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在应激反应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在机体的调节方面起主要作用,而糖皮质激素(GC)是HPA轴中的关键物质,因此在考量急性和慢性应激反应时,GC及其受体(GR)的变化常常是首选的研究内容.而GR正常构象的形成、激活、功能发挥与其分子伴侣-热休克蛋白90 (HSP90)关系密切.综述了HSP90的结构和功能、GC-GR信号通路中GC和GR的作用机制以及HSP90在GR信号通路中的分子伴侣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食是动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生理过程,是动物生长发育的基础。畜禽采食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营养物质的摄入量及生产性能的发挥。在畜牧业生产中,影响采食的因素很多,而应激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动物机体的应激反应主要由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来调控。下丘脑、垂体和肾上腺皮质通过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糖皮质激素(GC)这3种应激激素来协同调控动物的应激反应。应激激素对采食行为的调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主要通过稳态和非稳态途径来调节采食,可以双向调控食物的摄入量。稳态途径指的是通过调控机体能量稳态而调控采食。CRH和ACTH通过抑制下丘脑促食欲肽的表达而抑制采食;而GC在中枢和外周发挥着完全相反的作用。非稳态途径指的是通过影响中脑奖赏系统调控采食的愉悦感,是近年来食欲调控研究的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了应激激素与奖赏系统的联系。作者针对应激激素调控采食的最新研究报道进行综述,以期为生产实践中新型的采食调控技术研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家鸡作为重要的经济动物,其众多经济性状(如生长、繁殖、抗病性等)受应激的严重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 HPA轴)是家鸡应激反应的关键参与者,掌握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 GCs)的快速合成和分泌。作为HPA轴的负反馈调节因子,GCs的反馈调控可以减缓应激反应,是维持机体内稳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就家鸡应激反应,HPA轴激活以及GCs的反馈调控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理解应激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食是动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生理过程,是动物生长发育的基础。畜禽采食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营养物质的摄入量及生产性能的发挥。在畜牧业生产中,影响采食的因素很多,而应激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动物机体的应激反应主要由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来调控。下丘脑、垂体和肾上腺皮质通过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糖皮质激素(GC)这3种应激激素来协同调控动物的应激反应。应激激素对采食行为的调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主要通过稳态和非稳态途径来调节采食,可以双向调控食物的摄入量。稳态途径指的是通过调控机体能量稳态而调控采食。CRH和ACTH通过抑制下丘脑促食欲肽的表达而抑制采食;而GC在中枢和外周发挥着完全相反的作用。非稳态途径指的是通过影响中脑奖赏系统调控采食的愉悦感,是近年来食欲调控研究的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了应激激素与奖赏系统的联系。作者针对应激激素调控采食的最新研究报道进行综述,以期为生产实践中新型的采食调控技术研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是一种在真核细胞生物中广泛存在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作为细胞内最重要的能量感受器,AMPK在细胞生长、繁殖、维持机体能量平衡以及细胞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AMPK活化主要受细胞内一磷酸腺苷/三磷酸腺苷(AMP/ATP)水平及肝激酶B1、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活性等因素的影响;在动物处于营养缺乏、热应激、氧化应激等环境中,AMPK通路能做出适应性调整,以降低应激环境对动物的负面影响。本文对AMPK的结构、活性调节以及对处于应激环境中的动物能量代谢的调节进行综述,为缓解畜禽各种应激综合征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是一种在真核细胞生物中广泛存在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作为细胞内最重要的能量感受器,AMPK在细胞生长、繁殖、维持机体能量平衡以及细胞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AMPK活化主要受细胞内一磷酸腺苷/三磷酸腺苷(AMP/ATP)水平及肝激酶B1、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活性等因素的影响;在动物处于营养缺乏、热应激、氧化应激等环境中,AMPK通路能做出适应性调整,以降低应激环境对动物的负面影响。本文对AMPK的结构、活性调节以及对处于应激环境中的动物能量代谢的调节进行综述,为缓解畜禽各种应激综合征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哺乳动物体内一种重要的神经性抑制递质,主要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广泛的调控功能。