特高"在播量为3.00g/m2时长势最好。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以4种行距种植特高一年生黑麦草,对其产草量、分蘖数和再生速度的影响研究表明一年生黑麦草鲜草产量、分蘖数之间差异显著,再生速度之间差异不显著.行距38 em时的产草量最高,每666.7 m2鲜草产量达到3 113.5kg.  相似文献   

5.
不同行距对一年生黑麦草产草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4种行距种植特高一年生黑麦草,对其产草量、分蘖数和再生速度的影响研究表明:一年生黑麦草鲜草产量、分蘖数之间差异显著,再生速度之间差异不显著。行距38 cm时的产草量最高,每666.7 m2鲜草产量达到3 113.5 kg。  相似文献   

6.
不同播种量对一年生黑麦草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舒健虹  尚以顺 《四川草原》2006,(4):20-21,42
该试验研究了不同播种量对一年生黑麦草产草量、植株性状、生长速度、单位重量的干草产量等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量每小区70g时,产量最高为3226.83kg/666.7m2。单株叶片数、单株鲜重、单株干重、株高、单株分蘖数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茎叶比、风干率等性状随密度增加比值加大,拔节期前处理C4生长速度最快,为适宜播种量,可在生产中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7.
该试验研究了不同播种量对一年生黑麦草产草量、植株性状、生长速度、单位重量的干草产量等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量每小区70 g时,产量最高为3 226.83 kg/666.7m2.单株叶片数、单株鲜重、单株干重、株高、单株分蘖数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茎叶比、风干率等性状随密度增加比值加大,拔节期前处理C4生长速度最快,为适宜播种量,可在生产中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8.
对国内14个一年生黑麦草品种在贵州南部独山地区进行引种试验比较.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均能良好生长,安全越冬.一年可刈割4~5次,鲜草产量58 429.2~84 842.4 kg/hm2,多数品种2、3、4月鲜草产量较高,2月份产量在20000 kg/hm2以上的就有5个.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依次为抗锈王,邦德,凯牧,沃土,特高,杰威和海湾等,可以在贵州大部分地区栽培利用.  相似文献   

9.
一年生黑麦草品种在贵州南部的引种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国内14个一年生黑麦草品种在贵州南部独山地区进行引种试验比较。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均能良好生长,安全越冬。一年可刈割4~5次,鲜草产量58429.2~84842.4kg/hm2,多数品种2、3、4月鲜草产量较高,2月份产量在20000kg/hm2以上的就有5个。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依次为:抗锈王,邦德,凯牧,沃土,特高,杰威和海湾等,可以在贵州大部分地区栽培利用。  相似文献   

10.
箭Kuo豌豆混播黑麦草生物量和种间竞争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箭Kuo豌豆和一年生黑麦草不同混播比例的研究表明:混播的生物量高于单播,其积累模式为平稳增长型。在同一混播组合中,种间竞争力的强弱随着群落的发育而变化,在生育期间,黑麦草的竞争力高于箭Kuo豌豆。在不同混播比例中,随着黑麦草比例的增加,其种间竞争力下降趋势。一次性刈割可获得较高的沸播干物质产量,多次刈割可增加鲜草总产量,但不能提高干物质产量。  相似文献   

11.
选 35日龄断奶的杜洛克×长白×嘉兴黑杂交猪 2 7头 ,随机分成 3组。 3组猪的日粮如下 :对照组 :10 0 %精料 ;试验 1组 :90 %精料 + 10 %新鲜黑麦草 ;试验 2组 :80 %精料 + 2 0 %新鲜黑麦草。试验期 110d ,0~ 46d为前期 (断奶~30kg) ;47~ 110d为后期 (30kg~ 6 0kg)。结果表明 :前期试验 1组与对照组相比 ,体增重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平均每头猪可获利 0 .19元 ;而试验 2组的体增重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平均每头猪的饲养成本反而提高 0 .5 4元。后期试验 1组与对照组相比 ,体增重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平均每头获利 10 .32元 ;而试验 2组的体增重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 1) ,平均每头获利 3.12元 ,但也延长了出栏时间 ,降低了生产效率。总的来看 ,前期以不加或少加黑麦草为宜 ;后期以新鲜黑麦草替代 10 %精料取得了较高效益 ,这说明用新鲜黑麦草替代 10 %的精料饲喂生长猪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观察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对鹅肉脂肪酸组成影响,揭示牧草摄食量与鹅肉α-亚麻酸(ALA)相对含量之间的关系。选用50羽14日龄长乐灰鹅,分成5个处理,饲养期60 d。各处理饲粮中黑麦草干物质比例分别为: 0.00%(CK),5.42%,11.92%,19.52%和27.24%。结果表明:随着饲粮中黑麦草比例的提高,鹅肉ALA相对含量显著增加,试验各组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86.90%,197.24%(P<0.05),393.10%(P<0.05)和304.83%(P<0.05);PUFA/SFA显著上升(P<0.05);n-6PUFA/n-3PUFA显著下降(P<0.05)。鹅肉ALA相对含量与饲粮中黑麦草比例的曲线回归模型方程为:y=0.270+0.106x-0.002x2(F=22.99**)。当饲粮中黑麦草的干物质比例在0%~26.50%时,鹅肉ALA的含量呈上升趋势;当黑麦草的比例超过26.50%时,鹅肉ALA的含量转而呈下降趋势。说明黑麦草中的ALA能够通过摄食消化过程沉积到鹅肉中。  相似文献   

