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江苏省淮阴县21个乡镇3 600多村民小组,如果问起"秦大学",几乎人人都可以告诉你,他就是高级农艺师、扎根农业科技推广15年的秦进华同志.我们问农民朋友,为什么叫他"秦大学"?他们立即一脸崇敬,回答几乎都是同样一句话:"秦进华是我们脱贫奔小康路上学用先进农业科技的好老师,他走到哪里,那里就是一所农业技术大学的课堂."  相似文献   

2.
伍小东  姚远 《农业考古》2020,(1):189-194
章文才是我国柑桔学科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在实践基础上形成一整套独特的农业教育思想。他十分重视教学、研究与推广工作,认为农业教学"当教以学生实用知识""教课与实习并重,以养成刻苦耐劳之意志",而加强研究工作,则"教学始可日新月异,推广始有实际材料",同时要积极向农村推广最新的教学研究成果,"要用科技让农民富起来"。对于战后的整个农业建设,他认为"农业企业化是农业建设的首选途径",而且农业建设必须与农业教育密切联系起来。他的这些教育思想和理念极大地推动了战时和战后我国农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项城市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以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技示范户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推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实施主体培训为关键措施,有效解决了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技术转化"最后一道坎的问题,在小麦生产上催生出一大批高产典型,王国连就是其中一员。在农业种植上他是人们公认的"老把",大家效仿的对象,2009年被村里推荐为"农业科技入户示范户"。3年来,在农业技术员"手把手"、"面对面"的指导下,王国连学到了新知  相似文献   

4.
正时至冬日,河南洛阳市的"乐活自然园"温室内雪白的草莓花和温室外粉红的月季花竞相开放。这里是有着"科普兴农带头人"称号的洛阳市新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同时也是总经理吴迪的"智慧农业4.0系统"实验基地。他带队开发的"智慧农业4.0系统",有效地解决了一直困扰农业行业的技术、管理、销售三大问题。目前,新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西瓜和草莓的品种研发、土壤还原技术、生物肥料等领域,已申请了50余项发明专利。  相似文献   

5.
正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靖州"),有一位农业科技"达人",常年活跃在农业生产一线,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竭尽全力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他就是2020年"湖南省十佳农技推广标兵"马小华。马小华1984年从安江农校毕业,被分配到靖州农业局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参加工作三十多载,他一直怀揣着一个梦想——促进农业增效,帮助农民增收。为此,  相似文献   

6.
色诺芬是古希腊著名的史学家、经济学家、政论家、和军事家,他对农业生产有着由衷的热爱之情。他认为农业不仅是人类社会"最必需的行业",同时农业也是人类社会"其他技艺的母亲和保姆"。他的重农思想对我们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提升农民素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开展农业多样化经营均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7.
经济形势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每一个人。这两年,曾经不起眼的"农夫"成了"香饽饽",农业技术人才20万元年薪仍是一将难求。大的背景是,河南省近年大力发展农业,截至2011年,全省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有1.3万多个,龙头企业6000多家。专家预计,农林人才短缺还将持续3年以上。现象:年薪20万元难招农业技术员28岁的王军是河南信阳人,7年前,他从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进入一家饲料公司工作。如今,他成为公司股东之一,年薪20万元。他在郑州买了两套房、一辆价值10万元的车,日子过得有声有色。看着王军的薪水"蹭蹭蹭"往上涨,朋友  相似文献   

8.
<正>种子被誉为农业的"芯片",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高度关注种业发展问题,多次在重要场合对种业改革发展指明方向。万建民院士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奋斗在水稻育种的第一线,坚持着他的水稻科学梦。他曾说过:做科研,一定要做"白日梦",要做一名有梦想的科研工作者。他较早提出和初步实践了作物分子设计育种,构建了水稻分子育种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9.
在安化县乐安镇有一位倾心农业、乐在田间的"田博士",他将实验室搬到田间,培育新品种,示范新技术,用青春和汗水谱写出"一心为农"的华丽篇章.他就是安化县乐安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2021年湖南省十佳农技推广标兵——田中华.  相似文献   

10.
正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而这个"状元",我们可以称他为"高手"、"能手"或是"行家里手",可是,您听说过有称"飞手"的吗?没错,笔者也是第一次听说在三百六十行里,有一个被称作"飞手"的职业,它在现代农业植保领域中专指"无人机驾驶人员",是当今智慧农业航空植保行业的一个"新生儿"。有位名叫苏忠捷的年轻人就是这些"新生儿"之一,若问起他从事哪一行,他会骄傲地说:我是一名"飞手"!  相似文献   

