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影响鸡蛋鱼腥味的FMO3基因 T329S突变在11个中国地方鸡种中的分布.所选的11个地方鸡种包括:北京油鸡、河北柴鸩、固始鸡、溧阳鸡、如皋鸡,太湖鸡、淮南麻黄鸡、丝羽乌骨鸡、东乡绿壳蛋鸡、文昌鸡、藏鸡,采用PRC-RFLP方法对FM03基因及基因型频率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东乡绿壳蛋鸡全部表现为TT基因型,不表现鱼腥味综合症,具有较好的蛋品质;而其他10个地方鸡种中均有SS基因型的鱼腥味综合症易感个体,其中北京油鸡SS基因型频率最高,为8.8%,藏鸡的SS基因型频率最低,为0.7%.地方鸡种中鱼腥味综合症易感基因型频率都不高,可以通过PCR-RFLP的方法予以剔除.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影响鸡蛋鱼腥味的FMO3基因T329S突变在11个中国地方鸡种中的分布。所选的11个地方鸡种包括:北京油鸡、河北柴鸡、固始鸡、溧阳鸡、如皋鸡、太湖鸡、淮南麻黄鸡、丝羽乌骨鸡、东乡绿壳蛋鸡、文昌鸡、藏鸡,采用PRC-RFLP方法对FMO3基因及基因型频率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东乡绿壳蛋鸡全部表现为TT基因型,不表现鱼腥味综合症,具有较好的蛋品质;而其他10个地方鸡种中均有SS基因型的鱼腥味综合症易感个体,其中北京油鸡SS基因型频率最高,为8.8%,藏鸡的SS基因型频率最低,为0.7%。地方鸡种中鱼腥味综合症易感基因型频率都不高,可以通过PCR-RFLP的方法予以剔除。  相似文献   

3.
鸡含黄素单氧化酶(FMO3)基因突变可导致鸡蛋出现鱼腥味,因此称为鱼腥味基因。研究旨在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63个拉萨白鸡个体中FMO3基因T329S突变位点的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分布,为提高该群体的蛋品质提供数据。结果显示:拉萨白鸡群体中,AA、AT和TT(鱼腥味综合症易感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0.48%、9.52%和0,A和T的基因频率分别为95.24%、4.76%。该位点基因型分布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拉萨白鸡群体中T等位基因的频率为4.76%,虽然鱼腥味综合征易感个体(TT基因型)期望频率很低,但应该通过分子辅助选择技术予以剔除。  相似文献   

