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新陆早67号(原代号金垦杂1061)是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2008年以4432优系为母本,自育品系68-38为父本,人工去雄杂交,通过定向选择、抗性筛选、异地穿梭育种、品质检测、品比试验、多点试验,选育出综合性状优良的早熟陆地型杂交棉新品种.表现早熟性好、丰产、纤维品质优良、抗病性和抗逆性较好.2010年参加新疆早熟杂交棉预备比较试验,2011-2012年参加新疆早熟杂交棉区域试验,2013年参加新疆早熟杂交棉生产试验.2014年6月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新审棉2014年58号).适宜在新疆北疆早熟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新陆早43号是新疆石河子棉花所以自育早熟棉新品系4—14为母本。以外引优质中长绒材料H2为父本,利用病圃经过多年鉴定筛选而成。2007年、2008年参加新疆早熟杂交棉组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8年同时参加新疆早熟杂交棉组生产试验。产量表现优于对照。2009年3月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新陆早19号是新疆石河子棉花研究所于1996年以91-2为母本,自育品系900为父本经有性杂交,连续定向选育而成。1996~1999年海南加代、病圃选择、株行鉴定、品质检测(F1-F6三年连续加代),2001年成系(系号为99-17-46)。参加2000。2001年所内品种比较试验,表现早熟、优质、抗病、丰产。2002~2003年参加自治区早熟陆地棉区域试验和自治区植保站抗性鉴定。2003年参加自治区生产试验。2004年2月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为“新陆早19号”。  相似文献   

4.
鲁棉研25号(鲁8 H7)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杂种优势利用课题组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最新选育的抗虫杂交棉.该杂交种表现杂种优势强,抗虫性好,纤维品质优良,具有良好的推广利用前景.鲁棉研25号于2000年参加山东省抗虫棉预备试验,2001~2002年通过了山东省抗虫棉区试;2002~2003年参加国家黄河流域区试;2004年参加国家黄河流域生产试验和山东省棉花生产试验;2004年12月25日获得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有效区域为山东省、江苏省(不含徐州地区);2005年3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4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2002年以SGK 321为母本、多抗6号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育成杂交棉品种冀创18。2006-2007年参加河北省冀中南棉区抗虫棉区域试验,2007年参加河北省冀中南棉区抗虫棉生产试验,2008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该品种高抗枯萎病、结铃性强、早熟、易管理。  相似文献   

6.
先麦12号是河南先天下种业有限公司于2003年选育的高产、抗病、抗倒、优质小麦新品种。2011-2014年,参加河南省小麦区域试验、小麦新品种生产试验,2014-2015年度,参加黄淮南片小麦区域试验,2012年11月通过植物新品种保护,公告号为:CNA009366E。2014年10月通过河南省审定。该品种高产稳产、品质优良、适应性广,适宜河南省中高肥力地中茬种植。  相似文献   

7.
徐花4号是我所1986年育成的夏花生品种,原名徐州7506,由7205-1×天府3号选育而成。1987~1988年参加江苏省和徐州市的夏花生品种区域试验,1988年参加省、市生产试验,表现早熟、高产、品质优良,1989年4月经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相似文献   

8.
春小麦新品种榆春5号是榆林市农科所利用杂交后代榆82(29)-5-2-1为母本,榆春4号为父本通过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通过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及大面积示范推广,表现高产、稳产、千粒重高、中早熟、耐病、品质优良.1998年3月经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推广品种,命名为"榆春5号".2002年5月,获榆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9.
新陆早14号是新疆自育的第一个杂交棉品种,由石河子棉花研究所培育,2002年1月通过新疆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早熟性好,丰产性强,深受农民的欢迎。2002-2004年在北疆棉区推广种植0.8万公顷,表现优异。  相似文献   

10.
优质高产抗病棉花新品种苏棉24号(原名盐杂1号),是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6年以苏棉15号(91-1186)和泗棉3号选系配组选育的杂交棉。1997~2000年继续做杂交,同时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于2000年育成。2001~2003年经江苏省杂交棉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多点鉴定及示范结果表明,该组合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早熟性、抗病性及优质的特点。2004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  相似文献   

