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小黄姜是隆林县农民栽培比较悠久的作物之一,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黄姜种植是隆林县农业经济增长的主体,当时的黄姜外贸出口为农民的创收提供了重要基础。但是到八十年代后期,隆林县小黄姜种植受国内供需矛盾与对外出口贸易困难的影响,种植面积从以往平均3万多亩下降到如今万亩以下。为了进一步发挥小黄姜的经济效益,隆林县在2016年开始进行招商引资,致力于鲜姜加工销售,并且建设生姜示范基地,通过研究小黄姜高产栽培技术,继续发展生姜产业,增加农民收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乌拉特前旗设施农业发展迅速,设施农业面积已达到31000亩,设施大棚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效益良好。但是,各乡镇栽培的品种很是单调,为此,我们在2016年引进大棚生姜种植,2016年、2017年进行两年的试验,以求达到更高的经济效益。1试验目的通过引种试验,逐步摸索当地大棚的种植生姜的高产栽培管理技术和适宜品种,添补了旗大棚生姜种植的空白。2试验方法2.1引种品种为"鲁姜一号",该品种是山东省莱芜  相似文献   

3.
生姜原产于亚洲东南部热带多雨地区,俗称黄姜,属囊荷科,为多年生宿根植物,通常作为一年生蔬菜种植。2010年闽西生姜每亩产量1500 kg左右,按平均单价8元/kg计算,亩效益可以达12000元,是调整农业结构的有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南通地区生姜产业发展,经试种研究,对"罗平小黄姜"大棚遮阳网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包括合理选地、整地施肥、种姜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灌溉与排水、病虫害防治、收获等,以促进该品种在南通地区的大面积推广种植,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罗平县在开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活动中,建成了1个3万亩、3个1万亩、5个0.5万亩的小黄姜种植基地,这些基地支撑了罗平10万亩小黄姜产业。  相似文献   

6.
正生姜是秦皇岛市抚宁区特色蔬菜品种之一,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1万亩以上,多年来抚宁区姜农一直以地膜或地膜加小拱作为主要栽培模式,浇水方式采用顺沟大水漫灌,肥料使用比较单一,且化肥施用量偏大,每亩在300公斤以上。传统的地膜或地膜加小拱方式生姜栽培生长期短、水肥管理比较粗放,造成生姜干物质含量少、不易储存。为了使生姜栽培能进一步实现优质、高产,并改善土壤地力,2017年我局与秦皇岛小江蔬菜专业合作社积极创新栽培模式,在小江蔬菜专业合作社基地采用"6米跨度大棚+滴灌水肥  相似文献   

7.
罗平小黄姜种植历史悠久,据《罗平县志》记载,罗平小黄姜栽培史可追溯到清康熙年间。罗平小黄姜是罗平县的优势产业,全县常年种植面积16万亩左右,是罗平农户重要的经济来源。云南罗平县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出罗平小黄姜独特的品质。罗平小黄姜具有鲜姜色泽鲜黄,纤维细少,肉质脆嫩,香辣味浓烈醇正;干姜肉厚粉多,姜油含量高,药用价值好的特点,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随着市场对健康食品需求的上升,生姜产业从满足简单消费需求的数量型增长向需求细化、精深加工、用途精准的质量型增长转变,实现优质、高产、高效成为生姜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课题。  相似文献   

8.
生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姜原产于亚洲东南部热带多雨地区,俗称黄姜,属囊荷科,为多年生宿根植物,通常作为一年生蔬菜种植.2010年闽西生姜每亩产量1500kg左右,按平均单价8元/kg计算,亩效益可以达12000元,是调整农业结构的有效种植模式,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笔者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国生姜地方资源品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从各地搜集到生姜资源9份,对其品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四川生姜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而莱芜大姜、河南黄姜、潍坊大姜最低;安徽大别山生姜、贵州小黄姜、河南黄姜和四川生姜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莱芜小姜和贵州小黄姜的粗纤维含量在20%以上;云南黄姜Vc含量最高,其次是四川生姜;山东莱芜小姜、贵州小黄姜干物质含量远远高于其他生姜资源,其次是安徽省大别山生姜、云南黄姜、四川生姜。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溧阳市天目湖南钱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始建于1997年,发展至今,基地大棚种植面积已达2500亩,其中钢架大棚1000亩,竹架大棚1500亩。种植品种以草莓、西瓜、甜瓜、蔬菜为主,其中"亳上牌"甜瓜、西瓜、草莓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亳上"草莓荣获"常州市名优产品"。  相似文献   

