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家蚕品种选育的成就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60年间,家蚕新品种选育与推广经历了以自主育成的优良杂交品种替换地方土种、国外引进品种,以优质高产的多丝量白茧品种替换有色茧品种,以二化性品种以及导入多化性血缘的强健性品种替换一化性品种,以及亚热带蚕区以多丝量二化性品种替换多化性品种的发展历程。华东蚕区、华南蚕区、西南蚕区饲养的家蚕品种已进行了4次更新换代,家蚕新品种选育呈现多样化格局。今后家蚕新品种选育工作要充分应用家蚕基因组及功能基因研究的成果,在常规技术育种的基础上,开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研究,选育出适应不同蚕区生态条件、特殊性状多样化能满足不同功能与用途需要、产量与品质性状优异的蚕品种,为推动传统蚕丝产业升级改造以及产业效益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江苏、浙江两省近十年来加强雄蚕品种、粗纤度蚕品种和细纤度蚕品种的选育,所生产生丝及其产品应用前景广阔,极具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3.
华南蚕区家蚕品种选育的方向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就华南蚕区的气候环境条件、种桑养蚕历史和饲育方式,提出新蚕品种选育的主攻方向是抗逆性强的夏秋蚕品种以及夏秋蚕品种的选育目标。建议加强地区间的合作,建立技术协作网络,注意推广良种良法,提高蚕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对高茧层率基础蚕品种,采用连续定向培育、紫外线荧光选茧、改进维丝煮茧工艺等技术,从中选育出了出丝率达到22%的基础蚕品种125,并且总结出了一套选育高出丝率品种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新蚕品种苏豪×钟晔农村饲养简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苏豪×钟晔"是江苏苏豪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日本钟纺株式会社合作,聘请日方育种专家,引进了日本优良的育种素材,并会同江苏省蚕种公司等有关蚕种管理、生产、科研单位共同改良选育,通过中日双方七年的共同努力而育成的高产优质新蚕品种。2005年后苏豪×钟晔新蚕品种在江苏十多个重点蚕区的市(县)及浙江淳安县、建德市进行了推广使用。该品种产茧量、丝质和养蚕效益均优于菁松×皓月,特别是张种产茧量之高已超过现有其他蚕品种的水平,具有典型的高产、高效、优质的蚕品种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蚕品种选育多用途化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满足蚕桑生产发展多元化和提升改造传统蚕桑业发展需要开展的特殊用途蚕品种选育进展迅速,本文就以蚕丝生产为目的如雄蚕品种、细纤度蚕品种、粗纤度蚕品种、人工饲料育品种及广食性蚕品种、天然彩色茧蚕品种等的选育,以及非蚕丝生产为目的如吐平面丝蚕品种、吐丝胶茧蚕品种、生物反应器专用蚕品种、药食专用蚕品种等育种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7.
新蚕品种苏豪×钟晔农村饲养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豪×钟晔”是江苏苏豪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日本钟纺株式会社合作,聘请日方育种专家,引进了日本优良的育种素材,并会同江苏省蚕种公司等有关蚕种管理、生产、科研单位共同改良选育,通过中日双方七年的共同努力而育成的高产优质新蚕品种。2005年后苏豪×钟晔新蚕品种在江苏十多个重点蚕区的市(县)及浙江淳安县、建德市进行了推广使用。该品种产茧量、丝质和养蚕效益均优于菁松×皓月,特别是张种产茧量之高已超过现有其他蚕品种的水平,具有典型的高产、高效、优质的蚕品种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广东地处亚热带,冬季短,夏季长,雨量充沛,形成了全年多次采叶养蚕的特点,其蚕品种资源经过长期的自然变异、淘汰以及人工选择,出现了许多性状迥异、各具特色的丰富多姿的地方品种资源。这些地方品种大都能适应高温多湿的气候环境,具有耐高温多湿,抗病力及抗逆性强,强健好养,龄期经过短,对桑叶饲料要求不严,对我国蚕区经常发生、流行的主要蚕病、大气污染等有较强的抵抗力。为此,我所在家蚕品种资源的保存与创新利用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选育  相似文献   

9.
几个蚕品种茧丝质量的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个蚕品种茧丝质量的剖析浙江农业大学黄国瑞浙江丝绸联合公司金先德,刘伟龙一般认为蚕品种的茧质优劣,主要决定于解舒。实际上对某品种完整的评估应从外观及内在两个方面来衡量。本试验针对不同蚕品种茧质进行了外观及内在两方面剖析,以供蚕品种选育、茧质评定等参考...  相似文献   

