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鸭瘟病毒属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亚科,病毒粒子呈球形,有囊膜的线状双股DNA,与蛋白缠绕形成病毒核心,大小约为150 kb,两端为末端重复序列,中间有内部重复序列.衣壳为对称的二十面体,外观呈六角形,它由162个相互连接呈放射状排列且有中空轴孔的壳粒组成.核衣壳外为外膜,其绕以囊膜形成成熟的病毒粒子.囊膜蛋白为病毒的主要保护性抗原,介导病毒进入细胞,促进病毒的成熟与释放.文中对病毒形态结构、蛋白特性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更清楚地认识该病毒的特性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
鸭瘟(Duck Plague)是疱疹病毒引起对鸭、鹅及其它雁形目禽类患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1923年荷兰首次报导本病后,法国、比利时、印度、美国、英国、西德和泰国以及我国的华南、华中和华东、四川、云南等区、省均有本病流行。严重威胁着养鸭业的发展。在我国广大兽医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相继创造成功了各种预防疫苗,特别是1964年以来弱毒疫苗的研制成功和推广使用,为控制鸭瘟的流行提供了更为有和的武器,使我国鸭瘟的发生基本上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3.
利用PCR检测鸭瘟病毒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参照文献,设计和合成了1对引物,用这对引物,以标准毒DPVF34 DNA为模板,经PCR扩增出1个特异的DNA片段,经序列测定,该DNA片段由420bp组成。与文献报道的序列比较,该片段为鸭温病毒UL6基因DNA的一部分,与美国毒株Lake Andes(LA)的同源性达99%,用该PCR方法扩增小鹅瘟病毒,细小病毒和禽巴氏杆菌,结果为阴性,以该PCR方法检测6份送检病料,5份为阳性,检出率与病毒的分离一致。另外,该方法检测DPV DNA的敏感性达到1pg水平。  相似文献   

4.
应用ERIC-PCR法对鸭瘟病毒强毒株经皮下和口服感染20日龄鸭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和直肠中细菌菌群的结构多样性和动态变化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对照鸭肠道内的菌群结构相对稳定,其中十二指肠和空肠的ERIC-PCR条带最少,盲肠最多;皮下感染24 h和口服48 h前,各肠段ERIC-PCR扩增条带没有明显变化,皮下感染48 h的鸭盲肠、口服感染72 h的鸭盲肠和回肠条带数量明显增加,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条带数呈逐渐减少的趋势,死亡鸭各肠段的条带最少.对ERIC-PCR扩增条带中主带的测序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志贺菌、沙门杆菌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成为皮下感染鸭的直肠、口服感染鸭的盲肠(回肠和直肠)的优势菌群;口服感染鸭的回肠中一个未知菌成为优势菌群.  相似文献   

5.
鸭瘟病毒基因组核酸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鸭瘟病毒国内标准株DPV34F2接种10—l2日龄的非免疫鸭胚,37℃培养5d后,收获清亮尿囊液,采用高速离心结合切向超滤的方法浓缩纯化含毒尿囊液。然后通过改进的酚:氯仿抽提法提取其中的病毒基因组核酸,用4对特异引物对抽提物进行PCR鉴定。结果表明,应用上述方法可以获得较完整的鸭瘟病毒基因组核酸。  相似文献   

6.
为了建立重组鸭瘟病毒技术,构建了鸭瘟病毒转移质粒。在对鸭瘟强毒和弱毒株TK基因进行测序分析后,将鸭瘟病毒TK-UL24DNA片段克隆于pUC18载体中,构建了质粒pTK;将PCR扩增的GFP真核表达盒插入pTK质粒的TK基因内部,获得转移载体质粒pTK-GFP。鸭瘟病毒TK-UL24测序分析表明鸭瘟强、弱毒株TK基因序列完全相同;转移载体携带Pcmv-GFP-SV40pA表达盒,测序验证其序列与源序列一致。pTK-GFP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鸭胚成纤维细胞和鸭肾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情况。质粒转染细胞后,绿色荧光蛋白得到了有效的表达,为进一步开展重组鸭瘟病毒的研究和构建具有遗传标记的鸭瘟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鹅感染鸭瘟病毒病例介绍渠玉华,方焱秋,孙英长春市第二蛋鸡场于前些年从山东省昌邑县鹅肥肝综合开发公司引进法国朗德鹅种鹅,因其感染鸭瘟病毒,几乎全群死亡,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发在情况:从山东省昌邑县鹅肥肝综合开发公司先后引进种鹅300只、育成鹅500只,...  相似文献   

