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为政府制定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小城镇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基于对浙江省23个县(市)级城镇411位农业转移人口的调查数据,利用交叉统计与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个人基本特征、家庭社区特征、社会保障特征、心理感知特征4个方面分析影响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小城镇意愿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性别、婚姻状况、有无技能、子女数、家乡到中心城镇的交通便利情况、家乡住房数、是否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以及对城镇生活的向往度与落户城镇的难易度对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小城镇意愿有显著影响.年龄、受教育年限、家庭总收入、承包地利用状况以及城镇生活的适应度和满意度对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小城镇意愿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土地资源禀赋对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意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进城落户意愿是推动户籍人口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当下各地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积极性不高,提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并不乐观。基于推拉理论,利用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CMDS),采用二元 Logit 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土地资源禀赋对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意愿的影响,探讨两者间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意愿总体较低,占比为48.91%,农业转移人口拥有承包地与宅基地的比例分别为61.40%和71.71%。土地资源禀赋显著抑制了农业转移人口的进城落户意愿,农业转移人口的身份认同、社会交往状况在土地资源禀赋影响进城落户意愿的过程中发挥着中介效应,社会保障状况发挥着显著的负向调节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土地流转将会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进城落户意愿。因此,一方面要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机制设计,消除阻碍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的体制障碍;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土地为农业转移人口留条退路,增强社会结构的弹性,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远高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这种"半城镇化"的现象给农民工融入城市和农村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带来双重消极影响。本文利用2019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农民工市民化的调研数据,建立江苏省农民工落户意愿影响因素的logit模型。结果表明:在众多影响因素中,农民工个体特征、劳动特征和家庭特征均影响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尤其是农民工劳动特征中工资收入、单位性质等变量对落户意愿影响显著,城镇就业质量是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的战略价值日益凸显,使得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的实践应运而生。为考查农业转移人口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决策的影响因素,基于江西省宜春樟树市200份问卷,采用Logistic模型从农业转移人口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心理感知特征、退出经历特征对不同农业转移人口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转移人口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意愿受农业转移人口自身状况、家庭、心理感知及退出经历的影响显著。变量年龄、教育程度、合作意识、非农收入、补偿收益、养老与医疗等政策保障、承包经营权退出经历等显著正向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意愿,变量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数量显著负向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意愿。  相似文献   

5.
热点扫描     
正甘肃出台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新标准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省公安厅近日出台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新标准。据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小城市和建制镇落户时,农业转移人口凭本人申请、房产证或房屋租赁证明、居  相似文献   

6.
鼓励农村人口移居城镇能够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村生产效率、实现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从根本上缓解"三农"问题的压力,推进城镇化可持续发展。以昌吉州玛纳斯县、奇台县、木垒县周边乡镇的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构建包含人口特征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3类21个影响因素在内的农村人口移居城镇意愿Logistic模型。结果表明:住房类型、不适应城镇生活、家庭分离、交通便利及医疗卫生条件优越5个因素与农村人口移居意愿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2010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规划水平和发展质量,要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统筹研究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后城乡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抓住产业转移有利时机,促进特色产业、优势项目向县城和重点镇集聚,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吸纳农村人口加快向小城镇集中,方便农民就近转移就业。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广西壮族自治区14个地级市1 779份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问卷调查数据,以就业质量为研究视角,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业转移人口的就近城镇化意愿整体偏低。农业转移人口的个人特征因素中年龄、婚姻状况和受教育程度对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影响显著,性别、进城务工年限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就近城镇化意愿影响不明显;就业质量对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影响显著。农业转移人口受职业技能培训、职业发展机会、社会保险健全程度满意度的影响尤为突出,同时注重工资收入水平、工作设施安全性和职业稳定性满意度的提升。因此,建议不断强化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险制度,并建立工资合理增长机制,以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2014,(9):3-4
1.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一是坚持积极稳妥、规范有序。立足基本国情,积极稳妥推进,优先解决存量,有序引导增量,合理引导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的预期和选择。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意愿。尊重城乡居民自主定居意愿,依法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合法权益,不得采取强迫做法办理落户。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我国应对老年化浪潮,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个重要政策,也是一项长期的、面向未来的发展政策。农民作为农村养老保险的参与主体,他们的参与意愿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村养老保险的实施效果。通过对江西58个县(市)436个农户的问卷调查,利用Logistic模型对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与意愿进行计量经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民的文化程度对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有显著影响并呈负相关,农户人均纯收入、农户劳动力比重、农户承包耕地面积对农民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有显著影响并呈正相关,农户年龄、性别、婚姻、家庭人口、离公路距离和离乡镇距离等变量对农民养老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说明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设计中,不仅要充分考虑农民的保障需求水平和缴费能力,兼顾制度的公正与效率,还要充分考虑到农户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生产特征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熊芳 《湖北农业科学》2016,(12):3212-3216
利用Logistic模型对湖北406个农村转移人口及其家庭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落户地选择显著地受到个人年均务工收入、主要亲属所在地和乡土情结的影响。其中,年均务工收入对落户地选择的影响为负,即收入较低者更多地选择就地市民化,收入较高者更容易实现异地市民化;主要亲属所在地和乡土情结对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落户地选择均具有正向影响。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落户地选择不仅是个体的经济决策,同时还受到家庭其他成员的影响以及乡土情结等情感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郑州市通过强化城镇产业支撑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切实解决农业转移人口的居住问题,提升新型城镇居民生活适应能力,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等措施,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郑州市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南京市农业转移人口为研究对象,以推—拉理论和成本—收益理论为基础,分别从农业转移人口个体特征层面、农业生产层面、农地流转层面选取14个分析指标,分析参与农地流转的农业转移人口迁移城市的意愿.结果表明:农业转移人口的性别、年龄、家庭月均收入、受教育水平、学龄孩子、农地流转期限、农地流转收益、农地流转稳定性对农业转移人口迁移城市的意愿有显著影响.建议提高农户土地产权的稳定性、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建立健全农地流转市场,提高农业转移人口迁移城市意愿.  相似文献   