10.
沈玉丽 《蚕桑通报》1994,25(2):54-55,46
氟污染区饲养华丰·雪松品种经济效益明显菱湖区农技站沈玉丽华丰、雪松是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选育的春、秋兼用多丝量品种,抗氟性能特别强,近三年来在我区试养,深受农户的欢迎。现将饲养情况汇报如下:一、饲养表现及品种性状我区菱湖镇,几年来由于受菱湖化学厂等工...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村小蚕人工饲料育技术的兴起,适于人工饲料育的蚕品种日益成为生产需求。"秋丰×白玉"是浙江蚕区主要推广应用的蚕品种,我们前期对其相应的母种进行了人工饲料适应性再选育。为调查人工饲料适应性再选育蚕品种"秋丰×白玉"的生产实用性状,对其进行了农村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小蚕1~2龄人工饲料育,24h疏毛率、72h就眠率、2龄起蚕率、3龄起蚕率分别较对照提高了3.13%、11.76%、15.29%、486.67%,死笼率降低了41.60%,张种产量与对照相仿;小蚕1~3龄人工饲料育产量较对照降低10%左右。  相似文献   

12.
李玉平  付先锋  张百忍 《北方蚕业》2002,23(4):18-18,20
为了优化蚕品种结构,2001年春季,我们引进山东烟台桑蚕品种选育中心选育的家蚕品种9405、9406进行试繁,通过春季原种试繁及夏秋季农村丝茧育生产,现对其原种和一代杂交种的经济性状及在秦巴蚕区的表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3.
"川山×蜀水"是由四川省南充蚕种场选育,2005年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高品位多丝量家蚕品种,春秋兼用,具有健康性好,所产蚕茧可缫5A-6A生丝,适合四川、云南、陕西等蚕区饲养,已在四川、云南、陕西、海南等省的蚕区累计推广饲养近200万盒蚕种,成为我省农村主要饲养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4.
华瑞×春明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选育的一对优质、高产春用多丝量蚕品种.在品种的选育中,以综合经济性状优于菁松×皓月为目的,采用杂交育种方法,通过蛾区和个体的选择,设置优良环境进行培育而成.1997~1998年进行"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联合鉴定;2000年6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好养,茧层率高、茧丝质优良等特点,适宜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等省区春季或秋季饲养.现将华瑞、春明品种性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张秀芳 《蚕学通讯》2000,20(3):16-21
蚕品种优与劣直接影响到茧丝的质量,出口创汇以及品种推广使用寿命的长短。我省素来对品种的选育工作都非常重视,曾先后选育出川一×华十、川蚕三号、川蚕二号、781× 782.734。凌 3.4 ×锦 5.6、7532 × 781、夏芳×秋白等品种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我省茧丝绸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781× 782.734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至今仍为我省的春用当家品种,使用20余年仍有较强的生命力,其奥妙何在?1 四川现行主要蚕品种品质成绩纵向比较分析1.1 春用品种 781A·B × 782·734 781× …  相似文献   

16.
《中国蚕业》2010,31(1)
春用多丝量新蚕品种春·兰×玉·帛(川蚕22号)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在"十一五"期间根据西部蚕区生产发展的需要,以强健、高产为选育目标,采用杂交育种和定向选择的方法,培育筛选出的优良蚕品种.该品种于2003-2008年进行了试验室鉴定,2007-2008年参加了四川省新蚕品种室内共同鉴定和全国联合鉴定,2009年3月15日通过了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蚕品审(09)02号].  相似文献   

17.
2018年春,山东试验点对来自北方蚕区3家育种单位选育的6对桑蚕新品种进行了实验室鉴定。通过蚕种催青、蚕期饲养、熟蚕上蔟、茧期调查、丝质鉴定等试验过程,对参试品种进行简要概述与评价。  相似文献   

18.
近40年来,我国蚕业界在家蚕人工饲料配方、人工饲料配套养蚕技术、人工饲料适应性家蚕品种选育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试验和研究。本文概述我国在家蚕人工饲料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取得的成就,介绍了近几年家蚕人工饲料配方、加工工艺、适应性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分析了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在我国蚕业生产的应用前景及今后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浅谈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种性保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家蚕品种选育通常还是采用传统的育种方法:杂交育种和系统选育(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转基因育种等新型育种技术在家蚕育种方面虽然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尚处于探索阶段.短期内还不能实用化).由于有限的家蚕资源经多年反复利用,已经很难让新育成的家蚕品种的经济性状出现较大的提升.而平衡致死系的利用研究,为家蚕的品种选育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在1996年引进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资源后,就致力于雄蚕品种的开发和利用研究,现在已经选育出适合我国大部分蚕区使用的雄蚕品种--秋华×平30、秋丰×平28.  相似文献   

20.
简要回顾了江苏省蚕品种的发展历史,分析了第5代蚕品种的形成过程及其经济性状。针对第5代蚕品种推广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新蚕品种选育的政策扶持、加强蚕品种的种性保持与改良、加强农村蚕桑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培育"精品"打造"名品"等旨在推动江苏省蚕品种选育和推广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