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泸县稻鸭共育技术,包括基地与稻鸭品种选择、水稻大田栽培、鸭子围养技术,以为生产无公害稻谷、生态鸭共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水稻栽培技术、鸭子养育技术2个方面具体介绍了桦甸市稻鸭共育生态种养技术,以期有效推动稻鸭共育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农户开展生态种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稻鸭共育受到水稻种植方式制约的生产实际,开展了不同水稻直播方式下稻鸭共育效果试验,探讨水稻撒直播田间实施稻鸭共育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机械点播田稻鸭共育、撒直播田稻鸭共育、条直播田稻鸭共育等3种稻鸭共育技术模式能取得增产4.7~6%与增效20.1~20.5%的效果.除田间杂草去除率指标外,撒直播田实施稻鸭共育与其余2种技术模式没有显著差异,具有推广与应用价值.在撒直播田实施稻鸭共育时,其畦宽应适当缩小,以2m为宜.  相似文献   

4.
总结稻鸭共育生产技术的优点,介绍该技术的实施要点,包括稻田选择、鸭子和水稻的品种选择、水稻栽培技术、鸭子围养技术等方面内容,以促进稻鸭共育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5.
通过田间实验,进行了稻鸭共育技术应用研究。结果显示:每667m2稻田放养25只鸭子,稻鸭共生期60~70d,以鸭粪肥田,基本能满足水稻生长所需的追肥;除草、除虫效果显著,可以取代化学除草和减少病虫害药剂防治,促进稻田生态良性循环。水稻产量增加,效益可观,因此本地区适合稻鸭共育技术大面积的推广。  相似文献   

6.
稻鸭共育技术在有机稻米生产中的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鸭共育技术是一项实用的稻田生态种养模式,特别是一些种植大户或水稻专业合作社,通过应用该项技术不仅能提高有机稻米的经济效益,667m^2增收1222.4元,而且扩大了品牌影响力。该文介绍了稻鸭共育技术的基本要求、经济效益以及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稻鸭共育生产有机水稻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鸭共育生产有机水稻是当今新兴的一项水稻生产技术,是以微生物发酵制造有机菌肥和稻鸭共育有机水稻生态系统为技术核心,发挥稻鸭生态功能,应用韩国先进的生物菌肥发酵技术,来弥补由过去利用1年以上时间才能够发酵好的农家肥,开展有机水稻生产。黑龙江省鸡东县平阳镇在2007年试种133.3hm^2,创经济效益209.5万元;2008年推广种植333.3hm^2,创经济效益500.9万元。  相似文献   

8.
稻鸭共育技术是以水田为基础、种稻为中心、家鸭野养为特点的自然生态和人为干预相结合的复合生态系统.本文就稻鸭共育前、中、后期水稻田间管理作简单的介绍,为稻鸭共育技术的推广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稻鸭共育技术对有机水稻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稻鸭共育不仅促进水稻的根系生长,而且影响其分蘖发育及其群体构建,改善经济性状,有效提高水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0.
稻鸭共育是省肥、省药、省工、节本、增产、增收和保护环境的生态种养结合新技术。据调查,稻鸭共育技术实施使湖北省早稻平均每公顷增收1822.5元。搞好湖北省的稻鸭共育必须从严控制成本,适度规模围栏养鸭,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稻鸭共育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正稻鸭共育是指应用生态学原理,稻田给鸭子提供生活环境和主要食物来源,鸭子为水稻除草,除虫,中耕浑水,并将粪便排放稻田供水稻生长,达到稻鸭共生、节本增效、种养双赢、循环利用的农业技术。稻鸭共育技术较中国传统稻田养鸭的最大区别在于:将雏鸭放人稻田后,直到水稻抽穗为止,无论白天和夜晚,鸭一直生活在稻田里,稻和鸭构成一个相互依赖、共同生长的复合生态农业体系。稻鸭共育过程中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和害虫;利用鸭不间断的活动刺激  相似文献   

