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鲜红薯加工酿制黄酒 ,薯源广、投资少、见效快 ,较适合于农户及乡镇企业。一般每 10 0kg鲜薯大约可产9~ 12°的黄酒 70~ 90kg ,其酿制技术如下 :鲜薯→清洗→切片→蒸煮→糖化→发酵→压榨→灭菌→包装。酿制中应注意 :1 原料处理鲜薯用清水洗净 ,切成薄片后加2~ 3倍清水 ,  相似文献   

2.
张路  程明  杨宏 《农技服务》2001,(10):32-32
<正> 用鲜红薯酿制黄酒,薯源广、投资少、见效快,适宜于农户及乡镇企业加工经营。一般每100公斤鲜薯可产10~13度的黄酒80~90公斤。其操作技术如下: 1、原料处理 鲜红薯用清水完全  相似文献   

3.
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栽插密度、栽插期、氮素水平、磷素水平和钾素水平对川中丘陵区高淀粉甘薯新品种川薯217鲜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栽培因素对川薯217鲜薯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氮素水平>钾素水平>磷素水平>密度>栽插期,在较大栽插密度,适宜栽插期,充足氮肥的前提下,增施磷钾肥可获得高产。川薯217的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措施:密度57 750~60 255株/hm2,6月3日~6月5日栽插,施纯N 56.44~61.56 kg/hm2,P2O5 36.8~43.2 kg/hm2,K2O 53.79~66.21 kg/hm2,可获得37 500 kg/hm2以上的鲜薯产量。  相似文献   

4.
高淀粉甘薯新品种"西成薯007"优化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试验以"西成薯007"原种为材料,采用四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栽培密度和施用氮、磷、钾肥料对"西成薯007"鲜薯和淀粉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鲜薯和淀粉产量的作用顺序为:密度>磷肥用量>氮肥用量>钾肥用量;在较大密度,较多氮、磷肥的前提下,增施钾肥可获得鲜薯和淀粉的高产;"西成薯007"的鲜薯、淀粉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措施:5月下旬至6月上旬栽插密度为3500~4000株/667 m2,667 m2施尿素9~11kg、过磷酸钙10~14 kg、硫酸钾11~14 kg,立冬前后收获,在中等肥力田块种植即可获得鲜薯2000kg/667m2、淀粉500kg/667m2以上的产量.  相似文献   

5.
食用型甘薯齐宁8号优化栽培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采用 4因素 5水平 2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 ,研究了优质食用型甘薯新品种齐宁 8号优质高产栽培与氮磷钾肥施用量及密度之间的关系 ,获得了中等肥力条件下齐宁 8号鲜薯产量形成的数学模型及农艺措施优化组合方案。结果表明 :4项农艺措施对鲜薯产量影响的顺序为钾肥 >密度 >磷肥 >氮肥 ;在本试验条件下 ,齐宁 8号 6 6 6 7m2 鲜薯产量要达到 4 0 0 0~ 4 30 0kg ,其优化农艺措施区间为 :6 6 6 7m2 施尿素 4 6 5~8 0 0kg ,过磷酸钙 37 92~ 4 9 14kg ,硫酸钾 4 4 0 6~ 4 9 4 7kg ,栽植密度 36 5 0~ 390 0株。  相似文献   

6.
在土壤硒含量为0.4mg/kg,土壤pH值为5.9的微酸土质条件下,桂经薯8号具有较好的天然富硒能力,可以作为富硒品种在该地区推广种植。结合鲜薯产量,适宜桂经薯8号的外源施硒用量为400~600ml/666.67 m2,鲜薯产量可达1805.94~1822.24kg/666.67 m2,鲜薯硒含量为0.0452~0.0589 mg/kg。苏薯16号的适宜外源硒肥用量为600~800ml/666.67 m2,鲜薯产量可达1676.10~1687.95 kg/666.67 m2,鲜薯硒含量为0.0524~0.0765 mg/kg。  相似文献   

7.
为充分发挥甘薯品种秦薯5号的高产潜力,在总结秦薯5号高产典型案例的基础上,按照秦薯5号超高产量栽培的技术路径,探索总结了一套秦薯5号亩产5 000 kg的栽培技术措施在产区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了秦薯5号品种的种植效益。秦薯5号亩产鲜薯5 000 kg产量构成:密度3 500株/亩,单株薯重1.4~1.6 kg,单株结薯数5~8块,单块薯重0.2~0.6 kg。  相似文献   

