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分析三明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转移动因、制约因素、存在问题及完善闽西北山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陈良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5302-5303,5307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面对的问题。通过对苏北农村劳动力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其在总量,劳动者素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制度政策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应以就地转移和异地输出相结合,把推进城市化进程,提升农村工业化和产业化水平,提高劳动力素质,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作为推动苏北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较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本文以广州番禺区为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调查山东省烟台市农村劳动力的基础上,总结出烟台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及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最后提出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要素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显示: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尤其是其内部构成不合理所导致的就业机会不随产值同比增加,是制约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主要因素。提出了应通过合理发展第三产业以促进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很多欠发达地区的领导同志往往把农村劳动力转移,片面地等同于劳务输出,过分强调和推动劳动力外出就业而忽视劳动力本地转移,给劳动力输出地和流入地的协调发展带来了隐患。在新形势下.欠发达地区应按照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扩大劳务输出和促进本地转移就业“两条腿”走路,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韩秀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3171-3174
从农村劳动力转移"动机"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应用计量经济的方法对各因素进行了量化,并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结果表明,消除制度因素影响、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加快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民收入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陈媛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12):197-200
对广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回流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广州农村转移劳动力表现出以男性和整劳动力居多、年轻化、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等人口特征;而从就业特征来看,表现出非农化程度较高、务工期限较短、以就地转移为主.农村劳动力转移后之所以选择回流,既有宏观政策和制度方面的原因,也有劳动者个体方面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逐步增加。通过对安徽省的农民进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农民的收入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实践证明,农村劳动力转移也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效益。所以要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实现农民和社会的双赢。  相似文献   

10.
王娟  蒋志辉  马爱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324-5325
以新疆地区为例,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力跨省转移的焦点与难点进行了研究,认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力跨省转移的焦点是如何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劳动力转移,难点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力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语言和环境与我国内陆地区不同,短期内难以融合。  相似文献   

11.
为了加快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步伐,促进西部经济发展,本文通过对目前己存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的研究,结合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提出了一些解决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丁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961-15962,16029
分析了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从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转移的组织化程度低、制度障碍、城镇化水平不高4个方面研究了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促进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万良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707-14711
在介绍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力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力资源转移的模式,提出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新文 《农技服务》2010,27(6):798-79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而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通过分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提出了进一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韩秀丽  张前进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2101-2102,2106
西部贫困地区发展劳务经济对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分析了西部贫困地区劳务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指出了推动西部贫困地区劳务经济发展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16.
Based on the data from the Second National Agriculture Census in 2006,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absolute quantity and age structure of China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by the classical approach. It showed that the migration of rural labor force was still far away from "Lewis turning point", and "mingong huang" ( shortage of peasant workforce) appearing in coastal areas could be explained with the location separation between the labor-intensive industries and rural labor force. It was a feasible and an effective way to push forward the transfer of labor-intensive industries from the east coast to central and Western China to absorb the abundant supply of rural labor force.  相似文献   

17.
余心乐  钟悦之  刘影  莫晓宇  涂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560-11562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多因素综合影响的过程。基于江西省国民总收入、农业总收入、社会劳动力总量、农业劳动力总量因素,引用并改进劳动力转移模型,拟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数量总体上不断上升,各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  相似文献   

18.
以地区差距为切入点,采用计量分析的方法,利用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和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以及相关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定量分析了迁出地、迁入地的各项社会经济特征对劳动力省际迁移的影响程度,并得出了中国劳动力由内陆向东南沿海迁移的现象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继续存在等结论。  相似文献   

19.
张子平 《湖北农学院学报》2003,23(3):217-219,23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影响城乡的全局性问题,关系到农民生存和就业状况;是一个宝贵的人力资源能否得到有效配置的问题,决定农村人地矛盾是否缓解、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能否向前推进;是一个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能否实现全面小康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