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王晓红  刘静  李春  催恒律  郝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680-8682,8686
[目的]提高木质素磺酸盐的水处理能力。[方法]以粘度和产率为表征量,研究不同引发剂对木质素磺酸钠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引发剂用量、温度、单体丙烯酰胺用量对接枝共聚物粘度的影响,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同时对原料及改性物的结构进行分析。[结果]K2S2O8/Na2S2O3引发的接枝反应效果较好,反应产物具有最大的粘度和较大的反应产率及较小的表面张力;(NH4)2Ce(NO3)6、(NH4)2S2O8、(NH4)2Fe(SO4)2.6H2O/H2O2引发的反应产物粘度较小,产率较低。接枝共聚反应的优化条件为:K2S2O8/Na2S2O3用量6×10^-3mol/L,反应温度40℃,丙烯酰胺用量8 g,此条件下的改性产物可作为优良絮凝剂。[结论]该研究优化了木质素磺酸盐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在碱性介质中,以硫酸钾为引发剂,以Span-80为乳化剂制得香料洋芋淀粉与偶氮染料接枝共聚物的反相乳液。研究了碱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单体的结构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碱性介质中,以硫酸钾为引发剂,以Span-80为乳化剂制得香料洋芋淀粉与偶氮染料接共聚物的反相乳液。研究了碱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单体的结构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马铃薯、木薯淀粉及二者的混合淀粉为主要原料,采用氧化还原引发接枝共聚反应,合成绿色保水剂。通过正交试验研究找出不同类型混合淀粉保水剂的最佳合成工艺,并对接枝效率和吸水倍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单一淀粉保水剂接枝效率较低,而混合淀粉合成保水剂的吸水倍率和接枝效率均有所提高;不同类型混合淀粉保水剂接枝效率之间没有差异性,且混合淀粉保水剂的接枝效率明显高于单一淀粉保水剂。综合比较不同类型混合淀粉保水剂的合成条件,最优化条件为:单体与淀粉的质量比为1.5,中和度75%,引发剂用量为6 mmol/L,反应温度45℃,交联剂用量为0.1 g/100 m L,在此条件下合成的保水剂吸水倍率为935 g/g。  相似文献   

5.
木薯淀粉丙烯酰胺反相乳液接枝共聚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Span80和Tween80为复合乳化剂,进行了木薯淀粉丙烯酰胺反相乳液接枝共聚反应,并考察了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反应时间、单体与淀粉质量比4个因素对反应聚合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得到适宜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0℃、引发剂浓度0.017 5 mol*L-1、反应时间2 h、单体与淀粉质量比1.5.最后通过红外光谱仪对产物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利用UV/Fe3+/H2O2体系降解水溶液中的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导致DMP有效降解的·OH来自Fe(Ⅲ)-H2O络合物、H2O2的光致激发以及由此引发的Fenton反应过程.分析了酯浓度、pH值、H2O2浓度和Fe3+用量等条件对DMP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pH=3.0,[Fe(Ⅲ)]0=9.0×10-4~2.9×10-3 mol/L,[H2O2]0=8.9×10-4~2.0×10-3 mol/L,光照75 min条件下,50 mol/L DMP的光降解率可达99%以上.DMP浓度增大时,降解率下降.pH=3.0时,对反应进程以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进行拟合的结果表明,H2O2是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浓度因素,可通过加快Fe3+转化成Fe2+的速度,达到减少其用量,降低处理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用正交法探讨了以高锰酸钾为引发剂的竹纤维与丙烯酸接枝共聚改性反应。试验结果表明:当高锰酸钾浓度为7·5×10-3mol/L,丙烯酸浓度为2·67mol/L,硫酸浓度为0·2mol/L,预处理温度为60℃,预处理时间为10min,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4h时,接枝率可达30%以上。同样的条件在微波体系中,反应时间为6min时,接枝率可达36%。利用FTIR和SEM等分析手段对竹纤维的接枝共聚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8.
以γ-Al2O3为载体,采用分层浸渍法制备Cu-Ce-O/γ-Al2O3催化剂,将其用于常温常压条件下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法(Catalytic Wet Hydrogen Peroxide Oxidation,CWPO)降解质量浓度为1 000 mg/L的酸性大红-3R染料废水,并探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Ce(NO3)3溶液浓度、Cu(NO3)2溶液浓度、吸附次数、焙烧温度和时间、升温速率等因素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u-Ce-O/γ-Al2O3催化剂最佳制备工艺为0.2mol/L Ce(NO3)3溶液浸渍吸附2次、450℃下焙烧4 h预处理、1.0 mol/L Cu(NO3)2溶液浸渍吸附1次、550℃下焙烧3 h、升温速率为8℃/min;处理工艺为常压、反应温度30℃、进水pH3.0、双氧水投加量0.18mol/L、催化剂用量0.18 mol/L、反应3 h,可使酸性大红-3R的降解率达到98.16%,铜流失量控制在2.76mg/L以下。  相似文献   