12.
无公害高效益稻鸭共育技术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在吸收日本稻田养鸭技术的基础上,经研究创新形成的一项以水田为基础,优质稻为中心,家鸭野养为特点,以生产无公害高效益稻鸭产品为目标的大田畈、小群体、少饲喂的稻鸭共育生态种养结合新模式。该项技术利用家鸭在稻间野养,不断捕食害虫,吃(踩)杂草,耕耘和刺激水稻生育,显著减轻稻田虫、草、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开展了稻鸭共育和稻鱼共育结合灯光诱杀防治有机稻田主要病虫害的研究.结果表明,在4个处理中,灯光诱杀+稻鸭共育对水稻病虫的防效最好,对黑尾叶蝉、稻飞虱、四点叶蝉、水稻枯心白穗的相对防效分别高达80.82%、77.16%、74.13%和59.83%;灯光诱杀+稻鸭共育处理田水稻纹枯病和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田间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田,相对防效分别达85.38%和70.37%;稻鱼共育、灯光诱杀+稻鱼共育、稻鸭共育、灯光诱杀+稻鸭共育处理的稻田总利润较对照田分别增加了5.95万、5.86万、5.47万和5.31万元/hm2.可见稻田养殖结合灯光诱杀在提升有机稻田主要病虫害防效的同时能稳定增产创收.  相似文献   

14.
开展了稻鸭共育和稻鱼共育结合灯光诱杀防治有机稻田主要病虫害的研究。结果表明,在4个处理中,灯光诱杀+稻鸭共育对水稻病虫的防效最好,对黑尾叶蝉、稻飞虱、四点叶蝉、水稻枯心白穗的相对防效分别高达80.82%、77.16%、74.13%和59.83%;灯光诱杀+稻鸭共育处理田水稻纹枯病和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田间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田,相对防效分别达85.38%和70.37%;稻鱼共育、灯光诱杀+稻鱼共育、稻鸭共育、灯光诱杀+稻鸭共育处理的稻田总利润较对照田分别增加了5.95万、5.86万、5.47万和5.31万元/hm2。可见稻田养殖结合灯光诱杀在提升有机稻田主要病虫害防效的同时能稳定增产创收。  相似文献   

15.
稻鸭无公害共育提高水田经济效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稻鸭无公害共育试验结果表明,共育不仅不影响水稻生育进程,而且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改善经济性状。稻鸭共育能有效控制水田杂草生长和病虫发生,减少鸭的喂食量。不仅实现稻鸭双丰收,而且可生产无公害的稻、鸭农产品,大幅度提高了水田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赵开益 《农技服务》2011,28(2):191+199-191,199
在水稻田放养鸭进行稻鸭共育防虫控草,对比试验表明,水稻采用稻鸭共育栽培模式能有效控制水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的田间虫量和危害,还能较好地防除水稻田杂草,减少3~4次化学杀虫剂防治,节省费用和人工成本,减少因化学防除水稻害虫引起的稻谷和田间环境的农药残留,又有利于保护天敌。同时稻鸭共育模式生产的鸭子稻田纯收入3079.5元/hm~2,水稻生产采用稻鸭共育模式具有较好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稻鸭共生”技术示范推广的实践及其生防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鸭生态共育技术是一项先进的水稻生态种植及有机稻米生产的技术措施,它不仅能促进水稻增产,提高稻米及肉鸭的品质,而且能减少农田环境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以益控害”的生物防治目标。2007年根据县农技中心和县畜牧局对合成圩6667hm^2“稻鸭共生”示范区实地调查测产统计,“稻鸭共生”田比同一品种非“稻鸭共生”田平均每hm^2增纯收入4366.5元,比全县水稻田平均每hm^2增纯收入5200.5元。  相似文献   

18.
稻鸭生态结构对稻田有害生物群落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2000-2002年在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有机稻米生产基地进行了稻鸭生态共育技术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稻鸭共生45~60 d,鸭在稻田中的除草、除虫和控病效果十分显著,可以取代化学除草剂和稻飞虱的药剂防治,减少水稻纹枯病的危害,使稻田生态趋于良性循环.研究表明,该项技术对抑制稻田有害生物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9.
稻鸭共育技术是一项种养结合、安全高效、环境友好的农业生态技术,该技术能够大大促进有机稻米和养鸭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从生产实践出发,对相关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期望为稻鸭共育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稻鸭共育是一项以水田为基础、种优质稻为中心、家鸭野养为特点、以生产无公害高效益稻鸭产品为目标的大田畈、小群体、少饲喂、无公害生态种养结合新技术。该项技术利用家鸭在稻间野养,不断捕食害虫、吃(踩)杂草,耕耘和刺激水稻生育,能显著减轻稻田虫、草、病的危害,同时排泄物又是水稻的优良有机肥,使水稻健壮生育,具有明显的省肥、省药、省工、节本增收和保护环境的多重功效。生产出的稻米和鸭肉产品优质、无公害,能净增收节支200元/667m^2以上。米泉地区的自然条件、气候条件较为适宜有机水稻的生长,稻鸭共育技术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和生态农业的要求,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