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研究生教育促进本科教育的发展是从高等教育整个系统的角度寻求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基于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的系统关联性,从5个方面初步探讨了研究生教育对促进本科教育及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包括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促进本科的招生与就业;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本科的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丰富本科的教学内容;推进学校的学科建设,促进本科的专业建设;活跃校园的学术氛围,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并以处在研究生教育发展早期的浙江林学院为例进行了实证。  相似文献   

2.
高校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推动"双一流"建设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应具有的时代特征:一是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二是要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三是要有国际视野;四是在某一领域、某一专业为领军人物或杰出精英人士。针对目前在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重基础知识教育、轻理想信念引导和实践能力培养等问题,以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梁希实验班"为例,探讨了进一步完善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措施:应加强对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的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对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全面培养、协调好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普通本科教育的关系,建立创新教学评价体系等。  相似文献   

3.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现阶段为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而开展的一项国家级教育工程。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交叉学科的发展是当今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双一流"建设与交叉学科的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为此,从当代教育体制下交叉学科的内涵、学科交叉对众多交叉学科前沿的引导作用、交叉学科的科研实践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等3个方面,阐述了交叉学科的发展与创新人才培养之间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并探讨了在"双一流"建设中通过发展交叉学科以加强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可行性,指出"双一流"建设将高水平服务于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实际发展,从而促使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更加明确,进而推动交叉学科建设致力于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同时,基于对"双一流"建设引领下的交叉学科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内涵和人才培养的核心要求的分析,对交叉学科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构建新机制,促进高层次林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树立新理念,积极引导交叉学科的师生协作;实施新举措,加强人才培养科学评价体系的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质量的本科教育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立足培养复合型和应用型的高素质创新人才。课程教学改革是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DSS)”是大数据专业的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传统的课程教学中存在基础理论课程设置不合理、授课方式陈旧、教材建设滞后、实验条件不完善、校企联合环节缺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和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因此,为满足社会对智能决策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学生对理论基础、技术及多维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以多维能力培养模式为先导,以大数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将科研元素融入教学各环节,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辅助教学资源和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理论教学上实现教学内容的模块化,采用科研专题化教学方式,并加强课程间融合和教学团队间的相互融合;实践教学上实现项目驱动的校企联合实训,实施科研任务化的课程设计;辅助教学资源建设方面实现资源多样化和辅助教学资源的平台化共享;课程考核方式上细化平时考核,并加强期末考核的深度与广度。多维能力培养模式下的教学实践,全面提高了大数据专业...  相似文献   

5.
西南林学院是西南地区唯一独立设置的高等林业本科院校,校址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与世博园毗邻。院党委和行政部门始终高度重视校园绿化建设。学校将营造优美的育人环境作为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将校园绿化与爱校教育紧密结合,组织全院师生参与校园绿化,以校园环境建设为突破口,将"校园精品化,环境人文化"作为本院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校园绿化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把校园建成植物知识和人文教育的大课堂。师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自觉地溶入环境之中,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邹美玲 《绿色科技》2019,(9):280-281
指出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是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的基础课程。分析了传统环境监测教学存在的弊端。提出了在互联网+和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要不断完善教学体系,将互联网技术以及工程教育认证理念运用到教学环节的各个环节,促进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以及教学理念的转变,提高教学质量且在评价体系上进行动态评价模式,以培养建设高品质环境监测人才。  相似文献   

7.
浙江农林大学抓住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新理念给林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通过做好顶层设计,全面加快"新林科"建设,大力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学校在"生态引领,求新求变"的理念创新、"需求导向,集群发展"的体系创新、"交叉融合,深耕卓越"的模式创新、"强化职责,激发动能"的机制创新等4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通过开设"求真实验班",着力打造人才培养新高地;改造传统专业,构建基于课程模块的多学科联合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产教融合,不断完善协同育人模式;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实现学科专业协同发展;实施院长主管本科教学制度,夯实本科教学核心地位等一系列举措,对"新林科"建设路径进行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应用型创新人才成为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高等学校与企业合作联合开展实践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目前校企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存在着以下问题:首先,实践教学内容与企业要求不接轨;其次,部分合作企业不能提供完备的实习条件;第三,校企合作缺乏政府的有力支持。为此,探讨了校企合作开展实践教学的有效措施:第一,校企共同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联合培养企业需要的学习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双能型、应用型"人才;第二,校企共建科研平台,通过创建企业"生产实践基地"和高校"科研创新基地",使双方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互利共赢;第三,政府应加大对校企合作的支持力度,促进企业和学校的长期合作,健全校企合作的保障制度。校企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培养了高质量的专业人才,提高了学生就业的竞争力,推动了科技成果的研发与转化。  相似文献   

9.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建设都需要大批有较高生态素质的实用型人才。将大学生生态素质培养作为生态学教学的核心,是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高校本科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改革、学生个人发展以及生态学自身特点的要求。在高校开展生态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生态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高校应将大学生生态素质的培养作为贯穿生态学教学全过程的主线,不断调整生态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通过采取实例教学、课外教学和综合教学等教学方法,培养具有较高生态素质的当代大学生。  相似文献   

