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采用0、200、500、800 mg/L浓度的赤霉素处理蕹菜芽苗菜,以研究其对蕹菜芽苗菜生长及经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对蕹菜芽苗菜的影响不同,其中,500 mg/L赤霉素处理能较好地促进蕹菜芽苗菜生长,表现出经济产量最高、整齐度较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蕹菜为旋花科甘薯属以嫩茎叶为产品的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竹叶菜、空心菜、藤菜、藤藤菜等。原产中国南方及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地区,广泛分布于亚洲等热带地区。蕹菜白锈病是蕹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近年来,随着生产面积的扩大和种植年限的增加,蕹菜  相似文献   

3.
蕹菜水培专用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植物生长需要和华南地区水质,设计8种肥料配方进行蕹菜水培试验,探讨了不同肥料配方对蕹菜的生物学性状、生理指标、产品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6号和7号配方供肥,蕹菜长势旺盛、产量高、根系活力强,叶绿素含量适中,各处理蕹菜中的抗坏血酸含量高,NO3,NO2含量低,符合国家洁净蔬菜标准。  相似文献   

4.
江西蕹菜     
蕹菜(Ipomota aquatica)又名空心菜,竹叶菜,属旋花科,原产我国热带多雨地区,东南亚各地分布最广。我国长江流域和沿海各省都有种植,以华南和华中栽培最盛。江西蕹菜栽培历史悠久,以茎粗、叶大、纤维少、优质高产而遐迩闻名。湖南、福建、湖北、上海、北京等省、市大量引种江西蕹菜,近年来,江西每年要为外地提供蕹菜种籽约15万公斤。  相似文献   

5.
《中国瓜菜》2016,(6):60-61
介绍了3个品种博白蕹菜,探索了博白蕹菜退化的原因,并通过3年的提纯复壮栽培试验,建立了品种纯正、种性优良的博白细叶蕹母系,总结出了博白蕹菜提纯复壮的关键技术,为博白蕹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蕹菜品种间花期不遇、有性杂交困难的问题,通过对渔场蕹菜、泰国大叶蕹菜、汝城蕹菜和长沙藤蕹4个蕹菜亲本的开花特性和繁育系统观测和11 h·d-1短日照调控蕹菜品种的花期,并开展了蕹菜品种间有性杂交。结果表明,蕹菜自然光周期条件下现蕾期为8—11月份,刈割发芽后短日照诱导11~13 d现蕾,现蕾至开花11 d左右,单花开放时间约12 h;开花当天09:00—13:00花粉活力最高,11:00—13:00柱头可授性最强;渔场蕹菜和长沙藤蕹花粉/胚珠比(P/O值)、杂交指数(OCI值)基本一致,但长沙藤蕹在控制授粉试验中表现为自交不结实;花粉粒为球状或帽状,表面布满尖刺;以籽蕹品种为母本的杂交结实率最高可达75.00%,结籽率高;长沙藤蕹为母本的杂交结实率最高可达6.00%,结籽率为0。综合分析表明,蕹菜繁育系统倾向于异交混合交配型,11 h·d-1短日照处理可以实现蕹菜品种间花期相遇,蕹菜品种间杂交亲和,但长沙藤蕹有可能丧失了结籽能力。  相似文献   

7.
蕹菜口感脆嫩,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高,深受人们喜爱。该文主要从品种选择、环境要求、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山东德州地区蕹菜的旱地栽培技术,旨在提高德州地区的蕹菜种植管理水平,提高蕹菜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8.
正蕹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又称空心菜、竹叶菜、通菜和藤菜等,属旋花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蕹菜耐热、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供应期长、产量高、品质好、种植成本低,深受菜农和消费者的喜爱[1]。蕹菜以嫩梢、嫩叶供食用,品质柔嫩,  相似文献   

9.
蕹菜营养丰富,具有多种保健功能,是夏季重要的"保淡"蔬菜。采用管道式水培设施栽培蕹菜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管理方便,生产的蕹菜品质鲜嫩、安全卫生。该文从育苗、定植、生长期管理、病虫害防控、采收等方面介绍了蕹菜管道式水培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促进蕹菜的生长、提高其品质,为优质蕹菜种植提供理论基础,指导生产。本试验对蕹菜喷施0.01、0.04、0.07、0.10、0.13 mg/L五个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并与清水作对照,研究了油菜素内酯对蕹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对蕹菜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0.07 mg/L的油菜素内酯处理效果最好,最有利于蕹菜生长,蕹菜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单株质量最大,品质较好。0.13 mg/L处理的蕹菜维生素C含量最高,为0.6 mg/g。总体而言,喷施0.07 mg/L的油菜素内酯对蕹菜的生长和品质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刘艳梅  陈荣贵 《蔬菜》2015,(3):74-75
近年来,大棚蕹菜灰霉病频发,给农民造成一定损失。为更好地防治蕹菜灰霉病,介绍了病害的发病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发病条件和综合防治措施,以期指导蕹菜生产。  相似文献   