11.
<正>他倾情百姓,情系"三农",心系"三农",并把自己献身于"三农"!辞职创业蒋修军是农民的儿子,在他的心里有一个大大的梦想,那就是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如何探索出一条带领广大农民朋友共同致富的新路。因而他情倾百姓,情系"三农",1996年毅然从行政事业单位辞职,白手起家,创办湖北金银丰食品有限公司,为解决企业用粮和农户种植收入较低的问题,探索出一条"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他先后创办了4家公司都是涉农企业,从订单农业到小麦种子繁育,从  相似文献   

12.
《新农业》2017,(18)
<正>一手创建淘宝农业电商、淘宝特色中国的余玲兵(下文以其花名天舒代替)于2014年9月离开阿里,并于2015年元月创建食材B2B平台"宋小菜",专门向中小零售商提供生鲜蔬菜采购配送和售后服务。宋小菜颠覆了谁?对于这个问题,天舒呵呵了。他告诉我业界经常将"农业"和"互联网"对立起来,"互联网+农业"一派认为,互联网是主题,要颠覆传统农业;"农业+互联网"一派认为,农业是基础根据,互联网  相似文献   

13.
正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张子军扎根农村,推广农业生产技术"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年春天的农业生产格外重要。科技扶贫一定要及早筹划,发挥好支撑作用!"说这话的,是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张子军。他还有一个身份——安徽农业大学江淮分水岭试验站站长。自春节至今,他一直两面作战:在试验站所在地定远县当临时"防控员",进企业巡查防疫工作,同时协调、安排今年的科技扶贫事宜。  相似文献   

14.
正在我国,任何一项伟大的创造性活动,少了农民的参与,都只能是局部、小部分。在"互联网+"大潮中,如何让农民认识互联网、了解互联网,形成对互联网的信赖,是一个重要课题。"互联网+农业",不是政府和企业给农户拉根网线就能"一加了之"的。对于大多数农户而言,把互联网技术植入农业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需要克服诸多难题。面对"互联网+农业",科学、理性推进很重要。  相似文献   

15.
正在我国,任何一项伟大的创造性活动,少了农民的参与,都只能是局部、小部分。在"互联网+"大潮中,如何让农民认识互联网、了解互联网,形成对互联网的信赖,是一个重要课题。"互联网+农业",不是政府和企业给农户拉根网线就能"一加了之"的。对于大多数农户而言,把互联网技术植入农业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需要克服诸多难题。面对"互联网+农业",科学、理性推进很重要。  相似文献   

16.
<正>36年来,二九一农场有限公司有一位活跃在田间地头的农业干部,始终把服务农业种植放到第一位。就是凭借这股子"犟"劲,他从一名普通的农业技术员成长为深受种植户信任的专家,成为较早的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的倡导者。他就是全国农业劳动模范、黑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龙江工匠",2021年被中国农林水利气象工会授予"绿色生态工匠"称号的陈国建。  相似文献   

17.
<正>春种秋收,天道酬勤。9月23日,我国迎来第二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一线的同志表示诚挚问候。他指出,农业根基稳,发展底气足。"三农"领域的成就,是全党全国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广大农民和农业战线工作者辛勤劳作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闫茂华 《农业考古》2019,(1):104-110
沈云沛是中国近代实业家、教育家,他坚持"实业救国",历经40年艰苦创业,兴办各类实业36个。他从改革农业入手,创建"犁户制";改革分配方式,"以工代赈"方式开渠"斥卤";改良土壤,建立海赣垦牧公司;治农海上,是我国苏北沿海滩涂开发的"拓荒者"。在农业改革实践中,沈云沛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构建了一种超越时代认知的先进的生态农业模式。其所倡导的"物尽其用"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生态观,贯穿于"实业救国"之始终,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当今农业发展与改革亦有诸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湖南农业》2011,(4):9
走进邵阳市北塔区茶元头乡,一问起"发哥",连10岁小孩都知道,足迹踏遍每一个角落,汗水湿遍每一块土地,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老黄牛",他就是该乡农技站站长刘发生。自1971年2月进入茶元头乡农技站以来,在平凡而艰苦的农技推广战线上,40年如一日,如痴如醉地推广农业技术,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茶元头乡的农业建设。  相似文献   

20.
从风华正茂到两鬓霜白,从农业"新兵"到水稻专家,40年来,他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全部献给了"三农",在农业领域留下了闪闪发光的足迹.他,就是宁乡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蔡盛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