9.
以可溶性淀粉和衣康酸为原料,以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合成淀粉-衣康酸接枝共聚物,采用红外光谱对其共聚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并分析了引发剂用量、淀粉与衣康酸质量比、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淀粉与衣康酸质量比为1:5、引发剂用量为淀粉质量的3%、反应温度为50℃时,制备得到的接枝共聚物接枝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淀粉接枝丙烯酰胺聚合中几种引发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在淀粉接枝丙烯酰胺聚合中引发剂的选择。通过对Mn(Ⅲ)、Fe(Ⅱ)、Ce(Ⅳ)引发剂的对比实验和反应条件的选择实验,得出Ce(Ⅳ)在这方面优于其它两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Ce4 —S2O82-循环引发剂,实验结果表明用Ce4 —S2O82-循环引发剂,引发速率大于Ce(Ⅳ)单独引发,而且淀粉接枝率高。  相似文献   

11.
以硫酸铈铵盐和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乳化剂,引发可溶性淀粉与3种偶氮苯衍生物的乙烯基单体接枝共聚.通过TGA、DSC、SEM等手段对接枝共聚物结构的表征,证明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以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合成了一种应用于麦秸/回收低密度聚乙烯(LDPE)复合材料的新型偶联剂——羟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研究了聚合温度、引发体系对单体转化率及聚合反应稳定性的影响及合成的共聚物与复合材料性能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同时引入较高比例的功能性官能团单体N 羟甲基丙稀酰胺(NMA)和丙烯酸 β 羟乙酯(HEA),用K2S2O8或K2S2O8/FeSO4热引发聚合,近100%的单体转化率和无凝胶的乳液聚合不可兼得;使用助还原剂NaSO2的K2S2O8/FeSO4引发体系,单体转化率可接近100%,而且乳液的综合性能好.将合成的羟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与异氰酸酯PAPI复合偶联麦秸/回收LDPE复合材料,其物理及力学性能提高显著,达到GB/T4897-7—2003规定的在潮湿状态下使用的增强结构用板要求.   相似文献   

13.
王少鹏  刘艳丽  冯冲  聂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095-7096,7115
[目的]探索制备食品添加剂聚丙烯酸钠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水溶液聚合法,以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混合引发剂,考察单体浓度、引发剂各组分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聚丙烯酸钠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聚丙烯酸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40~45℃,反应时间为4 h,过硫酸铵用量为0.02%,亚硫酸氢钠用量为0.01%,单体浓度为45%。在此条件下,制备的聚丙烯酸钠分子量达3.0×107~3.5×107。[结论]通过检测,制备的聚丙烯酸钠可满足食品添加剂的要求。将其用于部分食品中起到了很好的增稠、保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对马尾松热磨机械浆(TMP)进行了过氧化氢(H2O2)、甲脒亚磺酸盐(FAS)单段漂白以及H2O2-FAS两段漂白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H2O2漂白马尾松TMP较适宜的工艺条件为H2O2用量2.5%,NaOH用量1.3%,Na2SiO3用量2.5%,浆浓20%,温度80℃,时间60min;FAS漂白马尾松TMP较适宜的工艺条件为FAS用量2.5%,NaOH用量0.625%,浆浓15%,温度80℃,时间75min。H2O2、FAS单段漂白后纸浆白度分别为72.6%ISO和58.2%ISO,H2O2-FAS两段漂白后纸浆白度可达76.3%ISO。  相似文献   