14.
诸暨市是一个处于城镇化发展中的典型样本。改革开放以来,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问题一直是国家关心的问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利于三大产业的和谐发展,提高诸暨的城镇化水平,避免浪费劳动力资源,符合社会大环境的发展趋势。以诸暨市农业转移人口作为研究对象,从个人、家庭、经济和心理四大因素出发,运用描述性统计等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从总体的情况上看,对诸暨市农业人口市民化意愿影响较为显著的是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工作满意度、收入水平、城镇生活满意度和身份认同感。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山东省潍坊市、临沂市、济宁市农村居民的327份调查问卷,通过构建Logit模型,从个人特征、家庭特征以及对借贷政策的认知三个方面对影响农村居民借贷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以及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等因素对其借贷意愿的影响不显著,农村居民家庭人口数、全家日常生活消费支出以及农村居民对现行农村信贷政策的了解程度对其借贷意愿有显著性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6.
对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的7个村庄中已放弃农地经营权的201户样本农户进行结构式访谈,获取农户放弃农地经营权后宅基地退出意愿相关信息的第一手资料,以便了解不同经济发展条件下,农户在放弃经营农地后对宅基地退出的意愿并定量分析其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主要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家庭特征、收入结构、资产特性等3个方面对放弃农地经营权农户的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调研农户的宅基地退出意愿比例为36%;显著影响农户退出宅基地意愿的因素包括家庭特征中的家庭人口数及家庭被抚养人数、农户收入结构中的转移支付、资产特征中的建筑层数、建筑重置成本、城镇住宅持有情况及宅基地重置成本;其中家庭被抚养人口数及城镇住宅持有的影响为正,其他因素的作用方向为负。因此,提出了引导农户宅基地退出的相应政策,即建立多元化的住房保障体系、建立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出台农村住房建设标准及限制准则、将退出农户逐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与行为也逐渐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计划行为理论在国内外对行为的研究中表现出较高的解释力与预测力,基于该理论框架模型,通过提炼凸显信念编制问卷,在全国范围内收集1 618份样本,对农民工城镇落户行为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工收益预期、指令性规范、自我效能以及控制力对落户意愿有显著正向作用,而损失预期对落户意愿有显著负向作用;自我效能、控制力、落户意愿对落户行为有显著正向作用;示范性规范对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没有显著影响。该结论对探明农民工落户行为产生机制,更好地激励农民工城镇落户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为促进农村宅基地退出提供政策建议和参考。结果表明,在所选的13个因素中,年龄、家庭年均纯收入、宅基地宗数、农业收入比重、是否购买城镇住房和是否具有职业技能等6个因素对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年龄、农业收入比重和是否购买城镇住房具有相反作用;家庭年均纯收入、宅基地宗数和是否具有职业技能呈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10年一号文件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规划水平和发展质量,当前要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我们理解,这是党的文件再次把小城镇作为我国城镇化的重点,作为城乡统筹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正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甘肃省公安厅近日出台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新标准。据甘肃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小城市和建制镇落户时,农业转移人口凭本人申请、房产证或房屋租赁证明、居民身份证等合法有效的证明,在派出所办理落户手续。在大城市、中等城市落户时,农业转移人口可凭本人申请、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居民身份证等合法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