8.
甘薯新品种齐宁9号优化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获得了中等肥力条件下齐宁9号鲜薯产量形成的数学模型及农艺措施优化组合方案。结果表明:四项农艺措施对鲜薯产量影响的顺序依次为钾肥>磷肥>密度>氮肥;在本试验条件下,齐宁9号666.7m2鲜薯产量要达到4000~4500kg,其优化农艺措施区间为:666.7m2施尿素6.7~8.8kg,过磷酸钙34.5~45.5kg,硫酸钾45.3~52.9kg,栽植密度为3550~3795株。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主要土壤类型甘薯肥料利用率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了研究山东省主要土壤类型上甘薯生产的肥料当季利用率,在日照市、平阴县和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进行了甘薯氮磷钾肥料利用率试验。结果发现:对于基础养分含量高的褐土,施肥使甘薯减产,CK处理的济薯22和济薯18获得了最高产量;对于基础养分含量低的褐土,NPK处理的济薯22获得了最高产量;而棕壤上,济薯18和济薯22获得最高产量的施肥处理分别为NPK和NK处理。济薯22对氮、磷和钾肥的当季利用率分别为16.39%~43.39%、4.95%~7.94%、负值~59.33%;济薯18对氮、磷和钾肥的利用率分别为负值~31.02%、负值~3.15%和负值~30.36%。济薯22形成1 000 kg鲜薯所吸收的N为4.36~5.77 kg、P2O5为1.76~2.24 kg、K2O为4.41~7.06 kg;济薯18形成1 000 kg鲜薯所吸收的N为6.30~7.98kg、PO为2.75~2.96 kg、KO为6.49~6.94 kg。  相似文献   

10.
以川紫薯1号为材料,采用三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研究移栽期、移栽密度、复合肥施用量对川紫薯1号的鲜薯产量、商品薯率和干物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栽培因素对鲜薯产量、商品薯率和干物质率的影响大小均表现为移栽密度移栽期复合肥施用量。数学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鲜薯产量大于3万kg/hm~2的优化栽培措施为:5月25日至6月6日移栽,移栽密度6.43万~7.44万株/hm~2,复合肥施用量518.76~764.96 kg/hm~2;商品薯率大于92.50%的优化栽培措施为:5月14—23日移栽,移栽密度4.98万~5.94万株/hm~2,复合肥施用量597.80~772.55 kg/hm~2;干物质率大于27.50%的优化栽培措施为:5月10—18日移栽,移栽密度6.06万~7.00万株/hm~2,复合肥施用量411.51~616.42 kg/hm~2。  相似文献   

11.
采用配方施肥随机区组设计,研究陇东旱塬地区有机肥、氮磷钾化肥配合施用对马铃薯的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旱塬地区马铃薯每667m^2施有机肥4000kg,施N9.2kg,P2O5 4.2kg,K2O14.4kg的处理最优,较无肥对照区增产鲜薯990.6~1056.5kg/667m^2,增产率88.4%~99.6%,每千克纯养份可增产鲜薯35.6~38.0kg;同时农艺性状趋于良性化,较对照无肥单株块茎重提高129.4g,商品薯率提高20.3%,病薯率下降1.2%。  相似文献   

12.
优质甘薯广薯87品种特性及其高产栽培农艺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薯87丰产性较好、适应性广、干物率与淀粉率较高、蒸煮食用品质优,2009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在分析广薯87品种特性的基础上,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及施肥量(N、P、K)对广薯87鲜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子对产量的影响程度为:密度(X1)>钾肥(X4)>氮肥(X2)>磷肥(X3)。计算机模拟寻优,鲜薯产量达47 864.03kg.hm-2以上的最优农艺措施是:种植密度5.51万~5.73万株.hm-2,施尿素264.34~283.58kg.hm-2、过磷酸钙423.45~476.55kg.hm-2、硫酸钾414.15~458.25kg.hm-2。  相似文献   

