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每份各为2公斤的花生和玉米中,接种可产生黄曲霉毒素的寄生曲霉(Aspergillu s Parasiticus NRRL 3145)孢子,在28—30℃的环境温度和100%的相对湿度条件下,储藏90天,检测黄曲霉毒素的产生情况。本文以实例探讨了利用α—氯乙基磷酸(2—chloroctllylphonic a cid)水溶液处理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2种常用快筛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进行比较分析,认为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优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黄曲霉毒素中,样品的2种净化处理(免疫亲和层析柱净化和多功能净化柱净化)皆能满足要求,免疫亲和层析柱的选择性高,色谱图杂峰少,专一选择性方面优于多功能净化柱。  相似文献   

3.
通过电导率测定法和比色法测定了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对玉米胚根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毒素浓度,处理时间不超过3 d,毒素处理后胚根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高于对照组;同一处理时间,不同浓度毒素处理后胚根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说明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对玉米胚根细胞膜透性具有显著影响,引起细胞膜的伤害,造成膜功能的紊乱。该研究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在致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一步揭示玉米灰斑病菌的致病机理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采用根冠细胞测定法,以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HMC-toxin)处理基因型为B37的同核异质体(Homocaryon)雄不育C细胞质和正常N细胞质玉米的根冠离体细胞后,采用吖啶橙荧光染色,荧光显微镜下发现HMC毒素可引起细胞凋亡,C细胞质中的凋亡细胞,多于N细胞质中的凋亡细胞,在对照中未观察到凋亡现象.还记载了玉米根冠细胞凋亡的具体过程.  相似文献   

5.
魏建昆等证实在中国存在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本文对C毒素(HMC-toxin)进行了分离、纯化与植物病理测定.经Sephadex G-25柱层析,分部收集50管,经生物活性测定,其中第40—45管有活性.将第40—45管毒素液合并浓缩,过Silica gel柱,分部收集45管毒素液,再通过生物活性测定,我们初步将有活性的部分分为四种亚毒素.毒素I(11—19管)主要使T、C、S、N四种玉米同核异质系及C、N两种玉米同核异质系中的C细胞质的叶片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各国政府、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在众多食品安全相关项目中,粮食黄曲霉及其产生的各类毒素引发的污染备受重视。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T)是由Aspergillus flavus,Aspergillus nomius,Aspergillus parasiticus等多种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对人类和家畜的健康危害很大。据世界粮农组织估计,目前世界范围内有25%的农  相似文献   

7.
真菌毒素(mycotoxin)对人类及动物危害严重。人们建立了各种毒素检测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其中的一种。笔者对ELISA结合胶体金标技术检测霉菌毒素,以及与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产生的毒素模拟表位肽结合检测毒素的优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补充或不补充酵母的全麦面粉饲料饲养地中海粉螟[Ephestia kuehniella(2e11.)]。仓储谷物霉菌产生的6种真菌毒素,以10倍的浓度加到饲料中去,则幼虫的生长受到赭曲霉毒素 A(Ochratoxin A)、桔青霉素(Citrinin)、红青霉毒素 B(Rubratoxin B)和棒曲霉素(Patulin)的抑制,而10ppm 的赭曲霉毒素 A 以及100ppm 的桔青霉素和红青霉毒素 B 就能  相似文献   

9.
真菌毒素(mycotoxin)ELISA检测方法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真菌毒素对人类及动物危害严重。人们建立了各种毒素检测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其中的一种。本文对ELISA结合胶体金标技术检测霉菌毒素,以及与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产生的毒素模拟表位肽结合检测毒素的优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正6月23日,浙江大学生物所赤霉病防控研究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New Phytologist上发表论文,揭示了赤霉病菌中ATP结合蛋白(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在病菌致病和生长中的新机制。近年来,由禾谷镰孢菌复合种(Fusarium graminearium complex)引起的赤霉病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小麦安全生产最重要的病害,病菌产生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也称呕吐毒素)也严重危害人畜健康,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为此,深入理解病菌的致病机理和毒素合成机制对病害防控  相似文献   

11.
植物病原菌毒素在作物抗病育种中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植物病原菌毒素在作物抗病育种中研究进展陈绍江(河南农业大学郑州450000)植物病原毒素是病原菌产生的有生物毒性的代谢产物。它能使寄主产生特定病征反应,在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明显的致病作用。近年来,人们在理论上深入研究毒素致病机理的同时,也在...  相似文献   

12.
借助于紫外扫描,通过对氯化铝显色法、硝酸铝—亚硝酸钠显色法和直接测定法3种比色方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的对比和方法评价的研究,确定了直接测定法(测定波长为350 nm)是一种操作简单、结果较准确的方法。以芦丁为标准品,可用于中原牡丹花黄酮含量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3.
<正>(接上期)7.玉米小斑病菌毒素专化致死过程中寄主的抗性反应及凋亡现象研究单位名称: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该项目利用玉米小斑病菌不同小种(T小种、C小种和O小种)产生的致病毒素处理同核异质玉米材料,比较了处理后一些防御酶系的活性变化和抗病相关物质的产生情况,发现  相似文献   