GABA可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参与机体稳态的调节,并对外界有害刺激引起的机体炎性反应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机体在外界应激条件刺激下会引起血液中脂多糖(LPS)含量的升高并激活Toll样受体-4(TLR4)/NF-κB信号通路,引起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等的表达增多,最终导致机体产生炎症反应。GABA可在机体发生炎症反应时,通过调节相应炎性因子的表达来降低炎症反应对机体造成的损伤。作者通过对GABA生理学功能与受体类别及GABA在机体发生炎性反应时的作用进行综述,对GABA在机体发生炎性反应时的影响及其与LPS引起的机体炎性反应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为临床上采用GABA治疗机体炎性反应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哺乳动物体内一种重要的神经性抑制递质,主要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广泛的调控功能。GABA可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参与机体稳态的调节,并对外界有害刺激引起的机体炎性反应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机体在外界应激条件刺激下会引起血液中脂多糖(LPS)含量的升高并激活Toll样受体-4(TLR4)/NF-κB信号通路,引起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等的表达增多,最终导致机体产生炎症反应。GABA可在机体发生炎症反应时,通过调节相应炎性因子的表达来降低炎症反应对机体造成的损伤。作者通过对GABA生理学功能与受体类别及GABA在机体发生炎性反应时的作用进行综述,对GABA在机体发生炎性反应时的影响及其与LPS引起的机体炎性反应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为临床上采用GABA治疗机体炎性反应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新城疫(ND)是影响鸵鸟养殖业最主要的传染病之一,新城疫病毒(NDV)作为应激原,进入机体后可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使机体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处于过度激活或失活状态,进一步加重内环境紊乱,引起病情加重.鉴于此,本研究以45 d雏鸵鸟为试验动物,分正常组和攻毒组(皮下注射鸡新城疫标准毒株F4s E9);利用HE染色技术、透射电镜(TEM)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定位表达(SABC)技术,研究NDV对雏鸵鸟HPA轴的形态及γ-氨基丁酸(GAB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1)雏鸵鸟HPA轴对鸡源NDV高度敏感,可引起HPA轴发生明显的病理组织学变化,肾上腺病变严重,下丘脑次之,垂体病变较轻,其病变程度反映了HPA轴功能受损的程度;(2)人工感染鸡源NDV,雏鸵鸟HPA轴内GABA表达均下降,其在肾上腺内的消长规律提示GABA可能参与了ND病理应激下的HPA轴应激反应过程;其表达数量和表达强弱与机体的病理性应激反应进程有关.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免疫应激对仔猪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应激基因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OD)信号通路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12头杜×长×大仔猪,分成2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试验组注射100μg/kg体重的脂多糖(LPS)建立免疫应激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于注射LPS或生理盐水4 h后屠宰,取下丘脑、垂体和肾上腺。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HPA轴应激基因和NOD信号通路关键基因在HPA轴中的mRNA 表达水平。结果表明:LPS导致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垂体黑素皮质激素肽和肾上腺类固醇合成急性调节蛋白mRNA 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LPS导致HPA轴中NOD信号通路关键基因NOD1、NOD2、受体互作蛋白2和肿瘤坏死因子-α mRNA 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LPS促进了HPA轴应激基因和NOD信号通路关键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热应激会引起猪采食量降低,严重影响猪的生产性能。生产实践中对猪的营养调控措施尚不能有效缓解热应激效应。综合目前国内外对猪热应激的相关研究发现,现有的热应激模型条件还缺乏统一标准,且多局限在热应激效应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的检测与分析。热应激降低猪采食分子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热应激对外周采食因子的影响,通过细胞能量感受通路mTOR和AMPK通路作用于采食中枢进而影响采食。热信号在热应激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下丘脑中热信号和采食信号的互作、传递可作为新的研究方向。本文主要综述了猪的热应激模型评价、热应激影响采食的分子机制研究,为猪生产实践中探索有效的缓解热应激措施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高晓娜  郭小权 《动物营养学报》2017,29(12):4287-4294