10.
培养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创新型人才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在本科教育中,我国部分农林院校长期存在着片面追求招生规模、忽视培养质量等急功近利的问题,这势必造成社会就业压力大和用人单位的困惑,并制约自身办学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快农林院校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系统工程的建设步伐尤为迫切与关键,现实意义重大。为了顺应新时代对本科创新型人才的客观需求,增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以我国农林院校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本科生创新实践活动为例,提出培养本科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措施,包括以强化本科科技创新活动的系统化与规范化建设为本,重视指导教师的人品、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专业发展素质的提高,把培养大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作为关键,探索联合培养本科创新型人才的新模式等,以期实现农林院校与社会需求“双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目前国内工商管理专业建设存在不科学,管理人才属"流水线"培养状态,专业特点不鲜明,课程设计公式化、模式化。围绕以个性化教育为导向,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传统人才造就模式弊端及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法和的培养过程,提出了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2个方面,对日本东京大学的人才培养特色进行了阐述,特别是以森林科学人才培养为例,对东京大学森林经理学研究室的人才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和毕业论文指导方式、教学模式等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期为我国的高等林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东京大学秉承"推迟专业化"(late specialization)的教育理念,非常重视通识教育;同时,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坚持"少而精"的原则,采取将本科教育分为前期阶段和后期阶段、实施公开公平的专业选择和研究室选择、设置灵活渐进的课程等一系列措施,注重挖掘人才的潜力;并以研究室为单位定期开展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全员参加的专著和英文论文阅读seminar、研究进展汇报seminar等,使学生能够紧跟学科前沿、顺利开展科研工作,从而促进了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使所培养的专业人才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学风建设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思想、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关键。从学生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风和新媒体等方面,分析了目前轻化工程专业学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和方法。加强学风建设的主要举措在于:进一步加强新生专业思想教育,大力推行"轻化工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深度融合"互联网+"技术与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实践,加强数字化课程体系的建设,促进教学信息化发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加强教师队伍"博士化、工程化、国际化"的建设,健全教师教风制度建设,以教风建设促进学风建设的改善;重视学生学业辅导机制的建设,建立与学生家长沟通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为了培养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北京林业大学林产化工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实践。在学科建设上,加强教学团队和科研平台建设,丰富学科内涵;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坚持引进和培养并重,形成完备的人才梯队;在课程体系建设上,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改革教学模式,推行研究型教学,加强师生互动,并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交流合作方式,促进产学研合作。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北京林业大学林产化工专业的科学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人才队伍得到加强,教学平台条件得到改善,学科育人能力与水平显著增强,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显著提升,学生就业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于2015年颁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吹响了中国冲刺高等教育强国的号角。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对林业工程学科的发展与建设进行了研究探讨。在对林业工程学科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是建设一流学科的重要基础、提高科研水平是打造一流学科的关键,从而为林业工程学科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同时,从一流的本科教学质量需以一流的师资团队为基础、一流的人才培养需以一流的教学思想为指导、高水平的科研团队是一流学科建设的基石、一流的科研成果是一流学科的主要指向、一流的研究生人才培养水平是一流学科的重要标志等5个方面,提出林业工程学科建设的思路,包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立足学科优势,发掘专业特色;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拓展人才培养的途径;凝练学科方向,加强标志性战略人才的培养;完善科研队伍建设的保障机制等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6.
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是全国惟一的一所为森林公安机关培养人民警察和培训在职森林公安民警的高等专科学校,该校是由国家林业局主管、由国家林业局和公安部共建的公安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坚持"科技强警、政治建校"的原则,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实行教学、科研和实战相结合,办好具有森林公安鲜明特色的专业,建设好重点学科;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业务能力的提高,尤其注重计算机应用能力、公文写作能力、法律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警体技能方面的训练,努力为森林公安第一线培养高质量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卢艳敏 《绿色科技》2020,(3):243-244
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人才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实践教学体系对面临转型发展的地方本科院校尤为重要。分析了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从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队伍、实验室建设、教学监控及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了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以期为促进实践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唐山学院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群建设中将成果导向教育(OBE)的先进理念贯穿始终,以工程认证标准要求为参考,以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为中心,以环境专业污染治理项目设计和环境管理为两条主线进行了应用型本科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分析了核心课程群的专业培养作用,旨在使学生专业学习的目标更加明确,专业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的高等教育,更加注重教育质量,注重人才培养质量。为此,教育部门制定并实施了《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这项改革计划包含了各科类主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建、课程体系和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手段及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等。为了确保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我国还逐步建立了教学质量的监控体系。近几年来,教育部门组织专家陆续对本科院校进行了教学工作台合格评价、教学工作优秀学校评价、随机性水平评价等。我院也实施了《主要课程建设方案》、《实验室评估方案》等,开展了课程评估、实验室评估。在这一系列的评估中,课程建设水平作为一项重要指标贯穿于始终。但课程档案与课程建设的关系,人们往往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20.
专业认证的目的是保证与提高专业教育的质量。目前,我国已经开展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内涵是:以学生的培养为中心,以"出口导向"策略引导专业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以及明确专业目标、推行能力导向的教育、倡导通过加强教育的针对性来提高教育效率并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落实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实践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学程培养;二是以大学教育目标为导向,确立教师、学生的双主体地位;三是以持续改进的理念,不断推进动态的、开放的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的建设。因此,基于专业认证理念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建设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确立以大学教育目标为导向的师生双位主体;二是基于工程教育的能力导向,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三是构建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培养体系;四是以质量为导向,不断推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改进;五是基于过程培养整合教学资源;六是促进科研与教学的相互融合及共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