11.
新玉54号(区试代号CX311)是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早熟、高产、优质、耐旱、耐密、抗倒、广适于一体的玉米新品种。2010年通过新疆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品种审定号:新审玉2010第29号。2011年获得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重大项目支持。一、主要特点1.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①在历年品比中的产量与生育期新玉54号于2006年、2007年、2008年和2010年分别在新疆农业科学院综合试验场(乌鲁木齐市安宁渠镇)粮食作物研究所玉米试验基地参加了春播早熟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在疏勒县洋大曼乡参加了复播早熟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12.
组配优势杂交棉的关键在于优良亲本的选配.加强优良亲本的筛选鉴定、搜集及其创新与利用,是提高杂交棉育种效率与效果的关键和重中之重;采取“测配结合、测选结合“方法自主筛选出一批优良棉花亲本资源,并通过创新利用,已配组强优势杂交棉组合20余个,培育10余个强优势杂交棉品种,先后参加省级及其以上棉花品种区试.其中育成的杂交棉强优组合“纵ZLTC-3和徐铜3号“已分别通过省级审定定名(苏棉23号)和国家棉花品种区试(拟国家审定定名‘纵丰收棉3号’),超亲优势和超标优势极为明显;“丰收棉ZRS-6“2007年已被破格提前升入省级生产试验.是筛选创新并利用优良棉花亲本培育强优势杂交棉品种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13.
豫宝杂4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选育的适于黄河流域春播和麦棉套种的棉花杂交种。该品种通过2003年河南省杂交棉品种预备试验和2004年河南省杂交棉区域试验,2005年同步参加河南省杂交棉品种生产试验。2006年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棉2006011号)。该品种适合黄淮流域中高肥水条件下春播和麦棉套种。  相似文献   

14.
<正>新陆早41号是新疆富全新科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选育的早熟陆地棉品种,于2009年3月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参加区域试验以来,在尉犁县、库尔勒市以及北疆乌苏等地表现优良,2010年将进入生产示范推广。一、品种特性1.特征特性新陆早41号为早熟陆地棉品种,生育期123天  相似文献   

15.
福莱2是吉林市福莱特种子有限公司以自选系G677为母本、以自选系G62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2011-2012年进行产比试验,2013年参加吉林省早熟组预备试验,2014-2015年参加吉林省早熟组区域试验,2015年参加吉林省早熟组生产试验。2016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吉审玉2016013)。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等特点,是适宜吉林省、黑龙江省玉米早熟区种植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大豆新品种"欧科豆25号"是吉林农业大学1998年以"黑农38号"为母本、"吉农8902-15(吉农10号)"为父本进行品种间有性杂交,经系谱法多年系统选育而成。2006—2007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107.4 kg/hm2,比对照"黑农38号"平均增产9.6%;2007—2008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889.1 kg/hm2,比对照"黑农38号"平均增产7.1%。该品种于2009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早熟、抗逆、品质优良,适宜吉林省中早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1 选育过程 辽棉28号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以特早熟高产兼抗枯黄萎病品系辽1284为母本,以锦州农业科学院育成的早熟高产、优质品系锦1784的提高系为父本,于2001年配制杂交组合,通过南繁北育,早期低世代对生育期、优良纤维品质、产量为目标进行选择,后期高世代在抗病性、结铃性及衣分等方面进行多年综合选育而成.通过多年选择,使早熟性、抗病性、丰产性、纤维品质等性状得到了综合改良.2007年将该品系定名为辽7083,具备早熟、抗病、优质、高衣分等优良特性,达到了综合性状同步改良的目的.2008~2009年参加品系比较试验.2010 ~ 2011年参加辽宁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11年参加辽宁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2012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相似文献   

18.
新陆早16号(原名97—185),2003年2月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命名。该品种纤维品质优良,属早熟中长绒陆地棉类型。2001~2003年在呼图壁县北戈壁棉花专业合作社进行试种、栽培试验、良种扩繁及示范,该品种表现出了较好的适应性,并具有抗高温、耐旱的优势,产量水平与当地主栽品种相当。  相似文献   

19.
方玉1号是利用"REID黄马牙×唐四平头"杂种优势模式,以F411为母本、F438为父本选育而成的玉米杂交种。该品种2006~2007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中晚熟组玉米区域试验,2 a平均产量为12 468.0 kg/hm2,较对照哲单20号增产10.4%;2008年4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审定编号:蒙审玉2008026号);2010~2011年参加承德市中早熟组玉米区域试验,2 a平均产量为11 725.5 kg/hm2,较对照吉单261增产13.3%;2012年参加承德市中早熟组玉米生产试验,产量为12 076.5 kg/hm2,较对照吉单261增产12.1%;2013年4月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审定编号:冀审玉2013026号)。方玉1号株型紧凑,茎秆韧性好,气生根多,抗旱性极强;结实好,不秃尖,高产稳产,品质优良;抗病、抗倒,适应性强;春播全生育期122 d,可在河北省、内蒙古有效活动积温逸2 650益的中早熟玉米种植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濮单6号由河南省濮阳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2001~2002年参加西南玉米区、西北春玉米区、东华北春玉米区和黄淮海夏玉米区区试及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濮单6号是一高产稳产、品质优良、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中早熟玉米杂交种。2003年8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