15.
党参多糖具有增强免疫作用,将其制备成适当的剂型将有助于更好地发挥作用。为了采用两步法制备出稳定的W/O/W型党参多糖纳米乳免疫增强剂,利用伪三元相图确定第一步制备W/O型初乳的乳化剂与助乳化剂最佳体积比、乳化剂-助乳化剂(Smix)与油相最佳体积比;通过考察粒径和外观,确定第二步制备W/O/W型党参多糖纳米乳最佳乳化剂、助乳化剂种类和用量。通过鉴别W/O/W型党参多糖纳米乳类型,测定pH、粒度分布、Zeta电位、观察纳米乳微观形态并考察样品稳定性。结果显示:W/O型初乳乳化剂与助乳化剂最佳体积比为7∶3,Smix与油相最佳体积比为5∶4; W/O/W型党参多糖纳米乳最佳乳化剂为HEL-40、助乳化剂为丙三醇,体积比为1∶1和2∶1;处方A′和A″条件下制备的样品为W/O/W型,外观呈球形,大小均匀无黏连,平均粒径分别为(122.32±2.27)和(153.76±1.32)nm,Zeta电位分别为(-1.12±0.21)和(-0.429±0.13)mV,pH分别为6.3±0.1和5.5±0.1,样品稳定性良好。结果表明,W/O/W型党参多糖纳米乳制备方法简单,稳定性好,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一株碱性脂肪酶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产酶条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富含油脂的土壤中分离到90余株产脂肪酶的菌株。其中一株酶活较高的菌株N24液体发酵酶活达到19.5u·mL^-1。经细胞形态学分析、Biolog生理生化分析和16SrDNA序列比较表明该菌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对该菌株的液体发酵实验表明其最佳发酵培养基为:蛋白胨2.0%,可溶性淀粉3.0%,橄榄油1.0%,(NH4)2SO4 0.1%,MgSO4·7H2O 0.075%,K2HPO40.1%。该菌产生的脂肪酶最适反应温度为55踞,最适pH为9.0,属于碱性脂肪酶。该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60℃处理60min酶活性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马家柚果酒的发酵工艺及其抗氧化作用,为马家柚综合利用和深加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果汁初始糖度、酵母菌液添加量、焦亚硫酸钾(K2S2O5)添加量、果汁初始pH、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因素对马家柚果酒酒精度的影响,确定马家柚果酒最佳发酵工艺;对比分析马家柚果汁、马家柚果酒及添加马家柚叶芽的果酒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和过氧化氢(H2O2)的清除作用.[结果]影响马家柚果酒酒精度的因素主次排序为:K2S2O5添加量>果汁初始pH>果汁初始糖度>发酵温度>发酵时间>酵母菌液添加量.马家柚果酒最佳发酵工艺为果汁初始糖度22%、酵母菌液添加量2.0%、K2S2O5添加量120 mg/L、果汁初始pH 4.0、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18 d,根据此工艺进行发酵,马家柚果酒酒精度为14.3%vol.马家柚果汁、马家柚果酒及添加马家柚叶芽的果酒对O2- 的清除率最高分别为26.6%、34.5%和43.0%,对H2O2的清除率最高分别为21.7%、29.0%和37.6%.[结论]正交试验优化得到的发酵工艺能有效发酵马家柚果酒,添加马家柚叶芽可增强马家柚果酒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云仙  付惠  曾珍  赵宁  雷然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6026-16028
[目的]研究改性木薯淀粉絮凝剂的制备与结构表征及其絮凝性能。[方法]在氮气保护下,以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NH4)2S2O8-NaHSO3]为引发体系,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木薯淀粉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制备絮凝剂的条件,用红外光谱对共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该絮凝剂的絮凝性能。[结果]改性木薯淀粉絮凝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反应温度40℃,合成时间3h,引发剂用量为5mmol/L,淀粉与单体质量比为1∶2.5;该絮凝剂适合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使用。[结论]该絮凝剂投药量少,沉降速度快,受pH值影响小,是一种较理想的絮凝剂。  相似文献   

19.
低温污水处理器中耐冷菌脱氢酶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解决我国北方冬季污水处理困难的问题提供技术支持。[方法]运用TTc法分析了pH值、温度和时间对从低温生物膜中分离纯化鉴定得到8株耐冷菌中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菌株S1、S4、S5、S7和S8在最适温度和4℃下的最适pH值都是7.5,其他3株茵在2种温度下的最适pH值不同,但都在7.5—8.5的范围内。菌株S1、S3、S4、S5和S6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0℃,菌株S2、S7和S8的最适反应温度为20℃。除菌株S3外,其余菌株在4℃下的最适反应时间比最适反应温度下的长。在4℃下,菌株S3、S4和S6的最适pH值和最适反应时间分别为8.5和0.6h、7.5和12.0h、8.0和0.5h,其最高脱氢酶活性分别为7.19、6.73和7.70mg(TF)/g(SS)。[结论]菌株S3、S4和s6的脱氢酶活性较高,适合用于处理低温污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