11.
我国生姜生产规模及国际贸易量居世界之首,但在专用品种、产品核心竞争力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临平的小林黄姜是全中国栽培历史最早的姜种之一,本研究针对最新选育的小林黄姜1号新品种,通过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生姜品质指标检测数据的对比分析,明确了常规露地栽培下,小林黄姜1号对比新丰红爪姜、小林红爪姜,叶色更浓绿,株高、产量、产值均最高,品质最优。进一步对比了露地和大棚两种栽培模式对小林黄姜1号产量的影响,发现大棚栽培的小林黄姜1号相比露地栽培产量更高。  相似文献   

12.
生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姜是我国大宗出口商品,秦皇岛市目前栽培面积在万亩以上,主要出口日本、韩国、美国和法国,因其栽培技术简单,效益显著,目前已成为我省出口创汇蔬菜主要品种之一,具体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3.
生姜是一种种植效益较高的蔬菜。近年来,蕉城区的种植户打破传统栽培模式,在冬季利用大棚或小拱棚等设施种植生姜,5月收获的嫩姜市场价格可达16元/kg,每667 m2纯收入近万元,效益显著。与传统生姜种植技术相比,冬季保护地生姜密植栽培在播种时间、播种量、采收时间都不同。笔者通过近3年的试验观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固镇县新马桥镇是草莓种植基地,草莓大棚种植面积超过3000亩,种植效益相当可观。但由于连年种植,草莓品种抗病性降低、土壤带菌、管理水平跟不上等原因导致草莓品质和产量下降。1.草莓移栽死苗原因1.1生理性死苗。定植时温度过高、栽后灌水不及时、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土壤盐分过高、栽植过深都可引起生理性死苗。1.2病害造成的死苗。大棚草莓主  相似文献   

15.
绥中县塔山镇大施宝村逐渐改进生姜种植方法,摸索出一套小拱棚无公害生姜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极大提高了生姜的产量和品质,是一项高产高效的栽培形式,亩产量5000公斤,亩效益1.2万元以上,比裸地生姜亩增产1000公斤,亩增效益可3000~4000元,精心、细致、科学的管理是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种植模式对新丰生姜生产力与土壤环境的影响.[方法]通过常规化学分析方法及相应的选择性培养基培养法,对大棚生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和露地生姜种植模式的土壤微生物和重金属含量进行比对,并对单位面积嫩姜的产量和效益进行测算.[结果]在大棚生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下的整个轮作周期内,土壤中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都低于露地生姜种植模式,土壤中细菌在大棚生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下水稻的整个生育期内都显著低于露地生姜种植模式,同时大棚生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土壤中的Cu、Zn、As、Pb都低于露地生姜种植模式,而土壤中Ni的含量略高于露地生姜种植模式.大棚生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提高了生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结论]该研究可为大棚生姜-水稻水旱轮作模式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溧阳市天目湖镇南钱村南傍天日湖,北邻茶亭集镇,地理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全村现有人口2202人。耕地总面积3815亩,近年来,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种植户的示范带动下,基地得到快速发展。目前示范基地大棚种植面积1200亩,其中钢架大棚300亩,竹架大棚900亩。种植品种以草莓、西瓜、甜瓜、蔬菜为主,生产上推广电热丝加温育苗,大棚放蜂提高授粉座果新技术,实施无公害生产全程质量控制,实行科学施肥,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8.
大棚马铃薯和生姜在勉县有多年种植历史,栽培技术成熟,经济效益较高。勉县农技中心结合实施陕西省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建设项目,以提高蔬菜生产整体效益为目标,对大棚马铃薯和生姜的周年生产进行了深入探索,总结形成了大棚马铃薯—生  相似文献   

19.
正姜青枯病,是对生姜产量影响最为严重的一种土传性病害。一旦发生,一般损失率20%~30%,严重时损失可达70%以上,甚至绝收。近几年,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姜青枯病为害也越来越突出,成为罗平小黄姜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1 栽培防治1.1选地试验表明,罗平小黄姜种植在地势较高、土质疏松的地块,青枯病几乎不会发生。一般情况下,罗平小黄姜种植地块要选择土壤疏松的坡地。1.2 整墒试验表明,罗平小黄姜分墒种植,  相似文献   

20.
米易县地处四川省西南角,是国家级南菜北运基地,全县早春蔬菜种植面积7万多亩.其中设施面积面积4.8万亩,大棚设施面积2.8万亩,苦瓜种植面积1万亩左右,亩产量5000~7000kg.按2012年5.0元/kg的价格,亩产值达25 000~ 35 000元. 一、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1.品种选择选用优质、高产抗病虫、抗逆性强、商品性好、适应冬春大棚栽植的品种,如蓝山长白苦瓜、成丰一号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