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话题     
@silvia-shil3:儿时的梦想是有1包薯片或1瓶罐头吃就很满足,现在的梦想是能不能让我睡醒了再上班!  相似文献   

2.
吃“米鱼”     
正笔者之所以把"米鱼"加个引号?是因为它不是鱼,而是用红薯面制作出来像蝌蚪形状,故称为"米鱼"。"米鱼"有扁豆粉、红薯粉、红薯面三种,前两种代价高,后者则较为普遍。20世纪60年代,中原农村曾有这样一个谚语:"前院到后院,家家都是三红转,红薯干、红薯疙瘩、红薯面。"一天三顿离不开红薯,一是煮红薯,二是红薯干碾成面蒸窝头,三是锅贴饼。为了改善生活,村民们在夏天尤其是中午会吃上一顿"米鱼"饭。  相似文献   

3.
故乡的野菜     
在我的记忆里,有一段野菜的故事。 那是20世纪70年代的事了,我随家人居住在晋西南的一个小镇,当时市场萧条冷寂,食品是极缺的。尤其是每年的开春、青黄不接的时节,各家都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度过那段缺粮少菜的日子。而在这个季节,给人们带来极大帮助的东西便是野菜。 我与一起上学的小伙伴们每天放学后,都去镇外田野里找野菜。那要走很长的路,每次赶回来,天已漆黑一片。 在初春的田野里,天气依然寒冷,野菜也只是呈现点点翠绿。别人说能吃的,我就跟着用镰刀挖。后来,自己也慢慢认识了好多野菜,有细小的蒿子秆儿、荠菜、紫云英,还有…  相似文献   

4.
正"青菜豆腐"也能致富,这是发生在山东潍坊市峡山区太保庄镇白家营村的一桩新鲜事。2006年,白家营村村民白利进城卖菜时,发现许多城里人喜欢吃野菜和豆制品,他突发奇想:何不将村里满山遍野的野菜和自己的小豆腐制作手艺结合起来。说干就干,白利买来了豆浆机,从地里拔回野菜,小豆腐生意开了张。鲜嫩嫩的野菜,白花花的  相似文献   

5.
宇振明,南京市栖霞区八卦洲乡外沙村农民。1990年,他利用全乡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打算种植野菜。谈起种植野菜的原因,宇振明说:一是洲上野菜资源丰富,洲滩、路旁、田间、地头等到处生长着菊花脑、芦蒿、马兰、枸杞、荠菜等野菜;二是洲上的土质适宜种植野菜;三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野菜以其营养丰富、无农药污染和独特的保健作用越来越受到青睐;四是八卦洲乡紧靠南京,南京自古以来就有吃野菜的习惯,有了这个巨大的消费市场,野菜销路肯定不用愁。  相似文献   

6.
<正>每个人都有梦想,想着自己长大能做什么。我的梦想是用自己的智慧为人们搭建更加温馨、安全、美丽的家。在未来,我一定会成为一名建筑师!我想设计建造一种外形似莲花的建筑,让我的"莲花"开遍世界!为什么要建造这种建筑呢?是因为我看到现在的环境越来越不好。我的这种莲  相似文献   

7.
兴国县龙口镇文院村青年农民周思良,看准时下城镇居民时兴绿色食品,时兴回归大自然,毅然在县城客家路段办起了一家“大自然粥吧”,生意日益火爆。周思良在沿海打工期间,就观察到现在的城镇居民喜爱吃乡间采摘的野菜、野蘑菇,喜吃乡间的土鸡、土鸡蛋等天然的无污染的食品(即绿色食品),于是灵机一动,我何不也开个“绿色”食品店?回到县城后,他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办起了一间“大自然粥吧”。为了让粥吧具有真正的大自然风味,首先,在粥的配料方面,全部采用纯真的绿色食品。他派人到乡村去收购绿豆、山芋、蘑菇、野菜、向日葵等绿色食品。其次,他在…  相似文献   

8.
王元 《中国农垦》2006,(12):74-74
我的梦原本十分美。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如愿以偿地考上了省属重点大学,成为许多同代人羡慕的对象——天之骄子。我梦想的翅膀也从此高高飞翔。然而,毕业分配时我万万没有想到会被分配到农垦工作,尽管是在农垦总局机关,但与我原先一心想跳出“农门”的愿望却相去甚远,我的内心里可说有千百个不乐意,又无可奈何!  相似文献   

9.
刘远 《农家参谋》2016,(4):34-35
正春天是吃野菜的好时节。清明前后,郊外的各种野菜开始冒头儿,对于许多外出踏青的人来说,采摘野菜是一件乐事。其实,吃野菜不仅仅是换个口味,还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有的野菜甚至还有防癌功效。然而天然野菜虽然可口,但是采摘和食用野菜都是有讲究的。应时采摘野菜关键在于鲜嫩,过老过硬的植物就不能算野菜了。因此,要保证野菜鲜嫩爽口,必须对野菜的生长周期以及食用部位有深入了解。一般来说,每年的3月至4月,是采摘野菜的黄金季  相似文献   