12.
蕹菜(Ipomoea aquatic Forsk.)又称空心菜、通菜、藤菜、竹叶菜和蓊菜等,为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依其结实与否分为籽蕹和藤蕹两种类型,以叶和嫩茎供人们食用,是夏秋渡淡的主要绿叶蔬菜之一,在长江流域广泛栽培。因蕹菜茎叶繁茂、种植地多荫蔽潮湿,利于各种害虫的孳生和为害。但我们走访菜农发现,他们对蕹菜上发生的一些害虫种类未能正确识别,在防治上常常是凭经验用药,乱用、滥用现象普遍,严重影响了蕹菜的品质。  相似文献   

13.
蕹菜为旋花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也是大众喜爱的重要绿叶类蔬菜之一。从品种选择、种子选择和处理、出苗期管理、简易喷灌、追肥、病虫害防控等方面介绍了桂林旱栽蕹菜简易喷灌栽培技术,以优化桂林市蕹菜栽培管理,为种植户提供规范化、简易化栽培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詹成 《上海蔬菜》2021,(2):31-31,55
蕹菜是夏秋季重要的保供绿叶蔬菜。安徽庐江地区早春大棚蕹菜较露地蕹菜可提前30~50 d上市,产量达5000 kg/667 m2,产值约5000元/667 m2,经济效益显著。该文从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早春大棚蕹菜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刘永碧  吴中平 《花卉》2019,(2):16-17
本试验采用不同营养液对蕹菜的株高、叶量生长状况的研究,探索蕹菜生长发育的最佳营养液配方。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营养液中的大量元素浓度高(配方2),缩短蕹菜的生长周期;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营养液中大量元素的浓度低(配方4),延长蕹菜的生长周期。结论:营养液中的大量元素对蕹菜生长有利;在蕹菜无土栽培中营养液的大量元素含量在配方2的浓度蕹菜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16.
不同种植密度对水生蕹菜生长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水生蕹菜适宜生长的密度,在设施大棚内,行距30 cm时,设置了20 cm(P20)、30 cm(P30)、40 cm(P40)3种不同株距,研究了不同密度对水生蕹菜生长指标和生物量积累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水生蕹菜的主茎高、叶片数和主茎粗均表现为P20P30P40,说明生长空间充足利于水生蕹菜单株生物量的积累,但密度过小也不利于水生蕹菜群体生物量的积累,表现为P30P20P40,因此在行距为30 cm时,最适宜水生蕹菜的生长株距为30 cm。  相似文献   

17.
<正>蕹菜属旋花科牵牛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空心菜、竹叶菜等。以嫩茎、叶为产品。由于蕹菜是一种常异花授粉作物,自然异交率高,  相似文献   

18.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氮肥不同施用量及添加硝化抑制剂DCD对蕹菜生长、硝酸盐累积和土壤氮素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0.00~0.30 g/kg,蕹菜单株重和株高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但当施氮为0.40 g/kg,蕹菜单株重和株高出现了下降趋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蕹菜硝酸盐累积量增加;土壤硝态氮的累积量与施氮量成线性相关关系(关系式为y=45.7x 2.82,R2=0.9435);从整个蕹菜生长周期来看,0~20 cm土体铵态氮含量呈现出波浪形变化,且整体显下降趋势.在施用等量氮肥情况下,添加10?D能显著提高蕹菜的单株重与株高,而且可抑制土壤铵态氮向硝态氮转化,使氮肥较长时间以铵态氮形式保留在土壤中,从而减少硝态氮累积.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南昌地区水蕹菜病虫发生种类多、为害重。本文介绍了水蕹菜病虫发生特点,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蕹菜(water spinach)别名竹叶菜、空心菜、通菜、藤菜等,属旋花科甘薯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嫩茎和叶人食,富含各种维生素和矿物盐,是夏、秋季很重要的蔬菜品种. 甘薯麦蛾(Brachmia macroscopa Meyrick)又名甘薯卷叶虫,属鳞翅目麦蛾科,寄主作物为蕹菜、甘薯、山药、牵牛花等旋花科植物,近年来有发生严重的趋势.该虫分布广泛,为害严重,全国各蕹菜产区均有发生,被害株率一般在20%~50%,重者可达100%,严重影响了蕹菜的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