14.
细菌素代表了由一大类由核糖体产生的肽类抗生素。在本文中,作者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在核糖体广泛分布并且很保守合成噻唑和1,3-氧氮杂茂杂环的生物合成基因簇。这些基因簇负责编码一个毒素前体以及与毒素成熟和排出相关的所有蛋白。使用来自人类病原菌-酿脓链球菌,所产生的毒素前体肽和杂环形成酶蛋白,作者展示了在体外链球菌溶血素S的活性重新构建。  相似文献   

15.
农作物收获前黄曲霉毒素污染与控制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T)是曲霉属真菌产生的一大类生物毒素,是危及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主要物质之一。农产品收获前黄曲霉毒素污染是热带、亚热带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中在玉米、花生、棉籽、辣椒籽和一些木本坚果及其产品中尤为严重。国内外现有研究结果表明,多种因素可影响作物收获前黄曲霉毒素污染,其中干旱和高温的综合胁迫是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作物抗性对降低毒素污染具有重要作用。综合运用分子生物学及常规育种技术改良作物品种对黄曲霉菌侵染或产毒的抗性以及对其他病虫害及干旱的抗(耐)性,是解决黄曲霉毒素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作物生产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和合理的田间管理是作物收获前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有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Bt(Bacillus thuringiensis)毒素优异的抗虫性能和其环境友好性,使其代替了多种化学杀虫剂,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广泛应用。但同时,过度依赖Bt毒素让许多害虫产生抗性,严重威胁转Bt基因作物和Bt杀虫剂的长期效能;而多种Bt毒素结合应用能产生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有不确定性,稳定性较低,无法得到广泛应用。RNAi(RNA interference)技术能沉默特定基因的表达,且特异性强,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在害虫防治方面有巨大潜力。Bt毒素和RNAi技术的结合有望在害虫防治方面及抗虫育种的方面开辟一条新道路。为了研究Bt毒素与RNAi技术结合应用的优越性,就Bt毒素和RNAi技术在各自领域的应用及两者相结合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总结了近年来RNAi技术与Bt毒素相结合在防控靶标害虫中的应用现状,并对该技术的研究前景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7.
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的提取及生物活性测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大豆疫霉根腐病原菌的主要致病因子之一—毒素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探讨,并用抗感不同大豆品种的切根苗进行了毒素生物活性及最佳浓度的测定、筛选。结果表明:毒素的提取采取弱极性的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比较理想,尤其是用乙醚萃取;用稀释100×浓度的毒素处理抗感不同的大豆品种的切根苗可以产生与病原菌下胚轴接种法相同的症状,同时也证明该毒素是一种非寄主专化性毒素。  相似文献   

18.
日本国立预防卫生研究所等单位做了一次进口花生的储藏试验,试验是从秋季到冬季(9月~2月),夏季到秋季(5月~11月)在营业仓库进行.试验所得结论的要点是:在黄曲霉毒素(AF)产生菌存在的状态下,当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在79%以下时,未发现黄曲霉毒素的产生、蓄积的现象,也未发现黄曲霉的繁殖.同时进行了  相似文献   

19.
《棉花学报》2021,33(3)
【目的】明确在我国新发现、与澳大利亚生理型菌株亲缘关系较近的棉花枯萎病菌新生理型菌株H70与7号生理小种、澳大利亚生理型菌株ATCC96291菌株之间形态学、产生的毒素种类以及致病力差异。【方法】采用乙酸乙酯提取棉花枯萎病菌毒素,利用高压液相色谱、质谱对毒素进行分离、鉴定,采用离体叶片法评价毒素的致病力,在3种不同类型土壤(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轻壤土、邯郸市成安县褐土和沧州市黄骅市盐碱土)中评价枯萎病菌的致病力。【结果】新生理型菌株H70能产生较多的气生菌丝和单核的小型分生孢子,但不能产生淡褐色色素。H70、7号小种和ATCC96291均产生毒素镰刀菌酸,且7号生理小种分泌量最多,H70分泌量最少。相比7号生理小种,H70在3种不同类型土壤中的致病力均较弱。【结论】镰刀菌酸是棉花枯萎病菌菌株H70、7号生理小种、ATCC96291产生的主要毒素,致病力与毒素的含量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正一、霉菌毒素概述霉菌毒素是霉菌产生的高毒性次级代谢产物。目前,霉菌主要分为作物在收获前产生的田间霉菌和作物收获后产生的仓储霉菌,产生霉菌毒素的霉菌不仅损害饲粮作物,还会对各种饲料和食物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直接影响人和动物的健康,甚至引发疾病和死亡。霉菌毒素根据不同霉菌产生的毒素可分为黄曲霉毒素、单端孢霉烯旋毒素、烟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