8.
鸭瘟病毒及其核酸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鸭瘟病毒及共核酸进行了电镜观察,纯化病毒经核酸酶降解杂核酸后,加入8.5mol/L的尿素释放病毒核酸,经水相法展开后用碳膜铜网点样,再经染色和真空喷镀,于电镜下观察。鸭温病毒呈典型的疱疹病毒形状,其核酸分子量估算约为91.1×10^6道尔顿。  相似文献   

9.
地高辛标记核酸探针检测鸭瘟病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鸭瘟是鸭、鹅和其他雁形日禽类的一种急性、热性、啦血性传染病.特,征足流行广泛,传播迅速.发病率高和死亡率大。由于鸭瘟引起死亡、淘汰和产蛋下降,给发病地区的商品鸭和产蛋鸭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国内检症、诊断该病常用的方法有病毒分离、琼脂扩散试骑、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国内尚未见地高辛标记核酸探针检测鸭瘟病毒的报道。  相似文献   

10.
通过SPF鸡胚进行鸭瘟病毒培养和增殖,采用反复冻融后离心-0.22μm滤膜过滤-差速离心-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sucrose-density-gradient-centrifugation,SDGC),纯化后病毒粒子作为ELISA包被抗原,从而建立了鸭瘟病毒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经对不同血清样品的检测,表明此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的优点,特别适用于大批鸭群的抗体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为合理免疫和疫病预防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1.
间接ELISA检测新型鸭瘟病毒抗体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50%饱和度的硫酸铵粗提病毒,再经Sephadex G-200过柱层析纯化了新型鸭瘟病毒,以此作为包被抗原,并用自制油苗免疫雏鸭,获得了高效价的血清抗体,又经过各种条件优化,建立了检测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经对不同发病日龄和免疫油苗后雏鸭的血清检测,证明该检测方法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可作为快速诊断该病的一种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2.
PCR用于鸭瘟病毒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鸭瘟病毒UL6和UL7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引物,以2株疫苗株、1株强毒株和1株山东分离株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得到预期690bp的目的片段.将扩增的目的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经Amp平板筛选,HindⅢ、BamHⅠ双酶切鉴定,获得阳性重组质粒.对重组质粒进行序列测定,与参考序列比较,山东分离株与参考序列的同源性为99.7%,其余3株DPV与参考序列的同源性均为100%.应用PCR可检测人工感染和自然感染鸭瘟的组织中的鸭瘟病毒,表明PCR检测鸭瘟病毒具有很高的特异性、敏感性,该法能够用于鸭瘟急性及亚临床感染的检测与诊断.  相似文献   

13.
对鸭瘟病毒及共核酸进行了电镜观察。纯化病毒经核酸酶降解杂核酸后,加入85mol/L的尿素释放病毒核酸,经水相法展开后用碳膜铜网点样,再经染色和真空喷镀,于电镜下观察。鸭温病毒呈典型的疱疹病毒形状,其核酸分子量估算约为911×106道尔顿。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由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引起的禽大肠杆菌病给全球的养禽行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并且APEC引起的禽大肠杆菌病在中国是最主要的家禽细菌病。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APEC是人源尿路感染大肠杆菌(u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UPEC)和致脑膜炎大肠杆菌(neonatal meningitis Escherichia coli,NMEC)的毒力基因储藏库,甚至可能会直接导致两种疾病的发生。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APEC不仅是一个紧迫的问题,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对APEC的分离鉴定、流行病学特征、药物敏感性等内容的研究对APEC引起的禽大肠杆菌病的控制具有指导意义。为了更好地防控大肠杆菌病,文章主要从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毒力因子、致病机理和诊断方法几个方面对鸭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鸭巴氏杆菌病和鸭瘟是影响养鸭业发展最严重的两种传染病。它们具有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 ,同时两病又具有相似之处 ,在诊断时要注意区别 ,对症下药。近几年春季 ,鸭巴氏杆菌及鸭瘟在我市及周边县市养殖场时有发生。1种鸭的发病情况1 1症状该养鸭场九九年春季从外地引进种鸭100只 ,饲养了两个月后开始产蛋 ,但同时也开始发病 :有14只出现精神萎顿、行动迟缓、闭目嗜睡、羽毛松乱、食欲减少、张口呼吸 ,个别有摇头现象 ,同时排出腥臭的白色稀粪 ,便中带血。我们接到报告时有一只鸭已发病死亡。1 2诊治及效果由于当…  相似文献   

