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苹果幼芽萌动期、开花前1~2天、坐果期、幼果期、果实迅速膨大期和成熟前期喷施1000倍液苹果增产菌。经对幼果心室、萼筒分离培养表明:处理后果实心室和萼筒的有害微生物群落比对照少。成熟期和贮藏期调查表明:成熟期霉心病发病率可降低3.0%~10.0%,病情指数降低6.7%~33.2%;贮藏1个月后发病率降低10.0%~22.3%,病情指数降低15.6%~43.3%。 相似文献
2.
4.
1989-1993年,在甘肃苹果产区采集红星或元帅品种病果和无症状果实,逐果取果心组织分离,获得30余个真菌分离物,以链格抱(Alternariaalternata)出现率最高,占51.3%;其次为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roseum)、棒盘孢(Corymeumsp.)、节孢状镰刀菌(Fusariumarthrosporioides)、狭截盘多毛孢(Truncatellaangustata)等,依次占11.8%、12.0%、8.9%、7.9%。每个单果大多是只能分离出一种菌,少数出现2一3种菌。不同症状的果实,出现的真菌种类不同,霉心果以链格孢出现率最高,占60%-80%;心腐果中链格孢出现率显著较少,占10%-30%;而粉红单端孢、节孢状镰刀菌、棒盘孢、狭截盘多毛孢等5种菌的出现率较高,占7.8%-25.5%。用果心不带菌的果实人工接种,对12种分离物进行致病性测定看出,不同菌株之间致病力有明显差异,致心腐的病菌主要有5种,分别是粉红单端孢、棒盘孢、节孢状镰刀菌、狭截盘多毛孢和一种不产孢的浅色丝状菌。链格孢主要致霉心症状。混合接种试验表明,如有几种真菌进入果心,则致病性强的一种首先占据优势,? 相似文献
5.
用深绿木霉T95和球毛壳ND35两种拮抗菌株以及两者的混合菌株对由瓜果腐霉Pa和立枯丝核菌Rs引起的猝倒病和立枯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平皿对峙结果表明,对瓜果腐霉Pa抑制作用最大的为ND35+T95混合拮抗菌,生长抑制率为73.36%,高于拮抗菌ND35对瓜果腐霉Pa的生长抑制率47.87%。而对立枯丝核菌Rs的拮抗作用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菜豆上ND35+T95混合菌株对猝倒病的防治效果高于单个菌株深绿木霉T95,但在黄瓜、番茄上差异不显著。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混合拮抗菌株ND35+T95组合对立枯病和猝倒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49.05%和60.37%,均高于单一拮抗菌株深绿木霉T95的防治效果,但与对照化学药剂恶霉灵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深绿木霉P3.9生防菌株固体发酵条件优化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分离自枇杷主干韧皮部的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P3.9菌株为试材,以产孢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研究固体发酵培养底物基质、碳源、氮源、磷酸盐及其浓度,含水量、接种量、温度和时间等培养条件组合,筛选P3.9菌株固体发酵最佳组合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底物基质为米糠,碳源为葡萄糖或D-果糖,氮源为磷酸二氢铵或硝酸钠,磷酸盐为磷酸氢二钠,温度为28℃,含水量为40%,接种量为9%;正交实验表明,其孢子生产的最佳培养基为以米糠为底物基质,在其中添加0.5%葡萄糖、0.5%D-果糖、0.5%磷酸二氢铵、0.05%磷酸氢二钠,其最佳培养条件为40%含水量、5%接种量、光暗交替28℃静止培养9d;按优化后的培养条件培养,最高产孢量可达7.5×109孢子/g培养物质;此结论为其生防菌剂的固体发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平谷县鱼子山村于1990年栽植北斗苹果26.67hm2(公顷),栽后看出该品种树势健壮、结果早、果型大、风味上乘,但霉心病极为严重。1993一1994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所与鱼子山村对北斗苹果霉心病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发病程度及侵染规律研究1.1北斗苹果露心病发生状况调查1993年随机选30株树,在生理落果后确定树上果实数量,自7月下旬起将各树落果分期收回剖果检查,9月28日将树上果实全部收回,在室内贮藏至10月13日剖果检查。统计定点30株树全年霉心病果数量,共调查1267个果实,霉心病果721个,病果率56.9%。说明北… 相似文献
19.
苹果霉心病是苹果果实重要病害之一,有关这一病害的病原、发生规律、防治方法、防治适期及防治效果的报道很不一致。因此,1995~1997年我们对该病的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现将田间防治技术研究结果及观点报道如下。 一、试验方法 1995年我们首先在平定基点用施宝灵、大生M—45、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特谱唑、甲霜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