4.
试验对大恒优质鸡S07品系开展FMO3基因的筛查,了解影响鸡蛋鱼腥味的FMO3基因T329S位点突变的分布情况,为进一步提高该品系的综合性能提供数据基础。采用PCR-RFLP方法对FMO3基因及基因型频率进行检测的结果表明,鱼腥味综合征易感基因型(TT)个体频率不高,仅为1.2%,可以通过分子辅助选择技术予以剔除。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鱼腥味敏感基因(FMO3)T329S突变位点在河北太行鸡群体中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分布情况。根据Gen Bank中公布的鸡FMO3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RFLP方法对河北太行鸡T329S位点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河北太行鸡群体中,AA(野生型)、AT(杂合型)和TT(突变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8194、0.1672和0.0134。该多态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结果表明:河北太行鸡群体中存在TT基因型鱼腥味综合征易感个体,其基因型频率不高,可以通过PCR-RFLP的方法予以剔除。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肝癌缺失基因-1(DLC-1)和泽塔-肌聚糖蛋白(SGCZ)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对惠阳胡须鸡生长性状的影响,以惠阳胡须鸡作为试验材料,从鸡血液中提取DNA,然后通过PCR-RFLP分析DLC-1和SGCZ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93日龄惠阳胡须鸡的DLC-1基因中GG基因型的体重与AA基因型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GG基因型个体比AA基因型多16.68 g;93日龄惠阳胡须鸡的SGCZ基因中AG基因型的体重与AA基因型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DLC-1和SGCZ基因限制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对93日龄惠阳胡须鸡的体重无显著影响;但DLC-1基因中GG基因型、SGCZ基因中AG基因型的93日龄样本平均体重最大,比DLC-1基因中AA基因型和SGCZ基因中AG基因型的平均体重多49.62 g。说明DLC-1基因的优势基因型为GG基因型,DLC-1和SGCZ基因的优势基因型组合为DLC-1基因中GG基因型和SGCZ基因中AG基因型,可作为惠阳胡须鸡早期基因型选择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主要研究鱼腥味基因(FMO3)T329S突变位点在安徽省4个地方鸡种和2个地方鸭种中的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分布情况。采用PCR-RFLP方法对黄山黑鸡、淮南麻黄鸡、皖南三黄鸡、五华鸡和巢湖鸭、枞阳媒鸭等地方群体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4个安徽地方鸡种均存在鱼腥味综合征易感基因型(SS)个体,其中皖南三黄鸡SS基因型频率最高,为6.6%,淮南麻黄鸡次之,为4.4%,黄山黑鸡和五华鸡最低,为1.6%,该基因型频率不高,可以通过分子辅助选择技术予以剔除。对2个安徽地方鸭种的研究表明鸭FMO3基因序列与鸡非常相似,SS基因型频率较低,巢湖鸭和枞阳媒鸭分别为4.3%和7.1%,其余为TS型,未检测到TT型。该突变位点对鸭蛋风味的影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根据鸡Apo VLDL-Ⅱ基因内含子Ⅰ的基因序列设计3对引物,分别采用PCR-RFLP、PCR-SSCP技术对文昌鸡、如皋黄鸡、丝羽乌骨鸡、安卡肉鸡及红色原鸡5个鸡种进行多态性研究。结果表明,鸡Apo VLDL-Ⅱ基因内含子Ⅰ存在4处突变,分别为:1950处G/A、2522处A/C、2705处A/C及2793处C/T。统计结果显示:安卡肉鸡基因型频率的分布与如皋黄鸡、红色原鸡存在显著差异,文昌鸡基因型频率的分布与乌骨鸡差异不显著,除安卡肉鸡外所有鸡种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9.
试验研究了影响玫瑰冠性状、鱼腥味性状和矮小性状的MNR2、FMO3和GHR基因突变位点在林甸鸡群中的分布情况。通过PCR对分别影响林甸鸡玫瑰冠性状、鱼腥味性状和矮小性状的MNR2和GHR基因突变位点进行分型,发现林甸鸡群玫瑰冠个体为MNR2-RS型;林甸鸡群中存在鱼腥味易感基因FMO3基因c.984AT变异位点,25.4%鸡只携带T等位基因,其中TT基因型频率为4.3%,AT基因型频率42.2%;没有检测到影响矮小性状GHR基因第10外显子和3′UTR区1.7 kb缺失(c.1744_3516 del)突变位点。通过追溯试验群体的系谱结构,发现影响林甸鸡玫瑰冠型的MNR2基因、鱼腥味性状的FMO3基因和矮小性状的GHR基因的突变位点在上下代传递过程中与先前报道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含黄素单氧化酶3(Flavin-Containing Monooxygenase 3,FMO3)基因T329S突变在河北太行鸡群体中的分布。本研究根据Gen Bank中公布的鸡FMO3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RFLP方法对517只河北太行鸡FMO3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位点在河北太行鸡群体中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等位基因A、T频率分别为0.9023、0.0976;AA、A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8201、0.1644、0.0155。结果表明,河北太行鸡群体中鱼腥味综合症易感基因型频率不高,可以通过PCR-RFLP的方法予以剔除。  相似文献   

11.
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鸡Lpin1基因编码区进行扫描,选取该基因3个引起错义突变的变异位点进行分析,其中c.391GA位点引起编码氨基酸Asp131→Asn131突变,c.1727CT位点引起编码氨基酸Ala576→Val576突变,c.2287AC位点引起编码氨基酸Met763→Leu763突变。应用引入限制性酶切位点PCR(Amplifi-cation-Created Restriction Site PCR,ACRS-PCR)的方法进行引物设计扩增3个突变位点,并通过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检测PCR产物,以藏鸡、隐性白羽鸡、藏隐(藏鸡♂×隐性白羽♀)和藏藏隐[藏鸡♂×(藏鸡♂×隐性白羽♀)♀]群体为材料对3个变异位点进行基因型检测,并与胴体性状进行关联分析;同时在5个中国地方鸡种(固始鸡、萧山鸡、北京油鸡、泰和丝羽乌骨鸡和茶花鸡)中进行变异位点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鸡Lpin1基因c.1727CT在不同品种中具丰富的多态性;而另2个位点在所检测的群体中无多态性存在,c.391GA位点以GG基因型为主,c.2287AC位点全部为AA基因型;(2)对c.1727CT位点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该位点C等位基因占优势地位,且固始鸡和北京油鸡群体基因型分布显著偏离哈代-温伯格平衡定律(P0.01),在萧山鸡、泰和丝羽乌骨鸡和茶花鸡三品种中基因型分布均符合哈代-温伯格平衡定律。(3)性状关联分析显示c.1727CT位点与皮下脂肪厚呈显著关联(P0.05),与腹脂质量呈极显著关联(P0.01);其中CC基因型个体的皮下脂肪厚显著高于TT基因型个体(P0.05),极显著高于TC基因型个体(P0.01)。TT基因型个体的腹脂质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基因型个体(P0.05)。  相似文献   