10.
挖野菜     
正吃粮,要粗细互补;吃菜,要荤素搭配,而春天餐桌上的素味应该少不了一缕淡淡的野菜香。吃野菜,忆苦思甜的情感肯定有,但更多的是它那天然、本真的味道,说优雅点,这叫"咬春"。而对于"采春",也就是挖野菜,人们也许有点"伤脑筋",或认不清、分不明哪些是可食用的野菜,或是怕菜质受到沟渠溪畔水流的污染,或是冬藏后臃肿的身躯已无法适应外出"春动"的体能要求。还好,挖野菜,我能,这全靠母亲的传  相似文献   

11.
春季,野菜萌生,有些野菜不仅味鲜,而且具有食疗作用,很受人们喜爱。但是,吃野菜时应防中毒,以免发生危险,人们常吃的野菜是:  相似文献   

12.
<正>眼下社会上非常流行吃粗粮,对于那些经历过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人来说,有的人听到粗粮,就会反胃,因为那时候他们吃粗粮是为了填饱肚子,能吃到粗粮就已经不错,有些时候连粗粮都没得吃。而近几年大众开始追捧粗粮,是因为营养专家、美容专家、健康专家赋予了粗粮更新的功能,它不仅仅是填饱肚子的食物,更成了食补、食疗的食品。比如说红薯有抗癌功能,玉米有降压降脂的功能等,并且举证经过研究发现粗粮中含有多种有益成分:植物纤维  相似文献   

13.
正自古以来,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农民通过读书能改变命运,能种好那亩田地,能增加收入,经过书本传递科技知识,把技术转化应用到生产当中去,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奔上小康路,是每一个农民的梦想。在记忆的岁月里,我想起了20世纪70年代初。那是一个"大呼隆"的年代,即使农民一年忙到头也填不饱肚子,但人们学习的劲头依然不减。当时,每个生产队都办起了"识字班","识字班"大多在晚上上课,人们干到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著名神话小说《西游记》里说,玉皇大帝有座蟠桃园,园里结着数不尽的仙桃,人吃了可以长生不老,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孙悟空毫不客气地偷吃了仙桃,便惹出大闹天宫的祸事。吃仙桃能长生不老,这当然只是神话罢了。衰老是生物的自然规律,人也不例外。人到了一定年龄,体内的生理组织就会出现一系列衰退现象,如耳聋、发白、反应迟钝、记忆力衰退等,这就是衰老。人要是不会老,那该有多好呀!自古以来,人类就在和衰老作斗争,幻想炼出灵丹妙药,吃下去能长生不老。但是都失败了。不过,有关抗衰老药物的研究,目前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2000,(7)
炎热的夏天,适当吃些苦味蔬菜,不但能刺激人的味觉神经,使人增强食欲,而且能消暑、解毒,调节气候炎热给人体带来的种种不适,使人安然地度过盛夏。适合夏季食用的苦味蔬菜有以下一些:苦菜为我国各地常见的一种野菜。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排浓等功效。其味道苦中带香,是解暑开胃的上乘菜肴,且对肠炎、痢疾、阑尾炎等症具  相似文献   

16.
白面杠子馍     
我老家在西峡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填饱肚子是人们的最大心愿.能吃上一个白面馍,那就是一种奢望.1976年麦假,我高中毕业回到村里务农,听人说到重阳水库干体力活儿能吃上白面馍.于是,我就找生产队长软缠硬磨了几天,队长也就同意我去了.  相似文献   

17.
《百姓》2003,(6)
有这样一个传说上帝制造出男人后,怕他孤独和惹事生非,就又制造一个女人来约束他。这不,一天傍晚,几个哥们在餐馆刚端起酒杯,手机就响个不停,原来妻子们“查岗”来了!小张的妻子甩出一句:晚上十点以前回家,否则……小宋的妻子则更绝:十分钟之内回家,否则永远别进家门!弄得大家兴趣全无。小宋恨恨的说就是离婚,今天也要玩个痛快!我的妻子也会“查岗”,如果我晚上有应酬,一定会接到妻子的两个“查岗”电话。如果是赴宴,妻子的第一个电话是在开席前叮嘱我“少喝酒多吃菜”;第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黑龙江)》2014,(6):I0002-I0002
温室大棚里的盆栽野菜 如果只看一排排的大棚,彭开友的家庭农场可能与一般的家庭农场没区别。但一走进专门培育盆栽野菜的温室大棚,一盆盆像花儿一样的野菜马上让人眼前一亮。将野菜种在花盆里,既可观赏又能吃,开辟了“食用+观赏自种’两条销售路径。接下来,他要在24亩地上培育“花盆野菜’致富梦。  相似文献   

19.
眼下喜欢吃野菜的人越来越多,虽然大多数野菜无毒,但也不能乱吃。  相似文献   

20.
“我一直有一个梦想,希望科技城建设起来以后,不光成为我们农业科技交流的中心,也让市民不出远门就能看到现代化的农业,看到绿树成荫,看到瓜果成片,看到鲜花遍地……那时候,科技城不光把科技,还能把美和艺术与我们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愿梦想能够成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