16.
用反向被动血凝试验检测鸭瘟病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鸭瘟病毒(DPV)引起一种鸭的急性、致死性、接触性疫病,对全世界产鸭地区具有经济上的重要性。诊断急性 DPV 感染的方法通常是观察特征性的组织损伤和分离DPV。分离毒力较弱的毒系的方法是接种乳鸭。作病毒的体外检测一直很困难,因为有的毒系的 DPV 在细胞培养物中不产生蚀斑。已用 IF 法作诊断,但有时对荧光的判读较困难。Rycaj 首先报道了 RPHA 试验。在该试验中,抗体致敏红细胞在相应抗原存在时发生凝集。这一方法已用于检测和鉴定其它病毒。本研究旨在确定可否将 RPHA 发展成作 DPV 检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很多学者对猪霍乱病毒、牛腹泻病毒和羊边界病毒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作者在参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以上三种瘟毒从基因结构和它们的致病性、抗原的相互关系与种族间的交叉感染、核酸与氨基酸之间的同源性、Ubiquitins的发现及其功能、瘟病毒的检测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对继续研究瘟病毒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非洲马瘟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洲马瘟病毒属呼肠病毒科环状病毒属,有9个血清型,是一种有10个节段(L1~L3,M4~M6,S7~S10)的双链RNA病毒,编码10个蛋白(VP1~VP7和NS1,NS2,NS3/NS3A)。VP2蛋白在病毒的各蛋白中变异率最大,有15个抗原位点,是病毒的血清型特异性抗原,能与病毒的中和抗体发生反应;VP7蛋白在病毒的各蛋白中最保守,是病毒的血清群特异性抗原。NS1蛋白在感染细胞中形成病毒特异性微管结构;NS3蛋白在病毒各蛋白中变异率位居第二,系统进化分析将NS3分成3个进化群(α,β和γ)。该病毒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主要有RT-PCR和核酸探针技术。  相似文献   

19.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新型鸭瘟病毒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人工方法给雏鸭和成鸭攻击新型鸭瘟病毒(NDPV),攻毒后于不同时间采样,对不同脏器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确定了最佳采样检测时间和病毒在多种脏器内的定位,并对其致病力、致病时间、交叉检测结果等与鸭瘟病毒(DPV)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NDPV对雏鸭致病力较强,病毒含量以肝、脾最高,其次为血液、脑、鼻腔分泌物;NDPV和DPV与它们的对应超免疫血清之间有交叉反应,但阳性较弱;冰冻切片制成的抗原片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压印片。  相似文献   

20.
旨在研究鸭群中新流行的鸭瘟病毒(duck plaque virus,DPV)感染状况及其分子特征。本研究对2016—2017年福建不同地区疑似感染DPV的发病鸭组织样品进行了检测、病毒分离和部分基因的序列分析。从临床样品中分离获得24株DPV,发现确诊感染DPV鸭的日龄存在品种差异性,其中半番鸭和番鸭感染DPV的日龄中位值分别为90和88d,而麻鸭感染DPV的日龄中位值为287d。对DPVUL56/LORF5基因、TK/gH基因及UL2区域的序列分析表明,分离毒株均未出现基因片段缺失,与我国DPV参考强毒株的序列相似性均在99%以上,但在UL56/LORF5基因及TK基因上存在有规律性的核苷酸变异。经分子系统进化分析发现,新近流行的DPV毒株与我国参考强毒株(GroupⅠ)处于不同进化分支,为GroupⅡ进化分支,且可进一步细分为两个不同的亚分支(GroupⅡa、GroupⅡb)。以上结果揭示,新近流行的DPV毒株感染不同品种鸭存在日龄差异性,与我国DPV参考强毒株相比已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异,应加强对该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监测,实时了解其流行变异情况,为新流行鸭瘟的快速准确诊断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