12.
FMO3基因俗称鱼腥味基因,该基因突变可能导致鱼腥味综合征。本试验选择7个国外引进的高产商品蛋鸡品种:海兰褐、海兰白、罗曼褐、罗曼粉、海赛克斯、伊莎褐和尼克珊瑚粉,采用PCR-RFLP方法对FMO3基因以及基因型频率进行检测,旨在研究FMO3基因A694T突变在7个国外引进高产商品蛋鸡品种中的分布。试验结果表明,海兰白、罗曼粉和尼克珊瑚粉3个品种个体基因型全部为AA型,不表现鱼腥味综合征;其他4个品种中都存在不利等位基因T,其中海赛克斯、伊莎褐2个品种中TT型频率较高,分别为8.3%和10.5%。根据本试验结果,建议FMO3易感基因型频率高的品种,对其纯系需加大剔除力度。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鸡蛋鱼腥味FMO3基因T329S突变在广西地方鸡品种中的分布,以广西三黄鸡、南丹瑶鸡、霞烟鸡、龙胜凤鸡、东兰乌鸡、凌云乌鸡、广西麻鸡、灵山麻鸡、灵山香鸡、雪峰乌鸡、北京油鸡、茶花鸡等12个地方鸡品种为研究对象,来航鸡作为对照,利用基因组混合池PCR测序技术检测鱼腥味敏感基因T329S位点的平均基因频率,发现北京油鸡、龙胜凤鸡、灵山麻鸡和灵山香鸡鱼腥味敏感基因T的频率分别为7.7%、5.5%、5.8%和10.8%,其它品种检出率为0。为了进一步验证基因组混合池PCR测序技术的准确性,利用PCR直接测序技术对294只灵山香鸡鱼腥味敏感基因T329S位点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鱼腥味敏感基因T的频率为11.56%,纯合子TT基因型频率为0.68%,杂合TA基因型频率为21.76%,这与基因组混合池测序结果基本一致。该研究结果提示,基因组混合池法可对群体基因频率进行初步评估,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开发广西地方鸡品种蛋质性状时,需利用分子辅助技术剔除龙胜凤鸡和广西麻鸡的鱼腥味敏感基因。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鱼腥味敏感基因(FMO3)T329S突变位点在五华三黄鸡群体中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分布情况。采用PCR-RFLP方法对五华三黄鸡群体进行T329S位点检测。结果显示:五华三黄鸡群体中,AA(野生型)、AT(杂合型)和TT(突变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8.79%、11.21%和0,A和T的基因频率分别为95.24%、5.60%。χ^2分析表明该多态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表明五华三黄鸡中鱼腥味综合征易感基因型频率不高,但也应通过分子辅助选育技术予以剔除。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不同的鸡群中FMO3基因T329S突变位点的分布差异较大,可能与选育历史相关。  相似文献   

