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美洲斑潜蝇化学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长效 《安徽农业科学》2003,31(3):502-503,508
在查阅国内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防治美洲斑潜蝇有效的常规农药和新型农药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并对美洲斑潜蝇化学防治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美洲斑潜蝇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美洲斑潜蝇系双翅目潜蝇科,是重要检疫害虫.长汀县1995年普查已有蔬菜发生该虫,至2002年,全县发生面积占播种面积的39.6%,经过综合防治,挽回蔬菜损失125吨,把损失率控制在1.0%以下.  相似文献   

4.
试验表明,用24.5% 的爱福丁和48% 的乐斯本防治豆科作物上的斑潜蝇,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防治上可积极推广应用,特别是24.5% 爱福丁是生物农药,当首选应用。对秋梅豆上美洲斑潜蝇的防治至少应喷3 次。施药间隔期可掌握在10d 左右(8~9 月份)。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美洲斑潜蝇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美洲斑潜蝇是新近传入山西省的一种国际性检疫害虫。山西省54个县(市)均有发生,寄主作物有10科45种,瓜菜类受害后一般减产20%以上,虫情指数在11%-72.5%之间。该虫在山西省每年发生8-12代。温度、湿度是影响种群变动的重要因子。筛选对路的化学农药是大田防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安阳市美洲斑潜蝇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宏伟  王彬 《中国农资》2002,(1):25-25,28
<正> 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rate Blan-chard)是一种世界性植物检疫害虫,自1994年传入我国,到目前为止,危害已遍及我国23个省、市、自治区。1996年经过普查,发现河南省安阳市各县(市)、区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为进一步证实,将1996年8月8日在安阳市郊区东郊乡所采集的成虫标本,于8月13日送中国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经陈乃中研究员对成虫外部形态特征及雄性生殖器内部构造进行鉴定,确定我市所送标本为美洲斑潜蝇。1 发生与危害 美洲斑潜蝇幼虫为蛆状,初孵时半透明,后为鲜橙黄色,老熟幼虫体长2~2.5毫米。该虫主要以幼虫为害叶片,取食正  相似文献   

7.
8.
<正> 国内植物检疫对象美洲斑潜蝇与贵州省补充检疫对象南美斑潜蝇都是近几年传入我国危害蔬菜、花卉的潜叶蝇类害虫。一般容易将两者混淆,笔者根据1995~1998年3年的调查观察,结合查阅资料,对这两种害虫的危害症状、形态特征以及生活习  相似文献   

9.
三叶草斑潜蝇(Liriomyza trifolii Burgess)和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是海南地区发生和危害比较严重的2种蔬菜潜叶蝇,通过对两种斑潜蝇在豇豆上的种群分布调查研究表明:三叶草斑潜蝇在豇豆上的种群数量达到了97%以上,已上升为豇豆上斑潜蝇的优势种;三叶草斑潜蝇主要集中在80 cm以上的空间,种群百分比达到了71.30%,美洲斑潜蝇主要集中在40~120 cm的空间,种群百分比为61.29%。种间竞争使得两种斑潜蝇在豇豆上空间生态位分布产生差异。  相似文献   

10.
11.
美洲斑潜蝇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研究结果表明,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在洛阳菜区1a发生9-11代,世代重叠,以蛹在土壤内及寄主叶片上越冬,种群夏秋季危害严重冬春季危害较轻。采取化学防治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沙蚕毒素类农药对美洲斑潜蝇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测定了沙蚕毒素类农药杀虫单、杀虫双、易卫杀、多噻烷、巴丹对美洲斑潜蝇各龄幼虫、雌成虫的毒力,进行了成虫取食忌避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1)美洲斑潜蝇1、2、3龄幼虫对杀虫单最敏感,其LC50分别是0.1061、0.1264、0.1600g/L,其毒力回归曲线斜率分别是:7.9780、6.9561、5.1864。美洲斑潜蝇幼虫对沙蚕毒素类农药以1龄最敏感,3龄幼虫对该类农药的LC50是1龄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 1997~ 1999年 3年的调查、普查和定点采用黄板诱蝇、蛹盘集蛹、采叶查叶等方法进行监测 ,掌握了美洲斑潜蝇发生消长规律 ,并根据春、秋季和冬季大棚为害特点 ,研究出对美洲斑潜蝇各环节的治理对策和农业防治、物理防治、适期化防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进行了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防治黄瓜、长豆角上美洲斑潜蝇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在大田防治美洲斑潜蝇有较好的效果,且持效期长达10d以上。  相似文献   