一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AMPK的活性受一磷酸腺苷(AMP)/三磷酸腺苷(ATP)的调节,应激反应可通过ATP的产生减少或消耗使细胞内AM P/ATP增加,从而激活AMPK。激活的AMPK可通过磷酸化下游靶蛋白,改变脂类和碳水化合物代谢,使其朝着抑制ATP消耗过程、促进ATP生成反应的方向进行,即抑制脂肪酸和糖原合成,促进脂肪酸氧化分解和葡萄糖的吸收,从而迅速恢复细胞中的能量,因此AMPK被称为"细胞能量调节器",在动物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国内外已有文献报道基础上,对AMPK的结构、分布、活性调节及对糖脂代谢的调节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冷热应激会使牛的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免疫能力、抗氧化能力下降,严重时会导致死亡。因此,为尽可能降低冷热应激的不良影响,机体会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PT)以及交感-肾上腺-髓质轴(SAM)对机体进行调控。目前缓解冷热应激的方法有物理方法、营养调控、基因筛选,其中关于营养调控和基因筛选方面研究较少。文章总结了冷热应激的概念、判定标准及其对牛的影响,提出调控冷热应激的方法及抗冷热应激品种的选育,为深入研究冷热应激、提高养殖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AMPK(AMP-activatedproteinkinase,AMPK)是真核生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酶类,当AMPK被AMPKK激活后,通过其下游蛋白发挥其效应,调节营养物质代谢,调节能量平衡、近年来研究发现AMPK的激活参与应激的调控。应激状态下,AMPK的活性会提高动员体内能量转化方向应对应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AMPK在应激尤其是热应激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腺苷-磷酸激活的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是一种能被腺苷-磷酸(AMP)激活,主要协调代谢和能量需要的蛋白激酶[1];当体内能量状况发生改变时,ATP分解为ADP、AMP并激活AMPK,并通过AMPK调节糖原、胆固醇和脂肪的合成,减少ATP的利用,同时利用ADP再合成ATP为机体补充能量,以保持机体的能量平衡,这一途径在动物生理、营养、环境和疾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AMPK还可以通过负调控细胞周期的进程调节细胞增殖,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2].  相似文献   

16.
动物的生理健康与其正常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us-pituitary-adrenocortical,HPA)轴活性是密不可分的.母体妊娠期应激对后代出生前后HPA轴功能及生长发育等均有显著的程序化影响,尤其是对胎儿期HPA轴的影响更大.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后代上游海马体、下丘脑和垂体中的糖皮质激素受体和盐皮质激素受体表达实现的.下游器官肾上腺皮质作为HPA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能是HPA轴程序化的靶器官,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HPA轴应激应答反应产生的中枢调节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普遍接受的关于应激的定义是:应激反应是机体受到强烈刺激或有害刺激以后产生的非特异性适应反应,其主要特征为机体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 pituitary adrenocortical axis, HPA轴)及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活动增强[1].关于HPA轴功能的中枢调节研究尽管是老话题,但最近有很多新进展,本文主要就国内外近年来在这方面开展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冷刺激是北方地区一种常见的应激原,冷应激对北方地区养殖行业的影响很大,容易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在冷应激发生时,动物机体产生的变化非常复杂,机体作为一个整体,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动员了机体大部分的器官和组织来对付寒冷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此时机体主要的反应是使产热增加,散热减少,机体更多的能量从生产方面转移到生存方面。论文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SAM)、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HPA)、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PT)与相关激素等综述了冷应激对哺乳动物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以期为了解哺乳动物冷应激的生理调节机制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应激反应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下丘脑是动物食欲调节的中枢,外周食欲信号在下丘脑中经食欲调节网络整合,产生饱感或饥饿。其中,以 5′-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调控位点上的 AMPK-ACC-CPT1和 UCP2-FOXO1-pCREB信号通路以及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调控位点上的 PI3K-Akt-mTOR和 mTOR-4EBP1/p70S6K-NPY/AgRP信号通路尤为重要。AMPK和 mTOR在 AMPK-TSC mTOR通路、固醇类调节因子绑定蛋白(SREBP)基因表达和吞噬启动激酶(Ulk1)活性通路上存在互作。外周营养和能量信号传输到下丘脑后,经过这些网络的传输和分析,作用于下丘脑中的食欲相关肽,最终调控动物的采食行为。  相似文献   

20.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是一种由下丘脑分泌的神经肽。早期,CRF被认为是介导应激反应的标志性脑肽,当其被注入啮齿动物的大脑时会引起应激反应。在急性应激情况下,动物大脑中的CRF信号通路被激活,进而影响其采食行为。由此可见,CRF及相关肽可能具有调控动物采食的作用。CRF及相关肽分布广泛,既存在于中枢,也存在于胃肠道等外周组织器官中。本文主要综述了中枢和外周CRF及相关肽调控动物采食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和改善应激动物采食行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