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设施番茄长季节栽培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也是较难把握的设施蔬菜栽培技术。在实现温室番茄越冬长季节栽培的基础上,我们通过3年的试验,总结出温室大棚等设施番茄越夏长季节规范化栽培技术,达到番茄每亩产量突破20000千克,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设施番茄越夏长季节规范化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施番茄长季节栽培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也是较难把握的设施蔬菜栽培技术.在实现温室番茄越冬长季节栽培的基础上.我们通过3年试验,研究总结出温室大棚等设施番茄越夏长季节规范化栽培技术,经示范,每亩产量突破20000千克,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番茄长季节栽培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也是较难把握的设施蔬菜栽培技术.在实现温室番茄越冬长季节栽培的基础上,我们通过3年的试验,总结出温室大棚等设施番茄越夏长季节规范化栽培技术,达到番茄每亩产量突破20000千克,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皖粉三号番茄越夏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越夏栽培对解决7~9月份的夏淡缺菜问题有重要意义。番茄定植缓苗后,开花结果正处于高温季节,越夏栽培对番茄品种要求较高。皖粉三号番茄适合越夏栽培,同时也适宜露地、冬春温室、大棚吊蔓长季节栽培和秋延后栽培。现着重介绍其越夏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番茄具有喜温暖忌高温、喜干燥忌潮湿、喜光照忌强光直射等生物学特性。露地番茄在夏季高温、多雨、多湿、光照强的气候条件下,病虫害严重,栽培困难,产量低,品质差,且生产上处于淡季。利用大棚生产越夏番茄,对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填补淡季市场,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大棚越夏番茄一般亩产5000~  相似文献   

6.
设施栽培对环境调控的能力强 ,是实现蔬菜高产高效生产的重要方式。近 2 0年来 ,我国的节能日光温室发展很快 ,已达 2 0万 ha。然而由于栽培方式单一 ,供应期集中 ,淡旺季明显 ,产量增长缓慢 ,生产效益逐年下降 ,因此研究蔬菜能够周年供应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日显重要。荷兰等发达国家温室大量采用先进技术 ,通过规范化的无土栽培和环境控制采用番茄越夏长季节栽培方式 ,取得了很高的产量效益水平。然而我国经济水平有限 ,气候条件迥异 ,无法采用越夏长季节无土栽培方式 ,必须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设施番茄长季节高产高效栽培体系。“九五”期…  相似文献   

7.
大棚番茄越冬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作物,在中国是重要蔬菜,年栽培面积1200多万亩,仅略少于黄瓜,但产量和产值均超过黄瓜。由于其不耐低温又不耐高温,露地或一般设施栽培,不能越冬或者越夏,生育期、采收期均比较短,制约了番茄产量进一步提高,因此,世界各国根据国情、国力和自然气候条件,大力研究和发展设施番茄长季节栽培技术,来提高番茄的品质、产量和经济效益。在荷兰、英、  相似文献   

8.
番茄是我市大棚蔬菜生产中的主要作物,我市常年种植面积667hm2,品种以上海合作903为主,采用传统的栽培方式,因此,产量低、货架期短、效益不高。番茄长季节超高产栽培是将种植期延长到10个月以上。667m2产量可达1万kg以上,形成“种一茬,长一年”的省工省本、高产高效的周年种植方式。该技术是一项较先进的番茄设施栽培技术,2001年我们引入以色列无限生长型番茄新品种进行小面积试种,2002年至2003年开展了品比试验,确定了FA-189为当家品种,搭配易高产的FA-516。在引种成功的基础上,2004年在省农业厅作物局的统一部署下,建立了番茄长季节栽培…  相似文献   

9.
郦旭 《北京农业》2009,(8):30-30
<正>2009年7月9日,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组织市蔬菜栽培专家、植保专家、各区县蔬菜技术人员及种植大户来密云县古北口镇龙洋村观摩大棚蔬菜越夏长季节栽培,观摩后进行交流。密云县蔬菜科科长冯宝军把密  相似文献   

10.
正果菜长季节栽培是指利用瓜果蔬菜无限生长的特性,通过创造良好的设施环境和水肥的均衡供给,植株的生理调控,使果菜实现健康生长,均衡结果,连续采收,生长期达8个月以上的一种栽培方式。在设施环境下,通过无土栽培的营养调控,番茄、甜椒、茄子的生长期可达12个月以上,连续采收9个月以上,是国内外获得果菜单位面积高产的主要技术模式。果菜长季节栽培的优势基质用量少长季节栽培主要是通过创造能延长果菜生长结果周期的一种栽培方式,延长生长结果期必然生长产生较高的生物量,也就是不断伸长的藤蔓和枝叶,需要有足够的藤蔓盘绕或顺延的回旋空间,而且为了确保作物行间正常的机械与人工作业空间,通常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促进天津大港地区设施农业发展,为当地农户大棚番茄种植提供技术支持,笔者根据现有设施条件探索采用大棚番茄再生栽培技术,力求在大港地区实现大棚番茄春夏秋长季节生产,让农民增产创收。  相似文献   