15.
用功夫对美洲斑潜蝇3龄幼虫进行抗性品系(Cy-R)筛选,经50代选育,抗性指数提高到49.14倍,筛选前的LC50值为0.0152g/L,筛选后的LC50值为0.2506g/L。敏感品系选育试验表明,经10代筛选,抗性指数由筛选前的5.00倍降低至1.00倍。对功夫产生抗性的品系对灭扫利和速灭杀丁有交互抗性,而对杀虫单,毒死蜱,害极灭无交互抗性,其抗性倍数分别为6.30倍,4.07倍,1.41倍,1.35倍和1.05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美洲斑潜蝇对几种花卉的偏嗜性。[方法]以单位叶面积累积虫道数为主要指标,单位叶片累积虫道数和植株危害率为参考指标,研究美洲斑潜蝇在不同月份对几种花卉危害的选择性及危害规律。[结果]美洲斑潜蝇主要危害菊科、蓼科、十字花科和唇形科的花卉,美洲斑潜蝇在不同月份对花卉的危害程度并不相同,对一串红、万寿菊、非洲菊的危害高峰期均处于5月,6、7月依次减轻。对二月兰、金盏菊、三裂绣线菊和百日草的危害程度7月低于6月。整体来看,美洲斑潜叶蝇危害6月较重。7月危害面广,8月危害较轻,这可能与2008年7、8月雨水较多有关。[结论]美洲斑潜蝇在不同月份对花卉的危害程度并不相同,总体上。6月的危害较重,7月危害面较宽,雨水多的月份美洲斑潜蝇的危害程度减轻。  相似文献   

17.
温度对美洲斑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恒温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对美洲斑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分别用线性回归模型和Stinner模型模拟温度与该害虫生长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广州地区美洲斑潜蝇1a可发生16个世代;在温度为13 ̄34℃范围内,美洲斑潜蝇各虫态发育历期均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其卵、幼虫、蛹及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332、9.572、9.443和9.572℃;最大发育速率温度分别是32.50、32.00、31.50和31  相似文献   

18.
在菜豆上进行了几种农药防治美洲斑潜蝇的田间药效试验,调查五种农药对美洲斑潜蝇的致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7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1.8%阿维菌素乳油、5%锐劲特悬浮剂防治效果均较好,且持效期长;48%毒死蜱乳油和90%杀虫单可溶性粉剂防治效果稍差。  相似文献   

19.
To analyze the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of the host- and geo-populations of 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 the β-tubulin gene of 5 host-populations and 6 geo-populations of L. sativae was sequenced. Subsequently, the sequences were analyzed by biosoftware DNAStar and MEGA, and the phylogenetic trees constructed.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the two softwares were similar, that is, the sequences of β-tubulin gene were more than 98% homologous, among the host- and geo-populations of L. sativae, with only 8 variable sites, but no insertions and deletions were detected. It seems that differentiations in β-tubulin gene among the host- and geo-populations of L. sativae are related to the hobby to hosts and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20.
美洲斑潜蝇幼虫取食行为及龄期划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美洲斑潜蝇幼虫取食行为和龄期划分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1)幼虫头咽骨长度是其分龄的依据;2)不同温度下,幼虫取食道长度有显著差异,但取食道面积没有显著差异;3)取食不同寄主的幼虫,其取食道长度和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4)3龄幼虫是幼虫为害的主要虫龄,其取食面积占幼虫总取食面积的82%以上;5)用取食道长度来估计龄期具有更实用的意义。文章不研究了几种寄主作物取食道长度与龄期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