13.
南方红壤区种植黑麦草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方勇  章红兵 《草业科学》2005,22(4):69-71
研究了种植越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对红壤N、P、K养分变化的影响,测定越年生黑麦草的营养成分及家畜饲喂的效果.结果表明:连续几年种植黑麦草的红壤,N、P、K的全量和有效养分的含量均比新开垦的红壤显著提高;黑麦草粗蛋白、维生素含量丰富,用黑麦草饲喂奶牛,奶牛日产鲜奶量可提高17.3%.同时对"草肥混播"的效果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牧草种子生产现状及需求分析调研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全面掌握中国草种生产现状及未来供需情况,对我国草种子生产现状及未来草种子供需形势进行了调查研究,查阅了相关文献,统计了近几年来全国草种子地区分布、面积、产量和草种子类别,并分析预测了未来几年我国草种的供求趋势,对比了发达国家在草种生产方面的经验和成果,以供行业发展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选择身体健康的二胎荷斯坦奶牛32头,分为四组,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Ⅲ组和试验Ⅲ组分别饲喂传统青饲料(野草、速冻菜厂下脚料等)、金华当地的多花黑麦草、2003--2004年间经牧草引种试验证明在生物学特性、鲜草产量及营养成分等方面表现较好的品种——冬牧70黑麦草和紫花苜蓿进行了为期20d的饲养试验。结果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的平均日产奶量分别为9.89kg、10.23kg、11.56kg、和12.86kg。在其它饲养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饲喂紫花苜蓿的试验Ⅲ组奶牛产奶量极显著高于饲喂多花黑麦草的试验Ⅰ组及传统青饲料的对照组(P〈0.01),与饲喂冬牧70黑麦草的试验Ⅱ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Ⅱ组奶牛产奶量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与试验Ⅰ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组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乳中总固体物质含量、乳脂率及乳蛋白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紫花苜蓿、冬牧70黑麦草对奶牛饲喂效果好,可显著提高产奶量,改进乳成分。  相似文献   

16.
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密度和施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的不同密度和施肥量对其鲜草产量和牧草高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密度和施肥量条件下,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的产量和生长高度有显著差异,当施基肥为有机肥1000kg/667m2+尿素10kg/667m2,行距为20cm时,贵草1号生长速度最快,平均高度最高,达到64.2cm,鲜草产量最高,达到3164kg/667m2。  相似文献   

17.
于2009年5月在亚热带中山地区引入宽叶雀稗(Paspalum wettsteinii)、威提特东非狼尾草(Pennisetum clandestinum cv.Whittet)、纳罗克非洲狗尾草(Setaria sphacelata cv.Narok)和贝斯莉斯克伏生臂形草(Bra-chiaria decumbens cv.Basilisk)4种多年生暖季型牧草,并于当年10月在4种暖季型禾草草地上分别补播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olorum),组成不同的互补饲草生产系统(Complementary forage system);通过对各补播系统牧草全年产量、生长速率和密度变化的研究分析,以期建立全季型优质高产的互补饲草组合模式,为解决该地区饲草供应季节不平衡提供可行方案。结果表明:补播能显著增加产草量(P<0.05),干草产量最高的系统是臂形草+多花黑麦草(26337.1 kg·hm-2);粗蛋白年产量最高的为东非狼尾草+多花黑麦草系统(2903.6 kg·hm-2);各系统可形成良好的饲草季节配置,多花黑麦草在冬春季节成为优势种,产量占全年饲草总产量的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