15.
以鸡AIRC基因为侯选基因,以丝羽乌骨鸡、萧山鸡、白耳鸡、藏鸡、隐性白羽鸡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方法对AIRC基因所有外显子及部分内含子区域进行SNPs检测,在外显子3和8中各发现1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各种基因型与胸肌肌苷酸(IMP)含量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外显子3中CC基因型个体的肌肉IMP含量显著高于TC和TT基因型个体,TC基因型个体也稍高于TT型,但差异不显著;外显子8中CG基因型个体的肌肉IMP含量显著高于GG和CC基因型个体,GG基因型个体的胸肌肌苷酸含量也显著高于CC型.外显子3和8的合并基因型对IMP含量也有显著的影响,合并基因型为CCCG的个体比TTCC合并基因型的个体高2.25mg·g-1,合并基因型的遗传效应大于最优秀的单个基因型效应.因此,可以利用该合并基因型对鸡的肉质风味性状进行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与肉质风味相关基因A -FA BP和ADSL基因在文昌鸡群体中的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运用连接酶检测反应的方法(PCR-LDR)对文昌鸡A-FA BP基因C51T变异位点和ADSL基因C3484T变异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并分析了这两个位点在文昌鸡群体中的基因型、基因频率和哈-温平衡情况.结果显示,A -FABP基因C51T和ADSL基因C3484T位点均检测到CC、TT和CT 3种基因型,A-FABP基因C51T基因型频率(CC、TT和CT)和等位基因频率(C、T)分别为0.11、0.37、0.52和0.37、0.63;ADSL基因C3484T基因型频率(CC、TT和CT)和等位基因频率(C、T)分别为0.40、0.45、0.15和0.63、0.37;文昌鸡在这两个变异位点均处于哈-温平衡状态(P>0.05).  相似文献   

17.
鸡lmbr1基因外显子16的SNP检测和单倍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显子16是鸡lmbr1基因最大的外显子,本研究进行了该外显子在丝羽乌骨鸡和白洛克肉鸡间的SNP检测和单倍型分析。研究表明,鸡lmbr1外显子16的PCR-SSCP基因型在两个品种间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测序从24个个体中检测到4个变异位点,其中T32C变异在两个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丝羽乌骨鸡均含有32T(纯合的TT或杂合的TC),白洛克肉鸡在T32C位点都为纯合的CC;单倍型分析从24个个体中检测到5种单倍型,丝羽乌骨鸡和白洛克肉鸡的单倍型存在明显的差异,hap1和hap2是丝羽乌骨鸡的特异性单倍型,hap5是白洛克肉鸡的特异性单倍型,hap3和hap4主要存在于白洛克肉鸡中,在丝羽乌骨鸡中的比例极少。  相似文献   

18.
FMO3基因俗称鱼腥味基因,该基因突变可能导致鱼腥味综合征.本试验选择7个国外引进的高产商品蛋鸡品种:海兰褐、海兰白、罗曼褐、罗曼粉、海赛克斯、伊莎褐和尼克珊瑚粉,采用PCR-RFLP方法对FMO3基因以及基因型频率进行检测,旨在研究FMO3基因A694T突变在7个国外引进高产商品蛋鸡品种中的分布.试验结果表明,海兰白、罗曼粉和尼克珊瑚粉3个品种个体基因型全部为AA型,不表现鱼腥味综合征;其他4个品种中都存在不利等位基因T,其中海赛克斯、伊莎褐2个品种中TT型频率较高,分别为8.3%和10.5%.根据本试验结果,建议FMO3易感基因型频率高的品种,对其纯系需加大剔除力度.  相似文献   

19.
为培育一种蛋黄胆固醇含量较低的蛋鸡新品系,以丝羽乌骨鸡为研究对象,测定675枚丝羽乌骨鸡蛋蛋黄胆固醇含量,通过DNA测序技术和创造酶切位点PCR-RFLP方法检测了丝羽乌骨鸡群体中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的2个SNPs位点,分别分析这两个SNPs位点不同基因型与鸡蛋胆固醇含量的关联性。结果表明:(1)丝羽乌骨鸡蛋蛋黄胆固醇含量为13.41mg/g,鸡蛋中胆固醇含量为456.50mg/100g。(2)g.12217G>T位点中GG基因型的鸡蛋胆固醇含量最低,且与其他两种基因型具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以鸡ADSL基因、GARS-AIRS-GART基因为侯选基因,以隐性白羽鸡、丝羽乌骨鸡、萧山鸡、白耳鸡、藏鸡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方法对ADSL外显子2、GARS-AIRS-GART基因5′侧翼序列进行SNPs检测。结果各发现了一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各种基因型与胸肌IMP含量的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ADSL基因TT型个体的胸肌肌苷酸含量极显著地高于CC型、显著地高于CT型个体,CT型个体也高于CC型,但差异不显著;GARS-AIRS-GART基因TT型个体的胸肌肌苷酸含量极显著地高于CT型和CC型个体,CT型个体也高于CC型,但差异不显著。ADSL和GARS-AIRS-GART基因的合并基因型对IMP含量也有显著的影响,合并基因型为TTTT的个体IMP含量显著高于CCCC合并基因型的个体,高出1.584 mg/g,因此可以利用该合并基因型对鸡的肉质风味性状进行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