12.
彩色甜椒(Capsicum annuum L.)是近年兴起的一种高档特种蔬菜,因其外观色泽鲜艳,风味独特,既可作蔬菜也可作水果,营养价值较高,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彩色甜椒丰产性好,经济效益高,在国内发展迅速,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彩色甜椒一般要求在具有良好的保护设施条件下栽培,如加温温室长季节栽培或日光温室早春栽培,但南方地区普通大棚越夏栽培尚未见报道。本研究试图筛选出适宜南京地区越夏栽培的彩色甜椒品种,为选择普通大棚越夏栽培品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浙江农业科学》2011,(5):1204-1204
浙江省番茄栽培主要采用大棚设施栽培。大棚设施栽培比露地栽培春夏季生长结果期在浙北杭州等地区可延长2个月,采收期提早和延长。在浙南地大棚设施栽培可以越冬。在高山地区栽培可越夏,更有利于提高品质和产量,因而达到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前,大棚番茄栽种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番茄种植、生产方式。每年的大棚番茄的种植面积可占番茄总生产面积的60%左右。虽然,大棚的番茄的生长发育对土壤的湿度和空气的相对湿度都要求较高,但是,大棚番茄相对于其他番茄种植方式而言,其具有不受季节制约,番茄产量高,番茄产期长和经济效益水平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正>赤峰市农业多种经营管理站从2003年开始引进设施硬果型番茄品种进行试验示范,不断筛选出适合赤峰地区设施种植的高产、抗病,适应性广的硬果型番茄优良品种,实现了赤峰地区设施硬果番茄品种的更新换代和持续发展。2013年引种了国内外新推出的一批硬果番茄品种进行试验。通过番茄不同品种的塑料大棚栽培试验,筛选适合赤峰市设施大棚越夏茬栽培的番茄优良品种,为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理论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设在赤峰市喀喇沁旗农业科技园区大棚  相似文献   

16.
番茄越夏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越夏番茄大拱棚设施栽培为重点,进行夏番茄高效种植模式的试验示范,最终摸索、总结出了一套越夏栽培技术措施,从而为大面积提高保护地栽培设施的利用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夏季由于多雨季节等不利自然条件,多数蔬菜不能生产,造成我国北方地区八九月份出现蔬菜供应的淡季。这段时间蔬菜价格偏高,种植越夏蔬菜效益好。近几年,菜农利用冬暧式大棚的闲置季节,采取遮阳避雨保护措施,创造了较有利于番茄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走出了越夏栽培番茄的成功之路。其栽培技术措施是:  相似文献   

18.
刘辉  徐坚  陈青  杨宗忠 《今日农村》2005,(12):37-38
番茄上我国主要设施栽培作物。我国南方夏季炎热多暴雨,冬季寒冷寡日照,设施番茄通常采用1年2茬栽培的方式,采收期集中,市场供应期短。国外生产温室加温条件比较好,蕃茄种植常采用1次播种、种植采收10个月以上的长季节栽培模式,番茄产量高,耐贮运。随着我国湿室设施保温和加温条件的改善.长季节栽培番茄也将逐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辣椒是北京市种植面积较大的果类蔬菜之一,据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2011年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大棚辣椒种植面积10 056亩,其中春大棚面积3 606亩,占总面积的36%。春大棚辣椒种植周期一般为4~6个月,亩产4 000~12 000 kg。高产栽培既提高了农民收入,又有助于保障北京新鲜蔬菜的供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太仓市双凤镇保护地蔬菜种植面积2500亩,种植户采用薄膜大棚,春季番茄,夏季丝瓜,秋季莴笋一年三熟高效种植模式。一般亩产番茄早熟品种在5000千克、中早熟品种在6500千克,丝瓜在3000~3500千克,莴笋1500~2000千克,亩总产值在1.7万元上下,净收入在1.4万元左右,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一、栽培设施选择地势高爽,排灌方便,土地肥沃、疏松的田块,交通便利,建造大棚。有毛竹环棚、有铁架棚二种,棚长60~80米,主要根据田块长短和大棚膜长度而定,棚宽6~6.2米、高1.9~2.1米,南北向、寒冷季节采用多层薄膜覆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