13.
为确定秦薯5号甘薯品种在关中地区适宜施氮量,在磷肥、钾肥投入不变的条件下,设置了5个施氮处理(纯氮0、37.5、75、112.5和150 kg·hm-2),研究其对甘薯相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处理甘薯茎叶平均产量为50 274 kg·hm-2,较对照增产6 759 kg·hm-2,增幅15.5%;鲜薯平均产量为43 110.02kg·hm-2,较对照增产3 648.92 kg·hm-2,增幅9.2%。施用氮肥提高了甘薯茎叶和鲜薯产量。底施纯氮112.5 kg·hm-2产量最高,鲜产为44 872.91 kg·hm-2。综合分析,在关中地区速效氮69.44 mg·kg-1的中高产田,底施纯氮112.5 kg·hm-2,秦薯5号甘薯品种可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4.
杨显权 《农技服务》2010,27(6):688-688,704
徐薯25系淀粉加工型甘薯新品种,该品种萌芽性较好,薯形纺锤,红皮白肉,薯干洁白品质好,结薯较集中整齐,食味较好,高抗根腐病和茎线虫病,感黑斑病。经5年26点次试验鉴定,鲜薯平均产量21190.5~37969.5kg/hm2,薯干平均产量6151.5~13489.5kg/hm2,干物率比徐薯18高5%,可作淀粉用品种推广利用,适宜在安徽、河南、山东、河北、北京推广种植,不宜在黑斑病发生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甘薯新品种泉薯9号丰产性及其高产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泉薯9号是福建省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03年以泉薯268为母本放任授粉选育而成的,2009年初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泉薯9号的丰产性好:鲜薯产量在27 859.5~49 750.5 kg·hm-2,为对照的89.81%~127.05%;薯干产量在8 500.0~14929.5 kg·hm-2,为对照的104.20...  相似文献   

16.
富钾土壤中氮、磷肥不同水平对甘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试验研究了氮肥、磷肥不同水平对甘薯生长发育动态、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肥试验中,氮水平为75 kg/hm2处理的薯块鲜质量和茎叶鲜质量都达到最大,鲜薯产量达51 519.25 kg/hm2,单株结薯数达5.0个,商品薯率为89.43%,平均单株薯质量为1084.71g;氮水平小于等于75 kg/hm2处理的薯块鲜质量和茎叶鲜质量均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而提高;氮水平大于等于75 kg/hm2处理薯块鲜质量和茎叶鲜质量随着施氮水平的升高急剧下降。在磷肥试验中,磷用量为135 kg/hm2时,鲜薯产量最大,为46 802.35 kg/hm2,单株结薯数为4.65个,商品薯率为91.0%,平均单株薯质量为978.0 g;磷水平低于135 kg/hm2时,随着磷用量的提高产量逐渐增大,磷水平高于135 kg/hm2时,随着磷用量的提高产量降低。合理施肥是甘薯增产增收栽培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不同氮钾配比对华南5号木薯鲜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处理对华南5号木薯的鲜薯产量和经济效益影响的分析结果表明.N、K等量或N略高于K的配比,且施肥量适中,有利于增产增收.推荐连作木薯地的氮(N):磷(P2O5):钾(K20)配比为2~3:1:2~3,即每公顷施氮(N)60~90 kg、磷(P2O5)30 kg和钾(K2O)60~90 kg,能获得理想的增产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以鲁南地区主栽品种商薯19为试验材料,在中等肥力条件下,研究5个氮素水平(666.7m2施氮量分别为0、2.5、5.0、7.5、10.0 kg)对鲜薯产量、薯干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甘薯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平衡点有延后的趋势,鲜薯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以666.7m2施氮2.5 kg处理的鲜薯增产效果最好,比不施氮对照提高9.46%,氮肥利用率最高。  相似文献   

19.
甘薯膨大素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经2年在全国66个点试验示范10万亩,平均增产鲜薯26.4%,晒干率提高1.6%,投入产出比为1:60~90。使用技术:①栽前浸苗,每亩用膨大素5g,兑清水5kg,溶解后薯苗分批将基部1~2节置溶液内浸6小时,即可栽插。②栽后喷雾,栽  相似文献   

20.
<正>四川光友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6SD2SL600型鼠笼式洗薯机,通过放置螺纹钢笼体,带一定压力的水流和螺旋输送装置,对球状和块状薯类表面泥沙和污物进行清洗,并可局部去掉鲜薯皮。清洗鲜薯的能力:1500~2500kg/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